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慕容翰

鎖定
慕容翰(?~344年),字元邕,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人,鮮卑族。前燕宗室大臣、名將。武宣帝慕容廆庶長子 [1]  ,文明帝慕容皝異母兄。
慕容翰勇武善射,足智多謀,深受父親慕容廆的器重和寵愛,授以殺敵陷陣的重任。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去世,其弟慕容皝即位,慕容翰受到慕容皝的猜忌,無奈投奔段部鮮卑,後輾轉回到前燕。鹹康八年(342年),慕容翰獻計擊敗高句麗。
建元二年(344年),慕容翰消滅宇文鮮卑,於戰中身受箭傷,在家卧牀養傷,後傷情痊癒。有人告發慕容翰經常私下練習騎乘,懷疑他想作亂。慕容皝對慕容翰一直很猜忌,下令將其賜死。
中文名
慕容翰
別    名
慕容元邕
國    籍
前燕
民    族
鮮卑族
逝世日期
344年
職    業
將領
主要成就
征伐高句麗、打敗宇文部
相關傳説
百步射環

慕容翰人物生平

慕容翰擊敗宇文

慕容翰性情勇武豪放,足智多謀,臂長過人,善於射箭,體力超羣。其父慕容廆很器重他的奇才,託付給他殺敵陷陣的重任。慕容翰率領軍隊行進征伐,在所過之處建立功勳,威聲大震,遠近敵人都懼怕他。 [2] 
大興二年(319年)十二月,東晉平州刺史崔毖當時鎮守遼東郡,他自認為在中原很有聲望,多次派遣使者招納百姓,但無人前來。而百姓卻大多歸附慕容廆,崔毖心中不服,懷疑是慕容廆扣留了百姓,於是聯合高句麗、鮮卑段部和鮮卑宇文部共同攻打慕容廆。三國軍隊進攻棘城,慕容廆閉門固守,派遣使者單獨用牛和酒犒勞宇文部。高句麗和段部懷疑宇文部與慕容廆勾結,各自率軍撤退。宇文部首領宇文悉獨官説:“高句麗和段部雖然回去,我要獨自攻取慕容廆。” [3-4] 
宇文部士卒有數十萬,營寨相連有四十里。慕容廆派人從徒河(今遼寧省錦州市)徵召慕容翰。慕容翰派遣使者告訴慕容廆説:“宇文悉獨官傾國來犯,敵眾我寡,易於智取,難以力敵。現在城中的軍隊,已足以防禦,我請求作為外面的奇兵,伺機攻擊,內外同時發兵,使他們驚駭而不知道如何防備,這樣一定能打敗他們。如果現在把兵力集中在一處,他們便能專心攻城,沒有其他顧慮,這不是合適的對策。而且這是向民眾表示內心的怯懼,恐怕還沒作戰士氣就要先喪失了。”慕容廆猶疑不決。遼東人韓壽對慕容廆説:“宇文悉獨官有侵凌進逼的志向,將領驕縱,士卒疲憊懶惰,軍隊組織鬆散,如果使用奇兵突然發難,在他們沒有防備時實施攻擊,這是必定取勝的策略。”慕容廆這才採納慕容翰的計策,讓他留在徒河。宇文悉獨官聽説慕容翰留在徒河,説:“慕容翰素來以驍勇果敢聞名,現在不進城,或許會成為禍患,應當先攻取他,城裏不足為患。”於是分出數千騎兵攻擊慕容翰。慕容翰得知此事,派人假扮成段部的使者,在路上迎住宇文悉獨官的騎兵,對他們説:“慕容翰長久以來就是我心頭之患,聽説你們將要進攻他,我們已嚴陣以待,你們可以快速前進。”使者離開以後,慕容翰立即出城,設下埋伏等待宇文部的軍隊。宇文部的騎兵見到使者,大為高興,騎馬馳行,不再防備,進入了伏擊圈中。慕容翰突然攻擊,將他們全部俘獲。又乘勝進軍,同時派遣密使告訴慕容廆,讓他出兵大戰。慕容廆令第三子慕容皝和長史裴嶷率領精鋭士卒為前鋒,自己統領大軍隨後。宇文悉獨官原先沒有設防,聽説慕容廆來了,大驚,傾巢出戰。兩軍前鋒剛剛交戰,慕容翰率領千餘騎兵從旁側直衝入宇文悉獨官軍營,縱火焚燒。宇文悉獨官的士卒都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結果大敗,宇文悉獨官隻身逃脱。慕容廆盡數俘獲他的士眾,繳獲到皇帝玉璽三紐。 [5-6] 
崔毖聽説宇文部兵敗,心中恐懼,讓他兄長之子崔燾到棘城假裝祝賀。正巧高句麗、宇文部、段部三國使者也來請和,都説他們本來並不想與慕容部為敵,是崔毖讓他們這麼做的。慕容廆讓崔燾見三國使者,執刀相對,崔燾害怕,低頭臣服。慕容廆便讓崔燾回去對崔毖説,投降是上策,逃跑是下策。並帶兵隨後而行。崔毖於是帶着數十騎棄家逃奔高句麗,部眾全部投降慕容廆。同年,因高句麗多次侵擾遼東,慕容廆讓慕容翰、慕容仁率軍討伐。高句麗國王乙弗利迎上請求締結盟約,慕容翰、慕容仁這才率軍回師。 [7-8] 

慕容翰鎮守遼東

大興四年(321年)十二月,東晉朝廷賜封慕容廆官爵,允許他設置官府機構、委任官員。慕容翰雖為慕容廆長子,但因其母出身微賤,只是慕容廆的一個普通小妾,而慕容皝的母親段氏是慕容廆正室,於是慕容廆立慕容皝為世子,調任慕容翰鎮守遼東,讓慕容仁鎮守平郭。慕容翰安頓撫慰漢人、胡人百姓,對他們恩威並重;慕容仁也追隨效仿慕容翰。 [9] 
慕容翰在鎮守遼東時,高句麗不敢前來擄掠。慕容翰善於待人接物,喜愛儒學,從士大夫到軍中士卒,無不樂於跟隨他。 [10] 

慕容翰出奔段部

咸和八年五月初六日(333年6月4日),慕容廆去世,慕容皝繼任其位,統治遼東。 [11] 
慕容翰與慕容皝同母弟徵虜將軍慕容仁,都勇悍而有謀略,多次建立戰功,深得人心;慕容皝幼弟慕容昭,多才多藝,都受到慕容廆的寵愛。慕容皝妒忌他們,慕容翰嘆息説:“我從先父那裏接受任職,不敢不盡力,幸好仰仗先父的在天之靈,所向披靡,這是上天助我國,並非人力所為。但別人卻説這是我的力量,以為我具有傑出的才能,難以制服,我怎能坐以待禍呢!”同年十月,慕容翰和兒子出奔段部。段部首領段遼平素早就聽説慕容翰的才能,希望收為己用,所以非常寵愛、看重慕容翰。 [12] 

慕容翰未勝返回

咸和九年(334年)二月,段遼派軍隊襲擊慕容部屬地徒河,未能取勝。段遼又派兄弟段蘭和慕容翰共同進攻柳城(今遼寧省朝陽西南)。柳城都尉石琮、城主慕輿泥合力拒守,段蘭等未能取勝,只好退軍。段遼發怒,痛切地斥責段蘭等人,嚴令他們攻取柳城。段蘭等人休息二十天後,又增添兵力來進攻。士卒都穿上重重戰袍,用盾牌保護,架上雲梯,四面同時進攻,晝夜不停。石琮、慕輿泥的防守也更加堅固。殺死段蘭的士卒一千多人,段蘭等人始終無法取勝。慕容皝派慕容汗和司馬封奕等人共同援救,慕容皝告誡慕容汗説:“敵人士氣正盛,不要和他們爭鬥以決勝負。”慕容汗性格驍勇果敢,讓一千多騎兵為前鋒,直赴柳城。封奕勸阻他,慕容汗不聽。結果和段蘭在牛尾谷遭遇,慕容汗的軍隊大敗,死亡過半。封奕整頓陣列盡力苦戰,所以才免遭全軍覆沒。 [13] 
段蘭想乘勝窮追,慕容翰害怕就此滅亡自己的國家,勸阻他説:“作為將領,應當慎重,知己知彼,不到萬全的時候不能妄動。現在敵方的偏師雖被挫敗,但主力還未敗。慕容皝狡詐多謀,喜歡深藏不露,如果他親自統帥舉國士眾抵禦我們,而我們孤軍深入,寡不敵眾,這是危險的作法。況且接受君命的時候,正是想得到今天的勝利,如果違背君命冒進,萬一失敗,功勞和名望全部喪失,有什麼臉面回去面對君主!”段蘭説:“這些人被擒已成定局,沒有別的道理,你只是憂慮趁勢滅亡你的國家罷了!現在慕容仁在東邊,如果進軍真能實現願望,我將迎接他充當國家的繼承人,終究不會有負於你,讓宗廟絕祀的。”慕容翰説:“我既然投身依附,就沒有再返回的道理。故國的存亡,和我有什麼相干!只是想為貴國出謀劃策,並且珍惜你我的功名罷了。”於是命令自己所轄部眾,準備獨自返回,段蘭不得已,隨從他共同返回。 [14] 

慕容翰北奔宇文

鹹康三年(337年)九月,慕容皝建立前燕政權。十一月,慕容皝因邊境屢遭段遼侵擾,於是派遣揚烈將軍宋迴向後趙稱臣,並以其弟寧遠將軍慕容汗到後趙當人質,乞請後趙發兵討伐段遼。後趙皇帝石虎謝絕慕容汗為人質,遣送他返回,與慕容皝秘密約定明年會合討伐段遼。 [15] 
鹹康四年(338年)正月,慕容皝派都尉趙槃前往後趙,打聽軍隊出征的日期。石虎準備攻擊段遼,招募驍勇善戰的士兵三萬人,全部拜授為龍騰中郎。適逢段遼派段屈雲進攻後趙的幽州,幽州刺史李孟後退保守易京。石虎便任命桃豹為橫海將軍,王華為渡遼將軍,率領十萬水軍由漂渝津(今天津市東部)出發;又任支雄為龍驤大將軍,姚弋仲為冠軍將軍,率領步兵、騎兵七萬人為前鋒,前往討伐段遼。 [16] 
鹹康四年(338年)三月,趙槃回到棘城。慕容皝領兵攻掠令支(今河北省遷安市)以北的許多城鎮。段遼準備追襲他,慕容翰説:“如今後趙軍隊在南邊,應當集中力量抵禦,卻又要和慕容皝相鬥!慕容皝親自為帥前來,士卒精鋭,假如萬一失利,又怎麼能抵禦南邊的強敵呢!”段蘭發怒説:“我前次被你所誤,以至於成為今日的禍患,我不再上你的當了!”於是率領手下現有的全部士眾追擊。慕容皝設下埋伏等候他,大敗段蘭的軍隊,斬首數千人,擄掠民眾五千户、畜產數以萬計返回。 [17]  段遼因段蘭已經戰敗,不敢再迎戰,帶領妻子、宗族和當地豪強一千多家,放棄令支,逃奔密雲山。臨行時拉着慕容翰的手哭泣着説:“沒采納您的建議,自取敗亡。我固然是咎由自取,讓您喪失安身之處,我為此深感慚愧。”慕容翰向北投奔宇文部。 [18] 

慕容翰逃歸前燕

鹹康六年(340年)正月,宇文部首領宇文逸豆歸妒忌慕容翰的才能、名望,慕容翰便佯裝癲狂,終日酣飲,有時躺着就大、小便,有時又披散頭髮,大聲歌呼,跪拜乞食。宇文部人都看不起他,對他不再檢視省察。慕容翰因此可以來往自由,把宇文部的山川形勢,都默記在心。慕容皝因為慕容翰當初並非叛亂,是因為心有猜忌才出逃,雖然居住別國,但經常悄悄地為前燕打算,於是派商人王車到宇文部經商,藉此觀測慕容翰的心意。慕容翰見到王車,不説話,只是捶擊胸部頷首而已。慕容皝説:“慕容翰想回來了。”又讓王車去迎接他歸來。慕容翰拉弓的力量達三石多,箭身尤為長大,慕容皝為他製造稱手的弓箭,讓王車埋在道路旁邊,悄悄告訴慕容翰。二月,慕容翰偷出宇文逸豆歸的名馬,攜同兩個兒子到路邊取出弓箭,上馬逃歸。宇文逸豆歸派驍勇騎兵一百多人追趕,慕容翰説:“我長久客居他國,現在想回鄉,既然已經上馬,就再沒有回去的道理。我過去每天佯裝痴呆欺矇你們,其實我以往的技藝並未丟失,你們不要逼迫我,那是自尋死路。”追來的騎兵小看慕容翰,徑直奔馳而來。慕容翰説:“我長久居住在你們國家,心存依戀之情,不想殺死你們,你們離開我一百步把刀樹立起來,讓我用箭射擊,如果一發便射中,你們便可以返回;如果射不中,你們便可以前來抓我。”追來的騎兵解下佩刀插在地上,慕容翰射出一枝箭,正中刀環,追來的騎兵四散逃走。慕容皝聽説慕容翰到來,大為喜悦,對他的禮遇很優厚。 [19-20] 

慕容翰計伐高麗

鹹康八年(342年)十月,慕容皝遷都龍城。 [21]  當時前燕與高句麗相鄰,慕容皝常常畏懼高句麗乘虛而入,視高句麗為心腹之患。慕容翰便對慕容皝説:“宇文部強盛日久,屢次成為國家的憂患,現在宇文逸豆歸篡權奪國,羣情不肯依附。加上他性情見識都平庸昏昧,所用將帥沒有才能,國家沒有防衞措施,軍隊沒有嚴密組織。我長久地居住在他們國家,熟知地形。他們雖然依附遠方強大的羯人,但聲威、力量都遠不可及,對救援沒什麼幫助。現在如果攻擊宇文部,定是百戰百勝。不過高句麗與我國近在咫尺,對我們常有窺探的心志。他們知道宇文部滅亡後,禍患將降臨到自己的頭上,必定會乘虛而入,襲我不備。如果留下少量兵力,不足以守禦;多留軍隊則又不能攻克宇文部,這是我們的心腹之患,應當先行除去。我觀察高句麗的力量,我們可以一戰而勝。宇文部是自己保守自己的人,一定不會到遠方來與我國爭奪利益。攻取高句麗後,回過頭來攻取宇文部,就易如反掌了。這兩個國家被平定後,我們便可以盡得東海之利,國富兵強,沒有後顧之憂,然後就有可能圖謀中原。”慕容皝於是採納慕容翰的計策。 [22] 
前燕軍準備進攻高句麗。當時通住高句麗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北道,地形平闊,一條是南道,地勢險要狹窄,大家都想走北道。慕容翰説:“高句麗據常情忖度,必定認為我軍會走北道,肯定是重北而輕南。大王應當率領精兵由南道攻擊,出其不意,高句麗都城丸都(今吉林省集安市),唾手可得。另外派遣偏師由北道進發,即使遭受挫折,但他們的腹心已經潰敗,四肢便無能為力。”慕容皝於是再次採納慕容翰的計策。 [23] 
十一月,慕容皝親自帶領四萬精鋭士兵從南道進發,命慕容翰與其子慕容霸(慕容垂)為先鋒,另外派遣長史王寓等率領兵眾一萬五千人由北道進發,征討高句麗。高句麗國王高釗果然派遣兄弟武率領精兵五萬人在北道迎戰,自己帶領羸弱的士兵防備南道。慕容翰等人最先到達,與高釗交戰,慕容皝率領大軍陸續趕來。左常侍鮮于亮獨自同數名騎兵先行衝擊高句麗的戰陣,所到之處高句麗軍均遭挫敗。高句麗的軍陣騷動,前燕大軍乘勢攻擊,高句麗軍隊大敗。左長史韓壽斬殺高句麗將領阿佛和度加,各路軍隊乘勝追襲,於是進入丸都。高釗獨自騎馬逃跑,輕車將軍慕輿泥追擊,抓獲高釗的母親周氏和他的妻子後返回。適逢王寓等人在北道與高句麗的軍隊作戰,均遭敗績,因此慕容皝不再窮追高釗,派使者招安高釗,高釗躲藏不肯出來。 [24]  慕容皝準備返回時,又採納韓壽的計策,發掘高釗父親高乙弗利的陵墓,收繳府庫中歷代積累的財寶,擄獲民眾五萬多人,焚燬高句麗王的宮室,又毀壞丸都城郭,然後返回。 [25] 
建元元年(343年)二月,高釗向前燕稱臣。同月,宇文逸豆歸派丞相莫淺渾率兵進攻前燕,前燕眾將爭着迎擊,慕容皝不允許。莫淺渾認為慕容皝畏懼自己,酣飲縱獵,不再設防。慕容皝命慕容翰攻打莫淺渾,莫淺渾大敗,僅僅獨自倖免,士眾全被俘獲。 [26-27] 

慕容翰遭忌賜死

建元二年(344年)二月,慕容皝親自帶兵攻打宇文逸豆歸,任命慕容翰為前鋒將軍,劉佩作他的副手;分別命令慕容軍慕容恪慕容垂及折衝將軍慕輿根率領軍隊,分三路同時進發。宇文逸豆歸派南羅城主涉夜幹統率精兵迎戰,慕容皝派人急速告訴慕容翰:“涉夜幹勇冠三軍,應當稍稍避讓。”慕容翰説:“宇文逸豆歸盡數出動國內精兵交付給涉夜幹,涉夜幹素來有勇悍的名聲,被他們全國所仰仗。現在我戰敗他,他們的國家便會不戰自潰。況且我熟知涉夜乾的為人,雖有虛名,其實容易對付,不應當避讓他,這會挫傷我軍的士氣。”於是前進接戰。慕容翰親自出馬衝擊敵陣,涉夜幹出陣應戰,慕容垂從側面截擊,於是斬殺涉夜幹。宇文部的士卒見涉夜幹被殺,不戰自潰。燕軍乘勝追擊,於是攻克宇文部的都城紫蒙川(今遼寧省朝陽市)。宇文逸豆歸逃跑,死於漠北,宇文部由此離散滅亡。慕容皝盡數收繳他們的畜產、物資、錢財,把宇文部五千多個村落遷徙到昌黎(今遼寧省義縣),開闢國土一千多里。把涉夜幹原先居住的城鎮改名為威德城,讓兄弟慕容彪戍守,然後班師回國。 [28-29] 
慕容翰在攻打宇文部的戰役中雖然取得勝利,但因交戰時被亂箭射傷,便長期卧牀養傷,不出家門。後來傷情逐漸痊癒,在家中試着騎馬。有人告發慕容翰假稱有病卻私下練習騎乘,懷疑他想作亂。慕容皝雖然仰仗慕容翰的勇悍和謀略,但心中終究有所忌憚,於是下令賜死慕容翰。慕容翰説:“我當初負罪出逃,後來又返回,今天死亡已算晚了。不過羯賊佔據中原,我不自量力,原想為國家蕩平天下、統一宇內。這一志向不能實現,我死了也會遺憾,這就是命運吧!”隨即飲毒藥而死。 [30] 

慕容翰歷史評價

宇文悉獨官:“翰素名驍果。” [31] 
房玄齡晉書》:①“性雄豪,多權略,猿臂工射,膂力過人。”;②“善撫接,愛儒學,自士大夫至於卒伍,莫不樂而從之。” [32] 
蔡東藩兩晉演義》:“慕容翰之智,足以料涉奕幹,並足以料逸豆歸,獨於慕容皝之雄猜好忌,反不能逆料,卒至自殺其身,豈明能燭遠,而昧於察近耶?” [33] 

慕容翰史籍記載

晉書·卷一百八·載記第八》 [32] 
資治通鑑·卷第九十一》 [31] 
《資治通鑑·卷第九十五》 [34] 
《資治通鑑·卷第九十六》 [35] 
《資治通鑑·卷第九十七》 [36] 

慕容翰家族成員

慕容翰父親

慕容廆,鮮卑族慕容部落首領,追諡武宣帝。

慕容翰弟弟

二弟:慕容皝(燕國皇帝)
三弟:慕容仁(燕國遼東公)
四弟:慕容昭
五弟:慕容幼
六弟:慕容稚
七弟:慕容軍(燕國襄陽王)
八弟:慕容汗
九弟:慕容評(燕國上庸王)
十弟:慕容彪(燕國武昌王)
妹妹
慕容氏,慕容皝之妹,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妃子。

慕容翰兒子

慕容鈎,前燕樂陵太守。354年秋,因欺凌同僚,被青州刺史朱禿殺死。 [37] 
參考資料
  • 1.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慕容翰,字元邕,廆之庶長子也。
  • 2.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性雄豪,多權略,猿臂工射,膂力過人。廆甚奇之,委以折衝之任。行師征伐,所在有功,威聲大振,為遠近所憚。
  • 3.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平州刺史崔毖,自以中州人望,鎮遼東,而士民多歸慕容廆,心不平。數遣使招之,皆不至,意廆拘留之,乃陰説高句麗、段氏、宇文氏,使共攻之,約滅廆,分其地。毖所親勃海高瞻力諫,毖不從。三國合兵伐廆。
  • 4.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三國進攻棘城,廆閉門自守,遣使獨以牛酒犒宇文氏。二國疑宇文氏與廆有謀,各引兵歸。宇文大人悉獨官曰:“二國雖歸,吾當獨取之。”
  • 5.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宇文氏士卒數十萬,連營四十里。廆使召其子翰於徒河。翰遣使白廆曰:“悉獨官譽國為寇,彼眾我寡,易以計破,難以力勝。今城中之眾,足以禦寇,翰請為奇兵於外,伺其間而擊之,內外俱奮,使彼震駭不知所備,破之必矣。今並兵為一,彼得專意攻城,無復它虞,非策之得者也。且示眾以怯,恐士氣不戰先沮矣。”廆猶疑之。遼東韓壽言於廆曰:“悉獨官有憑陵之志,將驕卒惰,軍不堅密,若奇兵卒起,掎其無備,必破之策也。”廆乃聽翰留徒河。
  • 6.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悉獨官聞之,曰:“翰素名驍果,今不入城,或能為患,當先取之,城不足憂。”乃分遣數千騎襲翰。翰知之,詐為段氏使者,逆於道曰:“慕容翰久為吾患,聞當擊之,吾已嚴兵相待,宜速進也!”使者既去,翰即出城,設伏以待之。宇文氏之騎見使者,大喜馳行,不復設備,進入伏中。翰奮擊,盡獲之,乘勝徑進,遣間使語廆出兵大戰。廆使其子皝與長史裴嶷將精鋭為前鋒,自將大兵繼之。悉獨官初不設備,聞廆至,驚,悉眾出戰。前鋒始交,翰將千騎從旁直入其營,縱火焚之。眾皆惶擾,不知所為。遂大敗,悉獨官僅為身免。廆盡俘其眾,獲皇帝玉璽三紐。
  • 7.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崔毖聞之,懼,使其兄子燾詣棘城偽賀。會三國使者亦至,請和,曰:“非我本意,崔平州教我耳。”廆以示燾,臨之以兵,燾懼,首服。廆乃遣燾歸謂毖曰:“降者上策,走者下策也。”引兵隨之。毖與數十騎棄家奔高句麗,其眾悉降於廆。
  • 8.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高句麗數寇遼東,廆遣慕容翰、慕容仕伐之;高句麗王乙弗利逆來求盟,翰、仁乃還。
  • 9.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十二月,以慕容廆為都督幽、平二州、東夷諸軍事、車騎將軍、平州牧,封遼東公,單于如故,遣謁者即授印綬,聽承製置官司守宰。廆於是備置僚屬,以裴嶷、遊邃為長史,裴開為司馬,韓壽為別駕,陽耽為軍諮祭酒,崔燾為主簿,黃泓、鄭林參軍事。廆立子皝為世子。作東橫,以平原劉贊為祭酒,使皝與諸生同受業,廆得暇,亦親臨聽之。皝雄毅多權略,喜經術,國人稱之。廆徙慕容翰鎮遼東,慕容仁鎮平郭。翰撫安民夷,甚有威惠;仁亦次之。
  • 10.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作鎮遼東,高句麗不敢為寇。善撫接,愛儒學,自士大夫至於卒伍,莫不樂而從之。
  • 11.    《資治通鑑·卷九十五》:夏,五月,甲寅,遼東武宣公慕容廆卒。六月,世子皝以平北將軍行平州刺史,督攝部內。
  • 12.    《資治通鑑·卷九十五》:皝庶兄建威將軍翰、母弟徵虜將軍仁,有勇略,屢立戰功,得士心,季弟昭,有才藝;皆有寵於廆。皝忌之,翰嘆曰:“吾受事於先公,不敢不盡力,幸賴先公之靈,所向有功,此乃天贊吾國,非人力也。而人謂吾之所辦,以為雄才難制,吾豈可坐而待禍邪!”乃與其子出奔段氏。段遼素聞其才,冀收其用,甚愛重之。
  • 13.    《資治通鑑·卷九十五》:段遼遣兵襲徒河,不克;復遣其弟蘭與慕客翰共攻柳城,柳城都尉石琮、城大慕輿泥併力拒守,蘭等不克而退。遼怒,切責蘭等,必令拔之。休息二旬,復益兵來攻。士皆重袍蒙楯,作飛梯,四面俱進,晝夜不息。琮、泥拒守彌固,殺傷千餘人,卒不能拔。慕容皝遣慕容汗及司馬封弈等共救之。皝戒汗曰:“賊氣鋭,勿與爭鋒!”汗性驍果,以千餘騎為前鋒,直進。封弈止之,汗不從。與蘭遇於牛尾谷,汗兵大敗,死者太半;弈整陳力戰,故得不沒。
  • 14.    《資治通鑑·卷九十五》:蘭欲乘勝窮追,慕容翰恐遂滅其國,止之曰:“夫為將當務慎重,審己量敵,非萬全不可動。今雖挫其偏師,未能屈其大勢。皝多權詐,好為潛伏,若悉國中之眾自將以拒我,我縣軍深入,眾寡不敵,此危道也。且受命之日,正求此捷;若違命貪進,萬一取敗,功名俱喪,何以返面!”蘭曰:“此已成擒,無有餘理,卿正慮遂滅卿國耳!今千年在東,若進而得志,吾將迎之以為國嗣,終不負卿,使宗廟不祀也。”千年者,慕容仁小字也。翰曰:“吾投身相依,無復還理;國之存亡,於我何有!但欲為大國之計,且相為惜功名耳。”乃命所部欲獨還,蘭不得已而從之。
  • 15.    《資治通鑑·卷九十五》:段遼數侵趙邊,燕王皝遣揚烈將軍宋回稱藩於趙,乞師以討遼,自請盡帥國中之眾以會之,並以其弟寧遠將軍汗為質。趙王虎大悦,厚加慰答,辭其質,遣還,密期以明年。
  • 16.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春,正月,燕王皝遣都尉趙槃如趙,聽師期。趙王虎將擊段遼,募驍勇者三萬人,悉拜龍騰中郎。會遼遣段屈雲襲趙幽州,幽州刺史李孟退保易京。虎乃以桃豹為橫海將軍,王華為渡遼將軍,帥舟師十萬出漂渝津;支雄為龍驤大將軍,姚弋仲為冠軍將軍,帥步騎七萬前鋒以伐遼。
  • 17.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三月,趙槃還至棘城。燕王皝引兵攻掠令支以北諸城。段遼將追之。慕容翰曰:“今趙兵在南,當併力御之;而更與燕鬥,燕王自將而來,其士卒精鋭,若萬一失利,將何以御南敵乎!”段蘭怒曰:“吾前為卿所誤,以成今日之患,吾不復墮卿計中矣!”乃悉將見眾追之。皝設伏以待之,大破蘭兵,斬首數千級,掠五千户及畜產萬計以歸。
  • 18.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段遼以弟蘭既敗,不必復戰,帥妻子、宗族、豪大千餘家,棄令支,奔密雲山。將行,執慕容翰手泣曰:“不用卿言,自取敗亡。我固苦心,令卿失所,深以為愧。”翰北奔宇文氏。
  • 19.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宇文逸豆歸忌慕容翰才名。翰乃陽狂酣飲,或卧自便利,或被髮歌呼,拜跪乞食。宇文舉國賤之,不復省錄,以故得行來自遂,山川形便,皆默記之。燕王皝以翰初非叛亂,以猜嫌出奔,雖在它國,常潛為燕計;乃遣商人王車通市於宇文部以窺翰。翰見車,無言,撫膺頷之而已。皝曰:“翰欲來也。”復使車迎之。翰彎弓三石餘,矢尤長大,皝為之造可手弓矢,使畫埋於道旁而密告之。
  • 20.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二月,翰竊逸豆歸名馬,攜其二子過取弓矢,逃歸。逸豆歸使驍騎百餘追之。翰曰:“吾久客思歸,既得上馬,無復還理。吾向日陽愚以誑汝,吾之故藝猶在,無為相逼,自取死了!”追騎輕之,直突而前。翰曰:“吾居汝國久恨恨,不欲殺汝;汝去我百步立汝刀,吾射之,一發中者汝可還,不中者可來前。”追騎解刀立之,一發,正中其環,追騎散走。皝聞翰至,大喜,恩遇甚厚。
  • 21.    《資治通鑑·卷九十七》:冬,十月,燕王皝遷都龍城,赦其境內。
  • 22.    《資治通鑑·卷九十七》:建威將軍翰言於皝曰:“宇文強盛日久,屢為國患。今逸豆歸篡竊得國,羣情不附。加之性識庸闇,將帥非才,國無防衞,軍無部伍。臣久在其國,悉其地形;雖遠附強羯,聲勢不接,無益救援;今若擊之,百舉百克。然高句麗去國密邇,常有闚之志。彼知宇文既亡,禍將及己,必乘虛深入,掩吾不備。若少留兵則不足以守,多留兵則不足以行。此心腹之患也,宜先除之;觀其勢力,一舉可克。宇文自守之虜,必不能遠來爭利。既取高句麗,還取宇文,如返手耳。二國既平,利盡東海,國富兵強,無返顧之憂,然後中原可圖也。”皝曰:“善!”將擊高句麗。高句麗有二道,其北道平闊,南道險狹,眾欲從北道。翰曰:“虜以常情料之,必謂大軍從北道,當重北而輕南。王宜帥鋭兵從南道擊之,出其不意,丸都不足取也。別遣偏師出北道,縱有蹉跌,其腹心己潰,四支無能為也。”皝從之。
  • 23.    《資治通鑑·卷九十七》:將擊高句麗。高句麗有二道,其北道平闊,南道險狹,眾欲從北道。翰曰:“虜以常情料之,必謂大軍從北道,當重北而輕南。王宜帥鋭兵從南道擊之,出其不意,丸都不足取也。別遣偏師出北道,縱有蹉跌,其腹心己潰,四支無能為也。”皝從之。
  • 24.    《資治通鑑·卷九十七》:十一月,皝自將勁兵四萬出南道,以慕容翰、慕容霸為前鋒,別遣長史王寓等將兵萬五千出北道,以伐高句麗。高句麗王釗果遣弟武帥精兵五萬拒北道,自帥羸兵以備南道。慕容翰等先至,與釗合戰,皝以大眾繼之。左常侍鮮于亮曰:“臣以俘虜蒙王國士之恩,不可以不報;今日,臣死日也!”獨與數騎先犯高句麗陣,所向摧陷。高句麗陣動,大眾因而乘之,高句麗兵大敗。左長史韓壽斬高句麗將阿佛和度加,諸軍乘勝追之,遂入丸都。釗單騎走,輕車將軍慕輿泥追獲其母周氏及妻而還。會王寓等戰於北道,皆敗沒,由是皝不復窮追。遣使招釗,釗不出。
  • 25.    《資治通鑑·卷九十七》:皝將還,韓壽曰:“高句麗之地,不可戍守。今其主亡民散,潛伏山谷;大軍既去,必復鳩聚,收其餘燼,猶足為患。請載其父屍、囚其生母而歸,俟其束身自歸,然後返之,撫以恩信,策之上也。”皝從之。發釗父乙弗利墓。載其屍,收其府庫累世之寶,虜男女五萬餘口,燒其宮室,毀丸都城而還。
  • 26.    《資治通鑑·卷九十七》:春,二月,高句麗王釗遣其弟稱臣入朝於燕,貢珍異以千數。
  • 27.    《資治通鑑·卷九十七》:宇文逸豆歸遣其相莫淺渾將兵擊燕;諸將爭欲擊之,燕王皝不許。莫淺渾以為皝畏之,酣飲縱獵,不復設備。皝使慕容輸出擊之,莫淺渾大敗,僅以身免,盡俘其眾。
  • 28.    《資治通鑑·卷九十七》:燕王皝與左司馬高詡謀伐宇文逸豆歸。詡曰:“宇文強盛,今不取,必為國患,伐之必克;然不利於將。”出而告人曰:“吾往必不返,然忠臣不避也。”於是皝自將伐逸豆歸。以慕容翰為前鋒將軍,劉佩副之;分命慕容軍、慕容恪、慕容霸及折衝將軍慕輿根將兵,三道並進。
  • 29.    《資治通鑑·卷九十七》:逸豆歸遣南羅大涉夜干將精兵逆戰,皝遣人馳謂慕容翰曰:“涉夜幹勇冠三軍,宜小避之。”翰曰:“逸豆歸掃其國內精兵以屬涉夜幹,涉夜幹素有勇名,一國所賴也。今我克之,其國不攻自潰矣。且吾孰知涉夜幹之為人,雖有虛名,實易與耳,不宜避之,以挫吾兵氣。”遂進戰。翰自出衝陣,涉夜幹出應之;慕容容霸從傍邀擊,遂斬涉夜幹。宇文士卒見涉夜乾死,不戰而潰;燕兵乘勝逐之,遂克其都城。逸豆歸走死漠北,宇文氏由是散亡。皝悉收其畜產、資貨,徙其部眾五千餘落於昌黎,闢地千餘裏。更命涉夜幹所居城曰威德城,使弟彪戍之而還。
  • 30.    《資治通鑑·卷九十七》:慕容翰之與宇文氏戰也,為流矢所中,卧病積時不出。後漸差,於其家試騁馬。或告翰稱病而私飛騎乘,疑欲為變。燕王皝雖藉翰勇略,然中心終忌之,乃賜翰死。翰曰:“吾負罪出奔,既而復還,今日死已晚矣。然羯賊跨據中原,吾不自量,欲為國家蕩壹區夏。此志不遂,沒有遺恨,命矣夫!”飲藥而卒。
  • 31.    《資治通鑑·卷第九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28]
  • 32.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28]
  • 33.    第四十八回 斬敵將進滅宇文部 違朝議徙鎮襄陽城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5-20]
  • 34.    《資治通鑑·卷九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01]
  • 35.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01]
  • 36.    《資治通鑑·卷第九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02]
  • 37.    《資治通鑑·卷九十九》:燕樂陵太守慕容鈎,翰之子也,與青州刺史朱禿共治厭次。鈎自恃宗室,每陵侮禿。禿不勝忿,秋,七月,襲鈎,殺之,南奔段龕。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