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銅器)

鎖定
敦是中國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會時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現在春秋時期,後來逐漸演變出蓋。到戰國時多為蓋形同體。常為三足,有時蓋也能反過來使用。
中文名
拼    音
dūn [1] 
客家話
doi1或duì
粵    音
同“堆”
地    區
中國

文物簡介

考古學中念做duì
青銅器名,古代用來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就飪食器總體的發展變化而言,與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飯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戰國以後則是盒。《禮·名堂位》載:“有虞氏之兩敦。”説明其很早就已經從盛儲器演變成為禮器。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晚期,秦代以後漸趨消失。
青銅器
青銅器(4張)
圖為戰國敦。

引證釋義

形聲字。從攴,𦎫(chún)聲。形旁攴為手持械器治事、擊打狀,表示敦的本義與擊打有關。聲旁,為從亯從羊(會以羊祭享意)羊亦聲的會意兼形聲字,在敦字中表聲,敦與𦎫併為文部。古初即假𦎫為敦,表攻伐、撻伐義。 《合集》 39878:“貞:鬼方弗其𦎫?”又39854:“允其𦎫。”禹鼎:“伐噩。”後加形旁攴(突出治、伐義)而成分化字敦。
敦字最早見於戰國古文字,初時聲旁𦎫的亯與羊兩個構件各自獨立,後漸結合為一,作、、等形,隸變時又組合為……等形,楷書作敦,是筆意、筆勢變化的結合。本義是撻伐(禹鼎例)。引申指治理。
《詩·魯頌·宮》:“敦商之旅。”以上讀duī。 《説文》本義為惱怒,蓋引申義(或假借義)。
荀子·議兵》:“百姓莫不敦怒。”又引申指督促、勸勉、厚道等。陳純釜:“敦(督造)者曰純。”以上讀dūn。
莊子·列禦寇》:“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頤。”古注訓敦為豎。以上讀dùn。古代用以盛黍稷半圓形銅器。
戰國青銅器綯紋敦 戰國青銅器綯紋敦
《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鄭玄注謂“黍稷器”。齊侯敦假“𦎫”為之。以上讀duì。
叢聚貌,讀tuán。通“屯”,駐紮、屯防;聚集、屯聚。雲夢秦簡之“敦表律”即戍邊律,《秦律雜抄》中出現的“敦長”即屯長,隊長,取意於聚。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善者》:“敦三軍,利詘信(申)。”屯亦讀“敦”,見郭店楚簡《老子》甲本。通“淳”,厚。馬王堆闖入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以敦酒半鬥者(煮)㵒(沸)。”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