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

鎖定
國家文物局為系統梳理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在文物事業的基本特徵,特別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文物工作的典型場景,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推介案例。
國家文物局將通過各種方式,持續深度宣傳推介優秀案例和典型經驗,推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鑑注入強大文博力量。 [1-2] 
中文名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 [1] 
創辦時間
2023年6月10日 [1] 
創辦機構
國家文物局 [1]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獎項歷程

2023年3月16日,國家文物局印發《國家文物局關於開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遴選推介工作的通知》,系統梳理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在文物事業的基本特徵,特別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文物工作的典型場景,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推介案例。 [2] 
2023年6月10日,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國家文物局首次公佈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名單。“工業遺產活化利用 服務美好生活”等10個項目獲評十佳案例,“構建展覽敍事體系 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等10個項目獲評入圍案例。 [1]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獎項設置

分為十佳案例和入圍案例兩部分。 [1]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評選規則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全國範圍內遴選一批導向正確、舉措得力、成效顯著、羣眾滿意的典型案例,給予廣泛宣傳推介,充分發揮引領示範作用,激發文物工作創新創造活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文物新篇章。 [2]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案例定位

立足新發展階段。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深入踐行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聚焦解決文物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在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強化文物管理責任、加強文物價值研究闡釋、提高文物利用水平、讓文物活起來等方面具有示範引領作用。
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髮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一是堅持創新發展,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文物事業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破除體制機制束縛,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二是堅持協調發展,凝聚多方力量,均衡配置資源,補短板、挖潛力,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便捷化,統籌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助推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三是堅持綠色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益,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方式,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四是堅持開放發展,深化文物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文物走出去、引進來,借鑑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以文物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五是堅持共享發展,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盤活用好文物資源,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構建新發展格局。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主動順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塑造以活力動力能力建設為核心、轉變發展方式的新局,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全民共享的格局,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促進各級各類文物得到有效保護,文物治理能力治理水平顯著提升,文物價值挖掘深入淺出,文物利用別開生面,文明交流互鑑豐富多彩,展現文物工作新氣象新作為,把文物事業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2]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案例示例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應在以下方面具有典型示範意義。
(一)創新發展類
圍繞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文物新篇章等探索創新理論;加強法治建設,深化文物領域各方面改革,破除制約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文物資源管理、文物系統保護等方面有突破性進展,在文物安全督察、社會文物管理等方面有開創性實踐,在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便捷化、文博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激勵等方面有引領性成果;在文物“防、保、研、管、用”等基礎研究和急用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應用、專有裝備研製推廣等方面有變革性進步;等等。
(二)協調發展類
統籌文物保護與老城保護、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推動文物工作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深化文物領域“放管服”改革,提高治理效能,在依法保護文物前提下保障重大項目實施;開展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區域文明譜系闡釋展示;探索軍隊文物、工業遺產、農業遺產、尚未核定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等保護利用;等等。
(三)綠色發展類
積極參與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依託老舊建築改建博物館紀念館;大力推行低碳建造方式、低碳技術、綠色建材、綠色施工;廣泛推廣文博單位低碳運營,分區分時精細化管理;有效傳承文物保護傳統材料、營造技藝;等等。
(四)開放發展類
主動策劃選題,聯合開展文物出境展覽,以國際表達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話語和中國敍事體系,展示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燦爛成就、重大貢獻,弘揚中華文化中藴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配合“一帶一路”倡議,開展聯合考古、文物保護修復、文明比較研究等取得標誌性成果;策劃製作語種多、覆蓋廣、反響好的文物音視頻作品、出版物等,提升中華文明國際傳播效能;等等。
(五)共享發展類
深化文物資源免費共享、素材共用、知識共研、共同開發;出台獎勵補助、減税降費、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等政策,吸引社會力量深度參與文物保護利用取得可持續成效;強化文物價值研究闡釋,豐富展覽、教育、研學、文創、鑑定等高品質、多樣化產品與服務供給;等等。 [2]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申報要求

申報案例應已取得顯著成效,形成可借鑑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及做法,主要聚焦一個主題類別,以實例、數據説明問題、總結經驗、梳理成果、提煉示範意義,避免寫成一般性工作總結或情況彙報材料。申報單位參照模板(見附件)思路編寫案例材料,字數控制在4000字左右,可配圖片或視頻説明。
案例申報主體為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文物博物館單位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各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申報材料彙總審核與推薦,推薦數量不超過10項。中央有關文博單位、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可直接向國家文物局申報,各單位推薦數量不超過2項。
申報材料一式三份請於2023年4月15日前報送至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時間以寄出郵戳為準)。電子版請一併發送至聯繫郵箱,並在電子郵件中註明案例聯繫人和聯繫方式。 [2]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遴選推介

國家文物局將組織專家對典型案例進行遴選,視情對相關案例進行實地考察評估,編印《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彙編》,供相關部門、地區和單位交流學習;組織案例宣傳發布、成果經驗推介轉化。 [2]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歷屆回顧

2023年6月10日,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國家文物局首次公佈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名單。“工業遺產活化利用 服務美好生活”等10個項目獲評十佳案例,“構建展覽敍事體系 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等10個項目獲評入圍案例。
本次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行政部門及中央有關單位共申報案例256項,涵蓋了政策法規、文物安全、保護管理、考古發掘、博物館、革命文物、社會文物、科技教育、人才培養、交流合作等各個方面,既有文物工作對於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也有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嶄新成果。
申報案例體現了近年來文物工作的積極探索。在推動文物工作融入國家大局、助推區域發展戰略方面有創新舉措;在文物資源免費共享、素材共用、知識共研、共同開發方面有顯著進步;在破解基層人才缺乏的機制障礙,激勵人才培養方面取得引領性成果;在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便捷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探索性進步;在主動策劃選題,以國際表達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話語和中國敍事體系方面有開拓性實踐。 [1] 
2023年度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名單
項目
單位
獎項
北京
工業遺產活化利用
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2023年度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佳案例
山西
考古學(文物全科)人才培養
讓基層文保後繼有人
上海
社會文物流通管理綜合改革
暢通海外文物迴流渠道
江蘇
依託科技+精細化管理
賦能博物館綠色低碳轉型
浙江
絲綢之路數字文物共享平台
促進文明交流互鑑
四川
多學科研究與保護
推動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雲南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助推鄉村振興
紅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產管理局
紅河州文物局
甘肅
數字敦煌開放素材庫
助力文物資源全民共享
青海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
共建“黃河文化共同體”
中直
亞洲文明系列展覽
深化亞洲文明對話
遼寧
構建展覽敍事體系
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
2023年度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入圍案例
福建
“文物保險+服務”
創新文物管護模式
江西
古陶瓷基因庫
留存文物“密碼”
山東
“聯合認證、共建共管”
突破國有行業博物館發展“瓶頸”
河南
健全文物安全保護體系
守護世界文化遺產
湖南
建設研究型博物館
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廣東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
傳承弘揚同根同源文化
重慶
開放考古遺產資源
推動讓文物活起來
陝西
盤活用好博物館資源
開展青少年曆史文化教育
中直
加強社會化合作
構建“數字文物”產學研用體系
參考資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