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應用統計學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鎖定
應用統計學(Applied Statistics)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統計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5] 
應用統計學專業主要研究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針對大量數據能夠熟練地運用計算機處理和分析數據, 用以解決各個領域內的實際問題。主要涉及到數據分析、數據管理、統計調查等;旨在培養掌握特定領域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以及相關的計算機技術,能夠較好地將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統計方法結合在一起進行研究並加以應用的人才。 [2] 
中文名
應用統計學
外文名
Applied Statistics
專業代碼
071202
授予學位
理學學士
修業年限
四年
學科門類
理學
專業類別
統計學類
專業層次
本科

應用統計學設置背景

統計學是研究如何測度、收集、整理和分析反映客觀現象有關信息的數據,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客觀世界數量規律的方法論科學。
現代統計學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抽象的數量為研究對象,研究一般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和分析數據方法的理論統計學。另一類是以各個不同領域的具體數量為研究對象的應用統計學。理論統計學把研究對象一般化、抽象化,以數學中的概率論和其他相關的數學方法為基礎,從純理論的角度,對統計方法加以推導論證。應用統計學則與各不同領域的實質性學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是有具體對象的方法論。所謂應用既包括一般統計方法的應用,也包括各自領域實質性科學理論的應用。應用統計學從所研究的領域或專門問題出發,根據研究對象的性質採用適當的指標體系和統計方法,以解決所需研究的問題。在統計科學發展的道路上,理論統計學和應用統計學總是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理論統計學的研究為應用統計學的數量分析提供方法論基礎,大大提高了統計分析的認識能力,而應用統計學在對統計方法的實際應用中,又常常會對理論統計學提出新的問題,進一步開拓了理論統計學的研究領域。
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數據已經演變成包括數字、影像、聲音、文本等在內的各種信息的載體。電子科技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不僅為數據的收集與儲存提供了新的途徑和保障,而且為數據的處理、可視化和分析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所有這些都表明人類已經迎來了大數據時代,統計學進入了最佳的發展時期。統計學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學科之一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統計學的作用與功能正從描述事物現狀、反映內在數量規律,向進行統計推斷、預測未來變化的方向拓展。統計學自身也已演變成橫跨社會科學領域和自然科學領域的多科性的方法論科學。
現代統計學滲透到理、工、農、醫、經濟管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並由此產生了許多新的交叉學科。統計學對其他學科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反過來,其他學科的發展也促進了統計學的方法創新與理論發展。
作為認識客觀世界數量規律的有力工具,統計在社會經濟管理、生產經營活動、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全社會對統計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普及和發展統計學知識,培養更多的高水平的統計人才是統計學教育的主要任務。 [2] 

應用統計學發展歷程

大多數人認為統計學的學術研究始於古希臘的亞歷斯多德時代,是為研究國家經濟問題才得以產生。
十九世紀末,歐洲大學開設的“國情紀要”或“政治算數”等課程的名稱漸漸消散,繼而開設了“統計分析科學”課程。“統計分析科學”課程的開建表明現代統計發展階段的開始。
1908年,“學生”氏(Wil—liam Sleey Gosset的筆名Student)發佈了關於t檢驗的文獻,表明了統計學發展史時代的開啓,並創立了小樣本代替大樣本的方法,開創了統計學的新紀元。
1890年,統計專業產生,由英國牛津大學首先設立。 [10] 
1950年,中國統計學專業建立。
2010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7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應用統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的設置方案,從此開啓了更加偏向實際操作的統計學。 [3] 
2009年,應用統計學專業在已有的數學的兩個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和計算科學)兩個專業基礎上開設。 [11] 
2012年9月,教育部將新的應用統計學(專業代碼071202)專業取代舊的統計學(部分,專業代碼071601)專業。 [4]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頒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應用統計學專業為理學門類專業,專業代碼為071202,屬於統計學類專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學制為四年。 [5] 

應用統計學培養目標

統計學類專業的培養總目標是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統計人才。根據專業的不同,其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略有差別。
應用統計學專業着重培養學生掌握在某一特定領域從事統計工作的知識和能力。其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特定領域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以及相關的計算機技術,能夠較好地將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統計方法結合在一起進行研究並加以應用的人才。 [2] 

應用統計學培養規格

  • 學制
學制為4年。實行學分制的學校可實行彈性學制,一般為4年。
  • 授予學位
理學學士。
  • 參考總學分
總學分一般在150學分左右。各高校可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調整,但應控制在140-180學分。
  • 人才培養基本要求
1.德育方面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道德品質、法制意識、誠信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的人生觀。
(3)養成健全的職業人格以及對統計的熱愛態度。
2.業務方面
(1)應用統計學專業類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具有較紮實的統計學理論基礎和較好的外語水平。
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和收集數據的方法,並能夠根據數據的特點選用恰當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推斷和預測。
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能熟練應用統計軟件並具備一定的編程能力,能正確利用統計思想和方法分析判斷統計軟件的計算結果。
具有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具備自主學習、知識更新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掌握中外文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能力。
(2)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
除上述共同要求外,統計學專業對數學基礎以及統計學軟件開發與應用能力的要求應有所加強。應用統計學專業對利用統計方法解決特定領域問題能力的要求應有所加強。
各高校還應根據自身定位、學科優勢和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進一步強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形成各自的人才培養特色。
3.體育方面
掌握體育運動的一般知識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衞生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鍛煉合格標準。 [2] 

應用統計學課程體系

應用統計學總體框架

  • 知識體系與課程體系
1.構建知識體系與課程體系的基本原則
(1)規範性原則
各高校應對統計學類專業本科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體系以及為此需要開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提出一定的基本要求,從而保證所培養的統計人才的基本規格和質量。統一規範主要針對各專業的核心課程體系及其應涵蓋的主要知識點,其要求屬於基本要求。實際執行中,各高校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提高,以充分體現各自的特色與辦學自主權。
(2)多樣性原則
現代統計學既包括以抽象的數量作為研究對象的理論統計學,也包括以各個不同領域的具體數量作為研究對象的應用統計學。理論統計學的學習和研究需要比較堅實的數學功底。應用統計學的學習和研究不僅需要掌握一般的統計學理論與方法,同時還必須具備比較系統的相關應用領域的學科背景知識。
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不同類型的統計學人才,各高校應依據自己的辦學定位、學科優勢和特色以現代社會對統計人才的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建立多樣化的統計學人才培養模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知識體系和課程體系。
(3)動態性原則
隨着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統計學也在不斷地進步。因此,有必要隨着時代的發展,對原有的知識體系與課程體系進行必要的修訂,不斷補充和引進新的內容,淘汰已經過時的內容,從而保持知識體系與課程體系的先進性和適用性。
2.不同專業的知識體系與課程體系
所謂知識體系是指應用統計學專業類的本科生必須掌握的各種知識的總和。統計學類專業的知識體系由通識類知識、學科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構成。通識類知識是高等學校本科生應掌握的知識;學科基礎知識是開始學習本學科的專業知識之前應當掌握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則是統計學類專業所特有的知識,根據其特點,又可進一步分為必須普遍掌握的專業核心知識與可選擇的有關領域的專業知識。
專業人才知識體系的要求,通常需要通過課程體系來實現。一般來講,公共基礎課程和其他選修課程對應通識類知識,學科基礎課程對應學科基礎知識,專業必修課程對應專業核心知識,專業選修課程對應有關領域的專業知識
不同類型的統計人才培養目標不同,其知識體系與課程體系也應有所區別。 [2] 

應用統計學理論課程

  • 主要內容
為便於考核與評價,對於應用統計學專業人才知識體系的要求,一般應通過課程體系來實現。各門課程應包括的主要內容構成了應用統計學專業人才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點。
  • 公共基礎課程
包括外語、體育、計算機基礎以及政治與思想品德課等課程,需要開設的課程門數和教學內容按教育部的統一要求執行。
  • 學科基礎課程
應用統計學的學科基礎課程包括:數學類基礎課程和特定應用領域相關學科的基礎課程。
數學類基礎課程有: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等課程。其教學內容按研究生入學考試數學三的要求。
各高校還應根據本校的主要應用領域開設對應的其他相關學科的基礎課程。例如,商務統計應用領域可在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金融學、市場營銷學等課程中選開2~3門。衞生統計領域可在基礎醫學導論、預防醫學導論、臨牀醫學導論等課程中選開2~3門等。其他相關學科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按照教育部相關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要求。
學科基礎課程均為必修課程。
  • 專業必修課程
一門專業必修課程的學分一般為3學分。應用統計學專業的必修課程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各高校都應當開設的課程;第二類是各高校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開的課程。
各高校都應開設的專業必修課程及其主要內容如下:
(1)應用迴歸分析(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五學期):一元迴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虛擬變量與方差分析、模型選擇、迴歸診斷、非線性迴歸初步。
(2)應用多元統計分析(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六學期):多元抽樣分佈、迴歸分析、判別分析、聚類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關分析。
(3)應用時間序列分析(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六學期):時間序列的時域和頻域描述方法、時域和頻域統計分析、ARIMA模型、預測與濾波、模型擬合、譜函數和譜密度估計方法、潛週期分析。
(4)抽樣調查(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五學期):抽樣的基本概念、簡單隨機抽樣、分層抽樣、比率估計、不等概抽樣、系統抽樣、整羣抽樣、多階段抽樣、偏差與抽樣誤差、調查的經濟設計等。
(5)統計計算與應用軟件(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七學期。該課程也可以不單獨開設,但必須結合其他方法類課程講授其有關內容):計算方法基本知識、軟件基礎、統計分析軟件(如SAS、SPSS、Matlab等軟件)中的基本功能(如聚類、迴歸、判別分析、因子分析等模塊的使用),以及利用這些功能實現新算法的編程。
各高校可選開的專業必修課程及其教學內容如下:
(1)統計學導論(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二或第三學期):統計學的基本概念,統計數據的蒐集、整理和顯示,抽樣分佈,估計和檢驗,簡單相關和迴歸分析,確定性時間序列分析,統計指數,綜合評價等。統計學導論屬於統計學的一門課程,其中的統計指數和綜合評價等內容主要用於經濟與管理統計方向。其他應用方向如生物統計等可根據自身的特點對有關統計方法做適當取捨。
(2)數理統計(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四學期):統計基本概念、估計理論方法、抽樣分佈、假設檢驗、置信區間、非參數方法簡介等。
(3)試驗設計(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七學期):試驗設計基本原則、簡單比較試驗、單因子試驗和方差分析、多因子試驗、區組設計、因析設計、正交設計和均勻設計。
(4)應用隨機過程(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七學期):泊松過程、更新過程、隨機遊動、馬爾可夫鏈、布朗運動、離散時間鞅、平穩序列。
(5)統計預測和決策(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六或第七學期):預測問題概述、定性預測、情景預測、自適應過濾法、干預分析模型、景氣預測法、組合預測、預測精度測定與預測評價、風險型決策、貝葉斯決策、完全不確定性決策、多目標決策等。
各高校根據自身的情況,可在統計學導論與數理統計中任選1門作為專業必修課程,在實驗設計、應
用隨機過程、統計預測和決策中任選1~2門作為專業必修課程。
  • 專業選修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可分為方法與應用兩大類。
方法類專業選修課程主要有:非參數統計、貝葉斯統計、運籌學、探索性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
應用類專業選修課程應根據不同的應用領域開設相應課程。例如:商務統計應用領域可開設商務統計學、企業經營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生物與醫學應用統計領域可開設生物統計學、醫學統計學;衞生與健康統計領域可開設衞生統計學、健康測量學、流行病統計學等;農業與林業統計領域可開設生物統計學、農林統計學;金融與保險統計領域可開設金融統計學、保險精算學、證券投資分析等;社會與人口統計領域可開設社會統計學、人口統計學;管理統計領域可開設市場統計學、統計管理決策、質量控制等。今後條件成熟,與各高校主要應用領域相關的統計應用類課程應列入本校的專業必修課程。
要求各高校至少開出6門專業選修課程,由學生在學校開設的專業選修課程中,選修6學分以上,或至少選修3門課程。專業選修課程的內容可根據各高校的具體情況自行確定,不做硬性要求。
  • 其他選修課程
其他選修課程是為了擴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而開設的,可由學生根據興趣自由選修的通識類課程。其他選修課程是否開設及其具體內容,由各高校自行決定。
  • 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示例
核心課程體系包括學科基礎課程與專業必修課程。提供示例的主要目的是為新辦專業安排應用統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提供參考,對於課程的具體安排並不做硬性規定。示例中可能包含一些本標準中被作為選修的課程,對於這些課程,各高校可根據情況,自行確定其是否可作為本校的核心課程。
核心課程體系示例一
數學分析(建議12學分,周學時6學時,第一和第二學期)
高等代數(建議6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一和第二學期)
統計學導論(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三學期)
概率論(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三學期)
數理統計學(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四學期)
宏觀經濟學(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二學期)
微觀經濟學(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三學期)
應用迴歸分析(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五學期)
應用多元統計分析(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六學期)
應用時間序列分析(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六學期)
抽樣調查(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五學期)
試驗設計(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七學期)
應用隨機過程(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七學期)
統計預測和決策(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六或第七學期)
統計應用軟件(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七學期)
金融統計學(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五或第六學期)
保險精算學(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六學期)
證券投資分析(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五或第六學期)等。
核心課程體系示例二
數學分析(建議12學分,周學時6學時,第一和第二學期)
高等代數(建議6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一和第二學期)
統計學導論(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三學期)
概率論(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三學期)
數理統計學(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四學期)
人體結構學(建議6學分,周學時4學時,第一學期)
人體機能學(建議6學分,周學時4學時,第二學期)
藥理學(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三學期)
生物統計學(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三學期)
應用多元統計分析(建議3學分,周學時3學時,第四學期)
應用隨機過程(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四學期)
試驗設計(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五學期)
非參數統計(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五學期)
線性統計模型(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五學期)
流行病學(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六學期)
統計計算(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六學期)
廣義線性模型(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六學期)
臨牀試驗統計方法(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六學期)
流行病學統計方法(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七學期)
抽樣調查(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六學期)
時間序列分析(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六學期)
統計應用軟件(建議2學分,周學時2學時,第七學期)。 [2] 

應用統計學實踐教學

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隨課堂教學同步進行的計算機模擬實驗和統計方法實驗、各類科研訓練項目、各類科技競賽、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應用統計學專業尤其應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各高校要通過這些環節積極開展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應用統計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為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各高校專業實驗課程的總學分應在4學分(約64學時)以上。實驗課程可採用集中開設的形式,也可採用與各相關課程結合開設的形式,對此本標準不做統一規定。 [2] 

應用統計學教學條件

應用統計學教師隊伍

  • 數量和結構要求
專任教師數量和結構應滿足應用統計學專業類教學需要,生師比不高於24:1。(專業生師比指擔任應用統計學專業教學的專業教師與應用統計學專業在校學生人數之比。其中,專業教師不包括承擔公共課的教師,研究生應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本科生,博士生折算係數為2,碩士生折算係數為1.5。)
新開辦專業按每年招收40名學生計算,至少應配備8名專任教師。在此基礎上,每增加24名在校學生,至少須增加1名專任教師。
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比例不低於60%。
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比例不低於30%。 [2] 
  • 教師背景和水平要求
教師應具備高尚的師德和職業操守,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一定的國際視野,瞭解學科前沿及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與知識更新能力,並能將科研成果和更新的知識轉化為教學內容。同時,主動承擔教學任務,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教學改革和教學建設。
統計學類專業的專任教師應具備5年以上統計學或相關應用領域學科的學習或科研經歷,能夠講授(或參與輔導)2門以上統計學類專業的課程。 [2] 
  • 教師發展環境
各高校應擁有良好的學科基礎與學術平台,能夠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有合理可行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與教師繼續學習制度,能夠為人才引進、教師的進修、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持。 [2] 

應用統計學設備資源

  • 教學設施要求
(1)教室、實驗室及設備(計算機)應在數量和功能上滿足教學需要,總枱數不少於應用統計學專業的年平均招收人數。有良好的管理、維護和更新機制,便於學生和教師使用。
(2)教學實驗室設備應完備、充足、性能優良,計算機與統計學軟件的配置滿足各類課程教學實驗的需求。
(3)保證學生以課內外學習為目的的上機、上網、實驗需求。
(4)實驗技術人員應數量充足,能夠熟練地管理、配置、維護實驗設備,保證實驗環境的有效利用,有效指導學生進行實驗。
(5)有滿足教學需要、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應根據學科特色和學生的就業去向,與科研院所、學校、行業企業加強合作,建立具有特色的實踐基地,滿足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 信息資源要求
(1)應通過手冊或者網站等形式,提供應用統計學專業的培養方案,各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要求、考核要求,畢業審核要求等基本教學信息。
(2)應配備各種高水平的、充足的教材、參考書和工具書,以及各種專業圖書資料,師生能夠方便地利用,閲讀環境良好,且能方便地通過網絡獲取學習資料以及國內外常用的數據庫信息。 [2] 

應用統計學教學經費

  • 教學經費要求
教學經費投入能較好地滿足人才培養需要,專業生均年教學日常運行支出不低於當年所繳學費的1/5或1/8。(公辦學校不低於學費的1/5,民辦學校和獨立學院不低於學費的1/8。)
教學經費的使用應向教學一線傾斜,不得用於其他用途。
新建專業除固定資產投資外,還應保證一定數額的專業開辦經費,特別是要有實驗室建設經費。 [2] 

應用統計學質量保障

  • 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
各高校應對主要教學環節(包括理論課程、實驗課程等)建立質量監控機制,使主要教學環節的實施過程處於有效監控狀態;各主要教學環節應有明確的質量要求;應建立對課程體系設置和主要教學環節教學質量的定期評價機制,評價時應重視學生與校內外專家的意見。
教學過程質量監控結果應作為教學工作考核、年終考核、教學獎勵以及評優、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的重要依據。
  • 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要求
各高校應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及時掌握畢業生就業去向和就業質量、畢業生職業滿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等;應採用科學的方法對畢業生跟蹤反饋信息進行統計分析,並形成分析報告,作為質量改進的主要依據。
  • 專業的持續改進機制
各高校應着眼社會需求,緊跟統計學學術前沿發展,結合應用統計學專業現狀,不斷改進應用統計學專業的教學體系和內容,建立持續改進機制,針對教學質量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採取有效的糾正與預防措施,持續改進,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2] 

應用統計學培養模式

  • 應用型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正確定位,合理確定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
首先,目標定位為立足地方經濟和區域經濟,依託行業發展,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服務;其次,課程設置既要讓學生夯實數學、經濟與管理學基礎,又要讓學生掌握信息與計算機技術;第三,統計學專業的重心應放在統計理論與方法及其經濟應用上,因此必須科學合理地規劃統計理論與方法類課程設置與內容、實踐教學體系,才能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經濟、社會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明確課程體系設置原則,優化課程設置,整合教學內容,強化課程建設
1.明確課程體系設置原則
統計學是方法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需要數學、經濟與計算機科學技術等學科作支撐。構建統計學專業課程體系時:第一,要從基本素質培養出發,以數理科學、經濟學、管理學及信息與計算機應用技術交叉形成的創新知識體系為基礎,以統計理論與方法為主體,以統計方法的經濟應用為落腳點構成一個整體;第二,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及理論知識的科學性、系統性、連續性和綜合性的要求;第三,要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
2.優化課程設置
(1)夯實數學基礎。統計學是一門處理數據的方法和技術的科學,需要堅實的數學基礎和數理統計基礎做支撐,因此必須強化數學在統計學中的基礎地位。只有夯實數學基礎,才能理解掌握好統計理論與方法,並發展統計方法去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
(2)突出統計理論與方法。
統計專業學生應該掌握對信息獲取、處理、顯示、識別和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能熟練地將統計思想和統計方法貫穿和應用於實際工作中,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據分析等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
(3)注重經濟管理素養的培養。
統計理論與方法只能應用到社會經濟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才有生命力,而要了解實際問題的背景與意義就需要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作支撐。
(4)強化數據處理與表達能力。
在當今高度信息化的時代,統計專業學生不僅要掌握現代統計方法,而且能熟練地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挖掘。要掌握數據庫系統、EXCEL、SPSS、Eviews等統計應用軟件,來完成統計工作的全過程,如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統計整理、數據庫的建立與管理等。同時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能夠幫助決策者或客户提供服務和決策,把專業性極強的統計分析結果用簡潔的語言、文字或圖像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
3.整合教學內容
在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的總體構建下,重新編寫各課程的教學大綱,將課程劃分成若干個羣:數理基礎類課程羣、統計理論與方法類課程羣、數據分析工具類課程羣等,每個課程羣由一位高職稱教師組織有關老師討論、修改、整合教學內容。根據培養目標和總體結構,進一步明確各門課程的內容及課程間的分工與聯繫,剔除一些內容或與其他課程內容重複的課程,加強一些理論聯繫實際、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課程等。
4.強化課程建設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意見》及學校關於實施質量工程有關文件精神,以課程建設為抓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三、優化實踐教學,構建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實踐指導
1.優化實踐教學,構建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統計學專業的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就是要從專業認識出發,以掌握統計分析工具為基礎,以統計理論與方法的經濟應用為主體,以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為最終目標,同時注意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相結合、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形成與理論教學體系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緊密銜接的一個整體。
(1)專業認識實踐。
專業認識實踐是統計學專業培養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和整個專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指導下討論確定認識實踐主題、聆聽有關專家的專題講座、對政府統計部門、企業統計機構等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查閲相關資料和撰寫報告。通過專業認識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統計專業、瞭解統計工作及統計的經濟應用等,從而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統計分析工具類課程實驗。
統計分析工具類課程實驗是統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基礎環節,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VFP數據庫系統、實用統計軟
件(Excel、SPSS、SAS、Eviews)等課程實驗。通過上機實驗,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與文字處理、統計數據資料的加工、分析與處理,學會運用實用統計軟件的各種統計功能:進行統計分組,編制變量數列,計算平均數、標準差,繪製統計圖表,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列表分析、線性迴歸和相關分析、判別分析、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及計量經濟的建模分析、預測和模擬等,為統計分析工作、統計理論與方法的經濟應用做好必要的技術準備。
(3)統計理論與方法類課程實驗。
統計理論與方法類課程實驗是統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核心環節,包括描述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多元統計分析、時間序列分析、市場調查方法、統計預測與決策等課程實驗。這類實驗要讓學生藉助統計分析工具、應用所學理論與方法去分析和解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統計理論與方法的興趣。
(4)綜合應用能力集中實踐。
為了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經濟和管理知識、統計理論與方法,信息與計算機技術的能力,在小學期中增設了統計調查設計與實踐、數據分析與統計報告等集中實踐。統計調查設計與實踐是從文獻收集、方案設計、問卷設計、問卷調查、資料整理和分析、調查報告寫作和公開展示等方面進行綜合訓練,數據分析與統計報告是從寫作提綱與標題的擬定、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掌握統計分析報告的説理方法、構思、內容形式、結構的合理安排、開頭與結尾的寫作技巧、統計數據的運用技巧等方面進行綜合訓練,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高。
(5)學年論文與畢業論文。
學年論文與畢業論文的寫作是對理論知識學習的運用,是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鍛鍊學生進行規範性文章寫作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階段,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有利於培養學生運用多學科的知識與技能、獨立思考、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能力,培養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年論文與畢業論文寫作實踐中,應建立老師與學生科研互助機制,讓學生承擔一些收集資料、調查研究的任務,參與到老師科研工作中來。這一方面有利於學生專業分析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6)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專業實習是學生對所學理論以及校內模擬實踐知識的一次真實運用,也是學生接觸社會、認識統計行業、接受現實教育的機會,是學生進一步瞭解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同時又是尋找差距的學習機會。
(7)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是理論聯繫實踐的重要平台。長期以來,第二課堂是以學生為主,老師較少參與,這往往使學生的一些課外活動偏離正常教育的軌道。因此,應對學生的第二課堂進行規劃,抓好課內與課外的銜接,開展以健康向上為導向、以與專業結合的活動為主要內容、有利於學生全方面素質發展的第二課堂。
代表院校:嘉興學院 [8] 
  • 地方高校轉型背景下應用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
1. 完善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結構。
要實現應用統計學專業的教育教學過程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對接,融教育教學、生產勞動、素質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發、經營管理和社會服務於一體,形成產教良性互動的“雙贏”局面,必須構建合理而科學的專業課程體系,注重專業的發展性,建立市場對人才需求的監測預報制度,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及辦學資源配置,適時地調整專業建設方向,建立靈活而突出應用的人才培養機制。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目標主動地優化課程結構,使專業技能課程有其專業基礎課的支撐體系,避免出現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技能課程的脱節、顛倒和缺失現象。無論是課程體系改革,還是課程結構優化,必須引進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建立起產業技術進步驅動課程改革機制,推動教學內容改革,按照科技發展水平和職業資格標準設計課程結構和內容。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應用過程對接,打破傳統學科體系的束縛,按照生產工作邏輯重新編排設計課程序列,同步深化文化、技術和技能學習與訓練。
2. 改革實踐教學,培養應用能力。
在轉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要提高應用統計學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必須加大實踐教學的改革力度,改變傳統的考核模式,在專業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構建了以“統計從業資格證書培訓、年度論文報告、課程實習見習、畢業實習”為主線的實踐教學模式。校內實踐教學要結合行業、企業實際在實驗室進行,並邀請校外行業專家參與實踐教學環節。校外實踐要在行業、企業專家的指導下到實習基地開展。同時,對學生的成績考核要改變傳統的以考試分數為指標的模式,要結合教學過程學生的實踐能力來評定學生綜合成績,努力提升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技能及創新精神。
3. 提高“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做引導者、傳播者,在轉型背景下,統計學專業老師更應該是複合型的高級人才,除了要具備紮實的數理統計知識,還要精通計算機和各種統計軟件,並且還必須具備通識與統計學應用領域有關的其他各種知識背景。我校已採取“雙師型政策”,鼓勵教師積極考取各領域資格證書。鼓勵教師到相關行業企業掛職進修,參加技術培訓、工程實踐等活動,提升自身應用水平。
4. 拓寬學生的實習和實訓基地。
為提高應用統計學專業學生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校應該在原有統計學專業實習和實訓基地的基礎上,積極拓寬新的實習和培訓基地,拓展校外實踐空間,尋求與學校周邊政府、企業合作,建設穩固而利益一致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生通過參加社會生產實踐,為社會經濟和企業發展服務,從實踐中汲取營養,反補教學,鞏固所取得的實踐成果,使教有所得,學有所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助於未來的就業中很快地出色地完成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教學與社會經濟合作的具體化形式,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是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切入點。地方高校要以協同創新為引領,就地取材,積極拓寬學生的實習和實訓基地,與政府、企業建設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堅定走應用型發展道路。
代表院校:河池學院 [9] 

應用統計學數據統計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應用統計學專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10000—12000人。 [6] 

應用統計學發展前景

應用統計學考研方向

統計學、應用統計、會計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1] 

應用統計學就業方向

金融、諮詢類企業:數據分析、社會調查、風險管理精算師
各類企業: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 [1] 

應用統計學開設院校

地區
院校數量
院校名單
北京
7
中國人民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物資學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
——
天津
5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商業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
——
河北
13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
華北科技學院
河北地質大學
衡水學院
河北金融學院
華北理工大學
邢台學院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
河北科技師範學院
河北經貿大學
河北師範大學
——
——
山西
4
太原科技大學
長治學院
運城學院
山西財經大學
——
——
內蒙古
4
內蒙古農業大學
內蒙古財經大學
呼倫貝爾學院
赤峯學院
——
——
遼寧
5
瀋陽理工大學
瀋陽師範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東北大學
鞍山師範學院
——
吉林
4
長春理工大學
吉林財經大學
長春大學
北華大學
——
——
黑龍江
5
哈爾濱理工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哈爾濱師範大學
黑龍江科技大學
佳木斯大學
——
上海
4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
江蘇
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鹽城工學院
常州工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
泰州學院
江蘇科技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無錫學院
南京郵電大學
江蘇師範大學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鹽城師範學院
江蘇第二師範學院
南通大學
徐州工程學院
西交利物浦大學
浙江
13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浙江農林大學
嘉興學院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杭州師範大學
寧波工程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
紹興文理學院
浙江財經大學
温州理工學院
温州大學
——
——
安徽
13
安徽大學
安慶師範大學
銅陵學院
安徽理工大學
黃山學院
合肥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
安徽財經大學
亳州學院
蚌埠醫學院
巢湖學院
合肥師範學院
阜陽師範大學
——
——
福建
4
閩江學院
廈門理工學院
廈門工學院
閩南師範大學
——
——
江西
5
景德鎮陶瓷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南昌工程學院
贛南師範大學
景德鎮學院
——
山東
12
青島科技大學
德州學院
棗莊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
魯東大學
青島大學
齊魯工業大學
泰山學院
濰坊學院
曲阜師範大學
濟寧學院
山東工商學院
河南
12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信陽師範大學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
周口師範學院
平頂山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安陽師範學院
新鄉學院
河南師範大學
洛陽師範學院
南陽理工學院
湖北
7
湖北工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工程學院
湖北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湖北師範大學
——
——
湖南
6
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文理學院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長沙理工大學
湖南工學院
國防科技大學
廣東
14
華南師範大學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
韶關學院
廣東財經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
惠州學院
廣東金融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肇慶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
珠海科技學院
嘉應學院
廣東培正學院
——
廣西
10
廣西科技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
百色學院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南寧師範大學
廣西財經學院
桂林理工大學
河池學院
玉林師範學院
桂林醫學院
——
——
海南
1
海南醫學院
——
——
重慶
7
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科技學院
重慶對外經貿學院
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長江師範學院
——
——
四川
9
成都理工大學
阿壩師範學院
四川旅遊學院
四川輕化工大學
樂山師範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四川文理學院
成都工業學院
成都文理學院
貴州
5
貴州師範大學
貴州民族大學
貴州理工學院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
貴陽學院
——
雲南
10
西南林業大學
紅河學院
昆明學院
昭通學院
雲南財經大學
麗江文化旅遊學院
普洱學院
玉溪師範學院
楚雄師範學院
保山學院
——
——
陝西
8
西北大學
榆林學院
西京學院
西安理工大學
商洛學院
陝西學前師範學院
陝西理工大學
西安財經大學
——
甘肅
3
甘肅農業大學
蘭州財經大學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
寧夏
2
寧夏大學
北方民族大學
——
新疆
5
塔里木大學
喀什大學
昌吉學院
新疆師範大學
伊犁師範大學
——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陽光高考,摘錄時間:2023年7月25日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