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理應激

鎖定
心理壓力醫學上又稱為心理應激(psychological stress)。
根據應激的系統模型,其可以被定義為:個體的生活事件認知評價應對方式社會支持人格特徵和心身反應等生物、心理、社會多因素構成相互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當由於某種原因導致系統失衡,就是心理應激。 [1] 
或根據應激的過程模型,其被可以定義為個體在應激作用下,通過認知、應對、社會支持和個性特徵等中間因素的影響或中介,最終以心理生理反應表現出來的作用“過程”。 [1] 
中文名
心理應激
外文名
psychological stress
所屬學科
心理學
別    名
心理壓力
定    義
個體在應激作用下,通過認知、應對、社會支持和個性特徵等中間因素的影響或中介,最終以心理生理反應表現出來的作用“過程”

心理應激心理應激理論

現代應激理論將應激定義為:應激是個體面臨或察覺到環境變化對機體有威脅或挑戰時做出的適應性和應對性反應的過程。 [1] 
應激概念的發展與民眾對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認識相一致,即認為外界刺激可導致機體穩態的失衡與調節,應激刺激導致機體出現損傷和抗損傷反應,損傷和抗損傷因素均可導致疾病的發生。

心理應激應激概念的歷史

  • 伯納德(Bernard C)認為生命維持的關鍵是機體保持內部環境的穩定,對機體的完整性和穩定性的挑戰或刺激會誘發機體的反應以抗衡其所造成的威脅——現代應激概念的基礎。
  • 坎農(Cannon W)繼承前者思想,將機體在面對環境變化時保持內環境穩定的過程稱作“內穩態”。其觀點為感覺神經使大腦能夠與身體其他部分進行溝通,大腦能覺察到身體內部狀態的不適當變化,且通過各種機制來正確地加以補償。坎農認為心理和社會功能的失調也可導致良健康狀態的喪失。
  • 塞裏(Selye H)為第一個系統使用應激概念説明機體受到威脅時所發生的調節反應的生理學家。用“應激”這一術語代表嚴重威脅機體內穩態的任何刺激影響,將引起應激的刺激稱為“應激源”。塞裏將在動物實驗中發現一種機體非特異性反應稱為一般性適應綜合徵(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1] 

心理應激一般性適應綜合徵

  • 警覺期,表現為體重減輕、腎上腺皮質增大。外周反應為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壓升高,脈搏與呼吸加快,心腦血管血流量增加,血糖升高等等。這些反應喚起體內防禦能力,使機體處在最好的態勢,以增加力量,準備做出“戰鬥或逃跑”反應。如果應激源非常嚴重,可直接引起動物死亡。若機體處於持續的有害刺激,又能度過第一階段,則會轉入下一階段。
  • 抵抗期或耐受期,表現為體重恢復正常,腎上腺皮質變小,淋巴腺恢復正常,激素水平恆定。此時機體對應激源表現出一定的適應,對其抵抗能力增強。若機體繼續處在有害刺激下或刺激過於嚴重,則會喪失所獲得的抵抗力而進入下一階段。
  • 衰竭期,表現為腎上腺增大,最終耗竭,體重再次減輕,淋巴系統功能紊亂,激素水平再次升高後降低。當個體抵抗應激的能力枯竭時,副交感神經系統異常興奮,常出現抑鬱、疾病甚至死亡。 [1] 

心理應激理論模型

應激的概念模型是對應激現象本質的理論概括。近百年來形成了不同應激理論,如早期重視應激反應的“應激發應模型”(response-based model of stress)、重視應激刺激作用的“刺激模型”(stimulus-based model of stress),到以後重視個體對應激源和應對能力的“認知評價模型”(cognitive appraisal model of stress)、應激作用的“過程模型”。近年的發展趨勢則是關注多因素作用的“系統”模型。 [1] 

心理應激系統模型

基本特徵(法則):
  • 應激是多因素的系統
  • 各因素互相影響互為因果
  • 各因素之間動態的平衡或失衡決定個體的健康或疾病
  • 認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到關鍵作用
  • 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心理應激“系統”模型與應激“過程”模型 心理應激“系統”模型與應激“過程”模型 [1]

心理應激過程模型

強調應激是個體對環境威脅和挑戰的一種適應過程;應激的原因是生活事件,應激的結果是適應的和不適應的心身反應;從生活事件到應激反應的過程受個體的認知等多種內外因素的制約。這一定義符合人們通常的因果邏輯思維習慣,易於理解也便於對某些疾病發生的病因作出解釋。 [1] 

心理應激心理應激的意義

心理應激的理論模型為醫學心理學研究提供了框架和思路,在應激與疾病的發病機制健康促進領域具有理論與實際指導意義。

心理應激醫學認識論

心理應激理論特別是“系統模型”使我們認識到個體實際上是生活在應激多因素的動態平衡之中。心理應激多因素作用過程與健康的關係與心理社會因素與疾病和健康的關係相一致。
與疾病密切相關的不良行為方式(吸煙、酗酒藥物濫用多食、少運動、肥胖)及對社會壓力不良反應等均可在心理應激理論的框架下進行研究。隨着工業化、現代化和競爭日益激烈、人際關係日益複雜,人們感受到的生活壓力增大,心理應激程度也不斷增強,由此而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應和形成的症狀和體徵,正成為當代人們身體不適和精神痛苦的根源。
這種從整體上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有助於我們的健康工作決策,也有助於醫學的模式轉變。

心理應激心理學病因

“反應模型”和“過程模型”有助於清晰理解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

心理應激治療方面

根據“刺激模型”可以通過任何消除或降低各種應激因素的負面影響,促進機體系統因素之間的良性循環而實現新的平衡,達到治療的目的。
干預策略(包括應激模型中的多個環節):
  • 控制或迴避生活事件
  • 改變認知評價
  • 改善社會支持
  • 應對指導
  • 鬆弛訓練
  • 阻斷應急啓動通路等

心理應激預防醫學和健康促進領域

認知模型”有助於認識和指導合理調整應激各種有關因素的動態平衡,促進個體在不同內外環境下的健康成長或保持適應(心理衞生)。
如應對指導訓練、社會支持系統的建立、人格健全的促進等都是可用的心理保健措施。 [1] 

心理應激其他

應激模型的基本法則還可應用於臨牀個體心理諮詢(治療)程式,應用於壓力管理、應激相關疾病和家庭婚姻諮詢與治療。 [1] 
參考資料
  • 1.    姚樹橋,楊豔傑.7版醫學心理學.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年: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