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格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

鎖定
李格(1966.8-)男,山東濟寧市人。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1987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電機專業,考入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所攻讀碩、博士研究生,師從潘垣院士,分別於90年和94年獲碩、博士學位,94年3月入中國科技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博士後站,師從何多慧院士,96年5月出站留校工作, 曾多次應邀赴英、法、加拿大等國大學和研究中心進行電磁場分析工作, 2004年調入上海交通大學工作。
共發表包括IEEE Trans. 論文39篇,其中第一作者22篇,SCI、EI、ISTP共收錄20篇;獲包括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獎項共4次,發明專利4項(3項排名第一)。
先後成功完成我國第一套驅動連發電磁炮的25MW被動補償脈衝發電機(國內唯一)和驅動高平均功率固體激光器的10MW脈衝發電機的電磁設計與實驗;發展了全固態高壓高速探測器並投入應用。
研究方向:1. 電機電器與控制;2. 全數字高效率電源;3. 火電站電除塵和脱硫硝技術。
中文名
李格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濟寧市
畢業院校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院
性    別
職    稱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

李格簡介

李格,男,1959年生,研究生學歷,副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湖北省分會會員,中國舞蹈家協會湖北省分會會員,湖北省高校音樂教育指導委員會常委,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九三學社社員。主要從事聲樂及表演藝術的教學與研究。

李格工作經歷

1975年在黃岡地區歌舞團開始從事專業音樂表演藝術工作,先後主演歌劇、歌舞劇、芭蕾舞劇(選場)。曾先後師從邱克教授(現任亞視影視職業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武漢音樂學院姚峯教授、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王維德教授學習聲樂。
1987年起在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從事音樂教學工作,主講《聲樂》《台詞》《中外名曲賞析》《中外舞蹈名作欣賞》等課程。

李格工作成就

曾獲武漢大學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主編《大學音樂》《舞蹈藝術欣賞》;公開發表了《波蘭民族民間歌舞藝術的三個特點》等多篇論文;主持教學研究項目三項;
在省市以上級各種藝術比賽中十餘次獲獎,其中“湖北省七市聲樂金盃賽”金獎;“首屆全國普通話大賽決賽”優秀獎;在七十集巴西電視連續劇《莊園之夢》中擔任角色配音獲中南地區優秀獎等;
98年應邀參加在波蘭舉行的國際民間藝術節和中國文化周活動,為第七屆國際民間藝術會議撰寫了論文《淺談中國民歌及其演唱特點》,與波蘭、俄羅斯、墨西哥、土耳其等國家藝術家同台演出歌舞節目十八場;表演的雙人舞《元宵夜》,還被波蘭國家電視台錄入《世界各國民間舞集錦》。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