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故意殺人未遂

鎖定
故意殺人未遂是根據中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由於行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為。故意殺人未遂仍按故意殺人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比照既遂從輕處罰,具體如何判決還要根據具體案情分析
中文名
故意殺人未遂
外文名
Attempted homicide
含    義
故意的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
種    類
對象不能犯、手段不能犯等
根據法律
《刑法》

目錄

故意殺人未遂法律

法律規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十三條 已經着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故意殺人未遂種類

未遂有很多種,包括:
(1)對象不能犯:比如A預謀殺B,深夜看見B躺在牀上便一刀刺過去,發現原來是枕頭。這時被逮到了。這叫故意殺人未遂,屬於對象不能犯的未遂。不影響定罪,隻影響量刑
(2)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不能達到致死的效果,如A用木棒子不停打B的要害想要致B與死地,但是怎麼打也打不死。也屬於故意殺人未遂,不影響定罪,隻影響量刑。
還包括使用的方法不能犯,如A迷信認為扎個小人能害死B,於是天天扎小人詛咒B,這種情況就不屬於犯罪。
(3)客觀不能犯:就是客觀方面讓你達不到致死的效果。如A要殺死B但是B穿了防彈背心,A用盡了所有方法B都死不了。這也屬於故意殺人未遂,不影響定罪,隻影響量刑。
(4)主觀認識錯誤:如A開車撞死B,從B身上壓過去還下來摸了下確定B已經死了。於是逃走了,C路過發現B把他帶到醫院又救活了,也屬於 故意殺人未遂,不影響定罪,隻影響量刑。
(5)能犯的未遂,有實際可能達到既遂的未遂。例如甲某槍殺乙某,被乙某逃脱的。如果甲某擊中乙某,能將乙某殺死,這種情形有既遂的可能,但因為意志以外原因沒有既遂,是能犯的未遂。類似情況如,投放致死量的毒藥被識破而未遂的;偷竊財物時因被發現而未遂的。如沒有被識破、發現則能夠既遂。

故意殺人未遂行為內容

故意殺人(未遂)罪,行為人主觀心理狀態和殺人既遂是一致的,行為人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剝奪他人的生命,並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殺人未遂,即死亡的結果所以沒有發生並不是由於行為人主觀上故意的內容的改變,只不過是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某種原因沒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因此,區別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未遂)罪,不能單純地看行為結果。如果行為人主觀心理是追求他人死亡的目的,雖然沒有發生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也不能認為是故意傷害罪,而應認定為故意殺人(未遂)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