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若谷

(北宋太子太傅)

鎖定
李若谷,字子淵,徐州豐(今豐縣)人,進士出身。歷任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官至資政殿大學士吏部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80歲,追贈為太子太傅,諡號“康靖”。
中文名
李若谷
別    名
李子淵
國    籍
北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徐州豐縣
效力主公
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

李若谷人物生平

按《宋史·李若谷傳》:“李若谷,字子淵,徐州豐(今豐縣)人。少孤遊學,依姻家趙況於洛下,遂葬父母緱氏(地名。今河南省偃師),舉進士,補長社(今河南省長葛縣東)縣尉。”李若谷出身於書香名門,官宦世家,其祖父李光義,字匡正,五代時進士。早以博士受經,歷任陝西扶溝縣主薄、潁上縣令、太子右贊善,後漢(劉知遠)朝議大夫等。
其父李良弼,字夢得,五代時進士,歷任濟州防禦巡管、宿州團練推官、廬州府錄事、觀察節度使等職。李若谷雖寄人籬下,但吃苦耐勞,學而勤奮,於宋太宗時中為進士,補為長社縣尉。在任期間,因州上修建兵營,讓百姓捐送木材。
主管衙役為了勒取賄賂,多以不合徵用標準為由,讓其退回,使百姓叫苦連天。李若谷知悉後,讓百姓將木材按長短粗細分類集中在一起,自行組織送到州上交差,免去了其中的盤剝。
為此,晉升為大理寺丞,知宜興縣令。宜興地區歷來是產茶區,茶農則以茶葉抵税。李若谷到任之前,官府對老百姓所交茶葉凡不合格者一律沒收充公,實為盤剝茶農之惡道。他到任後立改此弊政,將不合格的茶葉退給茶農,另行變賣,換回好茶葉重交,深受百姓愛戴。
李若谷擔任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長沙,轄區至洞庭湖湖區)知府,他發現本地有一些從流放地或刺配地潛逃回來的罪犯屢屢作案,手段殘忍,大多是以前那些在洞庭湖殺人搶劫而沒有定成死罪的慣犯。他秘密部署破案,抓獲後將這些人以前後幾件殺人案一起上報,判處死刑,並在市場上公開執行凌遲處死酷刑。 [1] 
李若谷在宜興任職不久,便升任連州(今四川省錫連縣境內)知州。上任前,受到皇帝的召見,改命為亳州通判,免去旅途勞頓之苦。
之後,累遷陝州、渭州、延州、幷州等知州,度支員外郎、三法司主管、户部判官、工部侍郎、京東轉運使、江寧府尹、河南府尹,加太常寺少卿、集賢殿大學士、樞密院大學士、龍圖閣大學士兼開封府知府,拜參知政事(以其它官職居宰相之位的官員稱為參知政事)。後以耳朵有病為由,多次上書辭職。
不久,敕封為資政殿大學士、吏部侍郎,掌管會靈觀之事。終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80歲,追贈為太子太傅,諡號“康靖”。 [2] 

李若谷歷任職務

宋太宗時,李若谷中進士,補為長社縣尉。 後改大理寺丞、知宜興縣,之後又升任為連州知州。
宋真宗時,皇帝要去參拜太清宮,選拔李若谷為亳州通判,又多次升遷他為度支員外郎、權三司户部判官,又調外任擔任京東轉運使。
李若谷調任為陝州知州,後又改任梓州知州。
宋仁宗天聖(公元1023-1032年)初期, 李若谷擔任判三司户部勾院,出使到契丹。若谷到宮裏辭別皇帝,但他沒有等在垂簾外邊接受詢問,竟直接到長春殿奏事,於是被罷免官職,改任荊南知州。
李若谷改任潭州知州,後又多次升遷至太常少卿,集賢殿修撰、滑州知州。黃河沖蝕韓村的河堤,李若谷連夜騎馬前往,督促兵士建造大埽(築堤用的一種材料),到早上大堤就築好了,他因而以右諫議大夫的身份擔任延州知州。
官府的糧倉依山而建,存貯的谷自很少,李若谷讓人制作了露囤,每個囤可以存二萬斛穀子,別的郡大多都效法他。他也被升遷為給事中、壽州知州。
李若谷兼任集賢院學士、江寧知府,後升任為龍圖閣直學士、河南知府,再升任為尚書工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開封知府、兼參知政事。
李若谷因為耳朵有病,多次上奏辭職,後被改任為資政殿大學士、吏部侍郎、提舉會靈觀事。
李若谷以太子少傅的身份退休,死時八十歲,被追贈為太子太傅,諡號為「康靖」。

李若谷歷史評價

《宋史‧卷二九一》列傳五十:"若谷性資端重,在政府,論議常近寬厚。治民多智慮,愷悌愛人,其去,多見思。"

李若谷李若谷後裔

李若谷之子李淑,字獻臣。 [3]  自幼聰慧過人,12歲時受真宗賞識,賜童子出身(宋制:15歲以下兒童可授童子出身,即可安排官職),試任秘書省校書郎。深受當時正任宰相的寇準垂愛,被他舉薦為校書郎館校勘,後屢遷至禮部員外郎、鄭州知府、應天府知府、河中府知府,加端明殿學士侍讀學士龍圖閣學士等。在任河中府知府之時,因暴感風寒而卒於任上,追贈為尚書右丞。李淑之長子壽朋,字延老,慶曆元年(1041年)賜同進士出身。因才幹出眾,受司馬光舉薦入舍人院,後任户部鹽鐵副使。次子復圭,字審言,慶曆年間進士,為王安石器重,歷任滑、相、涇三州知州,湖北、兩浙、淮南河東、陝西、成都等六處轉運使。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入直龍圖閣,知慶州;後任户部鹽鐵副使,終於集賢殿修撰,知荊南,卒於任上。
滔滔華夏文化,巨流奔騰不息,滋育了無數的英雄志士。古豐李氏一門騰起了六朵絢麗的浪花,匯成一股不瀉的墨柱,凝聚在華夏文化的彩屏上,為豐縣的歷史抹上了精彩的一筆!
參考資料
  • 1.    戒石銘與皮場廟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3-02-08]
  • 2.    上海商務印書館.宋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 3.    李玉安,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