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䄄

鎖定
李䄄(1754年—1801年),明興,朝鮮王朝後期王族,封恩彥君(은언군)。他是朝鮮英祖李昑之孫,莊獻世子朝鮮莊祖)李愃之庶子。母親是良娣扶安林氏(高宗時追尊為肅嬪)。他是朝鮮正祖李祘同父異母的弟弟,他還有一個胞弟恩信君李禛。
明興
所處時代
朝鮮王朝
出生日期
1754年
逝世日期
1801年
本    名
李䄄
爵    位
恩彥君

李䄄人物生平

恩彥君墓碑 恩彥君墓碑
李䄄九歲那年(1762年),父親被祖父英祖關進米櫃活活餓死,是為壬午禍變。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李䄄受封為恩彥君。乾隆三十年(1765年)六月二十五日,恩彥君李䄄與恩信君李禛同時行冠禮,同年十一月十日,恩彥君與比他大1歲的參奉宋樂休之女行嘉禮
恩彥君與恩信君兄弟從小被惠慶宮洪氏撫養,並接受惠慶宮之父洪鳳漢的管教,但據説二人生性頑劣,不服管教。 [1]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先是恩彥君、恩信君因為擅用“近仗軍”來開路(只有王子、政丞、兵曹堂上官才有資格用)、乘坐只有老宰相才坐的“籃輿”、“悍僕驕傔”太多等不合禮法之事,被英祖施以不敍之典。 [2]  隨即又得知恩彥君家的管家(任掌)黃慶龍等人向市廛商人放高利貸、剝削民眾等非法之舉,英祖乃召集市民,在興化門外進行公審,詢問放貸情況,並將黃慶龍梟首示眾,以謝百姓。 [3]  恩彥君、恩信君亦被削職,流放全羅道綾州。 [4]  不久因被彈劾“謫路治行,又多逾濫”,改為流放絕島濟州島,一個多月後,恩信君死在濟州,英祖不忍恩彥君也死在那裏,便下令將他釋放。 [5-6]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特許回到原來的府第。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敍用。 [7] 
朝鮮正祖即位後,恩彥君被任命為元陵守陵官。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二十日,恩彥君長子的常溪君(初稱完豐君)李湛暴死,當時盛傳是被恩彥君毒殺。 [8]  也有説法是因具善復推戴而飲藥自殺。 [9]  不久後,貞純王后金氏揭開了一個秘密,死於五年前(即1781年)的權臣洪國榮生前曾以恩彥君之子常溪君李湛為“假東宮”,圖謀不軌。 [10]  據説恩彥君也支持兒子入承大統。 [11]  隨後恩彥君李䄄削奪官爵,全家發配江華島 [12] 
當時,許多大臣請求處死恩彥君,但正祖都不接受,為此絕食四日。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祖暗中將恩彥君從江華島召入漢城,被發覺後,貞純王后屢次下諺教要求羣臣阻止,正祖一概不聽。於是貞純王后直接命內官將恩彥君綁回江華島。正祖打算出宮阻止,因羣臣在敦化門極力攔駕而被迫返回。儘管如此,以後正祖仍每年都會暗中將恩彥君召入漢城,在別營、太倉、南營、北營等地與恩彥君秘密會晤。 [13] 
朝鮮純祖即位後,貞純王后於嘉慶六年(1801年)發起“辛酉邪獄”,鎮壓天主教。在追查之下發現李䄄之妻宋氏與他的兒媳、李湛之妻申氏曾受洗天主教貞純王后於三月傳旨將宋氏、申氏二人賜死 [14]  六月下令賜死李䄄。 [15]  同年六月十三日,李䄄服毒藥被“賜”自盡於江華府謫舍,享年四十八歲。 [16] 
四十八年後,李䄄的孫子李昪(李元範)即位,是為朝鮮哲宗。哲宗一即位,就為李䄄及其妻宋氏、其子常溪君等人平反,恢復了他們的官爵。 [17-18]  同治十年(1871年)追贈恩彥君諡號忠貞”。 [19] 

李䄄歷史評價

惠慶宮洪氏:自是虛謊狂悖之物也。 [11] 

李䄄親屬成員

  • 父親:莊祖李愃(1735年—1762年)
  • 生母肅嬪林氏(?—1773年)
  • 胞弟:恩信君李禛(1756年—1771年)
  • 妻子:常山郡夫人宋氏(宋樂休之女,1753年—1801年)
  • 妾室:全山郡夫人李氏(李德喜之女,1764年—1819年)
  • 長子:常溪君李湛(1770年—1786年)
  • 次子:李昌順(夭折)
  • 三子:李昌德(夭折)
  • 四子:豐溪君李瑭(?—1826年,後來成為了恩全君的養子,有庶子李載星,過繼常溪君,受封景恩君,隆熙年間因捲入義兵運動而失蹤 [20] 
  • 庶子(五子):全溪大院君李㼅(1785年—1841年,庶子)
  • 長女:李氏(?—?,嫁參奉韓覺新)
參考資料
  • 1.    惠慶宮洪氏:《閒中錄》:初甲戌,一王孫生,乙亥,禛生。無論貴賤,女子之情,雖不為好,其時景慕宮病患漸劇,又其母失寵,而意外兩兒出矣。吾雖欲妒忌,無所可施。吾以仁慈幼弱之心,彼雖賤,而乃骨肉也,不得已收養之;英廟以彼輩禍根也,嚴教大段,吾若從以妒嫉,則恐小朝益難堪,故吾忍而度日。英廟每責餘以不妒非常情也,至承嚴教矣。自某年後,彼輩益無所依,吾憐惻而撫卹,以至成人,將出外矣,英廟憂之。先親則以一片公心,但知景慕宮之骨肉,告於英廟曰“彼輩今將出外,而血氣未定,若為他人所誑誘,則不知作何樣變怪,此為大悶。臣之處地,切近世孫,無所嫌疑。臣當教誨,不入外道,則非為渠也,乃國之福也。”英廟教以“卿之心,極感嘆矣,然渠等其能善從卿之教訓乎?吾甚憂之。”其時子弟輩認以禍根,諫以勿相關,渠或來吾家,則少年皆避而不見,先親及責以回曲,但務以公心教飭之,俾勿陷於惡。若咎先親以不知末世人心,為此不當之事,則此吾之恆所諫者;因此而釀出大禍雲,則誠是夢想之外也。非但先親也,清原以無嫌也,故假借之,造給藍輿等屬亦可疑之乎?渠輩出閣後,屢受戒責,而渠之姿質,愚悖儱侗,不學無識,只有驕貴之心,乃與宮屬雜類,無常作弊,不能安受教誨。自己丑漸疏待之。
  • 2.    《朝鮮王朝實錄·英祖實錄》卷116,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2-03]
  • 3.    《承政院日記》,英祖四十七年二月初一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2-03]
  • 4.    《朝鮮王朝實錄·英祖實錄》卷116,四十七年二月初三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2-03]
  • 5.    《朝鮮王朝實錄·英祖實錄》卷116,四十七年二月初九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2-03]
  • 6.    《朝鮮王朝實錄·英祖實錄》卷116,四十七年四月十二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2-03]
  • 7.    《朝鮮王朝實錄·英祖實錄》卷122,五十年五月十二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2-03]
  • 8.    《朝鮮王朝實錄·正祖實錄》卷22,十年十一月二十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9-11]
  • 9.    黃胤錫:《頤齋亂稿》丁未正月十一日:聞前月逆獄之作,其初䄄之子浚改名湛者,當成嬪喪時,欲飲藥自殺,其妻驚問,則曰:“善復謀逆,欲以我推戴,而此必不成,我不如自殺故也。”其妻驚欲出門,則急閉門,勒令先飲藥,俄曰:“我有罪當死,女子何罪?”遂自殺。
  • 10.    《朝鮮王朝實錄·正祖實錄》卷22,十年十二月初一日條。
  • 11.    惠慶宮洪氏:《閒中錄》:湛也,方幼蒙之時,忽然率來為君之子,為渠之甥,使親信內官,扶擁出入,即是東宮一體也。湛之父,自是虛謊狂悖之物也,不知其子之處此,將為後日之禍根。因緣勢利,所謂宮墓忠義守衞官,皆除以渠之連姻,豈有如許沒覺之人乎?
  • 12.    《朝鮮王朝實錄·正祖實錄》卷22,十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條。
  • 13.    《朝鮮王朝實錄·正祖實錄》附錄,正祖大王行狀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2-03]
  • 14.    《朝鮮王朝實錄·純祖實錄》卷2,元年三月十六日條:“傳旨曰:‘江華府安置罪人䄄妻宋姓、其子湛妻申姓等姑婦俱溺於邪學,與外人兇醜往來相見,而罔畏邦禁之至嚴,肆然藏匿於家中,論其負犯,不可一日容貸於覆載之間,並賜死。’”
  • 15.    《朝鮮王朝實錄·純祖實錄》卷3,元年六月初十日條。
  • 16.    趙寅永《雲石遺稿》卷之十二,〈恩彥君神道碑銘〉。
  • 17.    《朝鮮王朝實錄·憲宗實錄》卷16,十五年六月初八日條。
  • 18.    《朝鮮王朝實錄·哲宗實錄》卷1,即位年(憲宗十五年)六月十七日條。
  • 19.    《高宗實錄》卷8,八年三月十六日條。
  • 20.    《大韓每日申報》隆熙四年3月23日,《所往何處》  .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7-2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