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恩賽

鎖定
戴恩賽,原籍廣東長樂(今五華),1892年生於香港,早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北平清華大學。1914年由清華大學資助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國際法,獲博士學位。1918年回國,任廣東軍政府外交部秘書、政治組組長。1921年3月,戴恩賽與孫中山次女孫婉澳門孫公館結婚,同年10月任梧州第一任市政廳長。1923年10月,任梧州海關監督兼外交部特派廣西交涉員。1925年孫中山病重,戴恩賽入京服侍,為孫中山政治遺囑和家庭遺囑證明人之一。孫中山逝世後,戴恩賽先後任廣東治河督辦、駐巴西全權公使、國民政府財政部廈門海關監督、粵海關監督等職。 [1-2] 
中文名
戴恩賽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廣東省長樂縣(今五華縣)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892年
逝世日期
1955年
畢業院校
上海聖約翰大學
清華大學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3] 
學    位
博士 [7] 
妻    子
孫中山之女孫婉

戴恩賽人物簡介

戴恩賽、孫婉夫婦及其子女合影 戴恩賽、孫婉夫婦及其子女合影
戴恩賽(1892—1955)原籍廣東省長樂縣(今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清光緒十八年(1892)出生於香港。曾入讀香港育才書社。民國2年(1913)上海聖約翰大學堂畢業,後就讀北京清華留美預科學校。民國3年(1914)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國際法,民國7年(1918)獲法學博士學位,畢業論文《不平等條約產生的影響》,被該校出版。同年回國,任廣東軍政府外交部秘書、政治組組長。民國10年(1921)任梧州市政廳廳長。民國10年(1921)3月與孫中山次女孫婉在澳門結婚。民國12年(1923)10月,任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財政部梧州關監督兼外交部特派廣西交涉員。民國14年(1925)孫中山病重時在北京侍疾,為孫中山遺囑證明人之一,併為孫中山守靈,題寫輓聯:“三民主義,闡化萬方,九原應無遺憾;半子恩情,侍疾累月,寸心唯以永傷。”民國17年(1928)任廣東治河督辦。民國18年(1929),參加孫中山奉安大典,同年任駐巴西公使。民國26年(1937)4月任財政部粵海關監督,民國27年(1938)10月至民國35年(1946)8月,任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今中山紀念中學)代理校長。1949年10月,回澳門生活。1952年聞子戴永豐死訊,受刺激而腦出血癱瘓,1955年1月16日在澳門去世,葬於澳門白馬巷墳場,後遷葬於香港華人基督教會薄扶林道墳場中路右34級戴家墓地。 [4]  [8] 

戴恩賽人物履歷

1914年
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國際法,獲哲學博士學位
1918年
獲法學博士學位,畢業論文《不平等條約產生的影響》,被該校出版。同年回國,任廣東軍政府外交部秘書、政治組組長。
1921年
梧州市長,3月與孫中山次女孫婉在澳門結婚。
1923年10月
任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財政部梧州關監督,兼外交部特派廣西交涉員。
1925年
孫中山病重時,在北京侍疾,為孫中山遺囑證明人之一,併為孫中山守靈,題寫輓聯:“三民主義,闡化萬方,九原應無遺憾;半子恩情,侍疾累月,寸心唯以永傷。”
1928年
任廣東治河督辦。
1929年
參加孫中山奉安大典,同年任駐巴西公使。
1937年4月
任財政部粵海關監督。
1938年10月至1946年8月
任總理故鄉翠亨紀念中學校(今中山紀念中學)校長。
1949年10月
澳門生活。
1952年
聞子戴永豐死訊,受刺激而腦出血癱瘓。1955年1月16日在澳門去世,葬於澳門白馬巷墳場,後遷葬於香港華人基督教會薄扶林道墳場中路右34級戴家墓地。 [5] 

戴恩賽人物生平

戴恩賽是孫中山的女婿,他曾做過梧州的第一任市政廳長。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後,為了實現以兩廣為根據地,出師北伐,按照其統一全國的理想,必須首先將舊桂系軍閥逐出廣西。6月18日, 孫中山下令討伐陸榮廷,粵軍水陸並進,長驅直入,於26日順利攻下梧州桂軍全線潰退。7月19日,陸榮廷大勢已去,被迫在南寧通電下野。28日,孫中山委派原籍廣西桂林、曾經參與草擬同盟會宣言、後任同盟會秘書長的馬君武任廣西省省長。10月8日,為取道梧州北伐,成立梧州市政廳,移駐梧州的粵軍總司令部隨即委任孫中山的女婿戴恩賽為首任梧州市政廳長。這是繼廣州之後的中國第二個建制市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成立市政廳,廣州正式建市,孫中山之子孫科為首任市長。從此,廣州開始大規模興建騎樓建築。為了學習廣州做法,吸收西方和傳統建築藝術,創造出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騎樓建築,戴恩賽擔任梧州市政廳長後,着手在梧州率先效仿廣州在城區內建騎樓,騎樓建築開始在梧州城區誕生。在隨後的幾年裏,梧州開始了大規模的騎樓建設。
1921年10月17日,孫中山第一次來到梧州。梧州市內張燈結綵,一派喜氣。下午四時,孫中山乘坐“寶壁號”軍艦抵達梧州西門碼頭(後改稱為中山碼頭)。孫中山在梧州市政廳長戴恩賽和其他軍政要員的陪同下,步行從梧州西門入城。
當年孫中山先生第一次和第二次駐節梧州的時候,就下榻在梧州市和平路尾,這是一排普通的梧州民居。這條普通的小巷已經看不到當年梧州市政廳的威嚴了。但這裏,記錄了九十年前一個深秋的深夜,孫中山改編北伐出征部隊的歷史。1921年10月18日清晨,為了説服陳炯明調動粵軍支持北伐,孫中山從梧州西上,前往南寧。可惜的是,他的南寧之行並沒有達成爭取陳炯明參加北伐的主要目的。十二天後,孫中山從南寧回到梧州,這一次,他在梧州待了十六天,除了部署北伐大軍集結、防衞和後勤保障的軍政要務,他還抽出時間,關心梧州的經濟建設和百姓民生問題。孫中山先生的侍衞馬湘曾在回憶錄《跟隨孫中山先生的回憶》中寫道,孫中山先生曾經花一天的時間,專門寫梧州城市建設規劃,認為梧州應該建廣州那樣的騎樓街道。而在孫中山先生的梧州交通構想中,更是提出了“改良西江”,修築兩條橫貫東西、經過梧州的鐵路和“當務之急是搞好梧州的交通”等宏大工程構想。孫中山在梧期間,戴恩賽作為梧州市政廳長,陪伴在孫中山左右,親眼目睹和聆聽了岳父對梧州的指點和教誨。
1922年,馬君武電令撤消梧州市政廳。實際上,戴恩賽在梧州主政的日子僅四個多月,卻因孫科(孫中山的兒子)也在同一時期擔任廣州市政廳長的職務,被時人稱為“一門兩市長”。 [3]  [6] 
1937年4月繼翁桂清為財政部粵海關監督。1938年10月日軍佔領廣州,翠亨村孫中山紀念中學遷往澳門,由戴以代理校長(校長孫科)名義長期主持校政。抗戰勝利後學校遷回翠亨村,戴仍任原職。解放後,戴恩賽舉家移居澳門,1955年因腦溢血病逝,終年63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