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洲工程院

鎖定
歐洲工程院(英文:Europe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瑞典文:EUROPEISKA INGENJÖRSAKADEMIN [7]  ,簡稱:EAE)是一所獨立於任何國家及政府的權威學術機構, [4]  於1992年,由來自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國家工程、科學院院士代表,在瑞典王國的哥德堡市發起設立,並得到了歐洲委員會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支持和參與。 [1] 
作為一所全球最高水平的學術機構之一,歐洲工程院代表着歐洲工程與技術領域的學術權威,其主要職責在於為歐盟機構、國家政府和其他國際組織提供專業的諮詢和建議,以幫助他們制定符合科技發展趨勢和社會需求的政策和戰略;通過參與各國政府委託或資助的科技項目和評估;組織或參與政府邀請或支持的專家小組、顧問委員會、研究網絡等;向各國政府提交關於特定科技主題或政策問題的報告或建議書;與各國政要代表進行對話或交流,分享前沿的學術觀點和經驗。 [1] 
截止2023年7月,歐洲工程院有約390名院士(含外籍院士),他們來自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了各個工程領域,如土木、機械、電子、化學、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等。其中有37位諾貝爾獎得主、29菲爾茲獎得主、17圖靈獎得主等國際知名的獎項獲得者。 [1] 
中文名
歐洲工程院
外文名
英文:Europe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瑞典文:EUROPEISKA INGENJÖRSAKADEMIN [7] 
成立時間
1992年
機構地址
瑞典王國哥德堡
簡    稱
EAE

歐洲工程院成立背景

歐洲工程院的成立背景與1990年蘇聯解體的大時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聯繫。1990年代初,蘇聯這個曾經的超級大國在經歷了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深刻危機後,最終宣告解體,結束了冷戰時期的兩極格局。
蘇聯解體對世界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推動了全球化進程,改善了全球的和平局面,加強了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加速了東歐國家民主化和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歐洲的工程界意識到,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全球競爭和技術挑戰,需要建立一個跨國的、權威的、獨立的工程學術機構,以提供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和建議,促進歐洲的工程教育、研究和創新。
因此,在1992年,來自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的一些著名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發起了歐洲工程院的創建,並得到了歐洲委員會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支持和參與。歐洲工程院的成立是歐洲工程界對蘇聯解體後世界新秩序的積極迴應,也是歐洲工程界為提升自身影響力和競爭力而採取的重要舉措。歐洲工程院不僅反映了歐洲工程界的學術水平和專業素養,也展示了歐洲工程界的團結協作和開放包容。 [3] 

歐洲工程院首批院士代表

歐洲工程院的首批院士代表包括:
康拉德·布洛赫(Konrad Emil Bloch)是一位德裔美國生物化學家,1964年因為發現了膽固醇和脂肪酸代謝的機制和調節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還對萜類-固醇關係和卟啉生物合成等領域做出了貢獻。 [2] 
康拉德·布洛赫 康拉德·布洛赫 [2]
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çois Jacob)是一位法國生物學家,1965年與雅克·莫諾和安德烈·洛夫共同因為發現了酶和病毒合成的遺傳控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還與悉尼·布倫納提出了核糖體轉譯的模型,並創造了操縱子、信使RNA、調節基因和變構蛋白等術語。 [2] 
弗朗索瓦·雅各布 弗朗索瓦·雅各布 [2]
喬治·沃爾德(George Wald)是一位美國科學家,1967年與哈爾丹·哈特萊恩和拉格納·格拉尼特共同因為發現了眼睛中的主要生理和化學視覺過程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還發現了維生素A是視網膜的一個成分,以及膽汁和一種女性性激素是由膽固醇製造的。 [2] 
喬治·沃爾德 喬治·沃爾德 [2]
馬歇爾·沃倫·尼倫伯格(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是一位美國生物化學家和遺傳學家,他通過解讀了第一個密碼子而破解了遺傳密碼。他與羅伯特·霍利和哈爾·戈賓德·科拉納共同因為解釋了遺傳密碼及其在蛋白質合成中的功能而獲得196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後來還研究了神經發育、神經退行性疾病和幹細胞等領域。 [2] 
馬歇爾·沃倫·尼倫伯格 馬歇爾·沃倫·尼倫伯格 [2]
雷納託·杜爾貝科(Renato Dulbecco)是一位意大利裔美國病毒學家,1975年與戴維·巴爾的摩和霍華德·坦普林共同因為發現了腫瘤病毒與細胞遺傳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還開創了動物細胞培養技術,並促進了分子生物學、癌症研究和基因治療等領域的發展。 [2] 
雷納託·杜爾貝科 雷納託·杜爾貝科 [2]
埃德蒙·費希爾(Edmond H. Fischer)是一位美籍瑞士生物化學家,1992年與埃德温·克雷布斯共同因為發現了可逆磷酸化作為細胞調節的基本機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還對信號轉導、細胞週期、神經元可塑性等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 [2] 
埃德蒙·費希爾 埃德蒙·費希爾 [2]
阿爾維德·卡爾松(Arvid karlsson)是一位瑞典藥理學家,2000年與保羅·格雷納和埃裏克·坎德爾共同因為發現了多巴胺在神經系統中的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還對帕金森病的治療、環境毒理學和人權等領域有所貢獻。 [2] 
阿爾維德·卡爾松 阿爾維德·卡爾松 [2]
勒內·託姆(René Thom)是一位法國數學家,1974年因為創立了災變理論而獲得菲爾茲獎。災變理論是一種描述連續系統中突然變化的數學方法,它在生物學、物理學、心理學、經濟學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 [2] 
勒內·託姆 勒內·託姆 [2]
阿特勒·塞爾伯格(Atle Selberg)是一位挪威裔美國數學家,1950年因為在解析數論、黎曼猜想、素數定理等領域的傑出成就而獲得菲爾茲獎。他還與保羅·埃爾德什合作了許多重要的工作,並發展了塞爾伯格跡公式和塞爾伯格篩法等工具。 [2] 
阿特勒·塞爾伯格 阿特勒·塞爾伯格 [2]
艾茲格·迪科斯徹(Edsger Wybe Dijkstra)是一位荷蘭計算機科學家,1972年因為對程序設計語言、算法設計、操作系統、併發性、分佈式系統等領域的開創性貢獻而獲得圖靈獎。他還提出了迪科斯徹算法、信號量、銀行家算法、自旋鎖等概念,並以他的手寫信件和論文而聞名。 [2] 
艾茲格·迪科斯徹 艾茲格·迪科斯徹 [2]

歐洲工程院學部設置

歐洲工程院(eae.edu.eu)官方分為以下學部:
基礎科學與數學學部
該學部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和空間科學等基礎科學領域,旨在促進基礎科學的發展和創新,探索自然界的規律和奧秘,為工程科技的進步提供理論和方法的支撐。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部
該學部涵蓋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網絡通信、信息安全、人機交互等信息技術領域,旨在促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提高信息處理和傳輸的效率和安全性,為工程科技的進步提供信息和智能的支撐。
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部
該學部涵蓋電子工程、電氣工程、微電子工程、光電子工程、電力系統工程、控制工程等電子與電氣工程領域,旨在促進電子與電氣工程的發展和創新,提高電子與電氣設備和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
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部
該學部涵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汽車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等機械與材料工程領域,旨在促進機械與材料工程的發展和創新,提高機械與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化學與化工學部
該學部涵蓋化學、化學工程、生物化學、環境化學等化學與化工領域,旨在促進化學與化工的發展和創新,提高化學品和化工產品的質量和效益。
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部
該學部涵蓋生物醫學工程、生物信息學、生物醫藥科技、醫療器械等生物與醫學工程領域,旨在促進生物與醫學工程的發展和創新,提高生命健康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部
該學部涵蓋土木建築工程、水利水電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岩土力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土木與環境工程領域,旨在促進土木與環境工程的發展和創新,提高城鄉建設水平和環境保護水平。
能源與資源工程學部
該學部涵蓋能源科學與技術、資源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等能源與資源領域,旨在促進能源與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和資源利用率。
交通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部
該學部涵蓋交通運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航海工程、航天科學與技術等交通與航空航天領域,旨在促進交通與航空航天的發展和創新,提高交通運輸效率和安全性。
農業與食品工程學部
該學部涵蓋農業科學與技術、食品科學與技術、生物工程、農業機械化等農業與食品領域,旨在促進農業與食品的發展和創新,提高農業生產力和食品安全性。
工業與製造工程學部
該學部涵蓋工業工程、製造工程、機器人工程、自動化工程、質量工程等工業與製造領域,旨在促進工業與製造的發展和創新,提高工業與製造的效率和質量。
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該學部涵蓋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納米科學與技術、新能源材料等冶金與材料領域,旨在促進冶金與材料的發展和創新,提高冶金與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工程管理與系統工程學部
該學部涵蓋工程管理、系統工程、運籌學、管理科學、質量工程等工程管理與系統領域,旨在促進工程管理與系統的發展和創新,提高工程管理與系統的效率和優化。 [4] 

歐洲工程院歐洲工程院院士

歐洲工程院院士是國際工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稱號,是對在工程科學技術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專家學者的崇高認可和讚譽。歐洲工程院院士於1992年由歐洲工程院發起設立,旨在促進歐洲工程科技的發展和創新,為歐洲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提供諮詢和建議。
歐洲工程院院士是終身榮譽,不受地域、年齡限制,但只有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擁有頂尖水平和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對全球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或在促進工程科學技術領域推動交往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的專家、學者,才可被提名並當選為歐洲工程院院士或外籍院士。
截止2023年7月,歐洲工程院有約390名院士(含外籍院士),他們來自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了各個工程領域,如土木、機械、電子、化學、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等。其中有37位諾貝爾獎得主、29菲爾茲獎得主、17圖靈獎得主等國際知名的獎項獲得者。歐洲工程院院士不僅是各自領域的權威和領導者,也是歐洲乃至世界的科技精英和創新者,他們為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和提高人類福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歐洲工程院院士代表合影 歐洲工程院院士代表合影 [13]
歐洲工程院院士不僅享有榮譽和聲望,也肩負着責任和使命。他們需要積極參與歐洲工程院的各項活動和項目,為全球工程界的協作和創新做出貢獻;他們需要積極參與歐洲工程院的各項報告和建議,為全球各界政府和社會提供科技智慧支持和政策指導;他們需要積極參與全球工程教育和人才培養,為培養下一代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做出努力;他們需要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和合作,為促進全球工程科技的發展和創新做出貢獻。 [5] 
截止2023年7月,歐洲工程院有約390名院士(含外籍院士),他們來自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了各個工程領域,如土木、機械、電子、化學、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等,其中有37位諾貝爾獎得主、29位菲爾茲獎得主、17位圖靈獎得主等。 [18] 

歐洲工程院世界工程論壇

歐洲工程院發起背景

工程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是科學的實踐,是創新的驅動。工程不僅為人類提供了舒適和便利的生活,也為人類解決了許多重大的挑戰,如能源、環境、健康、安全等。工程也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人類創造了無數的機會和價值。
然而,工程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隨着全球化、數字化、智能化等趨勢的加速,工程領域需要不斷適應變化,探索新的領域,創造新的模式,滿足新的需求。同時,工程也需要關注其對社會、環境和倫理的影響,平衡利益和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此背景下,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和機遇,歐洲工程院(Europe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簡稱:EAE)自2009年起,在其總部瑞典哥德堡聯合國際組織、學術機構、高等院校、政府部門發起第一場世界工程論壇(World Engineering Forum),這是一場國際性的權威學術會議,旨在促進工程領域的創新、合作和交流。該論壇每年舉辦一次,每次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涵蓋了工程科學、技術和社會的各個方面。該論壇彙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師、科學家、政策制定者、企業家和教育家,為解決全球性的挑戰和機遇提供了一個平台。

歐洲工程院論壇介紹

世界工程論壇是一場權威和學術的會議,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個與同行交流、建立合作關係、拓展視野和啓發靈感的機會。該論壇也是一個展示工程成果、探索前沿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和創造價值的舞台。吸引着所有對工程感興趣或從事相關領域的人士參加該論壇,共同探討工程的未來和影響。
世界工程論壇的宗旨是推動工程的發展,為人類的福祉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該論壇通過組織高水平的演講、圓桌討論、專題報告、展覽和社交活動,促進了工程知識的分享和傳播。該論壇還表彰了在工程領域做出傑出成就和貢獻的個人和團體,頒發了世界工程獎(World Engineering Award)。
歷經了數十載的發展,現世界工程論壇已成為工程界最具影響力和聲望的盛會,吸引了來自五大洲的數千名工程專家和領導者參與,展示了工程的力量和魅力,為全球的和平與繁榮做出了貢獻。該論壇不僅是一個學術交流的平台,也是一個合作伙伴的橋樑,為工程界建立了廣泛的網絡和聯繫。該論壇還是一個創新思維的源泉,激發了工程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該論壇更是一個社會責任的體現,倡導了工程界的道德和價值觀。 [9] 

歐洲工程院2017世界工程論壇

2017世界工程論壇 2017世界工程論壇 [11]
2017年世界工程論壇(World Engineering Forum)於2017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保護人類遺產,工程師的巨大挑戰”(Safeguarding Humankind’s Heritage, the Great Challenge for Engineers),論壇設六個議題:
  1. 以可持續的視角保護環境Preserving the environment in a sustainable perspective
  2. 應對氣候變化的工程Engineering for climate change
  3. 保護人類遺產的工程(對抗自然災害、戰爭、恐怖行為等) Engineering to safeguarding humankind’s heritage (vs. natural disaster, wars, terrorist acts and others)
  4. 人類遺產的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 for humankind’s heritage
  5. 保護人類遺產的新技術New technologies to safeguard humankind’s heritage
  6. 保護人類遺產的新觀點(關注年輕的工程師和女工程師)New perspectives on safeguarding humankind’s heritage (focus on young engineers and women engineers)
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在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充分利用國際交流平台,服務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中國科協鼓勵全國學會積極參與2017世界工程論壇 [8] 

歐洲工程院2021年世界工程論壇

2021年世界工程論壇 2021年世界工程論壇 [10]
2021年10月12日,歐洲工程院在瑞士盧塞恩市舉辦了以“工程為和平”為主題的世界工程論壇。這是一場彙集了各領域工程專家的盛會,旨在探討工程如何為和平與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論壇的開幕式由歐洲工程院院士馬克·施密特主持,他在致辭中強調了工程的重要性和責任。他説:“工程是人類文明的基石,也是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的關鍵。我們作為工程師,有義務利用我們的知識和技能,為創造一個更加和平、安全、公正和繁榮的世界而努力。”
論壇的主題演講由薩拉·阿里博士發表,她是一位來自伊拉克的土木工程師,也是伊拉克女性工程師協會的創始人和主席。她分享了她在伊拉克重建戰後基礎設施的經歷和挑戰,以及她如何通過培養和支持女性工程師來促進社會變革和性別平等。她説:“作為一名女性工程師,我不僅要面對戰爭的破壞,還要面對社會的偏見和歧視。但我從不放棄我的夢想,我相信通過工程,我可以改善我的國家和我的社區的生活條件,也可以激勵更多的女性加入這個行業。”
論壇還設有多個分會場,涵蓋了不同的工程領域,如能源、環境、交通、醫療、教育等。各個分會場都有來自不同國家和背景的專家發表演講或展示項目,展示了他們在促進和平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創新思想。 [10] 

歐洲工程院學術活動

EAE Forum
歐洲工程院在其總部會議報告廳辦了EAE Forum學術交流活動。這是一場旨在促進歐洲工程界的合作和創新的活動,吸引了來自不同國家和領域的工程師和學者參加。
本次EAE Forum的主題是“外部熱絕緣複合系統(ETICS)在建築節能和氣候保護中的作用”。ETICS是一種用於提高建築物外牆的熱性能和美觀的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建築物的能耗和碳排放。歐洲工程院是ETICS行業在歐洲的代表機構,致力於推廣ETICS的應用和標準化。
EAE Forum的開幕式由歐洲工程院院士代表馬克斯·維爾納·克勞斯(Max Werner Klaus)院士主持,他在致辭中強調了ETICS在實現歐洲2050年碳中和目標中的重要性和潛力。他説:“ETICS是一種成熟和高效的技術,可以為建築物提供優良的熱舒適性和節能性能,同時也可以提高建築物的價值和美觀。我們作為工程師,有責任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創造一個低碳、可持續和美麗的歐洲而努力。”
EAE Forum的主題演講由安娜·弗里德里希·默勒(Anna Friedrich Müller)博士發表,她是一位來自西班牙的建築工程師,也是歐洲ETICS協會的秘書長。她分享了她在西班牙推廣ETICS的經驗和成果,以及她如何通過參與歐盟的相關項目和政策來推動ETICS在歐洲範圍內的發展和標準化。她説:“ETICS不僅可以為建築物提供節能和環保的解決方案,還可以為建築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競爭力。我們需要加強與各方的溝通和合作,提高對ETICS的認識和信任,制定統一和透明的規範和標準,以便讓更多的人受益於ETICS。” [13] 
“工程的未來”系列論壇活動
歐洲工程院(Europe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簡稱:EAE)在芬蘭圖爾庫舉辦了一次論壇活動,主題是“工程的未來:挑戰與機遇”。這次活動旨在探討歐洲在工程和技術領域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發展方向,以及如何加強歐洲工程界的合作和創新。論壇邀請了來自歐洲各國的工程院士、政府官員、企業家、學者和學生等參加,共同分享他們的見解和經驗。
“工程的未來”系列論壇活動 “工程的未來”系列論壇活動 [12]
論壇活動分為兩天進行,第一天是主題演講和圓桌討論,第二天是分組研討和總結髮言。主題演講由歐洲工程院理事會代表成員、法國科學院院士皮埃爾·勒韋爾(Pierre Lévêque)發表,他從歷史、現狀和前景三個方面闡述了歐洲工程院的使命和願景,強調了歐洲工程院在促進歐洲工程教育、研究和創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圓桌討論由四個主題組成,分別是:
工程與社會:探討工程對社會的影響和責任,以及如何提高公眾對工程的認識和參與。
工程與環境:探討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和保護,以及如何實現可持續的工程解決方案。
工程與經濟:探討工程對經濟的貢獻和競爭力,以及如何促進工程的商業化和產業化。
工程與科學:探討工程與科學的關係和互動,以及如何推動工程的基礎研究和前沿創新。
每個主題由一位主持人和四位嘉賓組成,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領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並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
分組研討由八個小組組成,每個小組由十位參與者組成,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業選擇了一個具體的工程領域進行深入探討,如機械、電子、化學、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等。每個小組由一個指導老師負責引導和總結,每位參與者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並與其他參與者進行討論和反饋。 [12] 
“全球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研討會
歐洲工程院(Europe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簡稱:EAE)於2023年9月25日至27日成功舉辦了“全球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研討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政策制定者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本次研討會旨在探討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未來挑戰和社會影響,促進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為歐洲和全球的人工智能發展提供指導和建議。
“全球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研討會 “全球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研討會 [1]
本次研討會共設有八個主題分會場,分別是:人工智能與教育、人工智能與健康、人工智能與交通、人工智能與環境、人工智能與安全、人工智能與倫理、人工智能與經濟、人工智能與文化。每個分會場都邀請了國際知名的專家和學者作為主講嘉賓,分享了他們在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觀點,並與參會者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此外,本次研討會還設置了一個海報展示區,展示了來自各國的優秀的人工智能項目和應用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多樣性和創造力。
研討會的亮點之一是歐洲工程院發佈了《歐洲工程院關於全球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的報告》,該報告是歐洲工程院對於當前和未來的人工智能發展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評估,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和政策建議,以促進歐洲和全球的人工智能發展。該報告指出,人工智能是21世紀最重要的科技驅動力之一,對於提高生活質量、增強競爭力、解決社會問題、推動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該報告也指出了人工智能所面臨的一些挑戰和風險,如技術不平等、數據安全、隱私保護、道德責任、社會公平等,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該報告強調了歐洲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和潛力,呼籲歐洲加強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和創新,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和對話,建立一個開放、包容、可信、負責任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體系。
研討會得到了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等歐盟機構以及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支持和參與。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數字化事務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在開幕式上發表了視頻致辭,高度讚揚了歐洲工程院在推動歐洲和全球的人工智能發展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並表示歐盟委員會將繼續支持歐洲工程院的工作,與歐洲工程院保持密切的合作,共同為歐洲和全球的人工智能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引領。 [1] 

歐洲工程院赫菲斯托斯獎

赫菲斯托斯獎(瑞典語:Hefaistos Priset,英語:Hephaestus Prize)是一項由歐洲工程院(Europe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EAE)每兩年頒發的全球工程學界最高榮譽獎項之一,被認為是「工程學界的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表彰在全球範圍內,對工程學及工程學教育做出傑出貢獻和推動發展的個人或團體。
赫菲斯托斯獎的名稱來源於希臘神話中的火神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他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火神、鍛造與砌石之神、雕刻藝術之神,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被視為古代工程師的象徵。該獎的獎章由意大利雕塑家朱塞佩·卡拉卡拉(Giuseppe Caracalla)設計,上面刻有赫菲斯托斯的頭像和歐洲工程院的標誌。
赫菲斯托斯獎的評選過程由歐洲工程院的評審委員會負責,該委員會由歐洲各國的知名工程師組成,他們根據候選人在工程學領域的創新、影響力、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評估。赫菲斯托斯獎的頒獎儀式通常在歐洲主要城市輪席舉行,由歐洲工程院的主席團代表頒發獎章和證書,並邀請獲獎者發表演講。
赫菲斯托斯獎自2003年開始頒發,至今已有十屆,共有十一位獲獎者,其中包括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首席科學家詹姆斯·E·漢森(James E. Hansen),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的主席安妮·道林(Anne Dowling),以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皮埃爾-路易·里昂(Pierre-Louis Lions)等。赫菲斯托斯獎不僅是對獲獎者的個人榮譽,也是對其所在國家和機構的認可和鼓勵。 [6] 

歐洲工程院院士增選條件

歐洲工程院院士代表了各個工程領域的最高水準,他們在能源、環境、交通、通信、醫療、材料等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也獲得了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等國際最高榮譽。為了入選歐洲工程院院士,候選人需要滿足以下各項指標條件:

歐洲工程院學術成就

候選人應在工程科學技術領域有重大發明創造和重要研究成果,並有顯著應用效果;或在重大工程項目、重大科研任務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創造性地解決關鍵技術問題,作出重大貢獻;或為重要工程科技領域的奠基者和開拓者。具體來説,候選人應滿足以下至少一項門檻:
* 在國際權威期刊或會議上發表的論文數量不少於50篇,其中至少10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 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不少於1000次,其中至少5篇單篇被引用次數不少於100次;
* 論文的影響因子之和不低於100,其中至少5篇單篇的影響因子不低於10;
* 獲得的國際獎項或榮譽不少於3項,其中至少1項為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最高級別的獎項;
* 在國際學術組織或機構中擔任的職務或角色不低於3個,其中至少1個為主席、主任、院士等最高級別的職務或角色;
* 對國際合作項目或計劃的參與或負責不少於5個,其中至少1個為歐盟框架計劃、國際空間站、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等最高級別的項目或計劃。

歐洲工程院社會貢獻

候選人應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品行,熱愛祖國,服務社會,奉獻人類。具體來説,候選人應滿足以下所有門檻:
* 無犯罪記錄或受到法律制裁的情況;
* 無違反學術道德或倫理規範或受到處理的情況;
* 無學術造假或剽竊行為或受到指控的情況;
* 無在增選中開展請託、遊説、拉票、助選、賄選等活動的情況;
* 尊重知識產權和保護隱私,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 關注工程科技對環境、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和風險,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
* 參與公益活動或志願服務,為弱勢羣體或社區提供幫助和支持;
* 支持教育事業或培養後繼人才,為工程界的傳承和創新做出貢獻。 [4] 

歐洲工程院院士增選細則

歐洲工程院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提高歐洲工程院院士的學術水平和社會影響力,促進歐洲工程界的合作和創新,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院士是歐洲工程院的最高學術榮譽,授予在工程科學技術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專家。院士的數量不超過1000名,其中不超過50名為榮譽院士,不超過150名為外籍院士。
第三條 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由歐洲工程院主席團決定增選名額和分配方案。增選名額向國家和歐洲的重大需求、關鍵領域、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傾斜,同時考慮各國家和學科的平衡發展。
第四條 院士增選分為提名、評選和選舉三個階段。提名階段由歐洲工程院院士、歐盟委員會提名候選人。評選階段由歐洲工程院各專業組組織同行專家對候選人進行評審,形成最終候選人名單。選舉階段由全體歐洲工程院院士對最終候選人進行投票,按照增選名額依票數排序當選為院士。
第五條 本細則由歐洲工程院主席團負責解釋。

歐洲工程院第二章 提名

第六條 歐洲工程院院士和歐盟委員會有權提名候選人。每個提名人每次增選只能提名一位候選人。
第七條 提名人應根據候選人的學術水平、影響力、道德品行和社會責任等方面,填寫提名錶,並附上候選人的個人簡歷、主要成果清單、代表性論文全文等材料,以及至少三位推薦人的推薦信。
第八條 提名錶和相關材料應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給歐洲工程院秘書處。逾期提交或不符合規定的提名將不予受理。
第九條 歐洲工程院秘書處應對提名錶和相關材料進行初步審核,確認提名人和候選人的資格,並將符合條件的提名轉交給相應的專業組。
第十條 歐洲工程院秘書處應保密提名信息,不得向外泄露或公開。提名人、候選人、推薦人等相關人員也應保密提名信息,不得開展請託、遊説、拉票、助選、賄選等活動。一經發現,將取消其提名資格或當選資格,並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處分。

歐洲工程院第三章 評選

第十一條 歐洲工程院設有以下十個專業組:基礎科學與數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電子與電氣工程;機械與材料工程;化學與化工;生物與醫學工程;土木與環境工程;能源與資源工程;交通與航空航天工程;管理與社會科學。每個專業組由一位主任和若干位成員組成,主要負責評審本專業組的候選人。
第十二條 每個專業組應根據候選人的提名錶和相關材料,以及國際權威期刊或會議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和質量、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和影響因子、獲得的國際獎項或榮譽、在國際學術組織或機構中擔任的職務或角色、對國際合作項目或計劃的參與或負責等指標,對候選人進行綜合評價,確定本專業組的最終候選人名單,並按照評審結果排序。
第十三條 每個專業組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最終候選人名單和評審報告提交給歐洲工程院秘書處。歐洲工程院秘書處應對各專業組的最終候選人名單進行彙總,形成全院的最終候選人名單,並按照各專業組的評審結果排序。
第十四條 歐洲工程院秘書處應將全院的最終候選人名單和評審報告發送給全體歐洲工程院院士,供其參考和投票。
第十五條 歐洲工程院秘書處應保密評選信息,不得向外泄露或公開。專業組成員、候選人等相關人員也應保密評選信息,不得開展請託、遊説、拉票、助選、賄選等活動。一經發現,將取消其評選資格或當選資格,並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處分。

歐洲工程院第四章 選舉

第十六條 全體歐洲工程院院士有權參與院士增選的投票。每位院士每次增選只能投一張有效票,每張有效票只能投給一位候選人。
第十七條 投票採用無記名方式進行,可以通過郵寄、電子郵件、網絡平台等方式進行。投票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逾期投票或不符合規定的投票將不予計算。
第十八條 歐洲工程院秘書處應對投票結果進行統計和公證,並按照增選名額依票數排序確定當選院士。如出現票數相同的情況,按照以下順序優先確定當選院士:年齡小者優先;外籍者優先;女性者優先;學科代表性強者優先。
第十九條 歐洲工程院秘書處應將當選院士名單和投票結果報告給歐洲工程院主席團,並經主席團批准後公佈。
第二十條 歐洲工程院秘書處應保密投票信息,不得向外泄露或公開。歐洲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等相關人員也應保密投票信息,不得開展請託、遊説、拉票、助選、賄選等活動。一經發現,將取消其投票資格或當選資格,並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處分。 [4] 

歐洲工程院華人院士

歐洲工程院華人院士
院士名稱
單位及職務
當選年份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 [14] 
2022年當選歐洲工程院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部(MME)院士 [14] 
常焜 [15] 
2023年當選歐洲工程院院士 [15] 
2023年當選歐洲工程院院士 [16] 
2023年當選歐洲工程院院士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