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

鎖定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School of Remote Sensing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是武漢大學二級學院。
學院前身是1956年由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工學院清華大學、華南工學院及青島工學院等有關專業調整,成立的武漢測量製圖學院航測與製圖系。2000年8月,新的武漢大學組建後,2001年3月信息工程學院與計算機系分離成立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 [1] 
根據2017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院設有4個教學系,開設3個本科專業,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教職工116人,在校生1400人。 [1] 
中文名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Remote Sensing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創辦時間
2008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武漢大學
現任領導
龔健雅(現任院長)、畢為民(現任書記)
專職院士數
3人
本科專業
3個
碩士點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1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1個
院系設置
攝影測量系、遙感系等4個系
地    址
湖北武漢市珞喻路129號武漢大學信息學部
知名校友
劉先林、張祖勳李德仁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辦學歷史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學院前身是1956年由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工學院清華大學、華南工學院及青島工學院等有關專業調整,成立的武漢測量製圖學院航測與製圖系,包括航空攝影測量與製圖兩個專業。
1957年8月,學院獨立成立航空攝影測量系。
1984年,武漢測量製圖學院航空攝影測量專業更名為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
1985年,武漢測量製圖大學航空攝影測量系更名為航測與遙感系。
1995年,武漢測量製圖大學成立遙感與信息工程學院。
1996年4月,武漢測量製圖大學遙感與信息工程學院與計算機系合併成立武漢測量製圖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2000年8月,新的武漢大學組建後,2001年3月與計算機系分離成立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 [2] 
2007年,學院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科第三次被評定為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所在的“測繪科學與技術”被認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2012年,學院成功增設“地理國情監測”本科新專業。 [1] 
2015年7月,學院地理國情監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建設期滿驗收。 [3] 
2016年,學院成功增設“地理空間信息工程”本科專業。 [1] 
2017年10月,武漢大學發文批覆成立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掛靠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進行建設與管理。 [4]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院系專業

根據2017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4個教學系,開設3個本科專業。 [1] 
院系設置 
攝影測量系
遙感系
地理信息工程系
地理國情監測系
資料來源: [5] 
專業設置
遙感科學與技術
地理國情監測
地理空間信息工程
---
資料來源: [1]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師資結構 師資結構
截至2017年10月,學院有教職工116人,其中教授(研究員)32人、副教授(副研究員)24人、講師20人、重點資助博士後7人(含3+3聘期制教師6人),實驗技術人員12人、黨政管理人員19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985”創新平台1個,專職院士3人,中組部國家青年拔尖人才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學術帶頭人1人、國家測繪局科技領軍人才1人、國家測繪局“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湖北省“楚天特聘教授”1人,“楚天學子”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寶鋼教育優秀教師2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人,湖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2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武漢大學傑出青年,湖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多名,珞珈傑出學者1人,珞珈特聘教授4人,珞珈青年學者6人,博士生導師31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1個。 [1] 
專職院士:李德仁(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祖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龔健雅(中國科學院院士) [6]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袁修孝、張永軍、樂鵬、黃昕 [7]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張永軍(2013) 、黃昕(2015)、樂鵬(2017) [7] 
寶鋼教育優秀教師:李建松(2007)、王樹根(2012) [7] 
珞珈傑出學者:袁修孝(2014) [7] 
珞珈特聘教授:袁修孝(2004)、胡翔雲(2010)、張永軍、(2013)、黃昕(2011)、樂鵬(2016) [7] 
珞珈青年學者:黃玉春(2011)、樂鵬(2012)、季順平(2015)、賈濤(2015)、毛飛躍(2016)、桂志鵬(2017) [7] 
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入選者:姚劍(2013)、彭漪(2013) [7] 
“香江學者”計劃入選者 :賈濤(2016)、趙伶俐(2017) [7] 
國家級教學團隊: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團隊(2008) [8] 
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團隊(2008) [8] 
湖北省教學名師:袁修孝 [8]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根據2017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特色專業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湖北省級精品課程3門,湖北省級優質課程1門。 [8-9] 
國家特色專業:遙感科學與技術 [8] 
湖北省品牌專業:遙感科學與技術 [8] 
精品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時間
國家級精品課程
孫家等
2006
袁修孝等
2005
賈永紅等
2004
湖北省級精品課程
張劍清等
2007
孫家等
2005
賈永紅等
2003
湖北省級優質課程
張劍清等
2002
資料來源: [8-9]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根據2017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個,湖北省優勢學科1個,湖北省重點學科1個。 [1] 
  • 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測繪科學與技術(2007) [10]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攝影測量與遙感(2002) [10] 
湖北省優勢學科:測繪科學與技術(2008) [10] 
湖北省重點學科:攝影測量與遙感(2003) [10] 
  • 授權學科目錄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測繪科學與技術 [1]  [10]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測繪科學與技術 [1]  [10]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1]  [10]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1]  [10]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測繪工程 [1]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學術科研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及教學成果
科研成果及教學成果(2張)
根據2017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科研平台3個,校級科研平台2個,其他科研平台6個,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掛靠學院進行建設與管理。 [4]  [11] 
國家重點實驗室: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11] 
省部級科研平台:民政部減災與應急工程重點實驗室、地球空間信息工程中國冶金地質總局重點實驗室、中國資源衞星中心-武漢大學衞星數據處理與應用技術研究中心 [11] 
校級科研平台:數字攝影測量與計算機視覺研究中心、數字流域研究中心(與長江委長江科學院共建) [11] 
其他科研平台:MODIS衞星數據地面接收站(MODIS數據處理與應用研究所、環境與災害遙感研究所)、遙感自動定位研究中心(與中飛通用航空公司共建)、LiDAR技術研究與應用工程中心(與東方道邇集團共建)、定量遙感與應用研究所、地理信息工程技術研究所、珠海歐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大學衞星大數據處理聯合研究中心 [11-12]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2001-2005年,學院共獲專利9項、完成科研經費6762萬元,其中973項目5項、863項目8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8項、國家重點自然基金項目5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66篇,其中SCI檢索16篇、EI檢索115篇;獲國家級科技獎3項,獲省部級獎15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信息產業重大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省部級自然科學二等獎9項,省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13] 
科研項目 
類別
項目名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3S集成的理論與關鍵技術
◇利用空間數據挖掘進行新型遙感影像
◇目標識別和自動分類
◇多維動態GIS空間數據處理關鍵技術研究
◇GIS空間數據庫更新的模型與方法研究
◇高分率遙感三維影像數據更新理論和方法研究
973項目
◇地表時空多變數據融合與萬維網空間數據模型
◇海洋環流基礎數據庫與海洋動態信息系統
◇虛擬環境的統一信息表示理論與高效構建方法
◇分佈式存儲系統的應用-多媒體網絡GIS及其
◇關鍵技術的研究
◇流域水沙及環境變化特徵信息監測反饋
863項目
◇網絡空間信息標準與共享應用服務關鍵技術
◇通用遙感數據處理平台
◇空間信息移動用户服務系統
◇空間信息多級網格的框架設計與相關技術研究
◇多元空間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技術
◇激光掃描技術的預處理與三維建模
◇缺少控制點的光學遙感圖像精糾正與定位技術
◇××技術與軟件原型(軍方)
資料來源: [13]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
負責人
獲獎類別
水利衞星遙感大數據業務化處理與監測關鍵技術及應用
蔡陽、孟令奎等
2014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航空航天遙感影像攝影測量網格處理關鍵技術與應用
張永軍
2015年中國測繪科技進步特等獎
水利應急響應遙感智能服務平台
孟令奎
2015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一等獎
地理國情遙感變化監測與應用研究
賈永紅、武漢測繪研究院
2015年湖北省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資料來源: [14-17]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合作交流

根據2017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先後派出50餘名學者赴美國德國荷蘭加拿大英國瑞典等國及香港地區的著名學府和研究機構留學、訪問;學院專家、學者經常出席國際學術會議並做研究報告;學院邀請了美、俄、德、英、法、日、加等近20個國家的學術代表團和專家來訪;舉辦了近10次國際學術會議;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開展了“2+2”雙學位本科生國際合作項目;相繼接收來自美國巴基斯坦津巴布韋越南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40餘人。 [1]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學院院標

院標 院標
1,院標構圖創意源自兩個熟悉的校園雕塑“慧眼”和“空中之舞”,有着強烈的校園文化和學科情結認同感;
2,院標形象地表現着傳感器圍繞目標物體進行非接觸式探測並將目標物體的特徵及其變化信息化的動態情景,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學院的學科屬性-遙感和信息工程;
3,院標還形象地表現着學院人才輩出、立足中國、走向世界的人才培養屬性和遙感師生團結奮鬥、鋭意創新、服務民生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屬性;
4,院標整體形似人眼映出地球,可進一步引申為傳感器的“千里眼”和大師們的“慧眼”,象徵着慧眼識才、精心育人、提攜後學、甘為人梯的精神,同時激勵學院師生既要有放眼天下的國際視野,又要有展望未來的遠見卓識;
5,院標中文名稱標準字體採用王之卓先生手寫體,意在紀念學院和學科創始人、首任系主任(院長)、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王之卓教授的同時,提醒全院師生銘記學院歷史。 [18]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學院精神

篤志,敦行,和協,拓新
1, “篤志”語出《論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意為志存高遠、忠誠於專一的志向和目標; “矢志不渝、擔當進取”是遙感人的責任,就是要求遙感師生大到為中國乃至世界遙感科學和事業的發展,小到為所在團隊的發展而勇挑重擔,同時在實現目標過程中要不甘落後、矢志不渝、堅持不懈,發揚釘子精神,絕不輕言放棄。王之卓先生教導我們,“我們學測量的人,在本身學術方面立定了根基之後,還需要有推動事業的認識與精神”,王先生指的正是這種精神;
2, “敦行”語出《禮記》,“敦善行而不怠”,意為踏踏實實地去行動,強調知行合一,理論實踐並重。“嚴謹治學、務實崇真”是遙感人的態度,就是要求遙感師生做人做事踏踏實實、勤奮努力,在學術、科研和實踐中既要堅持嚴謹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又要注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科研必須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它既是對測繪工作者的職業基本要求,也是原武測校訓“嚴謹求實、團結奮進”的核心,在一代代航測遙感學子身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記;
3, “和協”語出《逸周書》,“上下和協,靡敵不下”,意為齊心協力,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團結協作、甘於奉獻”是遙感人的品德,就是要求遙感師生在遙感學院的事業發展中、遙感學子的職業生涯中發揚團結協作和甘於奉獻的團隊精神;
4, “拓新”語出武漢大學校訓,意為開拓創新。“開拓創新、追求卓越”是遙感人的目標,就是要求遙感師生以爭創一流為目標,不斷推動科技進步和生產革新。 [19]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畢為民
副書記
郭重奎、高衞松
院長
副院長
潘勵、方聖輝、張永軍、秦昆
資料來源: [20]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知名校友

姓名
備註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教授。
曾任湖南省測繪科技研究所總工程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卜兆宏
朱宜萱
武漢大學教授。
武漢大學遙感院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範良培
湖北省測繪局總工程師。
陳軍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主任,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第二十一屆大會主席。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法國農科院終身研究員。
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地球資訊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高慶方
黃河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 [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