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原稱襄樊,湖北省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60]
、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4]
、長江中游城市羣成員之一
[3]
。國務院批覆確定的湖北省新型工業基地和鄂西北中心城市。
[83]
襄陽共轄3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總面積1.97萬平方千米。
[1-2]
截止2021年底,襄陽市常住人口527.1萬。
[79]
2022年,襄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27.81億元。
[93]
襄陽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湖北西北部,漢江中游,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肇始於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5-6]
襄陽歷史沿革
編輯襄陽最早的文化遺存主要集中在漢水北岸,包括軍營坡、龔家洲、金雞嘴、山灣等舊石器時代遺址。器物製作方法多采取直接單面打擊,製作特點與陝西“藍田人”、山西“丁村人”使用的同類器相似。遺址時代約為距今10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或偏晚階段。
至少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襄陽先民開始嘗試磨製石器,製造工具,漁獵採集,刀耕火種。經調查,襄陽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點達180餘處,它們基本沿漢水及其支流兩岸較為密集地分佈,尤其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逐步在漢水中游北岸的南襄盆地西南部、西岸的襄宜平原和東岸的隨棗走廊形成了相對集中的較大規模聚落羣,在山體較大的鄂西山地邊緣也有少量分佈。
夏分天下為九州,今境分屬荊、豫二州之域。
春秋時期,楚國強盛,先後滅掉諸國,今境全屬於楚,遂置北津戍。(今境指現今地級襄陽市的管轄範圍,下同)
西漢今境依然分屬南郡、南陽郡,而兩郡則同隸荊州刺史部。今境共置十二縣,南郡有襄陽、宜城、中廬、邔、鄀;南陽郡有鄧、山都、陰、酇、筑陽、蔡陽、舂陵等。約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建襄陽城,置襄陽縣,以縣治位於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
東漢光武帝時恢復原名。至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荊州刺史劉表徙治襄陽,襄陽遂成為南郡、南陽郡、江夏郡、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章陵郡等八郡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荊州,今境分屬南陽郡、襄陽郡、南鄉郡。南陽郡有鄧、章陵、襄鄉、蔡陽等縣;襄陽郡有襄陽、宜城、中廬、邔、山都、鄀等縣;南鄉郡有酇、陰、筑陽等縣。
襄陽好風日(2張)
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割荊州之襄陽、南陽、新野、順陽、隨置雍州,治襄陽縣。有襄陽郡(領縣襄陽、中廬、邔)、京兆郡(領縣鄧城、杜、新豐)、扶風郡(領縣筑陽、汛陽)、河南郡(領縣蔡陽、襄鄉)、廣平郡(領縣陰)、義成郡(領縣義城、萬年)、馮翊郡(領縣鄀)、始平郡(領縣酇)、華山郡(領縣華山、藍田、上黃)等。此外,梁州新城郡之沶鄉(今保康境)亦在今境。齊、梁郡縣設置混亂,今境基本仍屬雍州、梁州。梁朝時蕭詧以襄陽降西魏(554年)。
西魏恭帝得襄陽,置襄州總管府,領襄陽、河南、山都等十三郡。今襄城區境有襄陽縣、中廬縣、義安縣。今宜城市境有邔縣、鄢、率道、漢南、武泉縣。今南漳境有上黃、開南、穰、歸仁等縣。今老河口境有酇、陰城、陰、順陽、安山、龍泉、湖裏、白亭等縣。今谷城境有筑陽、義成等縣。今樊城區境有樊城、安養、山都等縣。今保康境有大洪縣。得蔡陽,置蔡州。領蔡陽、千金二郡。今棗陽境有蔡陽、雙泉、瀴源等縣。今襄州區境,無考。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郡,以州統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以郡統縣。今境分屬襄陽、舂陵、房陵、南陽四郡。襄陽郡領襄陽、安養、常平、谷城、上洪、率道、漢南、鄀、陰城、義清、南漳等縣。舂陵郡領棗陽、舂陵、清潭、蔡陽等縣。房陵郡之永清縣(保康西境),南陽郡之順陽縣(老河口境東北)。
唐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今境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為十五道,今境屬山南東道。襄州襄陽郡領七縣:襄陽、鄧城、谷城、義清、南漳、宜城、樂鄉。州治、道治於襄陽縣。今境之棗陽市屬隨州漢東郡棗陽縣、唐城縣。今境之保康縣屬房州房陵郡永清縣。
五代政區大致沿襲唐制。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國為十五路。京西路治河南府(今河南洛陽),轄十六州,其中襄州領有襄陽、鄧城、谷城、宜城、中廬、南漳六縣。今境棗陽屬隨州,老河口屬光化軍。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十五路分為二十三路。京西路分為京西南路(治襄陽)、京西北路(治河南府)。南路轄(金州、均州、鄧州、唐州、隨州、郢州、襄州、房州)八州。襄州領縣不變,省光化軍,乾德縣改為光化縣隸屬襄州。今棗陽市境屬隨州棗陽縣。元祐初,復置光化軍,光化縣複名乾德縣為軍治。宣和元年(1119年),襄州升為襄陽府。紹興五年(1135年),“省鄧城(縣),入襄陽”,襄陽縣轄境遂擴展至漢水以北,仍屬襄陽府。
1949年組建襄樊市,隸屬桐柏行署第三專署。1950年5月,襄樊市隸屬襄陽專署。次年6月,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改稱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陽區專員公署。
1979年,襄樊市升格為省轄市。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1983]164號函批准撤銷襄陽地區,其行政區域併入襄樊市。
2001年8月31日,撤銷襄陽縣,設立襄樊市襄陽區。將原襄陽縣的張灣鎮、東津鎮、雙溝鎮、張家集鎮、峪山鎮、黃龍鎮、程河鎮、朱集鎮、古驛鎮、夥牌鎮、黃集鎮、石橋鎮、龍王鎮和襄樊市樊城區的米莊鎮劃歸襄陽區管轄。
[8]
2010年12月9日,據鄂政函[2010]366號《省人民政府關於襄樊市更名的通知》,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襄陽區正式更名為襄州區。至此,襄陽市所轄政區為:南漳縣、谷城縣、保康縣;宜城市、棗陽市、老河口市;襄城區、樊城區、襄州區;襄陽高新技術開發區、魚梁洲經濟開發區、襄陽經濟開發區(東津新區)。
[9]
2021年8月6日,根據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驗收工作有關安排,經技術組暗訪、專家組實地驗收、向社會公示等程序,確定襄陽市達到了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創建預期目標。成為為“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
[65]
襄陽行政區劃
編輯區劃名稱 | 駐地 | 街道 | 鎮 | 鄉 | 面積(平方千米) | 行政區劃代碼 | 郵政編碼 |
---|---|---|---|---|---|---|---|
襄陽市 | 襄城區 | 27 | 74 | 4 | 19626 | 420600 | 441000 |
6 | 2 | 1 | 645 | 420602 | 441021 | ||
10 | 3 | - | 614 | 420606 | 441002 | ||
肖灣街道
[57]
| 4 | - | 2306 | 420607 | 441100 | ||
2 | 7 | 1 | 1032 | 420682 | 441800 | ||
3 | 12 | - | 3277 | 420683 | 441200 | ||
2 | 8 | - | 2115 | 420684 | 441400 | ||
- | 10 | - | 3859 | 420624 | 441500 | ||
- | 9 | 1 | 2553 | 420625 | 441700 | ||
- | 10 | 1 | 3225 | 420626 | 441600 |
襄陽地理環境
編輯襄陽位置境域
襄陽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居漢水中游,地跨東經110°45′~113°06′、北緯31°13′~32°37′,北鄰河南省南陽市,南與荊門市相鄰,東接隨州市,西連十堰市。行政區域總面積1.97萬平方千米
[59]
,呈不規則的平行四邊形,邊界線全長1332.8千米。
襄陽地形地貌
襄陽市地形為東低西高,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部、中部、西部分別為丘陵、崗地、山地,約佔襄陽總面積分別為20%、40%、40%。東部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250米之間,主要分佈在棗陽東部的新市鎮、鹿頭鎮、劉升鎮、吳店鎮、平林鎮、王城鎮等,最高點是與河南省交界處的玉皇頂,海拔778.5米。中部為崗地丘陵,兼有平原,主要分佈在棗陽西部各鄉鎮和襄陽、宜城、老河口全部以及南漳東部鄉鎮,宜城孔灣鎮八角廟村,海拔44米,是全市最低點。西部為山區,包括保康全部、谷城大部和南漳中西部,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2000米,是全市最高點。
[12]
襄陽地質
襄陽市橫跨揚子準地台與秦嶺地槽兩個性質不同的大地構造單元。以房縣~襄陽~廣濟深斷裂為界,斷裂以南的保康、南漳、宜城三縣全境和谷城、襄州、棗陽等縣(市)的南部邊緣位於揚於準地台區,約佔全市總面積的42%;斷裂以北的老河口市和谷城、襄州、棗陽等縣(市)的大部分地區位於秦嶺地槽區,約佔全市總面積的58%。
[13]
襄陽氣候
襄陽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這裏既有滔滔漢水流經,又有乾冷、暖濕空氣交綏,冬寒夏暑,冬幹夏雨,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加之複雜多樣的地貌類型對氣候要素產生明顯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內氣候形成了各種類型。境內繁多的植物、動物種類,即受惠於氣候的複雜多樣性。全市年平均氣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間,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無霜期在228~249天之間。全市熱量資源不僅豐富,而且具有較明顯的過渡性,可以説兼備了南北氣候特點。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佔400~450毫米。全年降水量為107~135天。太陽輻射較為豐富,年平均總日照時效為1800~2100小時。又由於境內大部分地區處於温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強的季節,正是主要農作物的旺盛生長季節,故全市氣候資源上的優勢,極有利於農業生產潛力的發揮。
[14]
襄陽自然資源
編輯襄陽水資源
水文(2張)
襄陽生物資源
襄陽市有維管束植物189科828屬1698種;其中蕨類植物93種,隸屬27科50屬;種子植物1605種,隸屬162科778屬。境內有國家級珍貴樹種61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4種。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268種,其中鳥類151種,獸類60種,爬行類34種,兩棲類23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10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50種,國家“三有”保護和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8種;非脊椎類陸生野生動物3萬餘種。
[16]
襄陽礦產資源
襄陽市發現各類礦產57種,礦產地520餘處,其中24種探明儲量,探明各類礦產保有資源儲量19.64億餘噸。在探明的礦產儲量中,金紅石探明儲量居全國首位;鋁土礦、軟質耐火粘土探明儲量居全省第一位;硬質耐火粘土和磷礦、石灰石探明儲量分別居全省第二、第五位。優勢礦產主要有鈦礦(金紅石)、磷礦、硅石礦等。
[17]
襄陽人口
編輯201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89.8萬人,常住人口568.0萬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1.7%。
根據襄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襄陽市常住人口為5260951人。
[58]
全市常住人口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500307人相比,減少239356人,下降4.35%,年平均下降0.44%。全市共有家庭户1810009户,集體户70559户,家庭户人口為4903729人,集體户人口為357222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71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27人相比,減少0.56人。
[63]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58元,增長9.72%,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97元,增長9.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3元,增長9.41%。
襄陽市屬散居少數民族地區,有40個少數民族成分,分別是回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壯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羌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仡佬族、錫伯族、拉祜族、景頗族、克爾克孜族、達翰爾族、仫佬族、撒拉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羅斯族、京族、獨龍族、門巴族。
襄陽政治
編輯職務 | 姓名 |
市委書記 | 王祺揚
[80]
|
市委副書記、市長 | |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 |
副市長 | |
襄陽經濟
編輯襄陽綜述
襄陽(3張)
2020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比上年上漲10.2%,衣着價格下降3.8%,居住價格上漲0.1%,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2%,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3.7%,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1.3%,醫療保健價格上漲2.0%,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5.2%。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上漲3.1%。
[64]
2020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6.96萬户,市場主體累計達到53.48萬户,比上年增長6.9%。其中,新登記企業類市場主體1.86萬户,累計達到11.14萬户;新登記個體工商户5.04萬户,累計達到41.49萬户。
[64]
2019年,襄陽市地方財政總收入477.1億元,比上年增長0.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0.2億元,增長1.6%,剔除減税降費政策等不可比因素影響,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12.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01.7億元,下降1.8%,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7.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29.7億元,比上年增長8.8%。
2019年,襄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58元,增長9.72%,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97元,增長9.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3元,增長9.41%。
2019年,襄陽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4%,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比上年上漲7.2%,衣着價格下降1.8%,居住價格上漲0.9%,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2.1%,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0.8%,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2.1%,醫療保健價格上漲2.6%,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2.3%。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上漲2.3%。
襄陽第一產業
2019年,襄陽市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47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全市糧食總產量467.1萬噸,比上年下降3.0%;糧食種植面積781.7千公頃,下降5.8%。棉花產量0.9萬噸,下降7.9%;油料產量35.7萬噸,增長13.9%;蔬菜及食用菌產量291.4萬噸,增長4.1%;茶葉產量9969噸,增長8.5%;水果產量104.0萬噸,增長5.9%。
[2]
2019年,襄陽市生豬出欄395.3萬頭,比上年下降30.2%;羊出欄131.5萬隻,增長2.7%;牛出欄33.0萬頭,增長1.2%;家禽出籠7152.4萬隻,增長11.6%;水產品產量20.0萬噸,增長3.9%。
2020年,全市糧食總產量472.4萬噸,比上年增長1.1%;糧食種植面積786.7千公頃,增長0.6%。棉花產量0.7萬噸,下降22.5%;油料產量37.6萬噸,增長5.4%;蔬菜及食用菌產量294.4萬噸,增長1.0%;茶葉產量10566.0噸,增長6.0%;水果產量115.5萬噸,增長11.0%。
[64]
2020年,全市生豬出欄383.6萬頭,比上年下降3.0%;羊出欄103.4萬隻,下降21.4%;牛出欄30.2萬頭,下降8.6%;家禽出籠7729.5萬隻,增長8.1%;水產品產量19.7萬噸,增長1.1%。
[64]
襄陽第二產業
2019年,襄陽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紗產量76.2萬噸,下降9.0%;布產量26.0億米,增長5.7%;服裝產量28545.2萬件,增長10.4%;白酒產量3.5萬千升,增長16.7%;化肥產量63.8萬噸,增長27.1%;水泥產量1225.8萬噸,增長8.8%;鋼材產量187.7萬噸,增長5.2%;汽車產量36.0萬輛(含風神襄陽汽車有限公司在襄陽生產車輛產量),下降8.2%。全市全社會用電量164.8億千瓦時,增長5.7%,其中,工業用電量98.4億千瓦時,增長3.4%。
2019年,襄陽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798.8億元,增長13.9%;實現利潤總額303.3億元,增長8.5%。
2019年,襄陽市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1133.2億元,增長15.1%。
襄陽第三產業
2019年,襄陽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比上年增長12.1%,其中500萬元以上投資增長15.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65.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7%,其中,工業投資增長4.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8.1%。
2019年,襄陽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800億元,達到1862.8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731.5億元,增長17.6%。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1592.4億元,增長12.2%;鄉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270.4億元,增長12.8%。
2019年,襄陽市外貿進出口總額3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7%。其中,出口28.6億美元,增長18.7%;進口4.4億美元,下降0.8%。全市新批外資項目28家,增長33.3%;實際外商直接投資9.6億美元,增長8.8%。
襄陽社會事業
編輯襄陽科學技術
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企業782家,實現增加值1019.2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其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製造業實現增加值944.9億元,增長11.4%。
襄陽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底,襄陽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687所,其中,普通高校5所;中等職業學校31所,在校生2.6萬人;普通中學243所,在校學生26.3萬人;小學473所,在校生37.9萬人。全市現有專任教師5.2萬人。
[2]
基礎教育
小學:襄陽市二十中學、襄陽市米公小學、襄陽市大慶路小學、襄陽市實驗小學、襄陽四中小學部、襄陽市三十九中小學部等;
初中:襄陽市實驗中學、襄陽市三十一中、襄陽市諸葛亮中學、襄陽市三十五中、襄陽市三十八中、襄陽市三十九中、襄陽四中初中部、襄陽五中實驗中學等;
高中:襄陽一中、襄陽三中、襄陽四中、襄陽五中、襄州一中、襄陽市致遠中學、襄陽市三十六中學、襄陽市第二十四中學等。
高等教育
襄陽文化事業
2019年,全市在市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登記註冊的民間表演團體為36個,文化館10個,博物館11個,公共圖書館10個,藏書量達2675.2千冊。
襄陽醫療衞生
截至2019年底,襄陽市共有衞生機構3661個,其中,醫院、衞生院214個,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8個,婦幼保健院8個;衞生機構牀位數39254張;衞生機構人員44804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35820人,執業醫師13779人,註冊護師(士)16119人。
襄陽體育事業
襄陽社會保障
2019年,襄陽市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2.3萬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0.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6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9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7247個,發放小額創業擔保貸款放貸金額1.2億元。
襄陽交通運輸
編輯襄陽總體
襄陽自古即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歷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襄陽西接川陝,東臨江漢,南通湘粵,北達中原,是鄂、豫、渝、陝、四省市毗鄰地區的交通樞紐。
2017年,襄陽市公路里程29920.3千米,其中,等級公路通車裏程28466.6千米。高速公路通車裏程599千米。全市公路貨物週轉量574.1億噸千米,增長9.4%;公路旅客週轉量53.8億人千米,增長1.5%。襄陽機場航線現已通達20座城市21個航點,全年保障運輸航班12267架次,同比增長29.4%;完成旅客吞吐量102.7萬人次,同比增長24.6%;完成貨郵吞吐量2914.7噸,同比增長16.1%。
[21]
襄陽水運
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穿境而過。漢江襄陽碼頭歷史悠久,早在東周春秋時期就開始營運。西漢時期,襄陽碼頭已成為漢水中游的重要港口。漢江中下游的航運除已建成的崔家營、王甫洲樞紐,已開工的興隆樞紐外,漢江下游千噸級航道整治工程也已開工,新集、碾盤山等樞紐正加緊進行前期工作。
襄陽港是中國第二十大內河港口,國家“西煤東調、北煤南運”的主要中轉港口,是漢江流域港口服務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核心組成部分。襄陽港將形成以大宗散貨、件雜貨、集裝箱、商品汽車運輸為主,兼顧旅遊客運功能的綜合性港口。
襄陽港劃分為2個港區,其中漢江干流港區1個(陳埠港區),支流港區1個(唐白河港區)。
襄陽航空
襄陽劉集機場位於襄陽市東北角,距市中心18千米,機場於1989年12月14日正式通航,成為中國第一家由地方集資新建的民用機場。機場開通有到北京(南苑)、北京(首都)、上海(虹橋)、上海(浦東)、廣州、深圳、武漢、天津、海口、重慶、西安、杭州、成都、温州、廈門等航線,此外通過經停武漢天河機場,可一票中轉全國多數機場。除了劉集機場外,襄陽的老河口市也有老河口機場,老河口機場位於老河口市城區東郊,是全國五大軍用機場之一。
襄陽鐵路
車站有開往北京、上海、成都、重慶、武漢、南京、鄭州、廣州、西安、福州、太原、洛陽、哈爾濱、無錫、南通、海口等全國各大中城市。2009年10月1日,襄陽與武漢之間開通了高速動車組。武漢至襄陽城際鐵路已納入規劃。
2012年7月1日,襄陽東站建成投入使用,負責分擔原襄陽站漢丹線,襄渝線的東西方向客流和新增動車的停靠,也是滬蓉鐵路線上重要的一個站點。
襄陽公路
市境內高速公路長27千米。襄十高速公路:襄(陽)至十(堰)高速公路及連接線襄陽段98.53千米;襄荊高速公路:襄(陽)至荊(州)高速公路襄陽段57.15千米;孝襄高速公路:孝(感)至襄(陽)高速公路襄陽段91.09千米;陽魏高速公路:襄(陽)至南(陽)高速公路襄陽段22.81千米;麻竹高速襄陽段(在建)。
襄陽內中外環線正在修建中,成為湖北除省會武漢外第一個修內中外環線的地級市,屆時襄陽將實現各區縣互通高速公路。
2012年12月26日,襄陽繞城高速正式開工建設(東段於2017年1月25日正式通車),同時316、207國道襄陽城區段改建工程,是襄陽市“十二五”交通重點工程。316國道襄陽城區段起於雙溝鎮,自東向西經夥牌、龍王鎮,止於老河口仙人渡鎮,全長62.9千米,概算總投資14.6億元;207國道襄陽城區北段改建工程,起於襄州區黃集鎮鄂豫交界處,自北向南經過夥牌、團山鎮,止於鄧城大道,全長35.6千米,概算總投資6.3億元。
襄陽地方文化
編輯襄陽文化遺產
文化(3張)
襄陽荊楚文化
襄陽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孕育了楚賦開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傳至今。留下了穿天節、端公舞、牽鈎戲、鎖吶巫音、苞茅縮酒等楚風遺俗,留下了西周鄧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羣、棗陽九連墩等楚文化遺址。
襄陽三國文化
上承漢末,下啓魏晉,在近百年羣雄爭戰、風雲際會的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精準分析時局、提出《隆中對》,使襄陽成為三國鼎立格局形成的源頭;以羊祜鎮守襄陽、杜預上表滅吳方略為標誌,襄陽成為晉滅吳、完成統一大業的策源地。東漢末年,北方戰亂,劉表領荊州牧(公元190~209年),“愛民養士,從容自保”,把襄陽治理得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成為亂世中一片安寧的“綠洲”,數以千計的士人紛紛來到襄陽,諸葛亮、司馬徽、龐德公、龐統、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謀略精英,經學家宋忠、文學家王粲、書法家梁鵠、音樂家杜夔等一批傑出人物匯聚襄陽。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著《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等,對中國史學發展影響深遠。
東晉高僧釋道安在襄陽長達15年之久,研究佛學,講經弘法,統一佛教姓釋,確立僧律戒規,首創中國僧制,編撰中國第一部佛經目錄,奠定了印傳佛教中國化的基礎,對中國文化儒釋道格局的形成乃至整個漢傳佛教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使襄陽一度成為全國的佛教傳播中心。
襄陽是“中國三國文化之鄉”,三國文化遺產豐富,《三國志》86卷中有18卷寫到襄陽,《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2回故事發生在襄陽,現存有50餘處三國曆史文化遺址、遺蹟,司馬薦賢、三顧茅廬、馬躍檀溪、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發生在襄陽的三國故事。孕育了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和品格。
襄陽漢水文化
古有“江河淮漢”之説,漢水流域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襄陽踞漢水中游,東西交匯、南北貫通,“漢晉以來,代為重鎮”,是漢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襄陽成為歷史上的區域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成為漢水文化中具有重要影響和代表性的區域。主要體現在商業文明歷史悠久。漢水是中國古代內河最便捷、最暢達、最繁忙的“黃金水道”。襄陽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是漢水流域最重要的水陸碼頭,商業文明延綿2000多年。漢代襄陽“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隴坻,下接江湖,導財運貨,懋遷有無”;唐代襄陽“往來行舟,夾岸停泊,千帆所聚,萬商雲集”;明清時期的襄陽“商賈連檣,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建有20多個商業會館、30多個碼頭,商業輻射到黃河上下、長江南北。
電影創意當時定名《諸葛亮與黃月英》。劇本創作完成後,電影更名為《襄陽·卧龍出山》。
襄陽詩賦文化
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詩經》《楚辭》均發源和交匯於漢水流域,《詩經·漢廣》描寫的漢水女神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影響最深遠的江河女神形象。歷經千百年流傳,漢水女神形象成了千萬漢水女兒美麗、善良、聰慧、高貴的象徵,寄託了漢水流域人民在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對美的追求、善的推崇和情的嚮往。襄陽人宋玉和王逸是《楚辭》的主要作者,宋玉推動了楚辭向楚賦的轉變,王逸編撰了《楚辭章句》。
襄陽書畫文化
襄陽是“中國書法名城”,歷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國時期的梁鵠、邯鄲淳,隋唐時期的丁道護、杜審言,北宋時期的米芾、米友仁、張友正等。米芾世稱“米襄陽”,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家”,他的畫以“米點山水”著稱於世,他的《研山銘》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習書臨摹的法帖。
襄陽古城文化
襄陽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個大型軍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軍事文化的烙印。據史料記載,歷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戰爭發生在襄陽。其中,宋元大戰曠日持久,長達六年,使“鐵打的襄陽”名噪海內外。“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兵家必爭之地,天下之腰膂”,描述了襄陽軍事戰略地位的重要。
襄陽紅色文化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襄陽誕生了鄂西北第一個黨組織、第一支正規紅軍武裝,中國早期革命家蕭楚女兩次到襄陽傳播革命火種,賀龍帶領紅三軍轉戰鄂西北、中原突圍鏖戰襄陽、“五路大捷”之一的襄樊戰役等,在中國革命史和軍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襄陽大地湧現了程克繩、謝遠定、黃火青、吳德峯、胡繩等一批老一輩革命家、理論家,湧現了張光年、陳荒煤、梁斌、藍光等一批文學藝術家。抗日戰爭時期,襄陽成立了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委員會,李公僕、老舍、姚雪垠、臧克家、李可染等一批愛國文人志士來到襄陽工作,給襄陽的文化藝術帶來新的繁榮。
襄陽方言節慶
襄陽方言準確來説是指其所屬各縣市方言的總和,語言學分類屬於官話中的西南官話鄂北片,除入派陽平之外,音調與成渝片差別較大,又類於中原官話。西南邊受秦巴方言的影響,語言“清輕略帶秦”,東北邊語言濁得近豫音。從語音、詞彙、語法諸方面來看,襄陽話與普通話均有差異,而以語音差異較大。
由於20世紀60—70年代三線建設時期,襄陽主城區及下屬縣市遷入大量使用吳語與東北官話的人口,今市區仍然存在吳語與東北官話的方言島,同時也造成了北部城區,以及原三線建設單位附近地區大部分居民普通話語音十分標準但不能使用本地方言進行交流的情況。襄陽本地流行的節日和習俗:火把文化節、拔河節、穿天節、諸葛亮文化節等。
襄陽影視作品
電影《襄陽》取材青年諸葛亮隱居襄陽10年的史實,由諸葛亮與黃月英的愛情起始,轉而描述卧龍鳳雛“雙雄會”友情,再整體再現才俊雲集的襄陽文化圈,展示風雲際會的建安亂世,揭示千錘百煉方成才的東方價值觀。
電影創意當時定名《諸葛亮與黃月英》。劇本創作完成後,電影更名為《襄陽·卧龍出山》。
[22]
襄陽諸葛亮文化節
“襄陽諸葛亮文化旅遊節”又稱“諸葛亮文化節”,是襄陽為紀念古代傑出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而舉辦的一項節日文化活動,是“文化襄陽”中重要組成部分,形式靈活多樣。
襄陽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襄陽大學生電影節創立於2011年,是由中共襄陽市委、襄陽市人民政府、湖北文理學院主辦,天一兄弟傳媒、中共湖北文理學院黨委宣傳部、襄陽廣播電視台聯合承辦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襄陽名優特產
編輯襄陽統觀
襄陽菜是楚菜系的北味菜,以襄陽和鄖陽(今十堰)地區的風味為基礎,吸收鄂豫陝渝四省的風味。特點是以豬、牛、羊肉為主要原料,加以該地區特產山珍和野味,製作方法以紅扒、熱燒、生炸、回鍋、涼拌居多。巴蜀荊楚地區的人們生性嗜辣,幾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與麻辣的川菜、猛辣的湘菜不同,楚菜講究的是鮮辣。
襄陽菜既有着楚菜鮮辣的特點,又保持着自己的風味,烹製手法以蒸、煨、炸為主,尤喜菜上淋油。襄陽名菜有三鑲盤、夾沙肉、襄陽纏蹄、紅燒蹄膀、糖醋白菜、清蒸槎頭鯿、泡菜牛肚絲、醬豬大骨、醬爆肉、宜城盤鱔、宜城大蝦等。
襄陽襄陽大頭菜
大頭菜與榨菜一樣,都是芥菜的變種。榨菜是莖用芥菜,大頭菜是根用芥菜,雪裏蕻是葉用芥菜。而芥末調料,是芥菜的種子碾磨成的。襄陽大頭菜的醃製,須三醃、五滷、六曬,這一獨特工藝,被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襄陽襄陽大耳黑豬
襄陽程河柳編
襄陽孔明菜
襄陽牛油麪
主要出現在早點攤位,以及小飯館。由於麪條已經提前煮至8~9成熟,上桌速度很快,顧客無需等待再加上其口味特點一辣二麻三鮮;經常配襄陽黃酒(一種乳白色的低發酵米酒)同食。
襄陽金剛酥
襄陽友好城市
編輯中國 | |
國際 | |
襄陽風景名勝
編輯
旅遊(2張)
襄陽主要景點
東晉時梁州刺史朱序鎮襄陽時,前秦苻丕來攻,序母韓夫人登城巡視,見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遂領女婢及城內婦女於此斜築新城一段,後此角果被攻破,幸賴新築之城垣,方擊退攻城之敵,因稱此段城垣為夫人城。明初在此擴建子城。長24.6米,寬23.4米,上嵌石匾,鐫“夫人城”三字,下嵌古碑數通,其中同治年間(1862~1874)樹立的石碑,上刻有“襄郡益民勝蹟夫人城為最”等字樣。
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鹿門寺位於襄陽城南約15千米處東津鎮鹿門山,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是漢唐以來的佛教勝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間襄陽侯習鬱立神祠于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稱鹿門廟。西晉改名為萬壽禪寺,唐複名鹿門寺。漢末名士龐德公、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棲隱於此。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在此建“三高祠”,並供其像,以示紀念。明末毀於火,清初以來,屢有修廢。保存有石鹿、龍頭噴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築和碑刻。
古城牆
襄陽城牆位於襄陽市襄城區境內,起初築於漢初,略呈正方形。城垣周長7.6千米,平均高8米,寬10米左右,用土層層夯築,外用大塊青磚壘砌。
唐城影視基地
襄陽著名人物
編輯古代 | 荊山腳下獻玉人 | 一夜急白了頭的名將 | ||
辭賦家 | ||||
東漢開國皇帝 | 東漢文學家 | |||
襄陽大名士 | 足智多謀之士 | |||
襄陽大族 | 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 | |||
蜀漢名臣 | 智計之士 | |||
有才幹、性狷狹的將軍 | 以果烈著稱的大將 | |||
家庭藏書之最的長史 | 孫吳丞相 | |||
都亭侯 | 襄陽侯 | |||
東晉史學家 | 五言律詩的奠基人 | |||
恢復大唐社稷的宰相 | 唐代名相 | |||
詩聖 | 杜甫(祖籍襄陽) | 山水田園詩人 | ||
菏澤宗之祖 | 《楓橋夜泊》詩作者 | |||
書法大家 | 與李清照並稱的女詞人 | |||
南宋初名相 | 詞學大家 | |||
南宋詩人 | 明朝狀元 | |||
白蓮教八路兵馬總指揮 | 文淵閣大學士 | |||
近現代 | 辛亥革命主要領導人 | 辛亥革命義士 | ||
數學家、機率統計學創始人之一 | ||||
著名教育家、武漢大學前校長 |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 |||
《黃河大合唱》詞作者 | 從棗陽走出的開國中將 | |||
中國十大化妝造型師 | 文化部副部長、作家 | |||
酷口相聲演員 | 影視演員 | |||
特級航天員 | 青年作家 |
襄陽城市榮譽
編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7]
| 國家智慧城市
[28]
| 國家森林城市
[29]
| 國家衞生城市
[30]
|
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31]
| 國家園林城市
[33]
| ||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37]
| 全國科技進步城市
[36]
| ||
中國書法名城
[38]
| 中國三國文化之鄉
[40]
| ||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66
[43]
| 2019中國城市品牌評價百強榜(地級市)第43
[45]
| ||
-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13-01-07[引用日期2021-01-21]
- 2. 2019年襄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襄陽政府[引用日期2020-04-13]
- 3. 重磅!“十四五”長江中游城市羣這樣建 .瀟湘晨報官方百家號.2022-03-07[引用日期2023-01-30]
- 4. 國家支持襄陽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漢江網.2018-11-15[引用日期2018-11-15]
- 5. 湖北省行政區劃——各城市簡介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站.2012-09-13[引用日期2014-08-11]
- 6. 襄陽市簡介 .襄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30]
- 7. 2021年襄陽經濟運行情況簡析 .襄陽市統計局.2022-01-28[引用日期2022-01-28]
- 8. 國務院關於同意湖北省撤銷襄陽縣設立襄樊市襄陽區及調整襄樊市市轄區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_2001年第28號國務院公報_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9-18]
- 9. 建制沿革 .襄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30]
- 10. 行政區劃 .襄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30]
- 11. 湖北省(鄂) - 襄陽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1-01-21]
- 12. 地形地貌 .襄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30]
- 13. 地質 .襄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30]
- 14. 襄陽地理環境(概述) .襄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30]
- 15. 水文水資源 .襄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30]
- 16. 野生動植物資源 .襄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30]
- 17. 礦產資源 .襄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30]
- 18. 領導之窗 .襄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30]
- 19. 湖北省發改委主任李樂成調任襄陽市委書記(圖|簡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11-30]
- 20. 民政部 財政部關於確定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的通知 .民政部[引用日期2020-02-22]
- 21. 2017年襄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襄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30]
- 22. 電影《襄陽》明年5月開拍 金城武大S或參演 .湖北日報[引用日期2019-12-29]
- 23. 百年襄陽——清末老樊城街邊的小吃 .襄陽政府網[引用日期2014-03-19]
- 24. 關於批准對襄陽大頭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2007-09-25[引用日期2021-02-21]
- 25.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2384號 .農業農村部.2016-04-11[引用日期2021-02-21]
- 26. 程河柳編 .湖北省檔案局.2017-03-31[引用日期2021-02-21]
- 27. 湖北襄陽:打造文化名城提升軟實力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11-30]
- 28. 湖北4市獲批試點國家智慧城市 創建期3至5年 .新浪[引用日期2018-11-30]
- 29. 17個城市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8-11-30]
- 30. 全國愛衞會關於2017年國家衞生城市(區)和國家衞生縣城(鄉鎮)複審結果的通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引用日期2018-11-30]
- 31.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關於命名第一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通知 食安辦〔2017〕21號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引用日期2017-06-30]
- 32. 湖北9市(縣)1集體榮獲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09-21]
- 33. 我市迎來國家園林城市複查 .漢江網[引用日期2019-03-11]
- 34. 中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發佈,銅陵成安徽唯一入圍地級市 .澎湃網[引用日期2017-12-23]
- 35.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出爐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5]
- 36. 襄陽:全國唯一獲四張國家級科技“名片”地級市 .網易[引用日期2018-11-30]
- 37. 襄陽文化旅遊“二次創業”:打造“有看頭”亮點留住遊客 .網易[引用日期2018-11-30]
- 38. 襄陽市舉行“中國書法名城”授牌儀式 .中國書法家協會網[引用日期2019-03-11]
- 39.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公佈2017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名單的通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引用日期2017-12-28]
- 40. 襄樊被命名為“中國三國文化之鄉” .荊楚網[引用日期2019-03-11]
- 41. 湖北襄樊被命名為"中國紅嘴相思鳥之鄉"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3-11]
- 42. 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佈 北京有5區入選 .新京報網[引用日期2019-08-16]
- 43.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佈:北上廣深穩居“一線”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19-09-25]
- 44. 唐山又進全國百強!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榜單揭曉 .環渤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25]
- 45. 2019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榜發佈(附榜單)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9-12-01]
- 46. 最新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發佈!你的家鄉排名第幾?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1-09]
- 47. 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競爭性選拔結果公示 .財政部[引用日期2019-10-24]
- 48. 祝賀!襄陽榮獲“2019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 .騰訊[引用日期2019-12-29]
- 49. 名單來了!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50.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第四批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單位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0-12-18]
- 51.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1-01-05]
- 52. 馬旭明任襄陽市委書記 .長江雲[引用日期2021-03-25]
- 53. 王太暉任湖北省襄陽市委副書記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4-10]
- 54.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表揚2020年 “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活動先進單位的通報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4-15]
- 55. 王太暉當選為襄陽市市長 .漢江網[引用日期2021-04-29]
- 56. 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出爐,温州位列第三!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5-09]
- 57. 襄州概況 .襄州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5-22]
- 58. 湖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 .湖北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16]
- 59. 襄陽市簡介 .襄陽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19]
- 60. 省域副中心城市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2012-07-03[引用日期2021-07-15]
- 61. 襄陽唐城影視拍攝基地觀察:“盛唐氣象”生根開花 .襄城區政府.2019-04-10[引用日期2021-07-21]
- 62. 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7-25]
- 63. 襄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1](第一號) .襄陽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7-27]
- 64. 2020年襄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襄陽市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8-02]
- 65. 關於命名天津市等16個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的通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08-06[引用日期2021-08-12]
- 66.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關於公佈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1-10-29]
- 67. 吳燁、王芳任襄陽市副市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11-09]
- 68. 關於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創建結果的公示-政府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引用日期2021-11-20]
- 69. 安徽4市上榜!這份全國榜單,阜陽榜上有名!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11-24]
- 70. 湖北五道峽成為國家4A級景區 .長江雲.2015-03-30[引用日期2022-01-14]
- 71. 襄陽:2021年規上工業同比增長20.3% .襄陽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26]
- 72. 湖北新增兩個5000億成員 千億GDP市州增至12個 .金台資訊[引用日期2022-02-09]
- 73. 國務院關於同意在鄂爾多斯等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國函〔2022〕8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11]
- 74. 襄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21年信息公開指南 .襄陽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2-12]
- 75. 國家衞生城市,湖北13城 .中國網湖北[引用日期2022-02-13]
- 76. 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名單出爐 四川3市上榜 .九派新聞[引用日期2022-03-22]
- 77.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佈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4-01]
- 78. 關於發佈“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2-04-29]
- 79. 襄陽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襄陽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5-14]
- 80. 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推動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王蒙徽出席襄陽市領導幹部會議時強調 .長江雲[引用日期2022-06-26]
- 81. 王祺揚 簡歷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7-23]
- 82. 湖北襄陽市與尼日利亞奧紹博市建立友好城市關係 .其他.2022-09-28
- 83. 以人為本,築起工傷預防“新防線” ——我市高質量推進工傷預防工作紀實 .襄陽市人民政府官網.2021-12-08[引用日期2023-01-30]
- 84. 行政區域介紹 .襄陽市人民政府官網.2022-04-13[引用日期2023-01-30]
- 85. 全文!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正式發佈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百家號.2022-06-24[引用日期2023-01-30]
- 86. 襄陽加速融入全國“八縱八橫”高鐵網 鋪開七省通衢新畫卷 .襄陽市人民政府官網.2022-06-20[引用日期2023-01-30]
- 87. 襄陽北站持續發車超3萬輛 近兩月8次打破歷史紀錄 .襄陽市人民政府官網.2022-09-13[引用日期2023-01-30]
- 88. 中央及省市主流媒體聚焦襄陽北站 .襄陽市人民政府官網.2019-05-17[引用日期2023-01-30]
- 89. 中國(湖北)自貿區襄陽片區正式揭牌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01-30]
- 90. 武漢動車段襄陽動車運用所投入運用 .襄陽市人民政府官網.2019-11-20[引用日期2023-01-31]
- 91. 2022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縣城劃分代碼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3-02-12]
- 92. 2022年襄陽GDP突破5800億元,居湖北省第二 .楚天都市報[引用日期2023-02-14]
- 93. 2022年襄陽GDP突破5800億元,居湖北省第二 .楚天都市報官方百家號.2023-02-14[引用日期2023-02-1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