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扁山

鎖定
扁山是一座位於襄陽城南5.5公里處,面積約6平方公里的山,因其山脊狹長而得名。另有説法扁山舊稱柳子山。
扁山風景迷人,站在主峯遠眺,俯瞰眾山小。
扁山中有多種奇珍。據説,這裏有近200種樹,常見植物約300種,藥材上百種。
扁山還與記載於《帝王世紀》中的伏羲的神話傳説有關。
中文名
扁山
地理位置
襄陽城南5.5公里處
佔地面積
6 km²
海    拔
424.5 m
古    名
柳子山,柳橫山,匾山,襄山 [1] 

扁山山峯簡介

據明《襄陽郡志》記載:“匾山在縣南十里,其形匾,故名。”《襄陽市地名志》描述,扁山位於襄陽城南5.5公里處,面積約6平方公里,因山脊狹長,故得名。
扁山古稱匾山,主峯海拔高度為459米,是襄陽市區最高峯,號稱“襄陽第一峯”。另有説法扁山舊稱柳子山,過去在扁山與萬山之間還設有柳子關 [2] 

扁山扁山風景

扁山之南峯為次峯,海拔424.5米,北峯為主峯,兩峯之間距離約為千米,山樑海拔在400米以上。據考證,六億年前新元古代時期的震旦系形成了這裏的山脊,危石聳立,巖壁陡峭,那岩石像天外飛石、像海豚沖天、似雄鷹展翅、如猛虎下山,千姿百態。山勢東峭西陡、南緩北秀。層層岩石含有石灰石、煤等,是個寶山。
由次峯向北,羊腸小道穿梭巖間,有華山之險、黃山之峻。行數百米,有塊巨巖懸空,巖平如觀景台,稱為玉擔石,近來登山者在石上刻出所謂“卧佛石”的字跡。山樑豎起的鐵塔,電纜跨山而過,通往襄城西部。
北峯(即主峯),遠望北方,人頓時豁然開朗。襄陽古城風光秀麗,鴨綠的漢江像飄逸的綢帶,融入天際,公路、鐵路、水路把“南船北馬”變為當今的“鄂西北交通樞紐”。
遙望東方桐柏山系的大洪山餘脈,那鹿門山孟浩然皮日休龐德公的隱居地。縱覽西南大巴山系的荊山支脈,山巒連綿,千峯競秀,荊楚風光,氣象萬千。俯瞰北坡,有襄樊戰役遺存的戰壕壘石,還有19世紀末,外國傳教士和商人修建的避暑休閒養生的“洋人堂”遺址。
站在主峯觀雲海、看日出、評彩霞,感慨山不高,但集奇、險、秀、峻於一峯。極目遠眺,氣勢磅礴,錦繡河山,天地一色。俯視眾山小,湖泊如鏡,風景如畫,我們盡情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不正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寫的《登望楚山最高頂》景象嗎?“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躋。石壁疑削成,眾山比全低。晴明試登陟,目極無端倪。雲夢掌中小,武陵花處迷,暝還歸騎下,蘿月映深溪。”站在這裏,見湖泊(襄城渭水水庫)如鏡,水天一色,風景如畫。
玉擔石
在扁山的山脊上,有兩塊突出的巨石,一種傳説是金黃小姐避難時挑上去的兩捆柴,也有傳説是玉擔石,是真武修行時練恆心,每天把這兩塊石頭從山腳下用扦擔挑上山,第二天又把它擔下來,日久終於修成正果。如果你過細看,每塊石頭上還有扦窩呢。 [3] 

扁山山中奇珍

山邊的路爬滿淺黃色的鞭草,現出朵朵墨綠色的地衣。邊有清水泉,泉水甘甜,清澈見底。山谷中有白的毒菇、黃的松菌、赤的靈芝、黑的木耳。何首烏藤依樹而繞,野葡萄掛上樹梢,枝繁葉茂的樟、楝、松、柏不斷。據説,這裏有近200種樹,常見植物約300種,藥材上百種。上山後,沿途山陡樹稀,巖多草盛。當地農民講,幾十年前,這兒有虎有豹,至今西北坡還有老虎洞呢。史料記載,明朝時,這裏每年把襄陽鹿作為貢品獻給皇帝。

扁山史書記載

史引東漢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雲:“伏羲葬南郡,在襄陽”。
(唐朝)司馬貞《史記·三皇本紀》雲:“按皇甫謐,伏犧葬南郡”。
(南宋)羅泌撰《路史》雲:“伏羲……世紀雲葬南郡在襄陽”。
(清代)馬驌撰《繹史》雲:“帝王世紀庖犧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
(清代)夏力恕《湖廣通志》載: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長沙舜葬零陵。
乾隆版《欽定四庫全書》、《通鑑外紀》、《世説新語》、《元和郡縣誌》中亦有詳細記載。

扁山神話傳説

扁山故事古蹟

(清代)馬驌撰《繹史》雲:“帝王世紀庖犧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南宋)羅泌撰《路史》雲:“伏羲……世紀雲葬南郡在襄陽”。而《繹史》、《路史》在乾隆的《欽定四庫全書》中有詳細記載。
據説伏羲隕落之後葬在南郡襄陽的峴山中。世人為了紀念這位遠古的偉大帝王在襄陽的紫蓋山上修建了石頭建的伏羲廟,廟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廟前有石制牌匾一付。直到南北朝時香火一直十分興盛,但世風日下,戰亂不斷。已昇天為神的伏羲天帝看到這一切,心中痛惜,化為凡人下屆點播世人。但是當時在伏羲廟的一位年輕人不僅不領情還對伏羲神像不敬。伏羲一氣引來一陣天罡雷風,颳倒了紫蓋山上的伏羲廟。從此伏羲廟又化為砂石散落山中。而廟前的石制牌匾也被刮到了南邊羣山間,並化為一座山峯,因為這座山是伏羲廟的牌匾所化,而且又形似匾所以被襄人稱為匾山,後訛音為扁山。石像也同時飛落到南邊化為一座山峯,因為此山奇險陡峭故俗稱尖山。

扁山太昊與伏羲

關於太昊伏羲氏,此説始於劉歆,他用比附左傳與周易爻辭的辦法把伏羲與太皞説成一人,兩千年間,大家全認為定論。徐旭生先生認為“太昊在後來與伏羲成了一個人,是齊魯學者綜合整理的結果。”實際上伏羲太皞原非一人。
伏羲氏,又稱宓羲、包犧、庖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是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傳説人類由他和女媧氏兄妹相婚而產生。《竹書紀年》曰:“帝女遊於華胥之淵,感地而孕,十三年生庖犧。”傳説他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反映中國原始時代漁獵畜牧的情況,傳説八卦也出於他的製作。所以他應當是人類社會發展到漁獵經濟時期的代表。
太皞,亦作太皓,太昊,傳説中古代東夷族的首領,風姓,居陳(今河南淮陽),傳曾以龍為官名。春秋時任、宿、須句、顓臾等國即其後代。自劉歆把太皞、伏羲合一體後,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將其列為“三皇”,即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太皞伏羲氏為“三皇”之首、“百王先”。
太皞伏羲氏,風姓也,蛇身人首,母曰華胥,燧人之世履大人之跡於雷澤,生伏羲,蛇身人首。有聖德,為百王先。仰觀天象,制嫁娶,取犧牲以充庖廚,造書契以代結繩,畫八卦,都陳(宛丘,今河南淮陽古有宛丘),“葬南郡,在襄陽”或曰:“冢在山陽高平”。今河南淮陽有太昊陵(襄陽乃伏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