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旁觀者清

鎖定
旁觀者清(拼音:páng guān zhě qī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後晉·劉昫《舊唐書·元行衝傳》。 [1] 
旁觀者清指局外人比當事者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常與“當局者迷”連用。 [4-5] 
中文名
旁觀者清
拼    音
páng guān zhě qīng
近義詞
瞭如指掌洞燭其奸
反義詞
當局者迷
出    處
《舊唐書·元行衝傳》
注音字母
ㄆㄤˊ ㄍㄨㄢ ㄓㄜˇ ㄑㄧㄥ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

旁觀者清成語出處

後晉·劉昫《舊唐書·元行衝傳》:“當局稱迷,傍觀見審,累朝銓定,故是周詳,何所為疑,不為申列?”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旁觀者清”。 [1] 

旁觀者清成語典故

唐朝有位很有學問的人,名叫元灘,字行衝。他撰寫的《魏典》三十篇,受到當時許多學者的稱讚。有一次,一位大臣上疏唐玄宗,請求把唐初名相魏微修訂、整理的《禮記》列為儒家經典。唐玄宗覺得這個主意好,便命元行衝等人仔細校核,再加上註解。 [2] 
元行衝就和國子博士範行恭、四門助教施敬本等一起整理,編成五十篇,加上註解後呈送唐玄宗。不料,右丞相張説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説,如今的《禮記》是西漢戴聖編撰過的本子,使用到如今近千年。更何況,東漢的鄭玄也已加了註解,已經成為經書。如今要用魏徵的新本子,還加上註解,恐怕不妥當。玄宗覺得他説得也有道理,便改變了主意。但是元行衝對這樣的做法很不滿,就寫了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觀點,並進行辯解,文章的題目叫《釋疑》,用的是客人和主人對話的形式。 [2] 
客人問:“《禮記》這部書,究意哪個編的好?”主人答:“戴聖編的本子,從西漢到現在,已經過許多人的修訂、整理,哪知那些墨守成規的人竟會反對!”客人説:“就像下棋一樣,局中人反而迷糊,旁觀者倒看得清楚。” [2] 

旁觀者清成語寓意

當事人容易被所遇到的事情弄糊塗,失去辨別判斷能力,在旁邊觀看的人卻容易看得清清楚楚。人的視野受到所處地位的限制,還受到所涉及的利益、情感等因素的干擾,而相對於當事者來説,超脱的旁觀者受到的限制和干擾顯然少得多,這就是旁觀者能夠比當事者看得更清楚的有利條件。明白“旁觀者清”的道理,人們只要擺脱個人成見與好惡,努力以全局的眼光看待各方面的問題,同樣可以做到高瞻遠囑,一目瞭然。 [3] 

旁觀者清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旁觀者清”指局外人比當事者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常與“當局者迷”連用。 [4]  [5] 
  • 運用示例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二四回:“正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雖故席上眾人,到不曾看出來,卻被他向窗隙燈影下,觀得仔細。” [4] 
清·天花才子《快心編二集》三回:“我與他説話兜搭,沒有留心看他,你旁觀者清,自然有見。” [4]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俗話説:‘旁觀者清’。這幾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該添減的去處,二奶奶沒行到,姑娘竟一添減。” [5]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從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姐姐細想這寳硯雕弓,豈不是天生地設的兩樁紅定。” [6] 
李劼人《死水微瀾》五部十四:“至今你恐怕還在鼓裏呢?我是旁觀者清,告訴了你,你可不能向別人説呀!” [4] 
參考資料
  • 1.    宋雙雙編. 百部國學傳世經典 中華成語典故 典藏版[M]. 桂林:灕江出版社, 2022.03:286-287
  • 2.    趙曉燕編著. 中華成語故事[M]. 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 2008.10:303
  • 3.    閔天主編. 中國為人處世格言辭典[M]. 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1991.07:252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1058
  • 5.    旁觀者清的解釋|旁觀者清的意思|漢典“旁觀者清”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2-03]
  • 6.    沙長歌編著. 三言二拍妙語辭典[M]. 崇文書局有限公司, 2014.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