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謙

(明朝將領、勳臣)

鎖定
朱謙(不詳—1451年3月30日 [1]  ),河南夏邑人,明初將領、勳臣。
永樂初,襲職中都留守左衞指揮僉事。洪熙年間,隨陽武侯薛祿徵北有功,進指揮使。後歷任都指揮僉事、都指揮使、右參將、都督僉事、都督同知。土木之變時,也先挾持明英宗到宣府城下,令宣府開門。朱謙與參將紀廣、都御史羅亨信不應,也先遂去。之後升右都督。北京保衞戰後,以左都督任宣府總兵。景泰元年(1450年),在關子口抵禦住也先進犯,戰後封撫寧伯。
景泰二年(1451年),朱謙在任上逝世,累贈保國公,賜諡號“武襄”。
本    名
朱謙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河南夏邑
逝世日期
1451年3月30日
主要成就
抵禦也先進犯、以克列蘇之戰
官    職
宣府總兵官、鎮朔將軍
爵    位
撫寧伯→撫寧侯(贈)→保國公(贈)
諡    號
武襄

朱謙人物生平

永樂(1403年—1424年)初期,朱謙襲父職為中都留守左衞指揮僉事 [2] 
洪熙元年(1425年),朱謙擔任陽武侯薛祿隸軍,徵北有功,升調貴州興隆衞指揮使 [3-4] 
宣德元年(1426年),朱謙晉升為萬全都司都指揮僉事 [5] 
正統元年(1436年),朱謙升為都指揮同知 [6] 
正統六年(1441年),朱謙與參將王真巡哨至伯顏山,遇到瓦剌,並獲勝。之後在閔安山,遇兀良哈部,再次擊敗。升為都指揮使 [7] 
正統八年(1443年),朱謙升任右參將,守備萬全左衞 [8]  [9] 
正統九年(1444年),朱謙與楊洪在以克列蘇之戰中破兀良哈兵,進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10] 
正統十四年(1449年),朱謙升都督同知 [11]  同年八月,土木堡之變爆發,明英宗被俘。也先挾持明英宗到宣府城下,令宣府開門。朱謙與參將紀廣、都御史羅亨信不應,也先遂去,升為右都督。之後其與楊洪參加京師保衞戰,戰鬥失利,楊洪彈劾他,而兵部彈劾楊洪不去援救,景帝均未追究。之後升任左都督,擔任宣府總兵。 [12] 
景泰元年(1450年)四月,朱謙在關子口抵禦也先的四次連續進犯,不得不退兵,都督江福援救亦失利。朱謙不得不力戰抵禦。之後接連作戰,抵禦成功,論功封撫寧伯。當時,瓦剌意圖攻佔宣府、大同,認為兩城可旦夕取下。然而朱謙守宣府、郭登守大同,均屢次挫敗瓦剌進攻。也先認為兩城無法攻下,只好一意歸還被俘的明英宗。同年八月,英宗返京,經過宣府,朱謙率子朱永出見,厚犒使者。 [13] 
景泰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451年3月30日 [1]  ),朱謙於宣府任上逝世。 [14]  天順元年(1457年)十月,明英宗追封朱謙為撫寧侯。 [15]  成化五年(1469年),明憲宗賜朱謙諡號“武襄” [16]  。成化十六年(1480年)十二月,明憲宗追封朱謙為保國公 [17] 

朱謙歷史評價

張廷玉:謙在邊久,善戰。然勇而寡謀,故其名不若楊洪、石亨、郭登之著。(《明史》)
孫繼宗:謙在邊頗久,然勇而寡謀,為時所少雲。(《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

朱謙人際關係

朱謙親屬成員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家世
祖父
朱明
戍卒身份隸屬於北平,死後累贈保國公。
父親
朱真
參與“靖難之變”,官至中都留守司指揮僉事,死後累贈保國公。
平輩
弟弟
朱讓
子輩
兒子
朱永
襲封撫寧伯,累進保國公,死後追贈宣平王,諡號“武毅” 。
孫輩
孫子
襲封保國公,明武宗時官至太保
朱暟
累官錦衣衞指揮使,管鎮撫司事。
朱暕
一作朱暌,曾任錦衣衞冠帶總旗
朱昉
曾任錦衣衞冠帶總旗。
朱旼
曾任錦衣衞冠帶總旗。
朱曙
一作朱旽,義官。
孫女
朱氏
嫁錦衣衞指揮使羅珍。
朱氏
嫁平江伯陳熊
朱氏
嫁錦衣衞指揮僉事賈傑。
曾孫輩
曾孫
朱麒
一作朱騏,曾任錦衣衞勳衞,襲封撫寧侯,官至南京守備太子太保。死後追贈太傅,諡號“武莊”。
朱天麟
鴻臚寺署丞。
朱天祥
義官。
曾孫女
朱氏
嫁永康侯徐錡,早逝。
朱氏
嫁永康侯徐錡。
玄孫輩
玄孫
朱嶽
襲封撫寧侯,官至南京守備。
朱岱
生平不詳。
親屬參考資料: [18-22]  [23-25]  [26-27] 

朱謙爵位世系

朱謙於明代宗時封撫寧伯,其子朱永襲爵撫寧伯,後累封保國公,子孫獲准世襲公爵。但他死後,僅有朱暉獲准襲封保國公,子孫仍世襲撫寧侯。自朱謙受封起(含撫寧伯、保國公、撫寧侯),撫寧伯共歷二世二代,保國公爵位共歷二世二代,撫寧侯爵位共歷四世五代(不包括朱永)。
  • 撫寧伯
第一代:朱謙,景泰元年(1450年)封撫寧伯。景泰二年(1451年)去世,追封撫寧侯,諡號“武襄”。
第二代朱永,朱謙之子,景泰二年(1451年)襲封撫寧伯,予伯爵世券。其餘事蹟見下文。
  • 保國公
第一代:朱永,成化三年(1467年)進封撫寧侯,予侯爵世券。成化十五年(1479年)進封保國公,予公爵世券。弘治八年(1495年)去世。追封宣平王,諡號“武毅”。
第二代朱暉,朱永之子,弘治九年(1496年)襲封保國公,正德六年(1511年)去世,追贈太傅 [22] 
  • 撫寧侯
第一代:朱麒(一作朱騏),朱暉之子,正德七年(1512年)襲封撫寧侯。嘉靖十六年(1537年)去世,追贈太傅,諡號“武莊”。 [25] 
第二代:朱嶽,朱麒之子,嘉靖十七年(1538年)襲爵。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至隆慶二年(1568年)間去世。 [28] 
第三代:朱崗(一作朱岡),朱嶽之弟,隆慶二年(1568年)襲爵。萬曆十八年(1590年)去世。
第四代:朱繼勳,朱崗之子,萬曆十九年(1591年)襲爵。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去世。
第五代朱國弼,朱繼勳之孫,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襲爵。崇禎時曾被削爵,其後復爵。南明時又進封保國公。
爵位世襲參考資料: [20]  [29] 

朱謙史料索引

明史·卷一百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 [29]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一》 [30] 
參考資料
  • 1.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一》稱:“景泰二年二月……丁酉……宣府總兵官撫寧伯朱謙卒”按台灣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轉換”,景泰二年二月丁酉(二十八日)即公元1451年3月30日。
  • 2.    《明史·朱謙傳》:永樂初,襲父職,為中都留守左衞指揮僉事。
  • 3.    《明史·朱謙傳》:洪熙時,隸陽武侯薛祿,徵北有功,進指揮使。
  • 4.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二》:洪熙元年,隸陽武候薛祿討北虜有功,升指揮使,調貴州興隆衞。
  • 5.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宣德元年回,復從北征,以功升萬全都司都指揮僉事。
  • 6.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十五》:升萬全都司都指揮僉事朱謙為都指揮同知
  • 7.    《明史·朱謙傳》:正統六年,與參將王真巡哨至伯顏山,遇寇擊走之。次閔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騎,又敗之。追至莽來泉,寇越山澗遁去,乃還。時謙已遷都指揮同知,乃以為都指揮使。
  • 8.    《明史·朱謙傳》:八年充右參將,守備萬全左衞。
  • 9.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八》:(正統八年九月)乙亥,命都督同知黃真佩徵西將軍印,充總兵官,代史昭鎮守寧夏。命都指揮使朱謙充宣府右參將,代真守備萬全左衞等處。
  • 10.    《明史·朱謙傳》:明年與楊洪破兀良哈兵於克列蘇,進都督僉事。
  • 11.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二》:(正統)十四年以北征功升都督同知
  • 12.    《明史·朱謙傳》:帝北狩,也先擁至宣府城下,令開門。謙與參將紀廣、都御史羅亨信不應,遂去。進右都督。與楊洪入衞,會寇已退,追襲之近畿。戰失利,洪劾之。兵部並劾洪不救。景帝俱弗問。洪入總京營,廷議欲得如洪者代之,鹹舉謙。乃進左都督,充總兵官,鎮守宣府
  • 13.    《明史·朱謙傳》:景泰元年四月,寇三百騎入石烽口,復由故道去,降敕切責。逾月,復入犯。謙率兵御之,次關子口。寇數千騎突至,謙拒以鹿角,發火器擊之,寇少卻,如是數四。謙軍且退,寇復來追。都督江福援之,亦失利。謙卒力戰,寇不得入。六月復有二千騎南侵。謙遣都指揮牛璽等往御,戰南坡。謙見塵起,率參將紀廣等馳援。自巳至午,寇敗遁。論功,封撫寧伯。是時,寇氣甚驕,屢擾宣府、大同,意二城且旦夕下。而謙守宣府,郭登守大同,數挫其眾。也先知二人難犯,始一意歸上皇。八月,上皇還。道宣府,謙率子永出見,厚犒其使者。
  • 14.    《明史·朱謙傳》:明年二月,卒於鎮。贈侯。
  • 15.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三》:天順元年冬十月……追封撫寧伯朱謙為撫寧侯,並贈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妻,從其子撫寧伯永陳情乞恩也。
  • 16.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一十》:(成化五年三月)戊戌,賜故撫寧伯贈撫寧侯朱謙諡武襄,從其子撫寧候(“候”應作“侯”)永奏請也 。
  • 17.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一十》:(成化十六年十二月)丙寅,加太子太保、保國公朱永太子太傅,歲增祿米三百石。賜誥券,封奉天翊衞推誠宣力佐理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右柱國、保國公,食祿一千五百石,本身免二死,子免一死,仍追封三代。
  • 18.    懷麓堂集·卷九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1-23]
  • 19.    弇州續稿·卷八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1-23]
  • 20.    明史·卷一百七·表第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6-14]
  • 21.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二》:(天順元年九月)戊寅……升錦衣衞正千户朱讓為指揮僉事。讓,故撫寧伯謙之弟,自陳有軍功,故升之。
  • 22.    《弇州續稿·卷八十三》:(朱暉)卒年六十四,贈太傅。
  • 23.    寇振宏.明《宣平王夫人張氏墓誌》考釋——兼論吳寬楷書書法特點[J]..河北省石家莊市:文物春秋雜誌社,2014.05:65-70
  • 24.    結合《宣平王夫人張氏墓誌》《平江伯夫人沐氏墓誌銘》可知朱永次女嫁於平江伯陳鋭之子陳熊,另據《明孝宗實錄·卷二百四》稱弘治十六年十月“己未,故平江伯陳鋭之子熊襲平江伯。”
  • 25.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嘉靖十六年七月……賜故南京守備、太子太保、撫寧侯朱麒祭葬如例,贈太傅,諡“武莊”。
  • 26.    懷麓堂集·卷八十六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8-26]
  • 27.    謙齋文錄·卷四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9-02]
  • 28.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五百五十五》記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仍有“令錦衣衞南鎮撫司指揮僉事陳翱、致仕掌左軍都督府撫寧侯朱嶽、錦衣衞北鎮撫司指揮同知閻庭用、掌南京前軍都督府事懷寧侯常文濟、錦衣衞置指揮同知徐繼勳閒住,俱以考選拾遺,被論故也。” 之語,至《大明穆宗莊皇帝實錄·卷二十二》已言隆慶二年七月“壬子,命撫寧伯朱嶽弟岡襲爵”由此可知朱嶽逝世於這兩年間。
  • 29.    明史·卷一百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6-14]
  • 30.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一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0-01-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