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東都護府

鎖定
安東都護府(公元668年~761年),是唐朝六個主要都護府之一,原為唐朝和新羅聯軍在滅亡高句麗之後,建立的管理高句麗故地的機構。公元676年,安東都護府從平壤搬到遼東,成為唐朝管理遼東渤海國等地的一個軍政機構。 [1-4] 
因為安史之亂的原因,於公元761年被撤銷,其下轄地併入渤海國和盧龍節度使
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中原王朝新羅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5]  新羅仍然臣服於唐朝。
中文名
安東都護府
外文名
Protectorate General to Pacify the East
地    位
唐朝六個主要都護府之一
年    代
唐朝

安東都護府都護簡介

薛仁貴 薛仁貴
唐高宗於總章元年(668年),中國唐朝滅亡高句麗後,將其分為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個州、一百個縣,設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統領高句麗故地,並任命當地部落首領為都督、刺史、縣令,又命薛仁貴率軍兩萬鎮守安東都護府。 [12] 
上元三年(676年),將安東都護府治所移至遼東郡故郡治襄平(今遼寧遼陽);儀鳳二年(677年),又將治所遷治新城(今遼寧新賓)。 [15]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武周東夷都護府發生的營州之亂中戰敗,遼西營州被契丹佔據 [14]  ,唐朝與安東都護府的陸路被阻斷。 [13]  聖歷元年(698年),改名為安東都督府;神龍元年(705年),複名安東都護府。 [16]  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安東都護府治所內遷平州(今河北盧龍)。天寶二年(742年)年遷治遼西郡故郡治陽樂(今遼寧義縣)。 [17] 安史之亂影響,唐肅宗至德(756年-758年)後,安東都護府廢止。 [18] 
東北作為中國遼闊疆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朝統一中國後,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大國,對東北享有無可爭議的行政管理權。在征服高句麗,安撫冊封渤海、契丹、庫莫奚靺鞨室韋等民族的基礎上,唐朝在東北先後設置了安東都護府、營州上都督府,饒樂都督府松漠都督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等。以都護府、督都府、州、道等行政體制對東北進行行政管理,開發建設東北。
安東都護府初隸河北道營州都督府;武則天初年以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長安四年(704年)以幽、營州都督兼安東都護;開元七年(719年)以平盧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開元二十年(732) 以幽州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及平盧節度使;天寶元年(742年)幽州節度使改為范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從中劃出,以平盧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直至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安東都護府廢止。
安東都護府是軍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機構,其在地方行政體制上接受唐中央政府雙重體制管轄。一方面,都護府作為河北道轄區的一級政府受治於河北道採訪使,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唐在邊境置節度使經略使,扼控四夷,安東都護府也在其列,轄於平盧軍節度使。
有唐一代,大同江以北的廣大地區仍然屬於中原王朝新羅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5] 

安東都護府都護歷史

安東都護府劃境:置帶方州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九月,唐與新羅聯合滅亡高句麗。十二月,“剖其地為都督府者九,州四十二,縣百。復置安東都護府,擢酋豪有功者授都督、刺史、令與華官參治,仁貴為都護,總兵鎮之”。唐朝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任命右威衞大將軍、平陽郡公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率兵2萬鎮撫遼東。所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原百濟故地。

安東都護府北遷:新羅崛起

唐朝東北地區行政設置(含安東都護府) 唐朝東北地區行政設置(含安東都護府)
吐蕃新羅的介入打亂了這一局面。是年,吐蕃北犯吐谷渾部,朝西陲震動。就在唐廷商議西援吐谷渾時,新羅開始侵擾唐熊津都督府所轄的前百濟舊地,唐朝遣使問罪,新羅“遣欽鈍角幹、良圖波珍餐入唐謝罪”,同時暗中卻在鼓動高句麗遺民叛亂,唐朝新羅戰爭爆發。唐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唐廷派薛仁貴率軍西援吐谷渾,遼東防務一時空虛,高句麗遺民“大長鉗牟岑率眾反,立藏外孫安舜為主”。這樣,唐朝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局,而新羅利用唐軍暫無暇南顧之機,於唐咸亨二年(671年),攻佔了泗沘要塞,並建立了所伕力州,佔領了前百濟的全部領土。
唐咸亨元年(670年),唐朝派高侃李謹行率偏師前往遼東平叛。經過四年的戰爭,才最終平定了高句麗遺民叛亂。唐上元元年(674年)正月,唐朝派劉仁軌為雞林道大總管,率軍南伐新羅。在累戰不利的情況下,新羅王金法敏被迫遣使入朝謝罪。唐朝既往不咎“復法敏官爵”。唐上元三年(676年)二月,又正式將安東都護府治所遷往遼東故城(即今遼寧遼陽)。
唐朝戰勝新羅,為什麼還要將都護府北遷呢?這應與兩國在半島的實力消長有關。雖然唐朝整體國力遠勝新羅,但隨着吐蕃在西南的崛起,唐廷已經不能全力經營半島。是時,吐蕃“盡收羊同、党項及諸羌之地,東與涼、松、茂、等州相接,南至婆羅門,西又攻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餘里,自漢、魏已來,西戎之盛,未之有也”。就在都護府遷離平壤的次年,“儀鳳二年(677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軌為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將劉仁軌調往西線以防禦吐蕃。唐傾力與吐蕃交戰,對東境自然採取守勢,不願與新羅在半島長期對峙,空耗人力、物力。因此,在新羅稱臣謝罪的有利條件下,將都護府遷離平壤,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穩定:遷治新城
唐儀鳳二年(677年)二月,唐朝將安東府再次遷治新城(今遼寧撫順高爾山山城),同時任命工部尚書高藏為遼東州都督,封朝鮮王。史稱:“(高藏)還遼東以安餘民,先編僑內州者(高句麗族人)皆原遣。”金毓黼先生認為,高句麗遺民的反抗迫使唐廷在遼東採取羈縻政策。唐滅高句麗後,為防其東山再起,曾強制遷離大批高句麗族人,人數達40萬之多,唐朝削弱當地高句麗勢力的決心可見一斑。平叛後,據楊軍先生估計,高句麗族人在遼東者,尚有10多萬户。
唐朝讓高藏這時返回遼東,無疑是羈縻政策的具體表現。但同時將大批已遷中原的高句麗族人遣歸遼東,卻與當初削弱高句麗的初衷背道而馳,無疑為遼東再次增添了不安定因素,也為高藏日後謀叛埋下了伏筆。撫順新城位於遼東城的東北方向,從戰略地位上考慮,可隨時監督高麗王高藏的反叛行為,並對大批降唐的高句麗人實行嚴密的監視,以備應急而動。唐朝任高藏為遼東州都督,而不是安東都護,這説明唐朝並未完全信任高藏。
新城是當年高句麗的西境邊城,地勢極為險要,安東府治所遷到這裏,進可攻退可守,有利於掌控整個遼東局面。高藏回到遼東後又密謀反叛,史載:“藏與靺鞨謀反,未及發,召還放邛州,廝其人於河南、隴右、弱窶者留安東。”叛亂未及發動便告失敗,高藏及其族人又被遣返中原。
派遣高藏的同時,唐朝派遣泉男生為安東都護,泉男生到任後“安撫遼東,並置州縣,招流冗,平斂賦,罷力役,民悦其寬”。他採取精簡機構、召納流民、整頓賦役等舉措,短短數年即穩定了唐朝在遼東的統治。唐調露元年(679年)正月二十九日“(泉男生)遘疾薨於安東府之官舍”。其後20年間,史書不見關於安東都護府重大事件的記載,説明遼東此時應處於恢復和發展的穩定時期。

安東都護府危局:東夷都護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遼西契丹族突然叛唐,史載:“夏,五月,壬子,營州契丹松漠都督李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榮舉兵反,攻陷營州,殺都督趙文翽。”
契丹在初勝唐軍後即向遼東大舉進攻,據《新唐書·許紹傳》載:“方圍安東,脅令(許欽寂)説屬城未下者。欽寂呼安東都護裴玄珪曰:‘賊朝夕當滅,幸謹守!’賊怒,害之。”遼東形勢危在旦夕,時任遼東都督的高德武挺身而出,“以數百之兵當兩萬之寇”,“破逆賊孫萬斬十有餘陣,並生獲夷賊一千人”,高德武挫敗了契丹進據遼東的企圖,從戰略上切斷了契丹進據遼東的企圖鼓舞了唐軍的士氣,“使國家無東顧之憂”。
對高德武軍的戰功,唐廷褒獎“各賞金帶緋袍,答誠效更自錄奏擬加榮官”,唐軍更準備“某月日百道齊驅,分五萬番漢精兵,令中郎將薛訥取海路東入”,從遼東方向包抄契丹,同時命令“安東諸州刺史並諸將部族、官屬等訓勵兵馬,共為犄角”。此後唐朝聯合突厥,最終平定了契丹叛亂,“契丹餘眾不能立,遂附突厥”。遼西從此成為戰場。營州都督府被迫南遷,從聖歷二年(699年)僑治漁陽,又於開元五年(717年)還治柳城,近20年間,唐朝只能通過海路溝通遼東。
狄仁傑 狄仁傑
平定契丹後不久,唐朝內部開始出現放棄安東都護府的輿論,唐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上疏唐廷:“近者國家頻歲出師,所費滋廣,西戍四鎮,東戍安東,調發日加,百姓虛弊。請捐四鎮以肥中國,罷安東以實遼西,省軍費於遠方。”不久,狄仁傑再次上疏要求:“請罷薛訥,廢安東鎮,三韓君長,高氏為其主。”狄仁傑的主張並不是正確的,他只看到安西、安東都護府給唐朝帶來的財政負擔,並沒有深刻地認識到二府的存在對唐朝的戰略意義,簡言之,即建二府以分敵勢,因為有安西四鎮,吐蕃才不能全力犯唐,也正因為安東都護府的存在,契丹始終不能東據遼東,而是流竄在唐與突厥之間,部族離散,不能坐大。
武則天對此有清楚的認識,她既沒有罷四鎮,也沒有撤安東府,為平息輿論,將安東府降格為都督府,讓有保遼戰功的高德武出任安東都督。唐長安四年(704年),武則天任命唐休璟為幽、營都督兼安東都督,神龍元年(705年),再次恢復了安東都護府的設置。之所以由唐休璟兼任安東都督,是因為唐廷希望由他統一領導遼東與幽州兩地唐軍,使之配合默契,“訓勵兵馬,共為犄角”,進而收復遼西,恢復與遼東的陸路交通。

安東都護府內遷:渤海合縱

契丹叛亂的另一個深遠影響是渤海地方政權的建立。史載:“渤海靺鞨大祚榮者,本高麗別種也。高麗既滅,祚榮率家屬徙居營州。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反叛,祚榮與靺鞨乞四比羽各領亡命東奔,保阻以自固。盡忠既死,則天命右玉鈐衞大將軍李楷固率兵討其餘黨,先破斬乞四比羽,又度天門嶺(張廣才嶺)以迫祚榮。祚榮合高麗、靺鞨之眾以拒楷固,王師大敗,楷固脱身而還。屬契丹及盡降突厥,道路阻絕,則天不能討,祚榮遂率其眾東保桂婁之故地,據東牟山,築城以居之。”“聖歷中,自立為振國王,遣使通於突厥。”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作為餘黨大祚榮已經不願意捲入唐與契丹之間的戰爭中去,而且是選擇了東奔遠遷、遠離戰禍之路。武則天在契丹反唐後,曾派軍在冬天進行征剿,卻被大祚榮利用地理優勢戰敗,由此,大祚榮得以在東北立足。這是高句麗滅亡後唐東北邊疆的最大變局,直接促成了其後安東都護府的遷治。
開元二年(714年),安東都護府再次遷治平州(今河北盧龍)。以前安東府治所雖數次遷移,但都未離開遼東,為什麼唐玄宗在繼位伊始就要發生如此重大變化?這與此時東北局勢的變化直接相關。渤海地方政權建立後,唐朝在遼東仍有相當力量,之所以沒有再次征剿,主要由於唐將主要兵力用於對突厥、契丹作戰。大祚榮迫於形勢通使突厥,但仍然傾向歸順唐朝,比如大祚榮就以武則天所賜封號“振國公”為號,並且僅滿足於“保阻以自固”,因此中宗即位後,唐與渤海的關係很快有了改觀。
舊唐書 舊唐書
舊唐書》載:“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張行岌往招慰之。祚榮遣子入侍,將加冊立,會契丹與突厥連歲寇邊,使命不達。”但有研究者認為,中宗和睿宗時期未能冊封渤海,應與大祚榮對唐在遼東的駐軍心存忌憚有關。對渤海而言,唐在遼東駐軍是渤海的直接威脅,與唐境接壤,隨時可能遭到唐軍的打擊。而唐朝此時尚倚重遼東以牽制契丹,遼東仍然具有戰略地位,二者在此問題上無法立即達成妥協。
唐玄宗先天二年(開元元年,713年),唐朝遣郎將崔訢從海路前往遼東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衞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歲遣使朝貢”,正式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次年(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將安東都護府治所遷往平州(今河北盧龍)。
之所以如此,在於唐朝長期只能以海路聯繫遼東,這就削弱了唐在遼東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而渤海通過聯合契丹、後突厥扶桑及向唐朝示好,此時已有長足的發展,成為“地方二千里,編户十餘萬,勝兵數萬人”的海東大國。二者實力對比,唐朝應該已經處於劣勢。而此時渤海在關鍵時刻突然出賣契丹及後突厥,導致契丹險被滅族,從此遼金世仇。 [6-8]  為了爭取渤海並藉助其力量牽制契丹,唐朝在冊封渤海的同時,對渤海作出重大讓步,將安東都護府遷往平州,從而解除渤海對唐朝的戒心,這應是雙方互相妥協的結果。而促成唐朝冊封渤海的關鍵人物,應該是大祚榮之子大門藝,前文曾提及大祚榮曾遣子入侍,其人正是大門藝,“門藝曾充質子至京師,開元初還國”,他在長安居住六年,在此期間,深受唐文化的薰陶和影響,是渤海內部親唐派的代表人物,唐朝冊封大祚榮的同時,讓大門藝返回渤海,正是希望親唐力量主政渤海,使渤海成為唐朝穩定東北邊疆的有力屏障。 [7] 
唐安東都護府遷治平州的消極後果是動搖了當地居民繼續留居遼東的信心,大批高句麗遺民轉而投附新興的渤海地方政權。“自是高麗舊户在安東者漸寡少,分投突厥靺鞨 等,高氏君長遂絕矣。” [9] 

安東都護府廢止:甌脱遼東

安東都護府內遷後,唐與渤海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發展,渤海不斷派出使團入唐,從事文化和貿易交流活動,並從中受益甚多,而唐朝對渤海也愈加重視。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遼東地區事實上仍是唐朝的領土。
成書於開元二十五年(737)的《唐六典户部郎中員外郎條載:“幽、營、安東各管羈縻州”,説明這個時期安東都護府在遼東地區仍然管轄着羈縻州。《舊唐書·地理志》載有安東都護府所管羈縻州:“新城州都督府遼城州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建安州都督府南蘇州木底州蓋牟州代那州蒼巖州磨米州積利州黎山州延津州安市州,凡此十四州,並無城池。是高麗降户散此諸軍鎮,以其酋渠為都督、刺史羈縻之。天寶領户五千七百一十八,口一萬八千一百五十六。
有學者根據《冊府元龜》裏開元二十五年四月唐玄宗敕曰:“封大昌勃價襄平縣開國男”的記載,認為“襄平縣即今遼陽”就認為如果此前渤海人沒有入據遼東的話,則唐朝無論如何也不會有此冊封,反之,如果沒有得到唐朝的默認,則當時的渤海人也不大可能進據其地。”需要説明的是,這種對唐朝封爵的解讀有欠妥當。比如:奉口□是唐朝幽州下屬的軍鎮將領,《大唐雲居寺石經堂碑》記載其開元二十四年(736)的職銜:“經略軍副使口口□口軍上柱國辰韓郡開國公奉口。”經略軍“置於范陽城內,延載元年(694)置。”辰韓郡,唐朝無此地名。辰韓是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民族部落之一,辰韓地區是新羅的興起之地,始終在新羅政權的控制範圍內,辰韓民族是新羅政權的主體民族之一。雖然唐朝軍將奉口口受封辰韓開國公,但不能説明新羅已經被納入到唐朝版圖內。以文獻所及,一個爵號無法真正代表一個地區的歸屬。有的學者僅憑“襄平縣開國男”的孤證就説明遼東地區不再為唐朝所有,這根本沒有説服力。
唐開元二十年(732年),渤海統治者大武藝因不滿此前唐朝設立黑水都督府,“遣其將張文休率海賊攻登州刺史韋俊。(唐朝)詔遣門藝往幽州徵兵以討之,仍令太僕員外卿金思蘭往新羅發兵以攻其南境。屬山阻寒凍,雪深丈餘,兵士死者過半,竟無功而還”。
不過,渤海建國的重心不在遼東。前已述及,當營州爆發契丹反唐戰爭的時候,與契丹不同,渤海酋長選擇了“東走,度遼水,保太白山之東北,阻奧婁河,樹壁自固”這樣遠走他鄉的戰略,從一開始就沒有顯示出對遼東的重視,此後將拓境的重點放在了鴨綠江南境和烏蘇里江流域地區,當唐朝將黑龍江下游的黑水部納入版圖後,大武藝竟然不惜與唐開戰,對新羅也是如此。渤海沒有選擇奪取遼東,因為全面佔領遼東即意味着與唐朝接壤,一旦唐朝實力恢復,難保不重蹈高句麗的覆轍。在唐朝收復遼東的戰爭中,粟末民族也被深深地捲入其中,戰爭的殘酷和高句麗滅國滅族的教訓使渤海統治者對遼東地區不能不三思慎行。大門藝曾對大武藝言:“唐,大國,兵萬倍我,與之產怨,我且亡。昔高麗盛時,士三十萬,抗唐為敵,可謂雄強,唐兵一臨,掃地盡矣。今我眾比高麗三之一,王將違之,不可。” [10]  此外,渤海自身的實力決定了其不能全面佔領遼東。
安史之亂後依然有唐朝以盧龍鎮及遼西來統治遼東地區的文獻記載:
821年:唐穆宗《處分幽州德音制》:“上帝念我,賚予忠賢,盡獻提封,恢纘舊服,使遼陽八州之眾,重睹開元之儀者,則予侍中總之力也。……又念八州之內,九賦用殷,慶澤旁流,所宜沾貸,其管內八州百姓,並宜給復一年,仍令給事中薛存慶往彼宣慰,親諭朕懷。”
850年:《全唐文·授幽州留後張允伸充節度使制》(大中四年,850)記載:“幽州節度留後檢校左散騎常侍張允伸,性稟誠明,才推倜儻。……況遼陽甲兵之雄,幽都控馭之遠。假機謀以董雜俗,資刑賞以靖朔鄰。由是錫鉞之正名,授喉舌之顯秩。……可檢校工部尚書幽州節度使
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中原王朝 [5]  [7]  [11] 

安東都護府行政區劃

安東都護府九都督府

安東都護府十四州

初置42州,史書記載其名的14州

安東都護府駐地遷移

平壤總章元年至儀鳳元年,668年—676年)
遼城(儀鳳元年至儀鳳二年,676年—677年)
新城(儀鳳二年至聖歷二年,677年—699年)
幽州(神龍元年至開元二年,705年—714年)
平州(開元二年至天寶二年,714年—743年)
遼西故城(天寶二年至上元二年,743年—761年)

安東都護府安東都護

歷代安東都護
姓名
在位時間
官銜
備註
668年—669年
檢校安東都護
-
669年—670年
檢校安東都護
670年—672年
遼東州行軍總管、安東都護
672年—673年
安東都護
673年—676年
遼東都督、朝鮮王
678年—681年
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681年—682年
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田敬則
?—692年
幽州都督兼安東副都護
裴玄珪
696年—?
安東都護
梁亶
698年
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698年—700年
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薛禮之子
?—704年
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屈突詮之子
704年—705年
幽、營等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
單思敬
713年—?
安東都護
單雄信曾孫
許欽湊
714年—?
安東都護
-
許欽澹
714年—?
安東都護
720年—725年
安東都護
潁王李璬
727年—?
平盧軍節度大使遙領安東都護
玄宗第十三子
727年—?
安東都護
-
733年—?
安東都護
742年—755年
安東副大都護
馬靈察
755年—756年
安東副都護
756年—758年
安東都護
758年—761年
平盧節度使兼安東都護
高連
?—?
安東都護
寶藏王之子
高震
?—773年
安東都護
寶藏王之孫

安東都護府官職職能

在唐朝的羈縻府州制度中,都護府是最高層次設置,其次為都督府。據《新唐書》、《舊唐書》記載,唐朝都護府分為大都護府上都護府、下都護府。關於安東都護府的級別,史書中有不同的記載:從史書中關於安東都護府長官的記載看,絕大多數時期只見“安東都護”的任職者,不過至少開元十五年(727年)以後,安東都護府的級別應為大都護府。
關於都護府官職,根據《新唐書·百官四下》記載,大都護府的長官為大都護,其下為副大都護、副都護長史司馬錄事參軍錄事,以及功、倉、户、兵、法五曹參軍事和參軍事等官職。上都護府較之大都護府少了副大都護、法曹參軍事錄事等官職。大都護府各級官員的官品自從二品到從九品;上都護府官員的官品自正三品從八品。雖然都護府的級別有差別,但其職掌是相同的。《舊唐書·職官三》載:“都護之職,掌撫慰諸蕃,輯寧外寇,覘候奸譎,征討攜貳。長史、司馬貳焉。諸曹,如州府之職。”《新唐書·百官四下》載:“都護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敍功、罰過,總判府事。”為了加強對所轄地區的軍事控制,唐朝在安東都護府之下設有懷遠軍、保定軍和安東守捉,常駐軍隊為8500人,馬700匹。
安東都護府(下屬都督府及其以下的官員除外)的官員從都護到司馬、錄事參軍,各級官員都是朝廷任命的漢官。首任都護薛仁貴在唐朝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驍勇善戰,勇冠三軍,“身帥士,遇賊輒破”,“威震遼海”。“高麗既降,詔仁貴率兵二萬人與劉仁軌平壤留守,仍授右威衞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檢校安東都護。移理新城,撫卹孤老,有幹能者,隨才任使,忠孝節義,鹹加旌表,高麗士眾莫不欣然慕化。”朝廷以其率重兵二萬,鎮守安東,説明在安東都護府設置之初,具有較強的軍事統治色彩。
薛仁貴之後,安東都護的繼任者除穎王李璬是親王以外,其他諸位基本上都是武將出身,如高侃薛訥、唐休景等皆為其軍功佼佼者。顯然,安東都護府的職能軍事色彩比較濃重,這與安東都護府之下實行羈縻統治的方式有關。唐朝對羈縻府州的統轄,實行因俗而治的方針,“雖貢賦版籍,多不上户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朝廷不直接管理羈縻府州內部的政務,重在維護王朝邊疆統治秩序的穩定,令少數民族“畏威懷惠”,“翕然向化”。要達到固人心而維邦本的目的,以軍事強力做保障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安東都護府之下,9個都督府、42個州、100個縣的各級地方政府官員,是“擢其(高句麗)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縣令,與華人蔘理百姓”。各級地方官員既有親唐的高句麗官,也有漢官,與駐守各地的唐朝軍將共同統轄之。《舊唐書·職官二》曰:“羈縻州所補漢官,給以當土之物。”
安東都護府之下,羈縻府州的漢官的俸祿與一般府州的官員俸祿不同,以當地土產支付。高宗上元三年(即儀鳳元年,676年),安東都護府遷到遼東郡故城後,“先有華人任官者,悉罷之”。這是指在羈縻府州任職的漢官,皆由高句麗人取而代之,即完全以高句麗官員管理本族百姓,這表明唐朝對安東都護府統轄政策發生了變化。
唐制,羈縻府州以少數民族任“都督、刺史,皆得世襲”。安東都護府之下羈縻府州的高句麗族官員,亦實行世襲制,《唐右武衞將軍高府君墓誌銘》曰:“公諱欽德,曾祖瑗,建安州都督。祖懷,襲爵建安州都督。以開元廿一年九月十有九日,終於柳城郡公舍。”高句麗人高欽德卒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其曾祖高瑗可能是安東都護府建立初期,被任命的建安州都督,高瑗死後,由其子高懷襲任建安州都督。第一任安東都護薛仁貴在任期間,對“有幹能者,隨才任使”。説明安東都護府屬下由高句麗人擔任的都督、刺史、縣令等各級官吏,不是由朝廷委任,而是由都護府任命。
參考資料
  • 1.    孟廣耀:《東北漢族人口史研究》
  • 2.    鄭毅《唐安東都護府遷治探軼》社會科學輯刊,2008年第6期
  • 3.    程尼娜《唐代安東都護府研究》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第6期
  • 4.    李淵、李大龍《唐安東都護府的幾個問題》黑龍江民族叢刊,2002年第3期
  • 5.    王小甫.《新羅北界與唐朝遼東》(《史學集刊》):吉林大學,2005
  • 6.    《元史·耶律楚材傳》:“遼金世仇,朕為汝雪之。”
  • 7.    渤海與契丹“世仇”之淺見  .維普網[引用日期2020-05-28]
  • 8.    《安雅堂集·舒嚕復舊氏序》:“昔契丹之氏耶律、舒嚕者,皆其國之貴族也。契丹與金世仇,及金滅遼,遂改耶律為曳剌,述律為石抹;曳剌謂前馬之卒也,石抹謂臧獲也。”
  • 9.    唐代安東都護府研究  .知網[引用日期2020-05-28]
  • 10.    《文獻通考-卷三百二十六·四裔考三》:門藝嘗質京師,知利害,謂武藝曰黑:“水請吏而我擊之,是背唐也。唐,大國,兵萬倍我,與之產怨,我且亡。昔高麗盛時,士三十萬,抗唐為敵,可謂雄強,唐兵一臨,掃地盡矣。今我眾比高麗三之一,王將違之,不可。”
  • 11.    韋俊墓誌與渤海寇登州事件始末  .維普網[引用日期2020-05-28]
  • 12.    《舊唐書》卷三十九:總章元年九月,司空李勣平高麗。高麗本五部,一百七十六城,户六十九萬七千。其年十二月,分高麗地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城以統之。用其酋渠為都督、刺史、縣令,令將軍薛仁貴以兵二萬鎮安東府。
  • 13.    《舊唐書》卷三十七:後契丹李萬榮叛,陷營州,則天令總管曹仁師、王孝傑等將兵百萬討之,大敗於黃獐谷,契丹乘勝至趙郡。
  • 14.    《舊唐書》卷三十九:萬歲通天二年,為契丹李萬榮所陷。
  • 15.    《舊唐書》卷三十九:上元三年二月,移安東府於遼東郡故城置。儀鳳二年,又移置於新城。
  • 16.    《舊唐書》卷三十九:聖曆元年六月,改為安東都督府。神龍元年,復為安東都護府。
  • 17.    《舊唐書》卷三十九:開元二年,移安東都護於平州置。天寶二年,移於遼西故郡城置。
  • 18.    《舊唐書》卷三十九:至德後廢,初置領羈縻州十四,户一千五百八十二。去京師四千六百二十五里,至東都三千八百二十里。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