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華島

(韓國第5大島)

鎖定
江華島,英語名為Kanghwa Island。韓語作강화도/Kanghwa-Do,古時簡稱“沁”。島嶼面積約410平方公里,是韓國第5大島。行政上屬於仁川廣域市江華郡。建有江華大橋與陸地相連。島南的摩尼山(마니산)是全島最高峯,高468米。多丘陸,土地肥沃。產稻米等農產品,亦為主要人蔘種植區。有漁業。主要城鎮有江華郡。人口83,037(1985)。
中文名
江華島
外文名
Kanghwa Island/강화도
面    積
410 km²
地理位置
37° 42′ N, 126° 26′ E
人口數量
83,037(1985年)
所屬國家
韓國

江華島地理位置

江華島位置 江華島位置 [1]
江華島距韓國首爾約50公里,隔海峽相距約1公里,背靠黃海之江華灣。江華海峽因距離狹窄,在古時被稱為“鹽河”,但水文條件複雜,潮水落差大,多暗礁,故韓國古代君主在遭遇北方民族入侵時往往避於此地。

江華島歷史沿革

江華支石墓 江華支石墓
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江華島上有大量距今3000-2000年前的支石墓,2000年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三國時期,該島前期歸屬百濟管轄,《三國史記》記載236年百濟古爾王狩獵於“西海大島”,該島被推測為江華島;5世紀後期歸屬高句麗統治,設穴口郡,後歸屬新羅新羅景德王改稱海口郡,文聖王時設穴口鎮。
高麗王朝初年,該島始有“江華”之名,並設沁州於此島,故江華島簡稱為“沁”。高麗顯宗時設江華縣,為流放犯人之地。 [2] 
13世紀,蒙古侵略朝鮮半島。1232年,高麗權臣崔瑀脅迫國王高宗王㬚遷都江華島,升縣為郡,通稱江都。約在這個時候刻制了《高麗大藏經》。
1270年,首都遷回開城。
1290年,元朝乃顏之亂餘黨哈丹入侵高麗,忠烈王避居江華島一年。
1377年,高麗升江華郡為江華府。 [2] 
1413年,朝鮮太宗改江華府為江華都護府,置府使。
1506年,中宗反正事件發生,燕山君遭成希顏、樸元宗等一眾大臣廢除,被流放江華島。
1623年,仁祖反正事件發生,光海君被流放江華島(1637年移至濟州島)。
1627年,後金入侵朝鮮(丁卯胡亂),朝鮮仁祖避居江華島,並在江華島與後金訂立盟約。以此事件為契機,朝鮮王朝升江華都護府為江華留守府,升府使為留守,作為王朝的陪都之一。孝宗、肅宗、正祖等君主陸續建立行宮、長寧殿、萬寧殿、鼎足山城史庫、外奎章閣等設施。
江華島
江華島(5張)
1637年,清朝入侵朝鮮(丙子胡亂),朝鮮王族及大臣家眷避居江華島,同年正月二十二日,多爾袞指揮清軍攻克江華島,俘虜島上人員。
1866年,丙寅洋擾
1871年,辛未洋擾
1875年,江華島事件
1876年2月27日,《江華條約》簽訂。
2011年,江華島海軍陸戰隊槍擊案。

江華島景觀景點

古蹟,西海日落、冬季候鳥羣等自然風景。
景點
摩尼山和塹城壇—海拔469米,在山頂建有與檀君神話建國神話)有關的石構塹城壇,每逢開天節舉行祭祀儀式,全國運動會聖火亦在此點燃。
傳燈寺位於鼎足山城內,創建於4世紀高句麗時代,重建於高麗時代和朝鮮時代。
淨水寺創建於7世紀新羅時代,重建於朝鮮時代。距塹城壇約兩小時行程。
廣城堡—辛未洋擾(1871年,朝美戰爭)時的戰地。13世紀高麗時代為防止蒙古入侵而建,17世紀朝鮮時代維修使用。
草芝鎮—辛未洋擾時的戰地。1875年,在此與日本軍艦“雲揚號”有炮擊戰。
普門寺建於7世紀新羅時代,叫做“眉毛巖”的巖壁底下有佛像,利用天然石窟建造佛堂,以此聞名於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