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功蘇氏

鎖定
武功蘇氏,為中古時期的一個士族。崛起於東漢時期 [1]  。魏晉時期蘇則蘇愉等人累世至顯位,家族得到進一步發展。
別    名
扶風武功蘇氏
所處時代
東漢至五代
本    名
武功蘇氏

武功蘇氏發展概況

武功蘇氏崛起於東漢時期。裴注《三國志》載蘇則祖上「世為著姓」 [1]  ,可見武功蘇氏不晚於東漢後期已經成為世家大族。魏晉時期,蘇則蘇愉、蘇慎相繼官至顯位,進一步鞏固了其名門世家的地位。
永嘉之亂以後,武功蘇氏以留居北方為主,並經歷了一段相對沉寂的時期。
北魏末年分東西魏,關中成為西魏政治中心,武功蘇氏也因此迎來了發展上的春天。這一時期的人物以蘇綽蘇椿蘇亮為代表。
隋唐時期,武功蘇氏進一步發展,先後有5人拜相,美於當世。五代時亦有2人拜相。

武功蘇氏代表人物

武功蘇氏魏晉

蘇則東漢末年金城太守,曹魏侍中 [1] 
蘇紹西晉吳王師 [1] 
蘇慎:西晉左衞將軍 [1] 

武功蘇氏北朝

蘇協北魏武功郡守,蘇綽、蘇椿之父 [2] 
蘇綽西魏衞將軍右光祿大夫大行台度支尚書、司農卿,封美陽縣伯。隋朝開皇年間追封為邳國公 [2] 
蘇椿:蘇綽弟,西魏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封美陽侯 [2] 
蘇威:蘇綽子,娶宇文護之女,進爵懷道縣公,北周時官至開府儀同大將軍 [2] 
蘇權北魏中書侍郎、玉門郡守。蘇亮的祖父,蘇綽的從祖 [3] 
蘇祐北魏泰山郡守。蘇亮的父親 [12] 
蘇亮:北魏西魏車騎大將軍、大行台尚書、侍中。蘇亮為蘇綽的從兄,與蘇綽並稱為“二蘇” [12] 
蘇師:蘇亮子,起家黃門侍郎 [12] 
蘇湛:蘇亮弟,北魏末年官至中書侍郎,追贈散騎常侍、雍州刺史、鎮西將軍 [14] 
蘇讓:蘇湛弟,北魏時任鎮遠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西魏時任衞將軍、南汾州刺史,追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涇州刺史 [13] 
蘇彤:北魏通直散騎常侍 [5]  。蘇世長祖父。
蘇振:北周宕州刺史、建威縣侯 [5]  。蘇世長父親。

武功蘇氏隋唐

蘇威:隋朝尚書右僕射上大將軍。後免官。再啓用為魯郡太守,歷任太常卿、左光祿大夫、納言光祿大夫,封房公。隋煬帝徵高麗時,蘇威領右御衞大將軍 [4] 
蘇夔:蘇威子,隋朝通議大夫 [4] 
蘇世長:唐朝巴州刺史 [5]  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11] 
蘇良嗣:蘇世長之子。唐朝同鳳閣鸞台三品、文昌左相、温國公、特進、參政知事,追封司空 [5] 
蘇踐言:蘇良嗣之子,歷任太常丞、邠王府長史 [5] 
蘇弁:蘇世長從孫,歷任户部侍郎、度支侍郎、太子詹事,後被貶。再被啓用,官至滁州刺史 [5] 
蘇冕:蘇弁之兄,撰有《唐會要》四十卷、《賈至集》二十卷別十五卷、《古今國典》一百卷 [10] 
蘇瑰:蘇威的曾孫。唐朝尚書左僕射,年老退位後為太子少傅,追贈司空、荊州大都督 [6] 
蘇頲:蘇瑰之子。唐朝同中書門下三品。追贈右丞相 [6] 
蘇詵:蘇瑰之子,唐朝徐州刺史 [6] 
蘇震:蘇詵之子,唐朝太常卿、河南尹,追贈禮部尚書 [6] 
蘇勖:蘇瑰從父,娶南康公主,拜駙馬都尉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歷任吏部侍郎、太子左庶子 [6]  [11] 
蘇幹:蘇瑰從父兄,蘇勖之子。唐朝冬官尚書 [6] 
蘇珦:唐朝户部尚書、河內郡公、檢校太子詹事 [7] 
蘇晉:蘇珦之子。唐朝魏州刺史、太子左庶子 [7]  。唐朝詩人,著有《八卦論》。
蘇檢:唐昭宗時期任工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武功蘇氏五代

蘇悦:蘇逢吉之父,曾仕蜀,官至朝列,後仕後漢 [8] 
蘇禹珪:後漢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右僕射集賢殿大學士 [8]  [9]  。子蘇德祥,北宋初年進士(狀元) [9] 

武功蘇氏隋唐及五代宰相

武功蘇氏隋、唐、五代共有七人拜相,分別是:蘇威(隋朝)、蘇良嗣(唐朝)、蘇瑰(唐朝)、蘇頲(唐朝)、蘇檢(唐朝)、蘇逢吉(後漢)、蘇禹珪(後漢)。
參考資料
  • 1.    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蘇則,字文師,扶風武功人也。少以學行聞,舉孝廉茂才,闢公府,皆不就。起家為酒泉太守,轉安定、武都,【魏書曰:則剛直疾惡,常慕汲黯之為人。魏略曰:則世為著姓,興平中,三輔亂,飢窮,避難北地。客安定,依富室師亮。亮待遇不足,則慨然嘆曰:"天下會安,當不久爾,必還為此郡守,折庸輩士也。"後與馮翊吉茂等隱於郡南太白山中,以書籍自娛。及為安定太守,而師亮等皆欲逃走。則聞之,豫使人解語,以禮報之。】所在有威名。太祖徵張魯,過其郡,見則悦之,使為軍導。魯破,則綏定下辯諸氐,通河西道,徙為金城太守。是時喪亂之後,吏民流散飢窮,户口損耗,則撫循之甚謹。外招懷羌胡,得其牛羊,以養貧老。與民分糧而食,旬月之間,流民皆歸,得數千家。乃明為禁令,有干犯者輒戮,其從教者必賞。親自教民耕種,其歲大豐收,由是歸附者日多。李越以隴西反,則率羌胡圍越,越即請服。太祖崩,西平麴演叛,稱護羌校尉。則勒兵討之。演恐,乞降。文帝以其功,加則護羌校尉,賜爵關內侯。【魏名臣奏載文帝令問雍州刺史張既曰:"試守金城太守蘇則,既有綏民平夷之功,聞又出軍西定湟中,為河西作聲勢,吾甚嘉之。則之功效,為可加爵邑未邪?封爵重事,故以問卿。密白意,且勿宣露也。"既答曰:"金城郡,昔為韓遂所見屠剝,死喪流亡,或竄戎狄,或陷寇亂,户不滿五百。則到官,內撫彫殘,外鳩離散,今見户千餘。又梁燒雜種羌,昔與遂同惡,遂斃之後,越出障塞。則前後招懷,歸就郡者三千餘落,皆恤以威恩,為官效用。西平麴演等倡造邪謀,則尋出軍,臨其項領,演即歸命送質,破絕賊糧。則既有恤民之效,又能和戎狄,盡忠效節。遭遇聖明,有功必錄。若則加爵邑,誠足以勸忠臣,勵風俗也。"】
  • 2.    《周書.卷二十三.列傳十五》
  • 3.    《周書.卷三十八.列傳三十》
  • 4.    《隋書.卷十一.列傳第六》
  • 5.    《新唐書.卷一百三.列傳第二十八》
  • 6.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五.列傳五十》
  • 7.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八.列傳第五十三》
  • 8.    《舊五代史.卷一百八》
  • 9.    《舊五代史.卷一百二十七》:蘇禹珪,字元錫,其先出於武功,近世家高密,今為郡人也。父仲容,以儒學稱於鄉里,唐末舉《九經》,補廣文助教,遷輔唐令,累贈太師。禹珪性謙和,虛襟接物,克構父業,以五經中第,闢遼州倅職,歷青、鄆從事,轉潞、並管記,累檢校官至户部郎中。漢高祖作鎮並門,奏為兼判。開運末,契丹入汴,漢祖即位於晉陽,授中書侍郎平章事。漢祖輗阼,兼刑部尚書,俄加右僕射、集賢殿大學士。漢祖大漸,與蘇逢吉、楊邠等受顧命,立少主。明年,轉左僕射。三年冬,太祖入平內難,禹珪遁入都城,為兵士所擄。翼日,太祖令人求之,既見,撫慰甚至,尋復其位。國初,加守司空,尋罷相守本官。世宗嗣位,封莒國公,未幾,受代歸第。顯德三年正月旦,與客對食之際,暴疾而卒,時年六十二。禹珪純厚長者,遭遇漢祖,及蘇逢吉夷滅,禹珪恬然無咎,時人以為積善之報也。子德祥,登進士第,累歷台省。
  • 10.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1-02]
  • 11.    《新唐書. 列傳二十七》:初,武德四年,太宗為天策上將軍,寇亂稍平,乃鄉儒,宮城西作文學館,收聘賢才,於是下教,以大行台司勳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及於志寧、軍諮祭酒蘇世長、天策府記室薛收、文學褚亮姚思廉、太學博士陸德明孔穎達、主簿李玄道、天策倉曹參軍事李守素、王府記室參軍事虞世南、參軍事蔡允恭顏相時、著作郎攝記室許敬宗薛元敬、太學助教蓋文達、軍諮典籤蘇勖,並以本官為學士。七年,收卒,復召東虞州錄事參軍劉孝孫補之。凡分三番遞宿於閤下,悉給珍膳。每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墳籍,榷略前載,無常禮之間。命閻立本圖象,使亮為之贊,題名字爵裏,號“十八學士”,藏之書府,以章禮賢之重。方是時,在選中者,天下所慕問,謂之“登瀛洲”。
  • 12.    《周書.卷三十八》:蘇亮 ,字景順,武功人也。祖權,魏中書侍郎、玉門郡守。父祐,泰山郡守。亮少通敏,博學,好屬文,善章奏。初舉秀才,至洛陽,遇河內常景。景深器之,退而謂人曰:“秦中才學可以抗山東者,將此人乎。”魏齊王蕭寶夤引為參軍。後寶夤開府,復為其府主簿。從寶夤西征,轉記室參軍。寶夤遷大將軍,仍為之掾。寶夤雅知重亮,凡有文檄謀議,皆以委之。尋行武功郡事,甚著聲績。寶夤作亂,以亮為黃門侍郎。亮善處人間,與物無忤。及寶夤敗,從之者遇禍,唯亮獲全。及長孫稚、爾朱天光等西討,並以亮為郎中,專典文翰。累遷鎮軍將軍、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岐州大中正。賀拔嶽為關西行台,引亮為左丞,典機密。 魏孝武西遷,除吏部郎中,加衞將軍、右光祿大夫。大統二年,拜給事黃門侍郎,領中書舍人。魏文帝子宜都王式為秦州刺史,以亮為司馬。帝謂亮曰:“黃門侍郎豈可為秦州司馬,直以朕愛子出蕃,故以心腹相委,勿以為恨。”臨辭,賜以御馬。七年,復為黃門郎,加驃騎將軍。八年,遷都官尚書、使持節、行北華州刺史,封臨涇縣子,邑三百户。除中書監,領著作,修國史。亮有機辯,善談笑。太祖甚重之。有所籌議,率多會旨。記人之善,忘人之過。薦達後進,常如弗及。故當世敬慕焉。十四年,除秘書監、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尋拜大行台尚書,出為岐州刺史。朝廷以其作牧本州,特給路車、鼓吹,先還其宅,並給騎士三千。列羽儀,遊鄉黨,經過故人,歡飲旬日,然後入州。世以為榮。十七年,徵拜侍中。卒於位。贈本官。 亮少與從弟綽俱知名。然綽文章少不逮亮,至於經畫進趣,亮又減之。故世稱二蘇焉。亮自大統以來,無歲不轉官,一年或至三遷。僉曰才至,不怪其速也。所著文筆數十篇,頗行於世。子師嗣。以亮名重於時,起家為黃門侍郎。
  • 13.    《周書.卷三十八》:湛弟讓,字景恕。幼聰敏,好學,頗有人倫鑑識。初為本州主簿,稍遷別駕、武都郡守、鎮遠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及太祖為丞相,引為府屬,甚見親待。出為衞將軍、南汾州刺史。治有善政。尋卒官。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涇州刺史。
  • 14.    《周書.卷三十八》:亮弟湛,字景雋。少有志行,與亮俱著名西土。年二十餘,舉秀才,除奉朝請,領侍御史,加員外散騎侍郎。蕭寶夤西討,以湛為行台郎中,深見委任。及寶夤將謀叛逆,湛時卧疾於家。寶夤乃令湛從母弟天水姜儉謂湛曰:“吾不能坐受死亡,今便為身計,不復作魏臣也。與卿死生榮辱,方當共之,故以相報。”湛聞之,舉聲大哭。儉遽止之曰:“何得便爾?”湛曰:“闔門百口,實時屠滅,云何不哭。”哭數十聲,徐謂儉曰:“為我白齊王,王本以窮而歸人,賴朝廷假王羽翼,遂得榮寵至此。既屬國步多虞,不能竭誠報德,豈可乘人間隙,便有問鼎之心乎。今魏德雖衰,天命未改。王之恩義,未洽於民,破亡之期,必不旋踵。蘇湛終不能以積世忠貞之基,一旦為王族滅也。”寶夤復令儉謂湛曰:“此是救命之計,不得不爾。”湛復曰:“凡舉大事,當得天下奇士。今但共長安博徒小兒輩為此計,豈有辦哉。湛不忍見荊棘生王户庭也。願賜骸骨還舊裏,庶歸全地下,無愧先人。”寶夤素重之,知必不為己用,遂聽還武功。寶夤後果敗。   孝莊帝即位,徵拜尚書郎。帝嘗謂之曰:“聞卿答蕭寶夤,甚有美辭,可為我説之也。”湛頓首謝曰:“臣自惟言辭不如伍被遠矣,然始終不易,竊謂過之。但臣與寶夤周旋契闊,言得盡心,而不能令其守節,此臣之罪也。”孝莊大悦,加授散騎侍郎。尋遷中書侍郎。   孝武初,以疾還鄉里,終於家。贈散騎常侍、鎮西將軍、雍州刺史。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