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本溪滿族自治縣

鎖定
本溪滿族自治縣,隸屬遼寧省本溪市。位於遼寧省東部山區,太子河上游, [1]  總面積3344平方千米。 [2]  截至2020年,本溪滿族自治縣下轄1個街道、10個鎮、1個鄉, [3]  東與桓仁滿族自治縣接壤,東南鄰丹東市寬甸縣,南抵鳳城市,西南鄰遼陽遼陽縣,西靠南芬區明山區溪湖區,北接瀋陽市撫順撫順縣,東北與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毗鄰。 [4]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本溪滿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30850人。 [36] 
本溪滿族自治縣屬長白山脈東南延續部分。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6]  地處中緯度,屬於北温帶濕潤氣候區,季風和大陸性氣候明顯。 [7]  水系主要為黃海水系和渤海水系。 [6]  是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8]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9]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10]  、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 [11]  、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12]  、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13] 
2020年,本溪滿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122億元,增長1%;規上工業增加值1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9.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1億元; [14] 
中文名
本溪滿族自治縣
外文名
Benxi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210521
行政區類別
自治縣
所屬地區
遼寧省本溪市
地理位置
本溪市中部
面    積
3344 km²
下轄地區
1個街道、10個鎮、1個鄉
政府駐地
觀音閣街道
電話區號
024
郵政編碼
117100
氣候條件
中温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洋湖溝
遼寧本溪國家地質公園
本溪水洞
鐵剎山風景區
火車站
小市站田師府站草河口站
車牌代碼
遼E
地區生產總值
122 億元(2020年)
人    口
230850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本溪滿族自治縣歷史沿革

本溪滿族自治縣地名由來

本溪縣名源於清代。據《重修觀音寺碑記》載:“盛京(今瀋陽)城南百里之外,有本溪湖,湖側有觀音古剎。”另據《八旗通志》載:“雍正五年(1727年)此湖(本溪湖)稱為杯犀湖。”很久以前傳説,湖水尚小,宛如一杯清水,湖底下窄上寬,形如犀牛之角,故以形態命名“杯犀湖”。這是本溪湖較早的名。後因杯犀湖較為難寫難認,遂改稱為本溪湖。清光緒三十二年始設本溪縣,因縣衙在本溪湖附近,故名。 [15] 

本溪滿族自治縣建置沿革

周,屬幽州
戰國後期,境內為燕國遼東郡襄平縣
秦始皇贏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境內仍屬遼東郡襄平縣。
漢襲秦制,境內仍屬遼東郡襄平縣。
三國,魏,境內先屬平州遼東郡襄平縣,後屬幽州遼東郡襄平縣。
西晉,境內屬平州遼東郡(國)襄平縣。東晉,境內先後屬前燕前秦後燕。東晉元興三年(404年),境內屬高句麗所轄。
南北朝、隋朝,境內仍屬高句麗所轄。
唐總章元年(668年),唐滅高句麗,置安東都護府,境內屬河北道安東都護府遼城州(曾稱遼州、遼東州)都督府。
遼神冊二年(917年),境內屬契丹轄地。神冊四年(919年),契丹修遼陽城,改名為東平郡,境內屬東平郡。乾享二年(980年),改置東京道遼陽府,境內屬東京道遼陽府白巖州。
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滅遼,境內屬東京路遼陽府石城縣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置遼陽行中書省,翌年改原金東京路為遼陽路,境內屬遼陽行省遼陽路遼陽縣
明代,廢州縣置衞。境內分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東寧衞、定遼中衞、三萬衞轄。境內設有草河千户所(屬東寧衞)、威寧營鐵廠百户所(屬三萬衞),並在連山關設置關驛。
清順治元年(1644年),境內屬遼陽府。順治十四年(1657年),降遼陽府為遼陽縣。康熙三年(1664年),升遼陽縣為遼陽州。境內分屬奉天府遼陽州、興京撫民廳、鳳凰廳轄。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遼陽州東部、興京撫民廳西南部、鳳凰廳北部地區劃出,置本溪縣。屬東邊道尹公署轄,後直屬奉天府。
民國元年(1912年),奉天府改為奉天省,本溪縣屬奉天省東邊道。民國17年(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改隸遼寧省。
民國20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北淪為日本殖民地。民國21年(1932年),建立偽滿洲國,將遼寧省改為奉天省,本溪縣隸屬奉天省。民國28年(1939年),偽滿政權將本溪湖街、宮原一帶(今本溪市平山區一帶)從本溪縣劃出,設置本溪湖市。民國34年(1945年),本溪解放。復置本溪縣,隸屬遼寧省。民國35年(1946年)4月,改隸遼東省第三專員公署。10月,撤銷本溪湖市,將市區併入本溪縣。民國37年(1948年),改隸安東省
1949年,安東省與遼寧省合併,成立遼東省遼西省,本溪縣隸屬遼東省
1952年,本溪縣撤銷,併入本溪市,設郊區。
1954年,遼東、遼西省合併,設遼寧省。
1956年5月,復置本溪縣,劃歸安東專區。後改由本溪市代管。
1959年,本溪縣正式隸屬本溪市,4個公社由本溪縣劃出,設立本溪市牛心台區(明山區)。
1989年9月,撤銷本溪縣,設立本溪滿族自治縣。 [2] 

本溪滿族自治縣行政區劃

1959年4月,紅星(石橋子)、衞星(橋頭)、工農(南芬)、和平(牛心台)4個公社劃歸牛心台區(明山區)。
1988年7月,下馬塘滿族鎮劃歸本溪市南芬區
1999年7月,國營本溪縣農牧場撤銷,劃歸藍河峪鄉。
截至2020年6月,本溪滿族自治縣下轄1個街道、10個鎮、1個鄉:觀音閣街道小市鎮草河掌鎮草河城鎮草河口鎮連山關鎮清河城鎮田師傅鎮、南甸鎮、鹼廠鎮高官鎮東營坊鄉 [3]  共98個村、790個村民小組。 [5]  縣政府駐觀音閣街道政府路69號。

本溪滿族自治縣地理環境

本溪滿族自治縣位置境域

本溪滿族自治縣,位於遼寧省東部山區,太子河上游。 [1]  地處北緯40°48′50″~41°33′50″,東經123°34'53″~124°45'42″之間。東與桓仁滿族自治縣接壤,東南鄰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南抵丹東市鳳城市,西南鄰遼陽市遼陽縣,西靠本溪市南芬區明山區溪湖區,北接撫順市撫順縣,東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毗鄰。 [4]  總面積3344平方千米。東西長62千米,南北寬85千米。 [2] 

本溪滿族自治縣地質

本溪滿族自治縣大地構造單元位於中朝準地台上,次級構造屬膠遼台隆太子河——渾河台陷區,遼陽——桓仁凹陷區的東側。在漫長的地質歷史發展過程中主要經歷地台形成階段、蓋層發育階段和大陸邊緣活動階段。經歷的構造運動主要有鞍山運動、呂梁運動、燕遼旋迴、加里東運動、華力西運動、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中朝準地台在燕遼旋迴中形成,在華力西、印支和燕山運動的作用下,再度形成地槽褶曲及蓋層褶皺,並伴隨強烈的岩漿活動,大地不均衡緩慢上升和剝蝕,形成境內地質構造情況複雜的基本地貌。 [16] 

本溪滿族自治縣地形地貌

本溪滿族自治縣
本溪滿族自治縣(1張)
本溪滿族自治縣境內為長白山脈東南延續部分。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有大小山嶺240多座。主要山峯有韭菜頂子山、西大頂子、大凹嶺、長砬子等,海拔均在1032米以上。長白山系千山山脈從東向西橫貫全境,形成東起東營坊、蘭河峪,經草河掌到南部連山關的東南屋脊地帶,平均高度海拔600米。位於千山山脈南麓的草河城、草河口一帶,為南部丘陵地帶,平均海拔高度400米。
本溪滿族自治縣中部為太子河大斷裂帶。兩岸形成許多羽毛狀的小斷裂,構成以太子河谷為中線的沉積小平原,平均海拔不足300米。北部為低山丘陵地帶,山勢較緩,平均海拔450米。 [6] 

本溪滿族自治縣氣候

本溪滿族自治縣地處中緯度,屬於北温帶濕潤氣候區,季風和大陸性氣候明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度適中,雨熱同期。
本溪滿族自治縣年平均氣温6.7℃,最熱月平均氣温23.3℃,最冷月平均氣温為-13.5℃,極端最高氣温37.8℃,極端最低氣温為-37.9℃。日平均氣温穩定10℃的初日為4月20日至30日,終日為10月2日至9日,其間隔日數為156—172天。
本溪滿族自治縣年平均降水量781.8毫米,4-9月平均降水量663.7毫米,約佔總降水量的85%。年平均相對濕度67%,部分林區可75%以上。無霜期為14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71.8小時,日照百分率54%。年平均風速為2.1米每秒。 [7] 

本溪滿族自治縣水文

觀音閣水庫 觀音閣水庫
本溪滿族自治縣境內水系主要分為黃海水系和渤海水系。境內有長度在5千米以下的小河1297條,5千米以上的河流88條。 [6] 
本溪滿族自治縣境內河流密佈,大小河流1297條,5千米以上的河流88條,其中較大的河流7條,分屬於遼河流域的太子河水系和鴨綠江流域的草河水系。太子河是境內最大的河流,全長413千米,流經縣內173千米,流域面積2547平方千米。境內較大支流有清河、小湯河、五道河、小夾河和細河5條。
本溪滿族自治縣河流夏季水量充沛,冬季水量減少,約有5個月的結冰期。地表徑流年際及年內季節分佈不均,7—9月為豐水期,其餘各月為枯水期。山區河牀比降較大,年平均地表徑流總量為13.54億立方米。 [17] 

本溪滿族自治縣土壤

本溪滿族自治縣土壤可劃分為棕壤、草甸、水稻、沼澤4個土類,7個亞類、34個土屬,59個土種。棕壤土類,又稱棕色森林土,多由殘積質和坡積質形成,在本溪滿族自治縣分佈廣、面積大,約佔總面積的1/2以上,多在山地上,呈垂直分佈。
本溪滿族自治縣草甸土類土質為淤積物,分佈在河流漫灘處,或沖積平地、山間平地。水稻土類,是由多種自然土壤種植水稻以後,在淹水灌溉的條件下形成的獨特形態。分佈地太子河兩岸的清河城、鹼廠、南甸一帶。沼澤土類,分佈在山谷低窪地區或地下水位高、有季節性積水的地方。有機質含量較大,多數被開闢成為農田。 [6] 

本溪滿族自治縣自然資源

本溪滿族自治縣生物資源

本溪滿族自治縣盛產刺五加遼五味、人蔘、遼細辛等中藥材300種。山野菜主要有刺五加、刺嫩芽、大葉芹、蕨菜、猴腿等。野生動物有哺乳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魚類等野生動物共493種,常見品種有中國林蛙
本溪滿族自治縣常見食用菌有木耳、棒蘑、棕灰口蘑、猴頭蘑、紅蘑等。野果主要有:獼猴桃(軟棗子)、山葡萄、山裏紅、山梨、榛子等。 [17] 

本溪滿族自治縣礦產資源

本溪滿族自治縣已探明礦藏130多種,開採礦藏有煤、鐵、金、銀、銅、硫化鐵、石灰石、石墨、鉀長石、方解石等30個。其中,鐵礦品位居全國首位,具有低磷、低硫、低鈦、低雜質等優點,已探明地上鐵礦資源可採儲量2億噸。品位較高的硅石、石灰石、方解石、鉀鈉長石等礦藏資源。 [17] 

本溪滿族自治縣林業資源

本溪滿族自治縣共有林地面積413萬畝,森林覆蓋率77.06%。活立木總蓄積量2056萬立方米,年新增長林木蓄積量約53萬立方米。其中,天然林木蓄積量1455.9萬立方米,人工林木蓄積量600.4萬立方米。
本溪滿族自治縣樹木種類包括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木。主要樹種有柞樹、水曲柳、胡桃楸、黃菠蘿、樺樹、榆樹、花曲柳、柳樹、椴樹和落葉松、油松、紅松等264種。 [17] 

本溪滿族自治縣水資源

本溪滿族自治縣水資源總量為12.3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為12.39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為2.34億立方米。縣人均水資源為4130立方米。共有水庫9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2座,小型6座,總興利庫容為146675萬立方米,其中觀音閣水庫為遼寧省大型水利工程。
本溪滿族自治縣共有水電站24座,總裝機4.8萬千瓦,年發電量1.8億千瓦時。有5級以上堤防92條,長度為140千米。農村供水工程341處,小型蓄水保土工程1425個。總灌溉面積2.78萬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2.35萬畝。 [17] 

本溪滿族自治縣人口

截至2019年,本溪滿族自治縣總人口30萬。 [1]  共有滿、鮮、回、錫伯等24個少數民族,其中滿族人口占總人口65%。 [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本溪滿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30850人。 [36] 

本溪滿族自治縣經濟

本溪滿族自治縣綜述

2020年,本溪滿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122億元,增長1%;規上工業增加值18.5億元,增長1%;固定資產投資39.8億元,增長0.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7億元,增長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1億元,下降12%;
2020年,本溪滿族自治縣城鎮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8017元和18274元,分別增長3%和8%。 [14] 

本溪滿族自治縣第一產業

2020年,本溪滿族自治縣中藥材種植面積2萬畝,小雜糧種植面積3000畝,食用菌生產總量1000萬袋。 [14] 

本溪滿族自治縣第二產業

2020年,本溪滿族自治縣“走出去”293次、“請進來”740次,簽約項目102個,落地項目46個,引進資金49.5億元,增長10%。新增規上企業7家、“小巨人”企業1家。 [14] 

本溪滿族自治縣第三產業

2020年,本溪滿族自治縣新增市場主體2676户,新增“個轉企”104户。 [14] 

本溪滿族自治縣社會事業

本溪滿族自治縣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本溪滿族自治縣共有小學14所、初中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普通高中2所、職教中心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各類幼兒園43所。在校小學生9495人、中學生5210人、高中生(含職高)4189人,在園幼兒2960人:在職教職工27222人。 [18] 
2020年,本溪滿族自治縣投資2400萬元,對21所學校進行維修改造。 [14] 

本溪滿族自治縣科學技術

2018年,本溪滿族自治縣申報1家高新技術企業,完成1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註冊,技術合同成交額8200萬元。技術合同成交額8200萬元。 [18] 

本溪滿族自治縣文化事業

國家三級圖書館:本溪滿族自治縣圖書館。 [32] 
2018年,本溪滿族自治縣建設鄉鎮(街道)綜合性文化站9個、村文化室(書屋)97個、社區文化室(書屋)37個、村級文化廣場104個;扶持和建立業餘劇團15個、樂隊11個、藝術基地13個、村級特色文化基地36個。 [18] 
2020年,本溪滿族自治縣投資100萬元,新建14處村級文化廣場、5所鄉鎮圖書館。 [14] 

本溪滿族自治縣醫療衞生

截至2018年,本溪滿族自治縣共有各級各類衞生機構132家(所)。其中:縣級醫院4所,鄉鎮衞生院10所,診所(衞生所、醫務室)117家,精神衞生專科醫院1家。實有牀位1210張。其中:醫療機構實有牀位1141張,精神衞生專科醫院實有牀位69張,每千人口擁有醫療機構牀位3.89張。
截至2018年,本溪滿族自治縣共有衞生從業人員2648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1324人,其他技術人員1195人,管理人員48人,工勤技能人員81人。衞生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292人,執業助理醫師57人,註冊護士640人,藥師等其他衞生技術人員335人。
2018年,本溪滿族自治縣醫療機構(不含村衞生室和個體診所)診療患者47.3萬人次,實際開放牀位1141張,出院人數34.9萬人次。 [18] 
2020年,本溪滿族自治縣投資1100萬元,開展“醫共體”信息化平台建設;投資330萬元,建成2所核酸檢測實驗室。 [14] 

本溪滿族自治縣社會保障

2020年,本溪滿族自治縣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1.5萬人,為16家困難企業發放穩崗補貼652萬元。新增城鎮就業537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3%,全縣零就業家庭動態管理0%。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人員保障標準分別提高7%和8%。為城鄉低保和特困對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7萬多人次,發放補貼資金560萬元。投入資金1200萬元,為530名退役士兵接續社會保險,為2149名優撫對象發放撫卹補助資金1563萬元。 [14] 

本溪滿族自治縣交通運輸

沈丹鐵路溪田鐵路 [2]  沈丹高速公路丹東—霍林河公路丹霍公路、沈環公路、鐵長公路、小小公路、本桓公路穿過本溪滿族自治縣。 [19] 
截至2018年,本溪滿族自治縣公路總里程1535.617千米,其中國道3條154.812千米,省道6條268.707千米,縣道7條71.396千米,鄉道67條454.283千米,村道344條586.419千米,公路密度45.9千米/百平方千米;橋樑474座21065.19延長米,其中大橋45座9535.23延長米,中橋111座6247.7延長米,小橋318座5282.26延長米;隧道6道7610延長米;
截至2018年,本溪滿族自治縣共有營運線路115條,公交線路16條,村村通客率100%;大中型客運站13個;集約化客運公司3家、出租汽車公司3家;各類客運車輛837台,貨運車輛3891台。新建和改造公路199千米,投資1.1億元。客運量315.09萬人,同比下降3.2%,客運週轉量1.1億人千米,同比下降6.9%;貨運量6483.75萬噸,同比下降5%,貨運週轉量6.58億噸千米,同比下降5.9%。 [18] 

本溪滿族自治縣風景名勝

關門山水庫
關門山水庫
關門山水庫(2張)
關門山水庫,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遼寧省東南部本溪縣境內,距本溪水洞25千米,面積30平方千米,包括三個遊覽區,一個商飲服務區,水面3000畝,植被完好,水質清澈。 [20]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東郊,距市中心26千米。是目前發現的世界第一長的地下充水溶洞,1983年對外開放,已接待120個國家、地區的中、外遊客800萬人次。
本溪水洞是數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洞口座南面北,洞口高16米,寬25米,呈半月形。內分水、旱二洞,旱洞長300米,洞頂和巖壁鐘乳石多沿裂隙發育。水洞長5800米,已開發2800米,面積3.6萬平方米,空間40餘萬立方米,最開闊處高38米,寬70米。 [21] 
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本溪市東南70千米,佔地3517公頃,海拔310米―1234米,森林覆蓋率95%。植物保存完好,是中國最佳楓葉觀賞區,園內有四大景區:小黃山景區、夾砬子景區、龍門峽景區和月台子景區,共計108處景點。 [22]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地處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由中宣部撥款命名、省市縣配套建設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5年7月開工建設,2007年5月建成開館。佔地面積6.9公頃,其中建築面積5040平方米,陳列面積3000平方米,集參觀、學習、教育、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陳列館,年接待參觀者30萬人次。為抗聯史實陳列中規模最大、內容最多、史料最全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3] 

本溪滿族自治縣地方特產

本溪林下參
本溪林下參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4] 
本溪林下參外形具有自然之美,表皮顏色為黃白色,漿氣足,有光澤,外皮緊實,蘆碗排列緊密,蘆脖細長,多有艼1-2條,主根多為短橫體,體長2-5釐米,環紋細而深,鬚根清疏不亂細而長,質柔堅而不脆,珍珠疙瘩較多。本溪林下參總皂甙含量為4.5%以上。
2012年12月7日,原農業部批准對“本溪林下參”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5] 
連山關刺五加
連山關刺五加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本溪縣地處長白與華北兩大植物區系過程帶,物產豐富。野生藥材有114個科、970個種,名貴中藥材有300多種,是東北重要的中草藥寶庫。連山關刺五加具有藥食兩用性,其嫩莖葉可食用;葉可製茶;根、莖、果、皮均可入藥,深受廣大林農喜愛。
2012年08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連山關刺五加”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6] 
草河口紅松籽
草河口紅松籽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草河口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紅松是名貴樹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生紅松種子被稱為“長在樹上的人蔘”,又被稱為“東北第四寶”。草河口紅松籽仁富含人體所需的脂肪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B1、B2等多種維生素及胡蘿蔔素等。其中以維生素E的含量為最大。
2010年12月0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草河口紅松籽”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7] 
本溪遼五味
本溪遼五味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本溪遼五味鮮果大而飽滿,直徑一般在7-11毫米,顏色為鮮紅色,果串上果粒結合緊密,呈穗狀,植株結果率高,幹品呈紫紅色或暗紫紅色,種皮堅硬而脆,色紅、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澤,雙種核比例大,佔到80%左右。本溪遼五味含五味子醇甲(C24H3207)不得少於0.40%。
2012年12月7日,原農業部批准對“本溪遼五味”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8] 

本溪滿族自治縣榮譽稱號

2012年8月,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全國首批林業專業合作社典型示範縣。 [39] 
2012年9月,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 [30] 
2014年,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29] 
2016年9月,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33] 
2016年12月,本溪滿族自治縣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8] 
2019年,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9] 
2020年6月,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10] 
2020年9月,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12] 
2020年10月,本溪縣入選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 [11] 
2020年11月,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13] 
2021年1月,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31] 
2021年6月,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34] 
2021年9月,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35] 
2021年11月,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37] 
2022年11月18日,本溪滿族自治縣入選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3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