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月之形如丸

鎖定
《日月之形如丸》是北宋沈括所著的筆記,出自《夢溪筆談》。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譬喻,根據月亮的圓缺正確回答了日月之形是像彈丸還是像團扇的問題,其豐富的空間想像力和準確的類比推理令今人歎服不已。 [1] 
作品名稱
日月之形如丸
作    者
沈括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夢溪筆談》
文學體裁
筆記

日月之形如丸作品原文

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虧可驗也。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側而所見才如鈎;日漸遠,則斜照,而光稍滿。如一彈丸,以粉塗其半,側視之,則粉處如鈎;對視之,則正圓,此有以知其如丸也。日、月,氣也,有形而無質,故相值而無礙。

日月之形如丸譯文

日月的形狀就像圓球一樣,怎麼知道的呢?根據月相的圓缺就可以驗證。月亮本身不發光,就像一隻銀色的丸子,是太陽的照耀才使它有了亮光。月光剛產生的時候,太陽在它的旁邊,所以發光的只有一側而且見到的月亮象鈎子;隨着太陽的遠離,開始斜照,則發光部分漸多。這就像一彈丸,用粉末塗它的一半球,側面看它,則塗粉的地方像鈎子,從正面看它,則是個圓,這就是為什麼知道日月形狀像丸子的原因。太陽、月亮,還有大氣,有形狀卻沒有本質內涵,所以互相遇到也沒有太大阻礙。

日月之形如丸註釋

形:形狀
丸:圓球
盈虧:圓缺
驗:驗證
耀:照耀
耳:句末語氣助詞
側:從側面照射過來
稍:逐漸
對:正面
故:所以
其:它的

日月之形如丸作者簡介

沈括像 沈括像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 漢族。1歲時南遷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陽一帶,後隱居於福建尤溪一帶。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進士。神宗時參與王安石變法運動。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提舉司天監,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遼國,駁斥遼的爭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元豐五年(1082年)以宋軍於永樂城之戰中為西夏所敗,連累被貶。晚年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  沈括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曆法,與今天的陽曆相似。在物理學方面,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法;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還對共振等規律加以研究。在數學方面,他創立「隙積術」(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會圓術」(已知直徑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長的方法)。在地質學方面,他對沖積平原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都有研究,並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醫學方面,對於有效的藥方,多有記錄,並有多部醫學著作。此外,他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金屬冶煉的方法等,皆詳為記錄。  沈括自幼對天文、地理等有着濃厚的興趣,勤學好問,刻苦鑽研。少年時代他隨做泉州州官的父親在福建泉州居住多年,當時的一些見聞,均收入《夢溪筆談》。在天文學方面,沈括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曾經制造過我國古代觀測天文的主要儀器——渾天儀;表示太陽影子
地磁偏角示意圖
的景表等。為了測得北極星準確位置,他連續三個月,每天用渾天儀觀測北極星位置,把初夜、中夜、後夜所見到的北極星方位,分別畫於圖上,經過精心研究,最後得出北極星與北極距三度。這一科學根據在《夢溪筆談》中有詳細的記載。《夢溪筆談》中還記載了沈括在數學方面的貢獻,他發展了《九章算術》以來的等差級數,創造了新的高等級數求和法——隙積數。幾何學中,他發明了會圓術,即從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高度來求弓形底和弓形弧的方法。為此日本數學家三上義夫曾給予沈括以極高的評價。  《宋史·沈括傳》稱他“博學善文,於天文、方誌、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沈括“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和“中國科技史上的的里程碑”。  1979年7月1日為了紀念他,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該台在1964年發現的一顆小行星2027命名為沈括。  他在百科全書《夢溪筆談》中,是第一個人把歷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稱統一命名為石油,並對石油作了極為詳細的論述。  曾被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稱為中國科學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日月之形如丸相關習題

1.解釋字義
以( ) 驗( ) 光( ) 故( )
2.解釋句義
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
譯文:( )。
3.本文闡述了哪兩個問題
①問題:( )?答:日月之形如丸,以月盈虧可驗也.
②問題:( )?答: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
以:來
驗:驗證,參照
光:亮
故:因此,所以
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
月亮本身是不會發光的,就像銀色的球體一樣,太陽的光照耀它才使它亮起來
曹操觀滄海》 中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這四句則聯繫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託現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裏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