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建成

(唐朝隱太子)

鎖定
李建成(約589年—626年7月2日),小字毗沙門。 [43]  唐高祖李淵長子,唐朝建立後被李淵封為太子。 [44] 
晉陽起兵前,李建成即在河東秘密結交才傑之士。 [45]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起兵反隋,密召李建成與其弟李元吉至太原援助。六月,李建成返回太原,參與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授左領軍大都督,封隴西郡公。 [43]  與李淵、李世民等會師長安。李淵攻入長安後,恭帝封李淵為唐王,封建成為唐王世子,開府置官屬。隋義寧二年(618年),李淵稱帝,立建成為皇太子。協助唐高祖李淵處理朝政;採用魏徵之計,招撫降眾、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為唐朝建立和統一奠定基礎。 [46]  但秦王李世民蕩平四方,建立功勳,對太子李建成構成威脅,逐漸形成相爭之勢。 [47]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決定發動兵變,告建成、元吉淫亂後宮之罪,翌日李淵召二子入宮,同眾大臣審核,至玄武門,建成被世民所殺,史稱玄武門之變。 [48]  世民繼位後,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諡“隱”,史稱“隱太子”。貞觀二年(628年)被葬於雍州長安縣高陽原(今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貞觀十六年(642年)五月,又追贈皇太子,諡仍依舊。 [49] 
李建成作為唐朝建立的核心人物,在《舊唐書》《新唐書》中的評價不高,歷代學者對李建成的評價也多有不同。唐史專家黃永年在《六到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中分析,從太原起兵到唐朝建立,李建成的功勞不少於李世民;唐朝建立後李建成負責朝廷日常工作,這些都説明李建成在軍政兩方面具有不俗實力。 [50] 
毗沙門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隴西成紀
出生日期
589年
逝世日期
626年
主要成就
輔佐李淵建立唐朝、
剿滅劉黑闥,平定山東
本    名
李建成
追    封
息王
諡    號

李建成人物生平

李建成鎮守河東

李建成約出生於開皇九年(589年),是李淵長子。大業十年(614年),李建成迎娶滎陽郡鄭氏的鄭觀音為妻,時年約二十六歲。 [51]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時李建成攜領家屬在河東,李淵令李建成在河東秘密結交有才能的人。 [45]  同年二月,馬邑校尉劉武周據城造反自稱天子,三月破樓煩郡進據汾源宮。李淵一方面以討賊為名募兵,一方面派密使到河東催促李建成到達太原。 [52] 

李建成晉陽起兵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六月,李建成和李元吉到達太原,參與起兵。裴寂等人跟着李建成來見李淵,勸李淵仿效仿效伊尹霍光廢掉隋煬帝楊廣,擁立代王楊侑,發兵傳檄郡縣,更改旗幟向突厥表態。師出有名,令中外歸心。 [1]  李淵認為有點掩耳盜鈴,可是沒有辜負先帝楊堅,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李淵決定起兵,派遣使者告知突厥,送馬千匹且許諾派兵。 [2]  李淵在太原遠近招撫,西河守將則多次向隋朝廷表忠心,擋住了李淵西取長安的道路,六月初五,李淵派遣李建成、世民兄弟率軍前往攻取,只帶了三日的軍糧。 [3]  打通南下長安的戰略通道,確立“入據關中,號令天下”的戰略規劃。 [53] 
李建成見招募來的義軍沒有經過訓練,擔心他們不能打仗,於是立下軍法,整肅三軍。在兵進西河的行軍路上,李建成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百姓種在道旁的瓜果蔬菜,一定要付了錢才能吃,得來的食物酒水,也與將士們一同分享。大軍行至西河城下,李建成親自前往告知自己的來意,城內人紛紛來投,只有郡丞高德儒不肯歸降,李建成率軍攻打高德儒,郡司法書佐朱知瑾從城上將李建成兵馬引進城中,生擒高德儒後斬首,其他西河人全部赦免。李建成平定西河,往返只用了九天時間。班師後,李淵非常高興説:“用這樣的方法用兵,可以橫行天下。”封李建成為隴西公,為左領軍大都督。 [4]  [5] 

李建成西攻長安

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李建成隨李淵進圖關中。 [6]  駐軍賈胡堡,時天降大雨。八月,雨停後,李淵在李建成的建議下開始進兵霍邑,李淵擔心霍邑守將宋老生堅守不戰。李建成認為宋老生雖然之前可以平定盜賊,其人出身寒微,有勇無謀,可以引誘他出戰。 [7]  李淵於是派幾百個騎兵往霍邑城東,在距城五六里的地方安營,等待步兵。李建成與李世民各只率領幾十個騎兵直到霍邑城下巡視。李淵又將部下分為十幾隊從城東南巡至西南,做出好像要安營又要攻城的樣子,讓殷開山率領後軍開始進軍。宋老生見城下打算安營的兵馬數量不多,李淵後軍尚未前來,於是將三萬人一分為二,自己帶人從東門殺出,另一隊從南門殺出。李淵擔心宋老生不會離城太遠,讓李建成率領左軍,李世民率領右軍,斷掉宋老生的回城之路,李淵自己率軍假裝撤退,宋老生見李淵撤軍,以為是李淵怕了,引軍向前,在距城一里處列陣。殷開山率領步兵前軍列陣,後軍相繼而至。還沒交戰,李建成與李世民率軍作出大攻霍邑東門南門的樣子,李淵放出謠言説宋老生已被斬首,宋老生兵馬聽到後,捨棄兵仗四散奔走。城門又被李建成、李世民所堵,宋老生無法回城,城上人放下繩子想要將宋老生拉上去,軍頭盧君諤趁機將宋老生斬殺。 [8]  但《舊唐書》記載此戰李淵被宋老生擊敗,李建成墜馬,李世民入戰陣贏得勝利。 [9] 
九月,李淵派李建成率領司馬劉文靜、統軍王長諧、姜寶誼、寶琮等數萬軍隊拒守潼關,兼守永豐倉,以防止屈突通河東駐軍來追擊,慰撫使竇軌等人也聽其調遣。 [10]  屈突通聞知李淵西行入關,就任命鷹揚郎將湯陰人堯君素代理河東通守,派他守衞蒲坂。屈突通親自率兵幾萬人趕赴長安,被司馬劉文靜所阻擋。隋將劉綱守衞潼關,在都尉南城屯軍。屈突通想去潼關向劉綱靠攏,統軍王長諧搶先率兵襲擊並斬殺了劉綱,佔據了都尉南城,屈突通不得不退守都尉北城。 [11]  李淵接到戰報高興地説:“屈突通向西不能前進,向東沒有退路,只得觀望長安的戰局變化才能採取下一步行動,我們已經不必再顧慮他了。”於是命令李建成從永豐倉的駐軍挑選精兵,取道新封奔赴長樂離宮。 [12]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十月,李淵率軍至霸上,與李建成、李世民會師,兵力達到二十餘萬。 [13]  李淵進入長安後,讓李建成與李世民率軍駐紮在長安城四面。 [14]  李淵與眾文武擁立代王楊侑為天子,尊楊廣為太上皇,改元義寧。楊侑封李淵為唐王,李建成為唐王世子,並許建成開府自置僚屬。 [15] 

李建成受封太子

隋義寧二年(618年),李建成被封為撫軍大將軍、東討元帥,率領李世民等十萬(一説七萬)兵馬向東略地,伺機奪取洛陽。 [16]  四月,李建成回到長安, [17]  隋恭帝楊侑封李建成為尚書令。 [18] 
唐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弒殺隋煬帝楊廣,不久之後,隋恭帝楊侑讓位李淵,李淵稱帝后,立李建成為太子。 [19]  武德二年(619年),司竹盜賊祝山海作亂,自稱護鄉公,李建成率領桑顯和前往將其平定。 [20]  四月,涼州人安興貴擒獲涼王李軌,率眾以河西諸郡向唐朝投降,李建成奉命前往原州接應。 [21-22] 

李建成平亂備邊

武德三年(620年),劉武周被擊敗後逃往突厥,七月,李淵令李世民征討王世充,令李建成鎮守蒲州,防備突厥。 [23]  武德四年(621年),稽胡酋帥劉仚成擁眾數萬作亂邊疆,李建成率軍前往征討。李建成率軍於鄜州與劉仚成軍相遇,李建成合兵與劉仚成交戰,大破劉仚成,斬首百餘級,俘虜一千多人。 [24]  李建成放走各稽胡首領幾十人,讓他們回到部落招降其他首領,劉仚成得知後與其他首領前來請降,李建成見這些部落民族兵馬太多,害怕他們將來再次作亂,於是準備將他們全部殺死,消息泄漏,劉仚成逃往梁師都那裏。李建成處死稽胡降兵六千餘人。 [25] 
武德五年(622年),劉黑闥被李世民擊敗後,逃往突厥。六月,劉黑闥引突厥軍作亂山東。王珪、魏徵見李建成雖然是嫡長子,又被封為太子,但是沒有像秦王李世民一樣顯著的戰功,且仁義之名也沒有廣泛傳播,於是建議李建成去請戰立功。李建成聽從魏徵的建議,請求去征討劉黑闥。於是李淵派李建成和李元吉率軍前往,十二月,李建成於魏州大獲全勝,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 [26]  [27] 
武德六年(623年)七月,突厥頡利侵犯朔州,李淵派遣李建成和李世民駐兵幷州防備。 [28]  九月,突厥退兵,李建成班師回朝。 [29]  武德八年(625年)四月,突厥入侵定州,李淵令李建成駐兵幽州,李世民駐兵幷州防備。 [30] 

李建成兩府之爭

秦王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和統一的戰爭中蕩平四方,建立功勳,對太子李建成構成威脅,同時秦王李世民及其僚屬由於長期在外征戰掌握權柄,對於立李建成為太子很不服氣,於是想盡辦法取而代之。 [31-32]  武德七年(624年)六月,李淵到長安以北宜君縣仁智宮避暑,命李世民、李元吉隨從,李建成留守京師。突然,他得到密報,太子李建成暗通慶州都督楊文幹,正籌集軍械謀反。李淵大怒,命人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往仁智宮見駕。李建成驚恐萬狀,有部下勸他據城起兵,另有人勸他孤身請罪。李建成聽從了後者。一見父皇,倒地便拜,以頭撞地,幾乎昏厥。李淵盛怒難平,把李建成拘押起來。李淵令人傳楊文幹覲見,傳令之人將李淵獲悉密謀之事告訴了楊文幹,楊文幹隨即起兵。李淵一面遣人討伐,一面召李世民商議對策,並堅持讓李世民親自征剿,許諾得勝還朝後,廢太子,立李世民,改封李建成為蜀王。李世民率兵出征,大軍還沒到,楊文幹軍已經潰亂,死於部下之手。李世民回朝後,李淵並沒有履行諾言,仍令太子李建成回京,並以兄弟不睦為名流放了東宮的王珪、韋挺和秦王府幕僚杜淹。此後,太子與秦王之間的矛盾開始進一步升級。 [33]  [54]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結下嫌隙以後,認為洛陽地勢優越便利,打算離開長安,退守洛陽以自保,所以就讓行台工部尚書温大雅鎮守洛陽,派秦王府車騎將軍張亮率領親信王保等一千多人前往洛陽,暗中結交崤山以東的豪傑。李元吉告發張亮圖謀不軌。之後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夜間設宴邀請李世民,暗中在酒中下毒。李世民突然心痛,吐血數升。事後李淵告訴李世民,表示應當派他返回行台,留居洛陽,陝州以東的廣大地區都歸李世民主宰,但因李建成等反對而作罷。 [55]  李建成恐懼秦王府的強大,建議李淵將房玄齡、杜如晦逐出秦王府,嚴令不得相見。 [34-35]  秦王府文武多被免官外放,府中只剩長孫無忌、高士廉、尉遲恭和張公謹等幾人。眾人感到惶惶不可終日,於是勸李世民儘快採取行動殺掉李建成,逼李淵退位。 [36-37] 

李建成死於宮變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領秦瓊尉遲恭、程知節、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門設下埋伏,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奉召入宮,行至臨湖殿,感覺事情有點不對勁,於是掉頭準備回東宮。李世民一邊大呼一邊在後面追趕,並一箭射殺了李建成。 [38]  東宮和齊王府的馮立薛萬徹謝叔方等將領得知李建成遇害,帶領二千兵馬猛攻玄武門,將玄武門守將敬君弘、呂世衡等斬殺 [39]  。薛萬徹鼓動士兵去攻打秦王府,秦王府諸人大驚失色,於是割下李建成與李元吉的人頭示眾,使東宮兵馬失去鬥志。 [40]  在這場政變中,李建成的五個兒子全部被殺,全家被逐出皇室宗籍。 [41] 
貞觀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追諡“隱”。三月,以王禮下葬。以皇子趙王李福為李建成後嗣。貞觀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又追贈李建成為皇太子。 [42] 

李建成主要影響

李建成輔助起兵

晉陽起兵前,李淵急召李建成和李元吉返回太原,直到李建成返回,李淵才堅定了起兵的決心。 [1]  攻略西河作為晉陽起兵第一戰,李淵派李建成統兵、李世民為副攻打西河郡,李建成嚴明軍紀,與士卒同甘共苦,對百姓秋毫無犯,僅花費九日便攻取西河。西進長安的過程中,李淵統兵攻打霍邑,恰逢天降暴雨,劉文靜出使突厥未歸,有流言説突厥與劉武周聯合,攻打守備虛弱的太原。李淵打算返回太原,李建成據理力爭,分析形勢,認為霍邑守將宋老生有勇無謀,不足為慮。雨停後,一戰便能擊敗宋老生。李建成的話堅定了李淵進軍關中的決心,最終李建成部將首先攻入長安,輔佐李淵建立了唐朝。 [4]  [53] 

李建成平定變亂

唐武德二年(619年),司竹盜賊祝山海為亂,李建成率領桑顯和率軍征討將盜賊祝山海等平定。 [16]  武德五年(622年),劉黑闥被李世民擊敗後逃往突厥。六月,劉黑闥引突厥軍在山東作亂。王珪、魏徵極力建議李建成去請戰,以積攢戰功。李建成聽從魏徵的建議,請求去征討劉黑闥。李淵派李建成和李元吉率軍前往,到十二月,李建成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的局勢。 [26] 

李建成防禦邊患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淵令李建成鎮守蒲州,防備突厥。 [23] 
武德四年(621年),稽胡酋帥劉仚成擁眾數萬作亂,李建成率軍前往征討。大破劉仚成,斬首百餘級,俘虜一千多人。 [24]  李建成放走各稽胡首領幾十人,讓他們回到部落招降其他首領,劉仚成得知後與其他首領前來請降。李建成處死稽胡降兵六千餘人。 [25] 
武德六年(623年)七月,突厥頡利侵犯朔州,李淵派遣李建成和李世民駐兵幷州防備。 [28]  九月,突厥退兵,李建成班師回朝。 [29] 
武德八年(625年)四月,突厥侵略定州,李淵令李建成駐兵幽州防備突厥入侵。 [30] 

李建成歷史評價

  • 温大雅:太子及王俱稟聖略,傾財賑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繒博徒,監門廝養,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雲倦。故得士庶之心,無不至者。 [56] 
  • 劉昫: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建成、元吉,實為二兇。中外交構,人神不容。 [43] 
  • 王夫之:太原之起,雖由秦王,而建成分將以響長安,功雖不逮,固協謀而戮力與偕矣。 [57] 
  • 陳寅恪:然高祖起兵太原,李建成即與太宗各領一軍。及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珪、魏徵之流即後來佐成貞觀之治的名臣,可知李建成亦為才智之人。 [58] 
  • 黃永年:其實從第一手文獻《大唐創業起居注》來看,從太原起兵到高祖進入長安稱帝建唐,建成的功業並不亞於李世民;至於政事上,《舊唐書.建成傳》説建成當了皇太子後,“高祖憂其不嫺政書,每令習時事,自非軍國大務,悉委決之”,用今天的話來説,就是讓建成主持日常工作,學習做皇帝。而史書即使按太宗李世民定的調子多作改竄,也找不到建成此時在政事上弄得如何糟的話。相反,倒可以知道建成在這方面的經驗至少要比李世民豐富得多。” [50] 

李建成人物爭議

李建成建唐地位

在唐朝的建立過程中,由於稟承唐太宗之意修改的唐國史的有意貶低和歪曲,以及新舊《唐書》的照抄衍誤及司馬光維護正統等因素,李淵和李世民的功績被史家讚譽並高度評價,而李建成的作用卻絕少記載,甚至被貶得一無是處。如《舊唐書》説李世民是太原起兵的“首謀”和“勸舉義兵”的人物;而李建成則是“並不預謀,建立以來,又無功德”。 [43]  《新唐書》和《資治通鑑》更是極力美化李世民,醜化李建成,“高祖起兵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61]  李建成“荒色嗜酒,畋獵無度”, [59]  “以庸劣居其右”。 [60]  然而,有學者認為事實並非如此,如《四庫全書總目》作者所説:“抑或貞觀十七年敬播、房玄齡、許敬宗等所修《高祖實錄》欲以勸業之功獨歸太宗,不能無所潤色也”。 [62]  中國唐史學會秘書長賈二強等專家認為,李建成與李世民的功績不相上下,在唐朝建立過程中,他是李淵反隋建唐活動中的重要參謀,並立下赫赫戰功;當初在攻打長安時,李建成也曾立下汗馬功勞。此後,李建成作為太子,主要留在京城佐理政務,但也帶兵出戰。李建成也善於用人,手下能臣武將眾多,比如唐初名相王珪、魏徵等人。 [63] 

李建成鴆酒真偽

武德九年(626年),在李建成宴請李世民時,酒中下了毒藥,世民忽然心中暴痛,吐了幾大口血,李神通連忙把他扶回西宮。方連辛《史官傑作》一文認為,此事普遍被考證為貞觀羣臣作假。原因如下:其一,李世民與李建成矛盾已然激化到無可收拾,兩大陣營劍拔弩張,頻頻發生衝突,如何又有聚宴之理?其二,即便聚宴,李世民又如何敢飲鴻門之酒?其三,更滑稽的是,喝了鴆酒又居然不死,難道李世民內功深厚到“吐血數升”即可的地步?又或李建成一時糊塗,從黑市上買來了偽劣產品?其四,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個“吐血數鬥”的李世民,兩三天後在玄武門前生龍活虎,力挽強弓射殺了長兄李建成!(玄武門事變為6月4日)。以上説法被普遍接受,有學者認為以上説法存在破綻。 [64] 
有學者認為李建成不大可能會下毒。兄弟三人一起在東宮喝酒,如果李世民出了意外,那麼責任很明顯要他來承擔。李淵雖然這時對李世民已經不如當初了,但畢竟“反跡未明”,若此時真出了這樣的事李淵應該不會善罷干休,必會追究李建成責任。而對於李建成來説,他完全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走這一步。也有説法認為,李元吉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不知道的情況下下了毒。 [64] 

李建成人際關係

李建成父母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李淵
唐高祖
母親
竇氏
追尊太穆皇后,即李淵竇皇后 [44] 

李建成妻室

姓名
簡介
鄭觀音
上元三年卒,年七十八 [59] 

李建成兒子

序列
爵位
人物
生卒年
長子
太原王
生卒年不詳
次子
安陸王
?- 626年
三子
河東王
?- 626年
四子
武安王
?- 626年
五子
汝南王
?- 626年
六子
鉅鹿王
?- 626年 [66] 

李建成女兒

序列
爵位
人物
簡介
長女

李氏
---
次女
聞喜縣主
字尪娘,嫁劉應道
三女

李氏
---
四女

李氏
---
五女
歸德縣主
李氏
---
注:據太子妃鄭觀音墓誌信息透露,太子李建成共有五個女兒

李建成後世紀念

李建成墓誌銘拓片 李建成墓誌銘拓片
李建成墓誌分為志蓋和志兩部分。志蓋為盝頂形,頂邊長39.5釐米,斜邊長10.5釐米,底邊長53釐米,高12釐米,陽文篆書 “大唐故息王墓誌之銘”。篆文雕琢古樸,遒勁有力。志為方形,邊長52釐米,高11釐米,正面刻有志文,四周為素面,無紋飾。其中,志文用十字線界格布排,縱橫各9行,志文隸書。 [65] 

李建成藝術形象

李建成文學形象

小説《隋唐演義》《説唐》等文學作品中的李建成形象並不光彩。李建成與李元吉關係親近,政治遠見、軍事才能等處處不如李世民。李淵建立唐朝,李建成幾乎沒有立下什麼功勞。抵禦劉黑闥時,李建成徵用李世民府上舊將,但還是被劉黑闥擊敗,甚至讓羅成戰死,引起了瓦崗將領的不滿。回朝後李建成又與李元吉處處刁難李世民,並在玄武門設下埋伏,企圖殺死李世民,但卻被李世民反殺。

李建成影視形象

年份
電視劇/電影
飾演者
1982
1984
1987
大運河
1993
1994
鄭國平
1996
李永
2001
2003
張衞星
2004
2005
2005
2006
2012
隋唐英雄1-2》
2013
2017
2018
參考資料
  • 1.    《大唐創業起居注》:六月己卯,太子與齊王至自河東,帝歡甚。裴寂等乃因太子、秦王等入啓, 請依伊尹放太甲,霍光廢昌邑故事,廢皇帝而立代王,興義兵以檄郡縣,改旗幟 以示突厥,師出有名,以輯夷夏。
  • 2.    《大唐創業起居注》:帝曰:“如此所作,可謂掩耳盜鈴。事機相迫, 不得不爾。雖失意於後主,幸未負於先帝。眾議既同,孤何能易。所恨元首叢脞, 股肱墮哉。“欷歔不得已。裴寂等曰:“文皇傳嗣後主,假權楊素,亡國喪家, 其來漸矣。民怨神怒,降茲禍亂。致天之罰,理應其宜。”於是遣使以眾議馳報 突厥。始畢依旨,即遣其柱國康鞘利、級失、熱寒、特勤、達官等,送馬千匹來 太原交市,仍許遣兵送帝往西京,多少惟命。
  • 3.    《大唐創業起居注》:西河不時送款。帝曰:“遼山守株,未足為慮。西可繞山之路,當吾行道,不得留之。”六月甲申,乃命大郎、二郎率眾取之,除程命齎三日之糧。
  • 4.    《大唐創業起居注》:於時義師初會,未經講 閲。大郎等慮其不攻,以軍法為言。三軍聞者,人皆自肅,兵向西河。大郎、二郎在路,一同義士,等其甘苦,齊其休息。風塵警急,身即前行。民間近道,果 菜已上,非買不食。義士有竊取者,即遣求主為還價,亦不詰所竊之人。路左有長老或進蔬食壺漿者,重傷其意,共所見軍人等同分,未嘗獨受。如有牛酒饋遺, 案輿來者,勞而遣之曰:“此隋法也,吾不敢。”頗慮前人有限,遂為終日不食以謝之。於是將士見而感悦,人百其勇。至西河城下,大郎、二郎不甲,親往喻 之。城外慾入城,人無問男女小大,並皆放入。城內既見義軍寬容至此,鹹思奔赴,唯有郡丞高德儒執迷不反。己丑,以兵臨之,飛梯才進,眾皆爭上。郡司法書佐朱知瑾等従城上引兵而入,執德儒以送軍門。德儒即隋之見鸞人也,大郎、 二郎等數之曰:“卿逢野鳥,謬道見鸞。佞惑隋侯,以為祥瑞。趙高指鹿為馬, 何相似哉。義兵今獎王室,理無不殺趙高之輩。“仍命斬焉。自外不戮一人,秋毫不犯。往還九日,西河遂定。師歸,帝聞喜曰:“以此用兵,天下橫行可也。” 是日,即定入關之策。癸已,以世子為隴西公,為左領軍大都督,左三統軍等隸焉。
  • 5.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義旗初建,遣使密召之,建成與巢王元吉間行赴太原。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領軍大都督,封隴西郡公。引兵略西河郡。
  • 6.    《舊唐書·唐高祖本紀》:秋七月壬子,高祖率兵西圖關中。
  • 7.    《大唐創業起居注》:帝謂大郎、二郎曰:“今日之行,在卿兩將。景色如此,天似為人。 唯恐老生怯而不戰,閉門城守。其若之何“大郎、二郎啓帝曰:“老生出自寒微, 勇而無智,討捕小盜,頗有名聲。今來居此,必當大蒙賞勞。若不出戰,死在不 疑。輕騎挑之,無憂不出。如其固守,便可誣其相引,謬為誠節。彼無識解,不 知遠大,為其左右體悉凡庸羣小,相猜自成疑阻。無妨密相表奏,不廢傳首京都。 小慧之人,思此解事,以此量之,來戰不惑。”帝曰:“老生不能逆戰賈胡,吾 知無能為也。爾等籌之,妙盡其實。”
  • 8.    《大唐創業起居注》:帝將麾下左右輕騎數百,先到 霍邑城東,去五六里,以待步兵至。方欲下營,且遣大郎、二郎各將數十騎逼其 城,行視戰地。帝分所將人為十數隊,巡其城東南而向西南,往往指麾,似若安營而攻城者,仍遣殷開山急追馬步等後軍。老生在城上,遙見後軍欲來,真直謂逼其城置營。乃従南門、東門兩道引兵而出,眾將三萬許人。帝慮其背城不肯遠鬥,乃部勒所將騎兵馬左右軍,大郎領左軍,擬屯其東門,二郎將右軍,擬斷其南門之路。仍命小縮,偽若避之。既而老生見帝兵卻,謂為畏己,果引兵更前,去城裏餘而陣。殷開山等所追步兵,前軍統列方陣,以當老生中軍,後軍相續而至。未及戰,帝命大郎、二郎依前部分,馳而向門。義兵齊呼而前,紅塵暗合, 鼓未及動,鋒刃已交,響若山崩,城樓皆振。帝乃傳言已斬宋老生,所部眾聞而 大亂,舍仗而走,爭奔所出之門,門已大郎、二郎先所屯守,懸門不發。老生取入不得,城上人下繩引之,老生攀繩欲上,去地丈餘,軍頭盧君諤所部人等,跳躍及而斬之,傳首詣帝。
  • 9.    《舊唐書·太宗紀》:高祖與建成合陣於城東,太宗及柴紹陣於城南。老生麾兵疾進,先薄高祖,而建成墜馬,老生乘之,高祖與建成軍鹹卻。太宗自南原率二騎馳下峻坂,沖斷其軍,引兵奮擊,賊眾大敗,各舍仗而走。
  • 10.    《大唐創業起居注》:丙寅,遣世子隴西公將司馬劉文靜、統軍王長諧、姜寶誼、寶琮諸軍數萬人,屯永豐倉,守潼關,備他盜,尉撫使人竇軌等受節度焉。
  • 11.    《資治通鑑》:屈突通聞淵西入,署鷹揚郎將湯陽堯君素領河東通守,使守蒲坂,自引兵數萬趣長安,為劉文靜所遏。將軍劉綱戍潼關,屯都尉南城,通欲往依之,王長諧先引兵襲斬綱,據城以拒通,通退保北城。
  • 12.    《大唐創業起居注》:帝曰:“屈突東行不可,西歸無路,觀吾成敗,方有所之,不可為虞矣。”乃命龍西公量簡倉,上精兵,自新豐道趨長樂離宮。
  • 13.    《大唐創業起居注》:冬十月辛巳,帝至灞上,仍進營,停於大興城春明門之西北,與隴西、敦煌 等二公諸軍二十餘萬眾會焉。
  • 14.    《大唐創業起居注》:帝慮其輕脱失利,辛卯,命二公各將所統兵往為之援。京城東面、南面,隴西公主之。西面、 北面,敦煌公主之。
  • 15.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義寧元年冬,隋恭帝拜唐國世子,開府,置僚屬。
  • 16.    《舊唐書·高祖紀》:二年春正月戊辰,世子建成為撫寧大將軍、東討元帥,太宗為副,總兵七萬,徇地東都。
  • 17.    《舊唐書·高祖紀》:夏四月辛卯,停竹使符,頒銀菟符於諸郡。戊戌,世子建成及太宗自東都班師。
  • 18.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二年,授撫軍大將軍、東討元帥,將兵十萬徇洛陽。及還,恭帝授尚書令。
  • 19.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武德元年,立為皇太子。
  • 20.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二年,司竹羣盜祝山海有眾一千,自稱護鄉公,詔建成率將軍桑顯和進擊山海,平之。
  • 21.    《舊唐書·高祖紀》:夏四月乙巳,王世充篡越王侗位,僭稱天子,國號鄭。辛亥,李軌為其偽尚書安興貴所執以降,河右平。
  • 22.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時涼州人安興貴殺賊帥李軌,以眾來降,令建成往原州應接之。
  • 23.    《舊唐書·高祖紀》:秋七月壬戌,命秦王率諸軍討王世充。遣皇太子鎮蒲州,以備突厥。
  • 24.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四年,稽胡酋帥劉仚成擁部落數萬人為邊害,又詔建成率師討之。軍次鄜州,與仚成軍遇,擊,大破之,斬首數百級,虜獲千餘人。
  • 25.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建成設詐放其渠帥數十人,並授官爵,令還本所招慰羣胡,仚成與胡中大帥亦請降。建成以胡兵尚眾,恐有變,將盡殺之。乃揚言增置州縣,須有城邑,悉課羣胡執板築之具,會築城所,陰勒兵士,皆執之。仚成聞有變,奔於梁師都。竟誅降胡六千餘人。
  • 26.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及劉黑闥重反,王珪、魏徵謂建成曰:"殿下但以地居嫡長,爰踐元良,功績既無可稱,仁聲又未遐布。而秦王勳業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今黑闥率破亡之餘,眾不盈萬,加以糧運限絕,瘡痍未瘳,若大軍一臨,可不戰而擒也。願請討之,且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結山東英俊。"建成從其計,遂請討劉黑闥,擒之而旋。
  • 27.    《舊唐書·高祖紀》:冬十月癸酉,遣齊王元吉擊劉黑闥於洺州。時山東州縣多為黑闥所守,所在殺長吏以應之。行軍總管、淮陽王道玄與黑闥戰於下博,道玄敗沒。十一月甲申,命皇太子率兵討劉黑闥。丙申,幸宜州,簡閲將士。十二月丙辰,校獵於華池。庚申,至自宜州。皇太子破劉黑闥於魏州,斬之,山東平。
  • 28.    《舊唐書·高祖紀》:秋七月,突厥頡利寇朔州,遣皇太子及秦王屯幷州以備之。
  • 29.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九月丙子,突厥退,皇太子班師。
  • 30.    《舊唐書·高祖紀》:夏四月,造太和宮於終南山。六月甲子,幸太和宮。突厥寇定州,命皇太子往幽州,秦王往幷州,以備突厥。
  • 31.    《舊五代史》:(封)倫反言於高祖曰:“秦王恃有大勳,不服居太子之下。若不立之,願早為之所。”
  • 32.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高祖呼太宗小名謂裴寂等:“此兒典兵既久,在外專制,為讀書漢所教,非復我昔日子也。”
  • 33.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高祖意便頓改,遂寢不行,復令建成還京居守。惟責以兄弟不能相容,歸罪於中允王珪、左衞率韋挺及天策兵曹杜淹等,並流之巂州。
  • 34.    《舊唐書·杜如晦傳》:隱太子深忌之,謂齊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憚者,唯杜如晦與房玄齡耳。”因譖之於高祖,乃與玄齡同被斥逐。
  • 35.    《資治通鑑》:世民令無忌密召房玄齡等,曰:“敕旨不聽復事王;今若私謁,必坐死,不敢奉教。”
  • 36.    《資治通鑑》:秦府僚屬皆憂懼不知所出......世民腹心唯長孫無忌尚在府中,與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左候車騎將軍三水侯君集及尉遲敬德等,日夜勸世民誅建成、元吉。
  • 37.    《舊唐書·房玄齡傳》:玄齡因謂長孫無忌曰:"今嫌隙已成,禍機將發,天下洶々,人懷異志。變端一作,大亂必興,非直禍及府朝,正恐傾危社稷。此之際會,安可不深思也!僕有愚計,莫若遵周公之事,外寧區夏,內安宗社,申孝養之禮。古人有云,'為國者不顧小節',此之謂歟!
  • 38.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四日,太宗將左右九人至玄武門自衞。高祖已召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倫、宇文士及、竇誕、顏師古等,欲令窮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臨湖殿,覺變,即回馬,將東歸宮府。太宗隨而呼之,元吉馬上張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應弦而斃。
  • 39.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隱太子李建成之誅也,其餘黨馮立、謝叔方率兵犯玄武門,君弘挺身出戰。其所親止之曰:“事未可知,當且觀變,待兵集,成列而戰,未晚也。”君弘不從,乃與中郎將呂世衡大呼而進,並遇害。
  • 40.    《舊唐書·薛萬徹傳》:建成被誅,萬徹率宮兵戰於玄武門,鼓譟欲入秦府,將士大懼。及梟建成首示之,萬徹與數十騎亡於終南山。
  • 41.    《舊唐書·李元吉傳》:太宗於是定計誅建成及元吉。......尋詔絕建成、元吉屬籍。
  • 42.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太宗即位,追封建成為息王,諡曰隱,以禮改葬。葬日,太宗於宜秋門哭之甚哀,仍以皇子趙王福為建成嗣。十六年五月,又追贈皇太子,諡仍依舊。
  • 43.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27]
  • 44.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隱太子建成,高祖長子也。大業末,高祖捕賊汾、晉,建成攜家屬寄於河東。義旗初建,遣使密召之,建成與巢王元吉間行赴太原。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領軍大都督,封隴西郡公。
  • 45.    《大唐創業起居注》:時皇太子在河東,獨有秦王侍側耳,仍命皇太子於河東潛結英俊,秦王於晉陽密招豪友。
  • 46.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及劉黑闥重反,王珪、魏徵謂建成曰:“殿下但以地居嫡長,爰踐元良,功績既無可稱,仁聲又未遐布。而秦王勳業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今黑闥率破亡之餘,眾不盈萬,加以糧運限絕,瘡痍未瘳,若大軍一臨,可不戰而擒也。願請討之,且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結山東英俊。”建成從其計,遂請討劉黑闥,擒之而旋。
  • 47.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時太宗功業日盛,高祖私許立為太子,建成密知之,乃與齊王元吉潛謀作亂。
  • 48.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六月三日,密奏建成、元吉淫亂後宮,因自陳曰:“臣於兄弟無絲毫所負,今欲殺臣,似為世充、建德報仇。臣今枉死,永違君親,魂歸地下,實亦恥見諸賊。”高祖省之愕然,報曰:“明日當勘問,汝宜早參。”四日,太宗將左右九人至玄武門自衞。高祖已召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倫、宇文士及、竇誕、顏師古等,欲令窮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臨湖殿,覺變,即回馬,將東歸宮府。太宗隨而呼之,元吉馬上張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應弦而斃。
  • 49.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太宗即位,追封建成為息王,諡曰隱,以禮改葬。葬日,太宗於宜秋門哭之甚哀,仍以皇子趙王福為建成嗣。十六年五月,又追贈皇太子,諡仍依舊。
  • 50.    黃永年.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07:136
  • 51.    杜文玉主編,陝西師範大學唐史研究所,中國唐史學會主辦.唐史論叢第18集[M].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4.04:229-233
  • 52.    《新唐書·卷七十九·隱太子建成》:隋末,高祖被詔捕賊汾、晉間,留建成護家,居河東。高祖已起兵,密召與元吉赴太原。
  • 53.    《過晉陽宮》與大唐開國真相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3-12-27]
  • 54.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華陰楊文幹素兇詖,建成暱之,使為慶州總管,遣募兵送京師,欲為變。時帝幸仁智宮,秦王、元吉從,建成謂元吉曰:"秦王且遍見諸妃,彼金寶多,有以賂遺之也。吾安得箕踞受禍?安危之計決今日。"元吉曰:"善。"乃命郎將爾朱煥、校尉橋公山齎甲遺文幹,趣興兵。煥等懼,至豳鄉白反狀,寧州人杜鳳亦上變。帝遣司農卿宇文穎驛召文幹,元吉陰結穎,使告文幹,文幹遽率兵反。帝以建成首謀,未忍治,即詔捕王珪、魏徵及左衞率韋挺、舍人徐師謩、左衞車騎馮世立,欲殺之以薄太子罪。乃手詔召建成,建成懼,不敢往。師謩勸遂舉兵,詹事主簿趙弘智諫建成捐車服,輕往謝罪。乃詣行在所,未至,屏官屬,徑入謁,叩頭請死,投身於地,不能起。帝怒,夜囚幕中,使兵衞守。會文幹陷寧州,帝驚,以宮近賊,夜率衞士南趣,山行十餘裏,明乃還宮。召秦王問計,對曰:"文幹豎子耳,官司當即禽之,就使假刻漏之久,正須遣一將可辦。"帝曰:"事連建成,恐應者眾。爾自行,還,吾以爾為太子,使建成王蜀,蜀地狹,不足為變,若不能事汝,取之易也。"秦王率眾趣寧州,文幹為其下所殺,以其首降,執宇文穎送京師。秦王之行,元吉及內嬖更為建成請,封德彝亦陰説帝,由是意解,復詔建成居守,但責兄弟不相容,而謫王珪、韋挺、天策兵曹參軍杜淹於遠方。然怨猜日結。
  • 55.    《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隱太子建成》:建成等召秦王夜宴,毒酒而進之,王暴疾,衉血數升,淮安王扶掖還宮。帝問疾,因敕建成:"秦王不能酒,毋夜聚。"又謂秦王曰:"吾起晉陽,平天下,皆爾力,將定東宮,爾亟讓,故成而美志。又太子立多歷年,吾重奪之。觀而兄弟終不相下,同在京師,忿鬩且深。爾還洛陽行台,自陝以東悉主之,建天子旌旗,如梁孝王故事。"王泣曰:"非所願也,不可遠膝下。"帝曰:"陸賈,漢臣也,猶遞過諸子,況我天下主,東西兩宮,思汝即往,何所悲邪?"王將行,建成等謀曰:"秦王得土地甲兵,必為患;留之京師,一匹夫耳。"因密使人説帝,言"秦王左右皆山東人,聞還洛,皆灑然喜,觀其意,不復來矣"。事果寢。
  • 56.    胡建林主編;賈發義分卷主編.太原歷史文獻輯要第2冊隋唐五代卷[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09:82
  • 57.    牛致功.李淵建唐史略[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02:122
  • 58.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6.02:53
  • 59.    杜文玉主編;陝西師範大學唐史研究所,中國唐史學會主辦.唐史論叢 第18集[M].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4.04:232
  • 60.    《新唐書·卷七十九·隱太子建成》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27]
  • 61.    《資治通鑑·卷一把九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27]
  • 62.    李曉明.論李建成在唐朝建立與統一中的功績[J]: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3):99
  • 63.    真實的李建成功績不下唐太宗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3-12-27]
  • 64.    有關李建成鴆毒事件的種種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3-12-27]
  • 65.    唐首位太子李建成墓誌:碑石上的千年秘密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3-12-27]
  • 66.    《舊唐書·李建成傳》:建成死年三十八。長子承宗為太原王,早卒;承道安陸王,承德河東王,承訓武安王,承明汝南王,承義鉅鹿王,皆坐誅。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