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歸咎

(漢語詞語)

鎖定
歸咎,讀音:guī jiù,漢語詞語,意思是歸罪,出自《左傳·桓公十八年》。
中文名
歸咎
拼    音
guī jiù
近義詞
歸罪 [3] 
解    釋
歸罪
出    處
左傳·桓公十八年》

目錄

歸咎釋義

歸罪。 [1-2] 

歸咎出處

《左傳·桓公十八年》:“禮成而不反,無所歸咎。” [3] 

歸咎例句

潘岳西征賦》:“扞矢言而不納,反推怨以歸咎。”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詩啓》:“江湖間為詩者,復相仿效,力或不足,則至於顛倒語言,重複首尾……亦自謂為 元和 詩體,而司文者考變雅之由,往往歸咎於 稹。” [4]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安國 嘗力諫其兄以天下洶洶,不樂新法,皆歸咎於公,恐為家禍, 介甫 不聽。 安國 哭於影堂曰:‘吾家滅門矣!’” [5] 
蘇軾灩澦堆賦》:“凡覆舟者,皆歸咎於此石。”
清 曾國藩 《季弟事恆墓誌銘》:“嗚呼予季,缺憾孔多。天乎人乎,歸咎誰何?” [6] 
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歷史上亡國敗家的原因,每每歸咎女子。” [2] 
白蕉 《袁世凱與中華民國》:“孫總統 電致各國公使,歷述近時議和情形,並將和議中梗一端歸咎於 袁世凱 氏。”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