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奉天

(清代至民國初北洋政府時期遼寧省舊稱)

鎖定
奉天省,是清代至北洋政府時期遼寧省舊稱。清末和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簡稱“奉”,省會奉天府。
1928年至1929年,南京國民黨政府先後將“北京”改為“北平”,將“奉天省”改稱為“遼寧省”,將“奉天市”改為“瀋陽市”。 [1-2] 
中文名
奉天省
別    名
遼寧省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東北
地理位置
東北地區南部
下轄地區
奉天府、錦州府、新民府、興京府等
政府駐地
奉天府(今瀋陽市)
著名景點
瀋陽故宮等
方    言
東北官話、膠遼官話
簡    稱
所處年代
清朝、中華民國(1928年以前)

奉天歷史沿革

1657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今瀋陽設奉天府,這是瀋陽又名奉天的由來。 [3] 
1662年,改統轄今遼寧地區的“昂邦章京”為“鎮守遼東等處將軍”。1665年,又改稱“鎮守奉天等處將軍”,即“奉天將軍”。而後“奉天”逐漸由原來奉天府名稱擴大為其所轄的整個行政區稱謂。 [4] 
1747年,定稱“鎮守盛京等處將軍”,即“盛京將軍”,但其所轄行政區仍稱奉天。
1907年,清廷改東北地區軍府制行省制,裁撤盛京將軍,設奉天省。
1929年,南京國民黨政府將“奉天省”改稱為“遼寧省”,意為“河兩岸永遠安”,惟民間仍習稱“奉天省”。
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後,復改為“奉天省”。
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南京國民黨政府調整東北地區行政區劃,將其改回“遼寧省”。

奉天清朝機構

行省公署內分設二廳:一為承宣廳,稟承督撫掌一切機要總彙,考核用人各事;一為諮議廳,主管議定法令章制之事。原有局署酌量歸併,分設交涉、旗務、民政、提學、度支、勸業、蒙務等七司。另設督練處以擴軍政,設提法使以理刑法。共領八府、五直隸廳、三廳、六州、三十三縣。

奉天東三省總督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仍駐奉天府;宣統二年(1910年)兼奉天巡撫事務。

奉天奉天巡撫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設奉天巡撫,駐奉天府;宣統二年(1910年)裁。

奉天行省公署

奉天民政司:光緒三十三年(1907)設奉天民政司,駐奉天府。
奉天提法司:光緒三十三年(1907)設奉天提法司,駐奉天府。
奉天提學司:光緒三十一年(1905)裁奉天府丞,設東三省學政,管東三省學務;同年改設奉天提學司,專管奉天省學務。
奉天度支司:光緒三十三年(1907)設奉天度支司,駐奉天府。
奉天交涉司:光緒三十三年(1907)設奉天交涉司,駐奉天府。
奉天旗務司:光緒三十三年(1907)設奉天旗務司,駐奉天府;宣統元年(1909)裁。
奉天鹽運司:宣統二年(1910)設奉天鹽運司,駐奉天府,管奉天海鹽場。

奉天各道轄區

錦新營口道:同治五年(1866)置奉錦山海關道,寄治直隸省臨榆縣,領奉天府金州廳、岫巖州、復州、海城縣、蓋平縣及錦州府,加按察使銜;宣統元年(1909)增領營口廳、新民府,更名錦新營口道,移駐營口廳。
興鳳道:光緒三年(1877)置東邊道,駐鳳凰廳,領鳳凰廳、興京廳(興京府);二十八年(1902)增領海龍府;三十二年(1906)移駐安東縣,同年增領莊河廳;三十四年(1908)增領長白府;宣統元年(1909)更名興鳳道,長白府、海龍府、興京府臨江輯安、通化三縣另屬。
臨長海道:宣統元年(1909)置臨長海道,駐興京府臨江縣,領長白府、海龍府、興京府臨江、輯安、通化三縣;同年增領輝南廳。
洮昌道:宣統元年(1909)置洮昌道,駐遼源州,領昌圖府、洮南府。 [5] 

奉天清朝區劃

奉天奉天府

奉天府:衝繁疲難,首府。明遼東都司,治定遼中衞;天命七年(1622)建都遼陽,十年(1625)遷瀋陽,尊為盛京;順治十年(1653)置遼陽府,治遼陽縣;十四年(1657)於盛京城改置奉天府,設府尹;光緒二年(1876)以府尹行巡撫事務,三十一年(1905)改設知府。
承德縣:衝繁疲難,倚郭。明瀋陽中衞,順治元年(1644)裁;康熙三年(1664)置縣,宣統三年(1911)省入府。
遼陽州:繁疲難。明定遼中衞,兼置自在州,順治元年(1644)裁;十年(1653)置遼陽府,並置遼陽縣,為倚郭;十四年(1657)府改置奉天府,縣改屬府,康熙三年(1664)升州。
復州:繁疲。明復州衞,天命七年(1622)歸附,順治元年(1644)裁;康熙三年(1664)其地併入蓋平縣,雍正五年(1727)析蓋平縣置復州廳,設通判,十一年(1733)改州。光緒三十四年設州判駐長興島。
撫順縣:衝繁疲難。明撫順所,天命四年(1619)歸附,順治元年(1644)裁;乾隆四十三年(1778)於明撫順所南一里重築撫順城,光緒二十八年(1902)析承德縣置興仁縣,倚郭,三十一年(1905)徙治撫順城,更名,割興京廳西北地來屬;宣統元年(1909)徙治千金寨
開原縣:繁疲。明開原衞,兼置安樂州,天命四年(1619)歸附,順治元年(1644)裁;康熙三年(1664)置縣。
鐵嶺縣:衝疲。明鐵嶺衞,天命四年(1619)歸附,順治元年(1644)裁;康熙三年(1664)置縣;光緒元年(1875)以知縣加理事通判銜。
海城縣:繁疲難。明海州衞,天命六年(1621)歸附,順治元年(1644)裁;十年(1653)置海城縣,屬遼陽府,十四年(1657)改屬府。
蓋平縣:繁疲。明蓋州衞,天命六年(1621)歸附,順治元年(1644)裁;康熙三年(1664)析海城縣置蓋平縣。
遼中縣:繁難。明屬定遼中衞、右衞;光緒三十二年(1906)析新民、遼陽、海城三縣於阿司牛錄鎮置縣,後又割承德縣西南境來屬。光緒三十三年設縣丞駐達都牛錄。
本溪縣:明清河城;光緒三十二年(1906)析遼陽州、興京廳、鳳凰廳賽馬集於本溪湖置縣。
金州廳:衝繁疲難。明金州衞,順治元年(1644)裁;雍正五年(1727)設金州巡司屬復州廳,十一年(1733)改置寧海縣,道光二十三年(1843)改置金州廳,設海防同知;光緒三十一年(1905)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設金州民政署屬關東州廳,清僅保留金州廳建制。
注:旅大租界:清青泥窪屬金州廳。光緒二十四年(1898)中俄《旅大租地條約》租借旅順口大連灣及附近海面與俄國,為期25年,可續租;二十五年(1899)俄國置關東省,二十九年(1903)設遠東總督府;三十年(1904)租借長山列島與俄國;三十一年(1905)日俄戰爭後,旅大租界及金州廳、營口等為日本侵佔,中日簽訂關於東三省事宜條約,日本置關東州廳;三十二年(1906)簽訂日本歸還中國的協議。光緒二十一年(1895)中日《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與日本,隨及因俄、德、法干涉放棄;同年中日《交還遼南條約》中國贖回遼東半島。 [5] 
法庫直隸廳:衝繁難。康熙元年(1662)設法庫邊門防禦,三年(1664)改屬開原縣;光緒三十二年(1906)析新民府、開原、鐵嶺康平三縣於三台子置廳,屬奉天府;三十三年(1907)升直隸廳。

奉天錦州府

錦州府:繁難。康熙三年(1664)置廣寧府,治廣寧縣;同年末(1665)府徙治錦縣,更名。
錦縣:衝繁疲難,倚郭。明廣寧中屯、左屯、右屯三衞,崇德七年(1642)歸附,順治元年(1644)裁;康熙元年(1662)置縣,屬奉天府,三年(1664)改屬廣寧府,同年末(1665)廣寧府更名錦州府,徙治縣;宣統三年(1911)省入府。
錦西廳:繁難。明屬廣寧中屯衞、寧遠衞;光緒三十二年(1906)析錦縣西境江家屯設江家屯撫民通判,同年改置錦西廳。
盤山廳:衝繁難。明廣寧盤蛇驛;同治二年(1863)設收租衙門,後裁;光緒三十二年(1906)析廣寧縣東南、錦縣極東、新民府東南於廣寧縣盤蛇驛置廳,設通判;三十四年(1908)徙治雙台子鎮。
義州:繁疲難。明義州衞,天命七年(1622)歸附,順治元年(1644)裁;康熙十四年(1675)設義州巡司屬廣寧縣,雍正二年(1734)移府通判駐,十年(1732)設管河同知,十一年(1733)改置州。
興城縣:衝繁疲難。明寧遠衞,順治元年(1644)歸附,順治元年(1644)裁;康熙二年(1663)置寧遠州,屬奉天府,三年(1664)改屬廣寧府,同年末(1665)改屬府;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興城縣。
廣寧縣:衝疲。明廣寧衞,天命七年(1622)歸附,順治元年(1644)裁;康熙三年(1664)以廣寧協領地置廣寧府,並置廣寧縣,為倚郭;同年末(1665)徙府治錦縣。
綏中縣:衝繁疲難。明廣寧前屯衞、中前所、中後所,順治元年(1644)裁;康熙二年(1663)其地併入寧遠州;光緒二十八年(1902)析寧遠州西境於中後所置縣。

奉天新民府

新民府:衝繁難。明先屬瀋陽中衞,後屬福餘衞、廣寧左屯衞乾隆初年移巨流河巡司駐新民屯,嘉慶十八年(1813)析承德、廣寧二縣改置廳,設撫民同知,屬奉天府;光緒二十八年(1902)升府。
鎮安縣:衝難。明廣寧衞鎮安堡;光緒二十八年(1902)析廣寧縣東境、奉天府屬小黑山地於小黑山置縣,來屬府。光緒三十二年設縣丞駐小三家子。
彰武縣:繁疲難。明初屬福餘衞、廣寧後屯衞;康熙三十一年(1691)科爾沁左翼前旗獻地,設養息牧場;嘉慶十八年(1813)開墾,光緒二十八年(1902)於彰武台門西北橫道子置縣,來屬府。光緒二十九年設縣丞駐哈爾套街。
營口直隸廳:明蓋州衞梁房口關;同治五年末(1867)設海防同知,屬奉天府;宣統元年(1909)析海城、蓋平二縣於營口置直隸廳。

奉天興京府

興京府:繁疲難。明先屬鐵嶺衞,後屬建州衞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建都於赫圖阿拉,天聰八年(1634)尊赫圖阿拉為興京;乾隆二十八年(1763)設理事通判,屬奉天府;光緒三年(1877),改設撫民同知,直屬將軍,徙治新賓堡,宣統元年(1909)改置府。
通化縣:繁難。明建州衞額爾敏路;清初為禁地,咸豐年間開墾,光緒三年(1877)於頭道江置縣。
懷仁縣:疲難。明建州衞鄂棟部;光緒二年(1876)開墾,三年(1877)析興京同知六道河置縣。
輯安縣:疲難。明建州衞鴨淥江部;清初為禁地,光緒年間開墾,二十八年(1902)析通化、懷仁二縣於通溝口置縣。
臨江縣:繁難。明建州衞鴨淥江部;光緒二十八年(1902)析通化縣於帽兒山置縣;宣統元年(1909)割通化縣三岔子巡司來屬。
鳳凰直隸廳:衝繁難。明鳳凰城堡屬東寧衞,天命六年(1621)歸附;乾隆四十一年(1776)設鳳凰城巡司屬岫巖城理事通判,道光七年(1827)設岫巖鳳凰城海防通判,光緒二年(1876)改置直隸廳,改設撫民通判。
岫巖州:衝繁疲難。明岫巖城堡;乾隆三十七年(1772)設岫巖城理事通判,屬奉天府,四十一年(1776)兼轄鳳凰城;光緒二年(1876)改置州,改屬直隸廳。
安東縣:繁疲難。明鎮江城,天命六年(1621)歸附;乾隆三十七年(1772)屬岫巖城通判,道光七年(1827)改屬岫巖鳳凰城海防通判,光緒二年(1876)析鳳凰廳大東溝至靉河地置縣。
寬甸縣:繁疲難。明東寧衞寬甸六堡;同治十三年(1874)開墾,光緒三年(1877)於寬甸置縣。
莊河直隸廳:衝繁難。明屬鳳凰城、岫巖城、金州衞;清初屬蓋平縣,乾隆三十七年(1772)其地改屬岫巖廳,光緒三十二年(1906)析鳳凰直隸廳、岫巖州於岫巖州莊河置直隸廳,設撫民同知;宣統元年(1909)割鹿島來屬。

奉天長白府

長白府:衝繁。明建州衞鴨淥江部;清初屬禁地,光緒三十四年(1908)於十八九道溝之塔甸置府,析臨江縣以東長生、慶生二堡及吉林省長白山北麓龍崗之後地來屬。
安圖縣:衝繁。明屬建州左衞;宣統元年末(1910)以府東圖們江源地於紅旗河西南岸置縣。
撫松縣:衝繁。明建州衞訥音部;光緒三十二年(1906)始屬長白府,宣統元年末(1910)以府西松花江上游地於下兩江東岸雙甸子置縣。

奉天海龍府

海龍府:衝繁難。明海西女真輝發、哈噠、葉赫三部;康熙十六年(1677)為禁地,光緒四年(1878)開墾,五年(1879)以鮮圍場於海龍城置廳,屬奉天府;二十八年(1902)升府。
東平縣:繁難。明先為梅赫衞(一説忙恰衞),後屬輝發部(一説哈達部);清初為禁地,光緒二十二年(1896)開墾,二十八年(1902)析海龍府東圍場於大度川置縣。
西豐縣:繁難。明先為塔山左衞、罕達河衞,後屬葉赫、哈達二部;清初屬永吉州,光緒二十二年(1896)開墾,二十八年(1902)析大圍場西流水墾地於淗鹿置縣。
西安縣:繁難。明先為珠敦河衞、塔魯木衞,後屬葉赫部;清初為禁地,光緒二十二年(1896)開墾,二十八年(1902)析海龍府西圍場於老虎嘴置縣;二十九年(1903)徙治大興鎮。
柳河縣:衝難。明建州衞鄂棟部西境;清初設大圍場屬鮮圍場,光緒二年(1876)開墾,四年設柳樹河縣丞屬通化縣,二十八年(1902)改置縣,改屬府。
輝南直隸廳:明輝發部;清初設鮮圍場,光緒四年(1878)開墾,屬海龍府;宣統元年(1909)析海龍府東南境一統河外、輝發江東南八社於大肚川置直隸廳,宣統二年(1910)徙治謝家店。

奉天昌圖府

昌圖府:繁疲難。明初為遼海衞,後屬福餘衞科爾沁部;嘉慶十一年(1806)以科爾左翼後旗地於昌圖設昌圖額勒克理事通判,屬奉天府,咸豐二年(1852)置廳;同治三年(1865)改設昌圖遼海撫民同知;光緒三年(1877)升府。府同知駐同江口,宣統二年改設經歷;光緒三年移梨樹城照磨駐八面城
遼源州:繁難。明屬福餘衞;清初屬科爾沁左翼中旗,同治十年(1871)設鄭家屯主簿屬康平縣,二十八年(1902)析昌圖府、康平縣、奉化縣改置州。
奉化縣:繁難。明屬福餘衞;清初屬科爾沁左翼中旗,道光元年(1821)設梨樹城照磨屬昌圖廳,光緒三年(1877)改置縣。
懷德縣:繁難。明屬福餘衞;清初屬科爾沁左翼中旗,嘉慶七年(1802)開墾,道光元年(1821)改屬昌圖廳,同治五年(1866)設八家鎮經歷,光緒三年(1877)改置縣。
康平縣:繁難。明先屬遼海衞,後屬福餘衞;清初屬科爾沁左翼後旗,光緒三年(1877)移八家鎮經歷駐康家屯,六年(1880)析科爾沁左翼中、後二旗南境、科爾沁左翼前旗東境改置縣。主簿初駐鄭家屯,光緒二十八年移駐後新秋。

奉天洮南府

洮南府:繁疲難。明屬泰寧衞;清初屬科爾沁右翼前旗,光緒二十九年(1903)開墾,三十年(1904)以洮兒河之南旗墾地於雙流鎮置府。光緒三十三年設照磨駐乾安鎮
靖安縣:繁疲難。明屬泰寧衞;清初屬科爾沁右翼前旗,光緒二十八年(1902)開墾,三十年(1904)於白城子置縣。
開通縣:繁疲難。明屬十剌罕衞;清初屬科爾沁右翼前旗,光緒三十年(1904)以旗墾地於哈拉烏蘇置縣,同年徙治七井子。
安廣縣:衝繁疲難。明先屬泰寧衞,後屬塔兒河衞;清初屬科爾沁右翼後旗,後開墾,光緒三十一年(1905)以旗墾地於解家窩堡置縣。
醴泉縣:衝繁。明屬泰寧衞;清初屬科爾沁右翼中旗,宣統元年(1909)以旗墾地於醴泉鎮置縣。
鎮東縣:明屬泰寧衞;清初屬科爾沁右翼後旗,光緒三十二年(1906)開墾,宣統二年(1910)以旗北段墾地於南叉干撓置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