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灩澦堆賦

鎖定
《灩澦堆賦》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紀行賦。此賦作者對灩澦堆提出了不同於世人的獨特見解,解釋了灩澦堆有功於人的原因,闡發了世事“有以安而生變,亦有以用危而求安”的道理,顯示了哲學家、政治家的眼光。全賦行文層層深入,句式靈活,少用典故,語言平易而生動,氣勢恢宏而急緩有致,體現了作者青年時代的文風。
作品名稱
灩澦堆賦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北宋
出    處
蘇東坡全集
作品體裁
散體賦
作品別名
灩澦堆賦並序
灩澦堆賦並敍

灩澦堆賦作品原文

灩澦堆賦(並序)
世以瞿塘峽口灩澦堆為天下之至險,凡覆舟者,皆歸咎於此石。以餘觀之,蓋有功於斯人者。夫蜀江會百水而至於夔,瀰漫浩汗,橫放於大野,而峽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苟先無以齟齬於其間,則江之遠來,奔騰迅快,盡鋭於瞿塘之口,則其嶮悍可畏,當不啻於今耳。因為之賦,以待好事者試觀而思之。
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與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為形,而因物以賦形,是故千變萬化而有必然之理。掀騰勃怒,萬夫不敢前兮,宛然聽命,惟聖人之所使。
餘泊舟乎瞿塘之口,而觀乎灩澦之崔嵬,然後知其所以開峽而不去者,固有以也。蜀江遠來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嘗齟齬兮,其意驕逞而不可摧。忽峽口之逼窄兮,納萬頃於一杯。方其未知有峽也,而戰乎灩澦之下,喧豗震掉,盡力以與石鬥,勃乎若萬騎之西來。忽孤城之當道,鈎援臨衝,畢至於其下兮,城堅而不可取。矢盡劍折兮,迤邐循城而東去。於是滔滔汩汩,相與入峽,安行而不敢怒。
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變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説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1] 

灩澦堆賦註釋譯文

灩澦堆賦詞句註釋

灩澦堆歷史照片 灩澦堆歷史照片
⑴灩(yàn)澦(yù)堆:舊時為長江三峽著名險灘。俗稱燕窩石,古代又名猶豫石。位於白帝城下瞿塘峽口。因航運障礙已被炸除,巨石存於重慶三峽博物館。
⑵歸咎(jiù):歸罪。咎,罪責。
⑶夔(kuí):夔州,治今重慶奉節。
⑷浩汗:即浩瀚,水盛大的樣子。
⑸十一:十分之一。
⑹齟(jǔ)齬(yǔ):原義是不融洽,這裏是阻扼的意思。
⑺不啻(chì):不只,不僅。
⑻崔嵬(wéi):高大。
⑼喧豗(huī):轟響。唐李白蜀道難》詩:“飛湍瀑流爭喧豗。”
⑽迤(yǐ)邐(lǐ):曲折連綿。
⑾滔滔汩(gǔ)汩:水湧流貌。
⑿物理:事物變化的道理。 [2] 

灩澦堆賦白話譯文

世人都以為瞿塘峽口的灩澦堆是天下最為危險的地方,凡是在此船沉舟覆的人,都把原因歸罪於這塊巨石。以我看來,它倒有功於這些人。蜀江融匯很多支流而奔流到夔州,水勢浩大,奔流滔滔,橫跨寬闊的原野,但是,流到三峽之中,這峽中的寬度,還不到蜀江的十分之一。如果不是夔門的灩澦堆首先阻擋在三峽中,那麼江水必然飛流直下,奔騰而瀉,其鋭勢必定直衝瞿塘峽口,它的兇猛險惡之勢,必定不僅像現在這樣。正因為這樣,所以我要為它作賦,以等待那些好事的人試着觀察之後,慢慢地去思考。
天底下最有規律的事物,要算水了。江河的浩大和大海的深邃,都可以讓人們用意識去揣度。但是唯有它沒有固定的形狀,而是隨着其他事物的形狀而變化,因此,千變萬化而又具有自然界的規律。它奔騰飛流,洶湧狂怒,具有萬夫不當的勢力。要使它迴轉蜿蜒流動時,唯有聖人才能夠讓它這樣聽話。
我乘着小船到瞿塘峽口,觀察灩澦堆的險要、雄奇的氣勢,然後明白了它之所以在峽口頓開之時不離開此地,本來是有原因的。那蜀江從遠處滾滾而來,浩浩蕩蕩漫流於平原沙洲,流經千里而沒有受到阻擋,它的水勢也就驕縱而暴孽勢不可擋。忽然來到峽口,逼近狹窄之地,就像讓萬頃之水猛然匯在一個酒杯中。這大水還不知道有三峽,於是就猛然暴怒地瘋狂衝擊灩澦堆,喧鬧着發出震天的吼聲,盡力與這塊巨石爭鬥。滔滔之勢就像萬馬奔騰從西而來,忽然遇到孤城當道,就像動用攻城的戰車一樣竭盡全力撲到這塊巨石之下。但是,這塊巨石就像一座城垣堅不可摧,滔滔江水就像攻城的敵人,劍折箭盡,只好彎彎曲曲繞着城垣緩緩東流而去。於是,滔滔的江水匯入瞿塘峽口,安然平緩地東流而去。
啊呀!事物本來就存在因安逸而生變故,處於危難而得安全的規律。按照我的説法推而廣之,也就完全可以知道事物變化的道理是自然界固有的。 [3] 

灩澦堆賦創作背景

北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蘇軾還鄉為母親程夫人守制期滿後,和父親、兄弟一起,取道長江,經三峽而去汴京(開封),路途之中創作了三篇賦:《灩澦堆賦》、《屈原廟賦》和《昆陽城賦》。《灩澦堆賦》是作者見到長江有名的險惡之地灩澦堆之後創作的。 [4] 

灩澦堆賦作品鑑賞

灩澦堆賦整體賞析

瞿塘關重刻《灩澦堆賦》碑記 瞿塘關重刻《灩澦堆賦》碑記
這篇賦寫得很有特色。賦前有一篇小序。一般這種性質的小序,都會交代寫作的緣起,但蘇軾為文,頗為不拘常格。他直接從議論入手,提出自己的觀點:“世以瞿塘峽口灩澦堆為天下之至險,凡覆舟者,皆歸咎於此石。以餘觀之,蓋有功於斯人者。”然後説明“有功斯人”的原因。序中的內容與賦的意思基本一致,內容幾乎是重複的。序是平直的表白,賦是華彩的鋪張。
此賦共分三段,行文層層深入。第一段,先從大處落筆,討論水的特點。“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水有質而無形,其千變萬化,掀騰勃怒,使“萬夫不敢前”,而水是至信的,是有規律的,只有懂得它的規律,才能使它“宛然聽命,惟聖人之所使。”在這段裏,作者認為水有這麼幾個特點:水是“天下之至信者”,是世間萬物中最講信用、最守常規的;水可以測量,但它“不自為形”,自己沒有自己的形態,而是“因物以賦形”,它的形態隨着承受它的量具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觀點很顯然來自道家;因為這個原因,水雖然千變萬化,但又有常規可循,言外之意,你不能把握水,但你可以把握盛水的單位。接着,作者來了一個總結:當水騰躍發怒的時候,即使是萬夫也不敢到它前面去,但遇到像大禹那樣掌握了它的規律的聖人,它又顯得極為馴服。在此基礎上,作者引出他要討論的中心——崔嵬的灩澦堆存在的價值。
第二段是此賦的重心。作者先極力地描寫蜀江的浩瀚,蜀江在作者的筆下如同楚天風雨,挾勢而來,鋭不可當,驕逞恣肆。江水在入峽谷之前,一路狂奔,都沒有遇到阻隔,瀰漫浩瀚,橫流奔放在廣闊的平原上。當它到達逼仄狹窄的峽口,猛遇障礙,不可一世的它顯得極為暴怒,於是使出渾身解數與之爭鬥,結果卻失敗了。於是,精疲力竭的蜀江認識到自己力量的有限,一改驕狂的態勢,“安行而不敢怒”,滔滔汩汩地流入了峽口。作者以如椽之筆,寥寥數語,寫出了蜀江的氣勢:“蜀江會百水而至於夔,瀰漫浩汗,橫放於大野。”“蜀江遠來兮,浩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嘗齟齬兮,其意驕逞而不可摧。”又用巧妙的比喻,寫出蜀江與灩澦堆之戰:“而戰乎灩澦堆之下,喧豗震掉,盡力以與石鬥,勃乎若萬騎之西來。忽孤城之當道,鈎援臨衝,畢至於其下兮,城堅而不可取。矢盡劍折兮,迤邐循城而東去。”奔騰而來,驕不可摧的蜀江終被灩澦堆馴服,最終“滔滔汩汩,相與入峽,安行而不敢怒”。蜀江水流嶮悍可畏,幸而有灩澦堆,減緩流速。這就是灩澦堆的功勞所在。
第三段是作者的結語,從對蜀江遇峽的觀察中,他感悟出了“有以安而生變”“有以用危而求安”的人生哲理。並且説,倘若領會了這個意思,並將其推廣運用,也就可以瞭解事物的必然規律。這是在告訴讀者,同時也是在告誡自己。“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變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説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在這裏,作者將世間萬物的運行分為兩種:一種原來一直是平穩的,但運行發生突變;另一種,開始行進在風險中,越過這樣的風險以後走向了安寧。就如人生,有人一帆風順地起來,體會不到世態的險惡,倘若忽然遇到波浪,那麼,人生將會發生極大的扭曲和轉折,這樣的扭曲和轉折對於毫無準備的人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而有的人,一路坎坷,他卻不逃避,不退縮,披荊斬棘,一直向前,終會走上坦途。
蘇軾為文,繼承了先秦諸子中莊子的特色。氣勢恢弘,如同長江大河般雄渾壯闊。此篇對於他來説雖是小文,但也具備這樣的特點。小序中的“瀰漫浩汗,橫放於大野”,只此一句,便令人想見蜀江的寬闊和浩大。正文中的“蜀江遠來兮,浩漫漫之平沙”也有同樣的效果。
蘇軾無論是為文還是作詩,都善於運用比喻和擬人。在此賦中,“宛然聽命,惟聖人之所使兮”,“行千里而未嘗齟齬兮,其意驕逞而不可摧”,就是用了擬人。前一句寫水能像人一樣聽命,表現出其柔順的一面;後一句更是將水比作一個驕橫狂暴的得志之士,聯繫後文的人生哲理來看,極為貼切形象。而這篇賦中寫得最好的,就是江水與岩石的搏鬥幾句,作者更是將這種手法用到了極致。他將這場爭鬥生動地比作是一場戰爭。説江水西來,如同不可阻遏的“萬騎”,碰到灩澦堆,就像遇到了個座當道的孤城;於是,拿出“鈎援”“臨衝”這樣的攻城工具,捨命攻取,但這座城卻太過堅固,最後“萬騎”的弓箭也用光了,利劍也斷折了,結果自然是以失敗而告終。用寫戰爭的語句來表現這場水與石的戰鬥,寫得極為酣暢淋漓,極具表現力和震撼力。
這篇文章語言平易,少用典故,融議論於寫景,使説理形象化,是其藝術上的重要特點。雖然歷來不受重視,但無論是其立意,還是其寫法,都有值得後人深思和學習之處。 [1]  [2]  [3] 

灩澦堆賦名家點評

中國辭賦史家、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龔克昌《評蘇軾賦》:蘇軾以為灩澦堆挫敗了狂奔的江水,使其老老實實“迤邐循城而東去”,“安行而不敢怒”。這裏,作者的看法是異乎眾人的。但其看法很明顯不盡正確。由於灩澦堆的攔截,致使本已十分狹窄的瞿塘峽顯得更加逼仄,因而江水更加湍急兇惡,更嚴重威脅航船的安全。所以長江航運部門於1959年把灩澦堆炸掉,以便利上下航船通行,就是最好的證明。但在當時年輕的蘇軾的心目中,灩澦堆卻被視為敢於挽狂瀾於將傾的中流砥柱,是大無畏精神的化身,因而應大加歌頌。我們也正應從此角度去理解蘇軾當時寫作此賦的動機,從而肯定蘇軾當時思想的傾向性。 [4] 

灩澦堆賦作者簡介

蘇軾像 蘇軾像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祐進士。宋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謫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諡文忠。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縱橫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很有影響。擅長行書、楷書。能畫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集有《東坡樂府》。 [5] 
參考資料
  • 1.    巨 才.辭賦一百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214-215
  • 2.    徐柏容 鄭法清.蘇軾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4:28-30
  • 3.    白春平.唐宋八大家文鑑.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372-373
  • 4.    龔克昌.評蘇軾賦.文史哲,2008,(2):128-136
  • 5.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