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約祉

鎖定
李約祉(1879—1969)近現代戲曲作家。名博,以字行。陝西省渭南市蒲城人。系易俗社創辦人李桐軒之長子。清末舉人。曾就讀於陝西宏道高等學堂,畢業於京師大學堂預科。同盟會員。歷任陝西省立女子模範中學校長、教育廳督察主任、蒲城縣誌館館長、縣參議會參議長。又歷任易俗社編輯主任、教務主任、評議長、社長、副社長等職。擅寫長篇本戲,編撰劇本有20餘種。代表作品為《庚娘傳》、《仇大娘》、《算卦騙人》等。1921年在易俗社武漢分社演出《韓寶英》,歐陽予倩大為讚賞,並將此劇改編為京劇演出。 [3] 
出生地
陝西蒲城
出生日期
1879年
逝世日期
1969年
本    名
李約祉

李約祉人物簡介

李約祉(1879~1969)名博,字約祉,別號金粟逸農。陝西蒲城人。清末曾攻讀於三原宏道高等學堂及北京京師大學堂,對中國古典文學造詣頗深。早年參加同盟會,在組織聯絡革命黨人、動員在京同鄉支持進步學生抗議“蒲案”製造者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光緒三十年(1904)于右任因所寫《半哭半笑樓詩草》流露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陝西巡撫密令三原知縣緝拿。李在友人處得知消息,即與程博九密商,出重資僱專差趕赴開封送信給于右任,於才得免受牢獄之苦。為此,于右任特作七律四首贈李,以抒感激之情。
李從京師大學堂畢業返陝,曾先後在陝西省立女子模範小學及女子中學任過校長,又在教育廳任督察主任等職。從教幾十年,對陝西教育貢獻有績。後被選為蒲城縣參議會議長,曾與王卓如赴省為民請命,減徵田賦。
李繼承父親李桐軒志,曾擔任陝西易俗社社長、評議長、教務主任、編輯主任等職。1921年率易俗社甲班學生組成分社赴漢口演出,歷時一年半之久。當覺察外省人對秦腔不易聽懂,他就編印《易俗社第一次報告書》,又採取印發張貼《戲報》、編印《説明書》、出版所編演的劇本等諸多方法擴大宣傳,收到預期效果,使秦腔這一古老?劇種與?新興的易俗社蜚聲武漢三鎮及長江兩岸。他還主動向外省學習觀摩,曾得南通伶工社歐陽予倩及楚、漢劇名家的指點,使陝西易俗社與秦腔的聲譽遠播於外省。
他學博智廣,雖沉穩寡言,但所編寫的戲曲卻饒有風趣,既有幽默的醜戲《算卦騙人》《千字鞭》《假斯文》;又有反霸拯弱的《庚娘傳》;亦有諫君幽忠的《優孟衣冠》;更有針砭鬧分裂,導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韓寶英》(亦名《石達開》)。這些劇至今傳演不衰,教意昭然。他還寫完了其父未寫完的《刀客王改名軼事》一文(載入《蒲城縣誌》和《陝西文史資料選輯》第一輯)。
1947年胡宗南進犯陝甘寧邊區屢遭失敗之後,企圖把敗因歸罪於農民不合作,他當胡面直言反駁。友人勸他躲避一下胡的暗算,他義憤地説:“我已年近古稀,能活幾天,不怕什麼!”泰然守居武廟街寓所(現西一路小學)。
新中國成立之後,年逾古稀的李約祉被選為陝西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多次提出益國利民的建議;不顧年高體弱,伏案撰寫回憶錄。“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被遣送蒲城原籍,憂憤成疾,1969年12月5日逝世。 [2] 

李約祉親屬成員

伯父:李仲特(1858~1937),20歲考中秀才,研習《算法統宗》、《梅氏叢書》,後自學幾何、代數和微積分等西學,成為數學家。
父親:李桐軒(1860~1932),18歲亦中秀才,後成為戲劇學家。創辦戲劇教育團體陝西易俗社,醉心於戲曲改良。魯迅曾為易俗社題字贈匾“古調獨彈”。李桐軒更像是一個活動家,他修訂蒲城縣誌,推陳出新,被視為“悖逆”;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晚年見國民黨政府日益腐敗,對南京政府失去信心,遂昄依佛教。因李仲特無子女,所以,李家今日的子子孫孫都是李桐軒的後人。
弟弟:李儀祉(1882~1938)、李知祉(1887~不詳)。 [1] 
參考資料
  • 1.    萬少平編著. 辛亥革命100週年陝西風雲人物 李儀祉[M]. 北京/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2.02. 第199-200頁.
  • 2.    張徵主編. 三原書院人物[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4.12. 第288-289頁.
  • 3.    馬良春,李福田 總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