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虔

(北魏驃騎大將軍)

鎖定
李虔(457年-530年11月6日),字叔恭,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人。北魏大臣,雍州刺史李承之子。
出身隴西李氏姑臧大房,初為中書學生,授秘書中散。出任清河太守,從平元愉反叛。遷長樂太守,平定大乘教起義,轉任燕州、兗州刺史,封高平縣男。孝莊帝即位後,拜特進、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永安三年十月(530年),去世,時年七十四。追贈侍中、太尉公、驃騎大將軍、都督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諡號宣景。
叔恭
所處時代
魏宣武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甘肅臨洮縣
出生日期
457年
逝世日期
530年
主要成就
太尉公、驃騎大將軍、都督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冀州刺史
本    名
李虔
諡    號
宣景

李虔人物生平

李虔孝文帝朝

太和初年,以中書學生的身份升任秘書中散,又轉任冀州驃騎府長史、太子中舍人。

李虔宣武帝朝

魏宣武帝初年,李虔升任太尉從事中郎,外調為清河太守。正好遇到京兆王元愉造反,李虔放棄清河郡,逃到洛陽朝廷。宣武帝聽説李虔來了,對左右近臣説:“李虔在冀州多時,恩德信義彰顯於眾人。今日脱離險境來此,大家的情緒自行緩解。”宣武帝授予李虔領軍前慰勞事。
元愉之亂平定後,李虔轉任長樂太守。延昌初年,冀州大乘教教徒舉事,朝廷命令李虔以長樂郡太守的身份擔任別將,與都督元遙平定了大乘教起義,以功升任後將軍、燕州刺史。還朝為光祿大夫,加官平西將軍,兼任大司農卿,又外調為散騎常侍、安東將軍、兗州刺史。朝廷追論李虔平定冀州的功勞,賜予高平縣開國男的爵位。李虔回到京城後,授河南大中正,升任鎮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

李虔孝莊帝朝

孝莊帝建義元年六月庚寅(528年7月6日),被授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特進的官職,加官為散騎常侍,進號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永安三年冬十月癸卯朔(530年11月6日),李虔去世,時年七十四。追贈侍中、太尉公、驃騎大將軍、都督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諡號宣景。

李虔親屬成員

李虔,出身隴西李氏姑臧房。姑臧房為唐代隴西李氏定著四房之一。隴西李氏作為中原門閥士族“五姓七望”之一,南北朝以來家世非常顯赫,唐朝顯慶四年(659年),唐高宗李治下達禁婚詔,禁止包括隴西李寶六子後裔在內的“七姓十家”間互相通婚。唐神龍年間,朝廷再次申明顯慶四年舊詔,持續禁令“七姓十家”間互相通婚。然而禁婚詔的執行效果並不理想,不但沒有起到削弱“七姓十家”等世家大族的作用,反而無形中抬高了他們的身份,“往往反自稱‘禁婚家’,益增厚價。”如李虔之族,博文約禮,門第清華,冠於卿族,有唐一代保持了家族興盛繁榮的局面。 [1-2] 
高祖:李暠,西涼武昭王;
曾祖:李翻,西涼驍騎將軍、祈連酒泉晉昌三郡太守;
祖父:李寶,使持節、侍中、都督西垂諸軍事、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西戎校尉、幷州刺史、敦煌宣公;
父親:李承龍驤將軍、雍州刺史、姑臧穆侯;
兄弟:李韶李彥李暉儀李蕤
參考資料
  • 1.    《資治通鑑·卷二百·唐紀十六·高宗》:初,太宗疾山東士人自矜門地,昏姻多責資財,命修《氏族志》例降一等;王妃、主婿皆取勳臣家,不議山東之族。而魏徵、房玄齡、李勣家皆盛與為昏,常左右之,由是舊望不減,或一姓之中,更分某房某眷,高下懸隔。李義府為其子求昏不獲,恨之,故以先帝之旨,勸上矯其弊。壬戌,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温、范陽盧子遷、盧渾(溥)、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子孫,不得自為昏姻。仍定天下嫁女受財之數,毋得受陪門財。然族望為時俗所尚,終不能禁,或載女竊送夫家,或女老不嫁,終不與異姓為昏。其衰宗落譜,昭穆所不齒者,往往反自稱“禁婚家”,益增厚價。
  • 2.    《全唐文·卷三一八·唐贈太子少師崔公神道碑》:神龍中,申明舊詔,著之甲令,以五姓婚媾,冠冕天下,物惡大盛,禁相為姻。隴西李寶之六子,太原王瓊之四子,滎陽鄭温之三子,范陽盧子遷之四子、盧輔之六子,公之八代祖元孫之二子,博陵崔懿之八子,趙郡李楷之四子,士望四十四人之後,同降明詔,斯可謂美宗族人物而錶冠冕矣!(按:此處言四十四人,然相加僅三十七人,實漏述了崔宗伯二子與盧溥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