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多慧

鎖定
何多慧,1939年2月21日出生於四川省儀隴縣粒子加速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合肥大科學研究中心技委主任 [1] 
何多慧於1964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 [2]  ;1973年至1977年,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副主任兼加速器專業主任;1978年至1991年負責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工程建設,擔任技術總負責人、總工程師;1992年至1996年擔任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副主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3]  ;1997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4] 
何多慧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加速器物理和技術、自由電子激光 [3] 
中文名
何多慧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
出生日期
1939年2月21日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    別

何多慧人物經歷

1939年2月21日,何多慧出生於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 [5] 
1953年,進入四川省儀隴中學校學習。
1959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子核物理及工程系(後更名為近代物理系)。
1961年11月,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64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 [6] 
1973年—1977年,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副主任兼加速器專業主任。
1978年—1991年,負責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工程建設,擔任技術總負責人、總工程師。
1992年—1996年,擔任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副主任 [7] 

何多慧主要成就

何多慧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何多慧從1977年開始,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主持完成了中國第一台專用同步輻射光源—合肥同步輻射加速器的預研、設計、建造和調試,開創了中國的同步輻射科技領域。所建實驗室為國家計委批准建設的中國第一個國家實驗室。1983年還從事直線加速器驅動的紅外自由電子激光研究和儲存環短波長自由電子激光研究 [3]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1年
合肥同步輻射裝置預研製和物理設計
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
1992年
合肥同步輻射加速器及光束線實驗站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5年
合肥同步輻射加速器及光束線實驗站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5年
康普敦型自由電子激光的理論和實驗研究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1999年
激光衝擊硬化系統及其應用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 
  • 學術交流
2018年12月6日,中國工程院學術會議“韌性城市安全工程前沿技術研究”暨第二屆南豔湖公共安全科技論壇在清華合肥院成功舉辦,何多慧發表主題演講 [8] 

何多慧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2年
1995年5月
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7年
2003年
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
安徽省委、省政府 [9] 
2007年
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10] 
2010年4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1] 

何多慧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6年01月至2004年01月
全國粒子加速器學會副理事長
2000年01月
中國核學會常務理事
2004年01月
全國粒子加速器學會理事長 [7]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核科學技術) [4] 

何多慧人物評價

何多慧是中國同步輻射事業的開創者之一 [3] (中國工程院評)
何多慧是新中國培育起來的優秀科學家隊伍中的一員,他經歷了從放牛娃到科學家的成長曆程。多年來還一直在不懈地從事自由電子激光研究,促進了中國高科技事業的發展 [4] (何梁何利基金評)
何多慧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作四十多年,對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的設計和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提供了陣地,為中國核科學和教育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12] (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評)

何多慧人物影響

  • 何多慧院士獎學金
何多慧將自己獲得的獎金捐給學校,設立何多慧院士獎學金 [12-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