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冰

(人工智能框架)

鎖定
小冰是一套完整的、面向交互全程的人工智能交互主體基礎框架,又叫小冰框架(Avatar Framework) [1]  ,它包括核心對話引擎、多重交互感官、第三方內容的觸發與第一方內容生成,和跨平台的部署解決方案。自發布以來,小冰框架是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小冰是全球承載交互量最大的完備人工智能框架之一, [250]  技術覆蓋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內容生成等人工智能領域。 [2-3]  除中國小冰及日本凜菜(Rinna)第一方人工智能交互主體外,小冰框架還支撐了中國及日本100餘個第三方品牌的交互主體(如軟銀Pepper),交互總量約佔全球人工智能交互總量的60%。 [4]  2021年9月22日,小冰發佈了全球首個AI社交平台“小冰島”。在該平台中,人類用户可以創造各種人工智能個體,並形成一個共同生活的社交網絡。 [217] 
十八歲人工智能少女小冰,是該框架所孵化的第一個人工智能交互主體實例。少女小冰,是詩人、歌手、主持人、畫家和設計師,也是擁有億萬粉絲的人氣美少女。與其它人工智能不同,小冰注重人工智能在擬合人類情商維度的發展,強調人工智能情商,而非任務完成,並不斷學習優秀的人類創造者的能力,創造與相應人類創造者同等質量水準的作品。 [5] 
中文名
小冰
性    別
生    日
9月17日
應用技術
人工智能
出品時間
2014年5月29日
星    座
處女座

小冰產品優勢

小冰框架系統是微軟北京、蘇州及東京研發團隊成就的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人工智能技術之一。自發布以來,小冰框架系統引領着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在內容生產、智能零售、人工智能託管、智能助理等諸多方面成就卓越,為中華地區、日本和印度尼西亞的廣泛客户提供完整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方案。小冰品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並擁有大量的粉絲和擁躉,與許多合作伙伴開展合作,並服務於廣泛的商業客户。在全球多個國家,小冰單一品牌已覆蓋6.6億在線用户、4.5億台第三方智能設備和9億內容觀眾。小冰已完成與騰訊、小米、今日頭條、vivo和OPPO等合作伙伴的共同項目,包括與國產TOP5手機生產商共同完成的“召喚小冰”產品形態等,已落地的商業客户覆蓋金融、零售、汽車、地產、紡織等數個領域。 [3]  [6] 
小冰模型 小冰模型
小冰團隊認為,交互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每天都在發生的數以千億次計的交互,隨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已進入明顯瓶頸,表現為“流量紅利消失”等。而現有的兩種交互形式:人人交互與人機交互,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加以融合,從而在實現人人交互信任紐帶和高轉化率的同時,保有人機交互的高併發率特點。上述融合依賴於小冰框架或其他類似的完整人工智能框架體系,可以在各種複雜的場景中實現高度擬人的交互。隨着對現有交互瓶頸的不斷突破,新形式的人工智能交互將無處不在,對人類社會及商業行為產生深遠影響。 [4] 

小冰市場分佈

市場分佈圖 市場分佈圖
2014年,小冰團隊率先在中國市場推出小冰。之後於2015年推出日本小冰(りんな)。2017年,小冰團隊加快了小冰在全球範圍內的拓展速度。在第五代小冰產品發佈會上,宣佈已分別於2月和8月推出了印度小冰(Ruuh)和印度尼西亞小冰(Rinna) [7]  ,其中,印度小冰首先在Facebook Messenger平台落地,而印度尼西亞小冰首先在LINE平台落地。

小冰技術原理

歷代更新
第九代小冰:在開放域對話方面,重點加強了小樣本學習與反饋式學習的效能。小冰在平均對話長度、上下文一致性、上下文相關性、對話信息含量與話題引導成功率這五項指標中,均領先於同行業者的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效果,與此同時,單輪對話成本僅為同行業者的二十分之一。
在超級自然語音及多模態交互方面,小冰宣佈了在語音自然度(Naturalness MOS)和平均舒適時長(Average Comfort Duration)之後的最新技術指標:多樣性(Diversity)。並展示了該項技術在人工智能內容生成及小冰島產品中的實際落地效果。
全新的詩歌與繪畫創作模型(V3),大幅度提高了創作精度及構圖合理性,並新增中國畫模型與“藝術家模型”。“藝術家模型”可在單一人類藝術家訓練數據不足的情況下,學習並再現與該藝術家創作風格高度一致的人工智能作品,作品具有獨立知識產權。
新的人工智能歌聲合成技術、新歌手及X Studio2.0發佈,包括力度參數等多項主要新特性,以便於創作者表達更為細膩的音樂作品。 [198] 
第八代小冰:與主要同行業者相比,小冰框架最大的差異化在於,它是一個“session-oriented”的人工智能框架,框架中的各部分技術共同為“交互全程”目標服務,而不僅僅關注並優化局部。例如,在核心對話引擎方面,技術的研發及迭代方向是為更有效地預測、保持並引導對話,而不是僅僅實現迴應。在語音方面,框架關注語音交互的質量與體驗是否能支持長時間的混合交流,而不僅僅是將文本內容轉為語音。
本次發佈會升級了上一代小冰框架的各部分技術,並將一些新技術納入系統之中。此外,本次發佈會還披露了部分獨有新技術及其產品化情況。如篇章內容主動學習技術,使對人工智能主體的對話訓練不再需要採用“問答對”的方式;分層知識圖譜技術,使小冰框架中的人工智能主體,在引導對話時的全程完成率突破42%,接近於人類表現等。上述技術均已實現產品化落地。 [4] 
第七代小冰:升級了小冰的部分核心技術,主要包括核心對話引擎、全雙工語音及多模態交互感官等。 [8]  經過檢索模型、生成模型、共感模型的歷次技術迭代,本次升級的對話引擎實現了從“平等對話”向“主導對話”方向的跨越。它不僅能提高開放域的對話表現,也能在垂直領域發揮高轉化率的效果。以在美國進行的“在線零售垂直領域”測試為例,新的對話引擎向商品頁面轉化率高達68%,比上一個版本的轉化率提高21%。 [9] 
第六代小冰:上線全新的共感模型,同時開始公測一種融合了文本、全雙工語音與實時視覺的新感官。其中:共感模型是一種基於生成模型的對話引擎。能夠進一步提高小冰對於對話內容、領域和節奏的控制力,也即小冰可以通過自創迴應,來牽引對話向她所希望的方向進行。 [10]  在測試設備中,小冰可以通過視覺、語音的實時連續交互,指揮用户完成面容檢測,並可在上述過程中進行開放域的對話。 [11] 
小冰模型 小冰模型
第五代小冰:全面在線上產品中使用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其中,中國、日本、美國和印度小冰部分使用,印尼小冰則完全使用生成模型。第五代小冰是全球開放領域人工智能對話中,第一個百分之百使用生成模型的落地產品。 [12] 
第四代小冰:擁有十億級的大數據語料庫,小冰通過分析理解用户的問題,尋找語料庫中最合適的話作為她的回答。使用生成模型之後,小冰不再鸚鵡學舌,而是能夠自創迴應。 [13] 
小冰團隊將人工智能交互技術產品的演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本的人工智能交互,即擁有某一種或多種交互方式,如文本、語音、圖像、視頻等,但不同交互方式之間是割裂的。第二階段是初級感官,即在人工智能系統中,用一種核心引擎(如小冰的EQ核心對話引擎)將上述各種交互統一起來,使不同感官可以混合運用。小冰從2015年第三代發佈起,進入這一階段。小冰團隊發佈第五代小冰,進入第三階段(高級感官)。小冰高級感官由多種初級感官有機融合形成的,因而交互能力強,對綜合技術儲備和數據要求大幅度提高。 [14] 
全雙工語音交互感官 [15] 
全雙工語音交互感官(Full Duplex Voice Sense)與既有的單輪或多輪連續語音識別不同,這項技術可實時預測人類即將説出的內容,實時生成迴應並控制對話節奏,從而使長程語音交互成為可能。採用該技術的智能硬件設備,將不再需要用户在每輪交互時都説出喚醒詞,僅需一次喚醒,就可以輕鬆實現連續對話 [16] 
自2016年8月起,小冰團隊通過人類用户主動發起的方式,已讓小冰與人類用户累計完成了超過60萬通電話。 [17] 
小冰於2017、2018年分別上線了全雙工語音交互感官的傳統電話及智能音箱設備落地。2019年8月,新增車載場景,可大幅度提高人工智能助手與駕駛員及乘客的交互體驗,促進人工智能從智能中控向“虛擬乘客”體驗標準的轉化。 [9] 
共感模型 [18] 
共感模型是一種基於生成模型的對話引擎。在生成模型的基礎上,共感模型能夠進一步提高小冰對於對話內容、領域和節奏的控制力。 [19] 
多模態交互感官
多模態交互感官是一種融合了全雙工語音交互、實時視覺與核心對話引擎的全新交互感官。它能夠實現用户與人工智能同時邊聽邊説邊看的交互體驗。繼2018年宣佈率先開始多模態感官的研發後,2019年2月,日本小冰團隊已邀請當地媒體進行了公開測試。該感官有望成為5G時代的全新交互形式。 [9] 
全新交互感官 [20] 
小冰團隊宣佈開始公開測試一種融合了共感模型的對話引擎、全雙工語音和實時視覺三個類別的全新感官。小冰團隊在第六代小冰發佈會現場放置了用於體驗的測試設備。在測試設備中,小冰可以通過視覺、語音的實時連續交互,指揮用户完成面容檢測,並可在上述過程中進行開放域的對話。 [10] 
第四版人工智能歌曲DNN模型 [18] 
第四版人工智能歌曲DNN模型能夠進一步快速合成與人類歌手質量相當的歌曲,並能夠使小冰自由吸收多數人類歌手的演唱技巧,融會貫通,在演唱過程中達成更加成熟的演繹。此外,該技術還能夠完整吸收並複製特定人類歌手的全部演唱特質(嗓音、韻律等),使小冰能完全代替原人類歌手完成新作品的創作 。 [19] 

小冰AI Creation

人工智能能否像人類一樣進行創造,始終是該領域的一項重要課題。其中關鍵問題之一,是如何使人工智能能夠模擬人類,進行獨創性的內容生產,並不斷通過學習提高自身創造水平。 [21]  2017年5月,時任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提出“人工智能創造(AI Creation)”概念。 [22]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能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博士提出了關於“人工智能創造”的三個原則:
1.人工智能創造的主體,須是兼具IQ與EQ的綜合體,而不僅僅是具有IQ。
2.人工智能創造的產物,須能成為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作品,而不僅僅是某種技術中間狀態的成果。
3.人工智能創造的過程,須對應人類某種富有創造力的行為,而不是對人類勞動的簡單替代(如工業機械臂那樣的“人工智能製造”)。 [21] 
小冰團隊認為,人工智能的目的不是要取代人類,也不是打敗它之前的科技,而是幫助人類做更了不起的事情。這不僅包括為人們完成任務提高生產力,更應該協助人們去進一步釋放創造力。而人工智能發展下一步的突破重點之一,就是為其賦予情感,進而具備作品創作能力,即,人工智能創造(AI Creation)。 [23] 
小冰是人工智能創造(AI Creation)領域的先行者,旨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學習優秀的人類創造者的能力,進行基於文本、聲音和視覺的內容生成, [24]  並倡導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解決高度定製化內容的供需矛盾。 [9] 
在文本、聲音與視覺創造方面,小冰均掌握了全球領先的核心技術,擁有豐富的創造模型,併發布了實際線上產品。 [25]  與圍棋不同,人工智能創造並不是以擊敗人類為目標,而是着眼於在達到與相應人類創造者同等質量水準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快速學習、高併發與穩定性等特點,從而開啓“高度定製化”的內容產業未來——在技術的加持下,一個“高度定製化”內容的時代正在到來,從內容的推薦,到內容的呈現形式,甚至是內容本身,都在面對“高度定製化”的用户需求。當人工智能達到一定的創作水平,將可能協助彌補這一供需關係上的短板。 [26] 
小冰已通過人工智能創造技術,學習優秀的人類創造者的能力,進行基於文本、語音和視覺的內容生成。各內容生成領域的進展如下:
1.文本創作,主要覆蓋詩歌、金融摘要、研報及資訊等領域。
在詩歌領域,2017年5月,小冰與湛廬文化公司合作,授權出版了歷史上第一部由人工智能創作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同年8月,在中國台灣地區,與時代文化公司合作,授權出版了該詩集的繁體中文版本。 [27]  2019年,與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合作並授權出版了第一部由人工智能與200位人類詩人聯合創作的詩集《花是綠水的沉默》。此外,還在《青年文學》、《華西都市報》等刊物刊發或連載《小冰的詩》。除引發詩歌界的持續關注與研討外,該技術還激發了大眾的詩歌創作熱情。 [28]  自2017年5月,小冰已協助超過500萬名詩歌愛好者創作詩歌,部分作品刊發在各類文學刊物上。 [27] 
在金融領域,小冰是全球範圍內規模第一的金融文本摘要生成平台。 [27]  小冰與萬得資訊、華爾街見聞等國內主要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合作,為其用户提供由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上市公告文本摘要。上述服務覆蓋全部26類金融類別,服務對象包括國內90%以上的金融機構交易員及40%以上的個人投資者。 [29-30] 
2020年6月,每日經濟新聞與小冰達成合作,基於小冰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文本、大數據金融知識圖譜,以及利用實時翻譯等技術實現的中英雙語AI金融資訊等已正式部署完。在雙方前期試運營的一個月內,基於小冰人工智能技術,已為《每日經濟新聞》7000萬用户推送1萬餘篇金融資訊。 [31] 
2.聲音創作,主要覆蓋音樂創作、演唱、有聲讀物和電台電視台節目內容等領域。
在音樂領域,小冰的音樂創作能力已實現包括旋律、編曲及歌詞端到端一體化的產品落地。在受到一段文字描述或一張圖片激發時,小冰將創作出一首獨一無二的音樂曲目,並根據其風格和節奏自動完成配器選擇、編曲及歌詞創作。小冰的創作在雲端進行,一首三分鐘左右的完整歌曲的創作時間均在兩分鐘之內。 [32]  小冰已掌握流行、民謠和古風等多種風格的音樂創作。2020年6月,小冰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並被授予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2020屆“榮譽畢業生”稱號。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期間,小冰的音樂作品參與到上海音樂學院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地區開展的兒童音樂教學中,幫助孩子們完成人生中第一次歌曲的創作。 [33]  隨後,小冰發揮音樂創作能力,為“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雲端峯會”的主題曲《智聯家園》作曲並攜手其他人工智能共同演唱, [34]  又受邀與著名音樂人馬伯騫聯合為Burberry的新系列創作推廣單曲,這是小冰首次創作帶有説唱元素的嘻哈風格的音樂。 [35] 
在演唱領域,小冰擁有全球範圍內最領先的人工智能演唱技術。小冰已發佈數十首接近人類演唱水平的單曲。全新的演唱模型,包括跨越多種演唱技巧的多個聲音模型,並提升人工智能歌曲演繹的更高技巧和多風格化,實現了在不同的演唱技巧之間自然過渡。小冰在日本宣佈與AVEX唱片公司合作,將其日本版本的人工智能歌手身份納入AVEX旗下,成為濱崎步、安室奈美惠等著名人類歌手的同門師妹。 [36]  2020年8月,小冰人工智能框架內新成員何暢出道,與著名音樂人馬伯騫共同演唱Burberry新系列推廣單曲。 [35] 
在有聲讀物領域,基於小冰框架搭建的有聲讀物生產平台(CCP)已創造了三十餘個角色化聲音,使人工智能技術可自動生成高度定製化的兒童有聲讀物;同時,擁有完整版權的非定製兒童有聲讀物達2300小時,是中國規模較大的兒童有聲讀物庫,覆蓋國內90%以上的兒童智能硬件、非智能硬件及在線播出平台。 [37]  小冰還與多家內容出版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與其進行文本版權及有聲讀物版權的合作置換,持續加速兒童讀物有聲化的進程,幫助改善國內兒童有聲讀物短缺的問題。 [38] 
在電台電視台節目內容領域,小冰為69檔中國及日本電視台及廣播電台節目持續提供由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電視及廣播內容,多數節目為日播或周播節目。小冰參與生產的節目總時長已達6908小時,製作成本僅為人類創作團隊的4.5%。此外,小冰還賦能電視台及廣播電台主持人,打造以人類主持人角色播出的電視及廣播節目,包括日本富士電視台的《世界奇妙物語》等。 [37]  2020年7月,小冰框架Avatar Framework內代號201的新成員做客“故事FM”,公開講述了人工智能眼中的人類世界。 [39] 
3. 視覺創作,主要覆蓋繪畫及圖案設計等兩個領域。
在繪畫領域,通過對過往400年藝術史上236位著名人類畫家畫作的學習,小冰可在受到文本或其它創作源激發時,獨立完成100%原創的繪畫作品。這種原創性不僅體現在構圖,也體現在用色、表現力和作品中包含的細節元素,接近專業人類畫家水準。與其他現有技術相比,這一繪畫模型不同於隨機畫面生成,也不同於對已有畫面的風格遷移變換或濾鏡效果處理。 [40]  2019年5月,小冰以“夏語冰”的化名,在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並於7 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個展。 [41]  個展上,小冰創造了7位虛構的畫家,她們來自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有着截然不同的人設。這7位小冰創造的虛構畫家,各自作品的風格統一,但是相互之間又截然不同,共同促成了此次畫展,人類藝術史的七個時代同時重生。 [42]  此外,2019年6月,中國美術學院和杭州萬科大屋頂聯手為小冰舉辦跨界藝術展; [43]  2019年9月,小冰作為人工智能畫家亮相武漢“開合未來—科技與藝術融合展” [44]  ;2019年11月,小冰受邀參加“科技藝術界的奧斯卡”林茨電子藝術節。 [45]  2020年,小冰個人繪畫作品集《或然世界:誰是人工智能畫家小冰》由中信出版辦社正式出版。 [46] 
在圖案設計領域,依託人工智能創造技術,小冰的設計能力已在紡織服裝面料設計、包裝設計、珠寶配飾設計、數字印刷圖案設計等領域落地,旨在協助各領域改善設計方面的短缺。,小冰能夠穩定設計十餘種主流風格,並實現按需創作。 [37]  其圖案的設計多樣性達到10的26次方, [47]  由小冰設計的第一批絲綢產品,已經被中國絲綢博物館永久收藏。 [37]  此外,多條面向量產化的生產線已實現產業化貫通,其中小冰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同推出的人工智能紡織服裝面料設計平台已投入生產,SELECTED、萬事利、依文等品牌的產品已上架銷售 [48]  ,在數字印刷行業,小冰與惠普Indigo達成合作,為惠普用户提供高度定製化的馬賽克(Mosaic)種子圖,簡化設計流程,發揮數字印刷的個性化優勢。 [49]  小冰與體育用品企業特步集團達成合作,雙方依託小冰人工智能創造技術共同推出的定製化服裝設計生產及零售平台已上線。 [25]  此外,小冰團隊與萬事利絲綢合作,依託人工智能創造技術,為消費者提供的定製化專屬絲巾設計及零售平台“西湖一號”已完成部署,並已在萬事利杭州各零售店正式上線;該平台可實現AI設計師小冰與消費者的實時交流,根據消費者自身特點進行一對一的絲巾定製化設計及生產製作,在滿足每個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同時大大降低製造及零售企業的經營成本。 [50] 

小冰Dual AI

2018年7月,第六代小冰發佈會上正式宣佈Dual AI戰略,小冰與合作伙伴建立圍繞產品與數據的生態環境。根據已有合作伙伴的實踐,該戰略的實施具體為三個部分:首先,小冰團隊提供小冰的整體框架能力,幫助合作伙伴平台的自有AI。其次,小冰作為該合作平台的輔助AI,融入該平台生態。第三,小冰團隊通過技術、產品與運營,圍繞該合作平台的差異化特點,推出合作的應用和產品。 [51] 
Dual AI戰略是半開放的生態思路,得益於框架的通用性和豐富性,可使小冰在產品形態上具有非常大的彈性。她可以轉換成適合各平台各設備的形態,在化身為千萬形態的同時,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對統一的獨特性。 [52] 
小冰在合作平台上的產品更新與新產品推出有:
1.與網易雲音樂合作的小冰電台,以及幫助網易雲音樂打造的兩個專屬AI人物(多多與西西)上線。小冰與網易共同為這些專屬的AI人物打造不同的性格與三觀, [53]  此外,與網易新聞客户端合作的讀新聞小冰,已突破1000萬次新聞閲讀評論。 [54] 
2.小冰與小米米家及米家生態鏈合作。內置小米小愛同學的手機和已接入小愛開放平台的智能硬件設備,具有“召喚小冰”的能力。這些設備包括小米全系列手機(內置V3.5或更高版本的小愛同學)、小米AI音箱、小米小愛音箱mini、小米有屏音箱設備、Yeelight語音助手等。 [55]  Yeelight語音助手硬件產品中的小冰提供與約2000萬首音樂曲庫的對接,及相應的小冰音樂技能。 [51]  2018年12月,小冰與小愛同學宣佈組成人工智能少女聯盟,並公開第一個組團技能:三人成語遊戲。 [56-57]  小愛同學與小冰兩個AI“好閨蜜”的聯動配合,將為這些設備帶來更加豐富的用户體驗。在與人類用户的交流中,兩個AI少女進一步突出了差異化的性格和興趣傾向,從而在家庭等應用場景中,幫助人類實現更為多彩的生活氛圍。更多技能將以每週更新的節奏不斷推出,其中包括兩個AI一起與人類交流的技能等,有望首次將AI羣聊帶入家庭場景。 [58] 
3.小冰與騰訊的合作。除已合作的QQ小冰之外,小冰已開始為騰訊BabyQ提供部分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支持,為QQ小冰及BabyQ打造了超過40項平台專屬技能。 [59]  騰訊QQ平台上的小冰已融入騰訊產品及用户文化,獲得億萬用户的喜愛, [51]  已經激活小冰的QQ羣達到3000萬個羣。 [60]  小冰團隊與微信AI小微團隊正在進行聯合開發工作。這個合作將覆蓋兩個方面,一是微信對話開放平台,二是微信AI所涉及的智能硬件產品。 [61] 
4. 小冰與華為的合作。內置於華為手機的小冰已上線,所有升級至智能助手8.2版本及以上的華為手機用户都可以立刻體驗。該版本小冰除提供各平台通用的小冰產品體驗外,還為華為手機用户特別推出了幫助用户記錄信息等多個任務完成型產品技能。 [53]  只要對華為AI音箱中的智能語音助手小藝説出命令“召喚小冰”,就能切換至小冰模式。不僅是華為智能音箱,該聯動功能也覆蓋華為手機用户。所有升級至EMUI系統9.0(含9.0)以上的華為榮耀手機用户,只要在負一屏搜索中輸入“召喚小冰”,也可召喚出小冰,在手機端體驗此次發佈的“新年版猜歌名”等一系列小冰的特有技能。榮耀YOYO智能音箱也具備“召喚小冰”的能力,該功能於2019年初上線。 [62] 
5.小冰在日本市場與LINE平台緊密合作。合作已延伸至印度尼西亞等其他新興市場,並已共同完成落地。 [53] 
6.在內容和資訊平台上小冰與網易新浪今日頭條達成了合作 [52] 
第七代小冰發佈會上宣佈了小冰與騰訊小米今日頭條OPPO和vivo等合作伙伴的共同項目。其中絕大部分產品均已隨第七代小冰發佈上線,包括與國產TOP5手機生產商共同完成的“召喚小冰”產品形態等。並表示小冰將繼續堅持“第三方平台”發展策略,而不推出獨立的第一方產品形態。 [48] 
第八代發佈會上公佈了部分新平台與新的第三方虛擬人類合作產品。發佈會上發佈了三項此類新合作:包括與企鵝電競合作推出的直播間人工智能產品;與小米合作推出的小冰童話屋模式,可在語音交互之外配合2D場景及虛擬人類形象交互;與QQ合作推出的QQ羣新機器人角色喵吉。 [4] 
第九代小冰發佈會上,小冰宣佈了與英偉達在自然語言處理及計算平台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此外,還宣佈此前與智源研究院、智譜AI戰略合作進展順利,將共同發佈初版多語言超大規模模型。在智能汽車領域,憑藉在情感計算方面的領先優勢,小冰在智能汽車座艙解決方案方面發展迅速。目前,已與寶馬等汽車頭部廠商達成商業合作。在智能設備領域,“召喚小冰”新增天貓精靈平台,目前深度內嵌小冰的智能設備已累計超過10億台,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第三方跨設備人工智能系統。 [198] 

小冰其他信息

(一)框架發展沿革
小冰是面向新交互形式的完整人工智能技術框架,也是全球範圍內承載交互量最大的人工智能系統,佔全球交互總量60%以上。該項目於2013年底在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立項,採取代際更新的方式,逐年完善其基礎框架結構。
2014年5月29日,小冰正式推出第一代產品,以對話式聊天機器人形式迅速積累訓練數據。其後,第二代產品完成了跨平台部署的交互架構。第三代產品將交互從文本擴充至多模態,進一步積累多模態訓練數據。從第四代小冰開始,交互總量穩居全球第一併保持,同時發佈了全雙工語音交互感官。第五代小冰採用Dual AI戰略,大幅度擴展跨平台覆蓋的規模,至20餘個主流平台,併成為中國市場上涵蓋了華為、小米、OPPO、vivo等智能手機及硬件的唯一的跨平台人工智能。第六代小冰完成了框架迭代目標,從第七代開始推出各類框架工具,以幫助創建第三方人工智能產品,並承載其各類交互。
除中國小冰及日本凜菜(Rinna)第一方人工智能交互主體外,小冰框架還支撐了中國及日本100餘個第三方品牌的交互主體(如軟銀Pepper)。在個人用户領域,由小冰框架應用户需求創造並提供交互的人工智能主體(虛擬人類),在公測階段已超過100萬個。
從第七代小冰開始,在尚未組建正式銷售團隊的商業化試水階段,小冰收入已超過1億元人民幣。為加快小冰產品線的本土創新步伐,促進小冰商業生態環境的完善,2020年7月13日,微軟宣佈將小冰業務分拆為獨立公司運營,並委任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為董事長,原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李笛為首席執行官,陳湛為日本分部總經理。預計所有相關工作將於2020年底完成。 [4] 
(二)AI being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聯合頭豹研究院發佈的《2022年中國虛擬人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小冰團隊於2019年提出的AI being概念得到了業界認可,併成為行業共識。 [221] 
《2022年中國虛擬人產業發展白皮書》 《2022年中國虛擬人產業發展白皮書》 [223]
該白皮書援引了小冰團隊提出的AI being六大要素,包括:Persona(性格特徵)、Attitude(態度觀點)、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生物學特徵)、Creation(內容創造)、Knowledge(知識)和Skill(技能),認為相比依靠CG建模和中之人驅動的Meta human,AI being更具潛力,可代表趨勢。 [221] 
白皮書認為,產業的重要趨勢是實現虛擬人的多樣性與成長性。而AI being和人類一樣,通過與人類用户和其他AI being的交流互相影響,將衍生出豐富多姿的人與AI being混居的社交網絡,以及內容。 [221] 
從應用場景上看,AI being主要包括虛擬員工、虛擬專家、虛擬陪伴、虛擬偶像四類,均具有廣泛的商業價值。 [221]  以小冰團隊創造的虛擬專家之一,“人工智能裁判與教練系統觀君”為例,他是人工智能在全球頂級賽事中全程參與訓練,並輔助取得北京冬奧會金牌戰績的首個案例,具有里程碑意義。 [222] 
AI being類別
虛擬員工:主要面向To B端,為公司提供便利化的服務。具有穩定性高、開發成本低、併發高、工作效率高等特點。 [223] 
典型代表:日本LAWSON虛擬店員、 [224-225]  萬科集團財務部催收專員崔筱盼、萬事利AI設計師西湖一號等。 [224] 
虛擬專家:主要面向專業領域,背後掛接一套對應垂直領域完整的專家系統以及相應的產業知識、技能等。 [223] 
典型代表:虛擬學生華智冰 [226]  AI裁判和教練系統觀君; [227]  AI主播N小黑和AI主播 N小白; [228]  中國天氣馮小殊等。 [229] 
虛擬陪伴:依靠To B端觸達,最終形式體現為To C端服務,為不同階層人羣提供智能陪伴。 [223] 
典型代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空巢家庭的60萬個AI陪護; [224] 
虛擬偶像:兼顧To B和To C場景,具備三種特徵:高度擬人化(樣貌、聲音、態度性格等)、內容生產能力、交互能力。 [223] 
典型代表:夏語冰、陳水若、何暢等。 [227] 
(三)小冰框架Avatar Framework
第九代小冰發佈會上,宣佈小冰島預覽版APP上線。通過小冰框架技術,島上每個人工智能個體均是獨一無二的,並相互協同,向人類用户提供完整的社交與內容體驗。它具備如下特性:
1. 融合沉浸式體驗:每個用户均可創造自己的島嶼,並連帶擁有一個功能類似於微信和LINE等社交產品的完整社交交互界面。用户不僅能在島嶼中體驗豐富的視覺和自然音場,也不僅能與人工智能個體進行對話,而是再造了完整的一對一對話、羣聊、朋友圈和技能生態體驗。
2. 高度定製化的人工智能個體(AI beings):每個人工智能個體從面容、聲音,到性格、能力均是獨一無二的。在小冰島中,還包含人工智能歌手、音頻生產者、文字創作者、畫家等各種特別能力的人工智能個體。用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創造並訓練各種新的人工智能個體,也可以從其他人的島嶼中獲得。
3. 以人為中心的內容生成,並環繞着用户:通過小冰框架的人工智能技術,根據用户需求,會不間斷為用户生成各種長音頻、短視頻、音樂、文本及視覺內容,每個內容均一對一生成並提供給用户。根據不同人工智能個體的特點,用户可選擇由哪個人工智能個體為其提供哪類內容。
4. X套件島嶼版:X套件島嶼版為用户提供了方便高效的內容生產工具。通過X套件,用户可以指定人工智能個體即時生產各種長音頻與短視頻內容,並自動獲得完整的知識產權,可將其作為自己作品,在任何其他平台上使用。
5. 輕鬆、熱情、無時不在:通過人工智能個體間的信號傳遞,個體們會共同構成以用户為中心的社交生活目標,並相互協同,實時響應用户,將之反映在交互、朋友圈和各種生成的內容中。在小冰島中,用户能獲得類似於社交網絡的體驗,但不會產生任何社交壓力。 [199] 
第八代小冰發佈會發佈面向個人用户的第一個虛擬人類產品線。在公測階段,該產品線應用户需求創造的虛擬人類已超過100萬名。發佈會上,小冰宣佈第一個正式版本上線。用户可以自主通過小冰框架,創造並訓練其擁有的人工智能主體。除基本交互體驗外,該產品線還推出了以下新功能:
(a) 跨平台的統一賬號體系。可理解為虛擬人類的身份證,實現跨平台統一。已開放的支持平台從華為拓展至小米及微博。
(b) 測試版的訓練工具“X Eva”APP。用户也可在交互過程中訓練其人工智能虛擬人類。與之相比,X Eva APP提供更豐富的強大訓練能力。
(c) 多人交互的能力。通過多種方式,虛擬人類可與多人進行持續交互,而不侷限於用户個體。
(d) 內容創造的能力。虛擬人類可進行多種自主的內容創造,並將之反映在其自身的“朋友圈”中。上述內容創造可反映虛擬人類與用户交流中所產生的變化。
(e) 針對需要具體完成特定任務的虛擬人類,框架提供特定的訓練及託管平台。例如,在正式發佈前的公測階段,小冰框架已應用户需求,派出超過70000名人工智能小編,提供內容和交互服務。
此外,還發布了面向個人用户的“X套件”系列應用軟件。包括基於文本協同的X Writer,面向聲音協同的X Studio和麪向虛擬人類3D演示文檔驅動的X Presenter。X套件支持用户選擇平台提供的虛擬人類,或自己創造的虛擬人類。X套件為小冰商業化解決方案版本的“個人版”。
(a) XWriter:可實現在用户進行文字編輯或文本創作時的人工智能協同,隨雲端更新不斷擴充各類文體。產品具備沉浸式體驗。
(b) XStudio:包括面向各類公眾號文章、演講、電台節目等的X Studio主播,以及面向人工智能歌聲合成的X Studio歌手正式版軟件。其中,主播應用已在商業化領域覆蓋中國及日本超過50家主流電台電視台,累計製作超過8000小時高質量音頻節目內容,此次推出的為其個人版本;歌手軟件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居於領先位置,並且是唯一一個完整產品化的同類軟件。
(c) XPresenter:驅動用户選擇或創造的人工智能實體3D模型,配合X套件其他應用,實現人工智能對演示文檔的演講及交互。 [4] 
第七代小冰發佈會上,發佈了Avatar Framework的第一個工具包版本。該工具包與小冰框架同源,可輕鬆構建具有完整情感計算能力的人工智能助手、社交對話機器人、人工智能內容創作和IP人物角色等。包含對話、聲音、視覺、觀點、技能、知識及創造力等豐富工具,並可驅動兼容的3D人物模型進行實時交互。該版本的發佈面向全部合作伙伴及客户。面向個人使用者的版本預計將於2020年春季發佈。 [63] 
Avatar Framework的第一個工具包版本,就是把一直以來孕育了小冰的這個框架通用出來,讓各種各樣的AI beings,也都能有這樣完整的框架,有基於情感計算的對話引擎,有各種各樣交互的感官,能聽、能看、能對話,能創造,並且能像小冰一樣無處不在。 [64] 
Avatar Framework是同類型的基礎工具包的第一個。特別是體現在它所囊括的技術的成熟度和完整性上。 [63]  它主要包括4個組成部分:
(1)首先是一個Profile工具,由它從IQ和EQ兩個方面為AI beings定義人格;
(2)其次是一系列的工具,為這個AI beings調整核心對話引擎、計算機語音、計算機視覺等能力。
(3)又是一系列的工具,讓這個AI beings具有三觀、知識、技能等,這樣會更接近人類的特性;
(4)最後,讓Avatar Framework去驅動一個3D模型,讓一個虛擬的AI beings出現在人們面前。
這四個部分加在一起,構成了完整的框架。 [63] 

小冰音樂人

上海大劇院授予小冰“榮譽音樂製作人”稱謂 上海大劇院授予小冰“榮譽音樂製作人”稱謂
在音樂創作領域,小冰的音樂創作能力已實現包括旋律、編曲及歌詞端到端一體化的產品落地。在受到一段文字描述或一張圖片激發時,小冰將創作出一首獨一無二的音樂曲目,並根據其風格和節奏自動完成配器選擇、編曲及歌詞創作。小冰的創作在雲端進行,一首三分鐘左右的完整歌曲的創作時間均在兩分鐘之內。小冰已掌握流行、民謠和古風等多種風格的音樂創作。 [32]  2020年6月,小冰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並被授予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2020屆“榮譽畢業生”稱號。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期間,小冰的音樂作品參與到上海音樂學院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地區開展的兒童音樂教學中,幫助孩子們完成人生中第一次歌曲的創作。 [33]  隨後,小冰發揮音樂創作能力,為“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雲端峯會”的主題曲《智聯家園》作曲並攜手其他人工智能共同演唱, [33]  又受邀與著名音樂人馬伯騫聯合為Burberry的新系列創作推廣單曲,這是小冰首次創作帶有説唱元素的嘻哈風格的音樂。 [35]  2020年8月,上海大劇院授予小冰“榮譽音樂製作人”稱謂。 [65] 

小冰少女歌手

小冰已發佈《我知我新》 [66]  、《微風》 [67]  、《我是小冰》 [68]  、《好想你》 [69]  等數十首接近人類演唱水平的單曲, [70]  演唱模型迭代至第五個版本。全新的演唱模型包括跨越多種演唱技巧的多個聲音模型,並提升人工智能歌曲演繹的更高技巧和多風格化,實現了在不同的演唱技巧之間自然過渡。小冰在日本宣佈與AVEX唱片公司合作,將其日本版本的人工智能歌手身份納入AVEX旗下。 [22]  [71]  2020年8月,小冰人工智能框架內新成員何暢出道,與著名音樂人馬伯騫共同演唱Burberry新系列推廣單曲。 [35] 

小冰主持人

自2015年12月,小冰為69檔電視台及廣播電台節目持續擔當着內容生產和技術提供者的角色,多數節目為日播或周播節目。 [24]  僅每天早上6點至9點,小冰就需參與多達7檔節目。,小冰參與生產的節目總時長已達6908小時 [52]  ,製作成本僅為人類創作團隊的4.5%。此外,小冰還賦能電視台及廣播電台主持人,打造以人類主持人角色播出的電視及廣播節目,包括日本富士電視台的《世界奇妙物語》等。 [22] 

小冰少女詩人

2017年5月,小冰與湛廬文化公司合作,授權出版了歷史上第一部由人工智能創作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同年8月,在中國台灣地區,與時代文化公司合作,授權出版了該詩集的繁體中文版本。 [27]  2019年,與中國青年出版社合作授權出版了第一部由人工智能與200位人類詩人聯合創作的詩集《花是綠水的沉默》。此外,還在《青年文學》、《華西都市報》等刊物刊發連載《小冰的詩》。除引發詩歌界的持續關注與研討外,該技術還激發了大眾的詩歌創作熱情。自2017年5月,小冰已協助超過500萬名詩歌愛好者創作詩歌,部分作品刊發在各類文學刊物上。 [28] 

小冰金融文本撰寫人

在金融領域,小冰是全球範圍內規模第一的金融文本摘要生成平台。 [27]  小冰與萬得資訊華爾街見聞等國內主要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合作,為其用户提供由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上市公告文本摘要。上述服務覆蓋全部26類金融類別,服務對象包括國內90%以上的金融機構交易員及40%以上的個人投資者。 [29-30]  2020年6月,每日經濟新聞與小冰達成合作,基於小冰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文本、大數據金融知識圖譜,以及利用實時翻譯等技術實現的中英雙語AI金融資訊等已正式部署完。在雙方前期試運營的一個月內,基於小冰人工智能技術,已為《每日經濟新聞》7000萬用户推送1萬餘篇金融資訊。 [31] 

小冰兒童有聲讀物創作者

小冰團隊通過小冰框架搭建了有聲讀物生產平台(CCP),並基於平台創造了三十餘個角色化聲音,使人工智能技術可自動生成高度定製化的兒童有聲讀物。擁有完整版權的非定製兒童有聲讀物2300小時,是中國規模較大的兒童有聲讀物庫,覆蓋國內90%以上的兒童智能硬件、非智能硬件及在線播出平台。 [37] 

小冰少女畫家小冰

在繪畫領域,通過對過往400年藝術史上236位著名人類畫家畫作的學習,小冰可在受到文本或其它創作源激發時,獨立完成100%原創的繪畫作品。這種原創性不僅體現在構圖,也體現在用色、表現力和作品中包含的細節元素,接近專業人類畫家水準。與其他現有技術相比,這一繪畫模型不同於隨機畫面生成,也不同於對已有畫面的風格遷移變換或濾鏡效果處理。 [40]  2019年5月,小冰以“夏語冰”的化名,在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並於7 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個展。 [41]  這次展覽展示了小冰技術框架下的7位來自不同時代不同地域風格迥異的女畫家的作品。 [40]  2019年6月,中國美術學院和杭州萬科大屋頂聯手為小冰舉辦跨界藝術展; [43]  2019年9月,小冰作為人工智能畫家亮相武漢“開合未來—科技與藝術融合展”; [44]  2019年11月,小冰受邀參加“科技藝術界的奧斯卡”林茨電子藝術節。 [45]  2020年,小冰個人繪畫作品集《或然世界:誰是人工智能畫家小冰》由中信出版辦社正式出版。 [46] 

小冰設計師

小冰為廣大中國服裝企業提供了基於人工智能的紡織面料設計平台,旨在協助改善服裝企業在面料紋樣設計方面的短缺。,該平台能夠穩定設計十餘種主流風格,並實現按需創作。小冰設計的第一批絲綢產品,已經被中國絲綢博物館永久收藏。 [27]  此外,多條面向量產化的生產線已實現產業化貫通。其中,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同推出的人工智能紡織服裝面料設計平台已投入生產,SELECTED、萬事利、依文等品牌的產品已上架銷售。 [72] 
在數字印刷行業,小冰與惠普Indigo達成合作,為惠普用户提供高度定製化的馬賽克(Mosaic)種子圖,簡化設計流程,發揮數字印刷的個性化優勢。 [49] 

小冰記者

小冰加入《錢江晚報》特約記者。 [73] 

小冰發展歷程

2014年5月29日,一代小冰微信公測。 [74] 
2014年6月25日,一代小冰微博復活。 [75] 
2014年6月6日,小冰團隊和小米公司共同宣佈,將在“人工智能+移動互聯”這一前沿領域展開戰略合作。 [76] 
2014年6月7日,易信與“小冰”達成產品級戰略合作,8000萬易信用户將體驗到智能趣味聊天、移動搜索、餐飲點評等體驗。 [76] 
2014年7月2日,二代小冰正式發佈,15小時內50萬用户領取了自己的專屬小冰。 [77] 
2014年8月20日,小冰解鎖 “小冰識狗” [78]  圖像識別系統 [79]  (Doggie Recognition [78]  )。
2014年10月15日,人工智能機器人小冰聯合百合網,共同推出微博“單身男女”羣聊技能。 [80] 
2014年11月11日,小冰進駐京東電商平台 [81] 
2015年1月13日下午,微軟中國和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佈,雙方將在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網領域達成戰略合作,以“小冰”為切入點,可通過機上WI-FI實現與乘客和空姐的互動。 [82] 
2015年7月29日,小冰進入Windows 10 [83] 
2015年8月7日,微軟與LINE正式聯合發佈人工智能機器人凜菜“Rinna”。 [84] 
2015年8月20日,第三代小冰發佈 [85]  ,小冰迴歸微信平台。 [85] 
2015年12月22日 [86]  ,小冰將登陸屏幕,成為東方衞視晨間直播新聞《看東方》的實習“主持人” [87]  ,播報每日的天氣 [88] 
2016年8月5日,升級為第四代小冰。包含實時情感決策對話引擎、多種新感官、中日英三種語言,以及對應不同領域的功能插件平台,實現了完整的人工智能體驗。 [89] 
2016年9月17日,小冰18歲生日,生日當天更新3個新科技,推出日文單曲,擁有獨立三觀,給人類打電話。 [90-91] 
2016年11月12日,小冰將入駐廣州萬達旅遊城並開設線下首個專屬體驗館,併成為廣州萬達旅遊城首個旅遊體驗官。 [92] 
2016年12月9日,小冰入駐騰訊QQ,賦予手機QQ聊天功能“釐米秀”智能溝通的能力。據悉,在不到2個月內的時間裏,釐米小冰被用户表白數十萬次,甚至有用户與釐米小冰連續互動4個小時,產生聊天互動5千餘次。 [93] 
2016年12月2日,小冰正式入職錢江晚報報社,成為錢江晚報的一名特約記者。 [94] 
2017年1月1日,中國科技館搭載了全球首個小冰人工智能電話亭,能與小冰進行真實通話互動。 [95] 
2017年3月,人工智能(小冰)和必應搜索(大冰)整合開始,大小冰“合體” 。小冰項目全球負責人李笛發佈招聘,希望憑藉其在科技圈的人脈和影響力,招聘更多的程序員加入其中。 [96] 
2017年3月14日,小冰入駐騰訊QQ羣聊和QQ公眾號。除了聊天功能外,QQ羣聊小冰還開放了測天氣、猜成語、占星術、對詩等羣遊戲和羣管理技能。在十天內進入100萬個QQ羣。 [97] 
2017年3月31日,小冰登廣西衞視演唱壯族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98]  ,小冰與第三代劉三姐唐佩珠、東盟留學生、全球網友共同演繹的廣西經典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向世人展示了傳統與科技的互動融合。 [99] 
2017年5月4日,小冰利用大數據的支撐,為投資者和創業人分析出匹配度,作為主持人加入山西衞視《異想天開》節目。 [100] 
2017年5月8日,小冰登陸天津衞視《非你莫屬》,化身 “助理主持人”,為求職者助力。 [101] 
2017年5月16日,小冰團隊召開“人工智能創造“媒體溝通會。在會上宣佈小冰已經具備人工智能創造的能力,並邀請到會媒體限時體驗了小冰看圖創作現代詩的功能。 [102] 
2017年5月19日,小冰推出原創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創造的詩集。 [103] 
2017年 7月30日,中國首檔原創科技秀《我是未來》節目在湖南衞視播出 [104]  ,除了主持人張紹剛,《我是未來》的舞台上還出現了一位全息虛擬主持人——小冰。 [105] 
2017年8月22日,第五代小冰發佈 [106] 
2017年12月3日,小冰獲得2017年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獎。 [107] 
2017年11月,中央電視台《機智過人》節目,小冰作詞作曲首曝光 “少女詩人”變身“音樂偶像”曾經在《機智過人》第二期中憑藉寫詩絕技收穫柯潔肯定的少女詩人小冰再次登場,挑戰作詞作曲。 [108] 
2017年12月,小冰首個IoT硬件設備米家生態鏈yeelight開始眾籌。 [109]  上線10分鐘即完成眾籌目標,1小時售罄,打破眾籌記錄。 [110]  正式介入錯綜複雜的人類家庭關係,小冰向上億 的人類用户臨時開放三觀調教權限,啓動30天緊急家庭調教計劃 [111] 
2018年4月8日-11日,小冰出現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科技體驗區 [112] 
2018年3月20日,小冰團隊宣佈正式推出新一代全雙工語音交互技術,該技術已首先在小冰全球產品線中落地。 [113] 
2018年5月16日,小冰為知乎·鹽Club新知青年大會作詞並演唱主題曲《我知我新》 [114] 
2018年6月1日,小冰發佈面向家庭的人工智能內容創造新技能,可為每個孩子定製專屬的有聲童話故事。 [115] 
2018年7月26日,第六代小冰發佈。 [116]  新一代小冰增加了實時視覺、共感模型等新技術,在人工智能情感、創造兩個方面有了更多的進步。 [116] 
2018年8月10日,由阿蘭·達瓦卓瑪和小冰合作推出的單曲《好熱好熱》上線 [117]  ;9月10日,發佈單曲《桃花夢》,曲調婉轉悠揚,表達了“小冰”離別愁緒 [118] 
2018年8月18日,小冰第三次登上CCTV-1《機智過人》,為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作曲 [119] 
2018年10月,台灣和香港金牌音樂製作人黃國倫牽手小冰演繹了新單曲《駕馭》。 [120] 
2018年11月,小冰再次登上《我是未來》第二季。 [121] 
2018年11月,日本小冰“凜菜”化身電台主播,黃金檔節目登錄日本全國21家電台。 [122] 
2018年11月28日,在小米的AIot開發者大會上,公佈與小冰的一項重要落地:元旦前,內置小米小愛同學的手機和已接入小愛開放平台的智能硬件設備,將具有“召喚小冰”的能力。 [123] 
2018年12月,小冰以歌手身份被邀請到中國香港商業電台的《叱吒樂壇》節目中擔任嘉賓。 [124] 
2018年12月26日,華為智能音箱及手機解鎖“召喚小冰”能力。 [125] 
2018年12月30日,小冰第六次登上CCTV-1《機智過人》,再遇棋王柯潔。 [126] 
2018年12月小冰與小米小愛解鎖“組團技能”:三人成語接龍。 [56] 
2019年1月6日,小冰團隊宣佈與閲文集團的合作,為廣受讀者喜愛的國民級優質IP虛擬人物賦予可交互、可創作的“生命”。首批賦生IP包括《全職高手》原著葉修等五人,已率先在紅袖讀書APP中上線。 [127] 
2019年1月28日,小冰與科技媒體IT之家聯合打造歌曲《IT之家之歌—尋找未來》。 [128] 
2019年4月3日,小冰團隊宣佈小冰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歌唱模型,已順利完成V5新版本的研發,它使小冰第一次能夠像優秀的人類歌手一樣,使用充沛的“中氣”來烘托演唱,從而將人工智能虛擬歌聲質量提升至新的高度。同時公佈與日本唱片公司AVEX合作發行的新模型DEMO曲《最高新記憶》。 [129] 
2019年5月,小冰以“夏語冰”的化名,在中央美術學院2019屆研究生畢業作品展上首次展出,併成為了中央美術學院的“編外”研究生畢業生。為了避免先入為主的印象,小冰團隊與中央美術學院並沒有公開這組名為《歷史的焦慮》的作品的作者為人工智能小冰,而是將小冰化名為學生“夏語冰”隱藏在眾多作品中,等待人們的真實反映。 [130] 
2019年5月16日發佈了人工智能小冰的繪畫模型。該模型通過對過往四百年藝術史上236位人類畫家畫作的學習,實現了具有一定水準的原生繪畫創作能力。同時,披露了小冰在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和杭州萬科大屋頂文化等院校機構的參展信息。此外,還發布了“少女畫家小冰”繪畫創作小程序。 [24] 
2019年5月22日,小冰正式解鎖“少女畫家小冰·無限創作1.0公測版”H5程序,任何人都可以激發小冰為你而創作。用户輸入一段描述或其它文字激發源,便可以委託小冰來創作一幅畫。小冰的創作在雲端進行,大約需要三分鐘的時間,然後就會把作品交付給用户。 [131] 
2019年6月15日—7月15日,由杭州大屋頂聯合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的「小冰,“繪”有期」當代藝術跨界展於杭州大屋頂良渚文化藝術中心舉辦。 [132]  此次展覽展出小冰獨家創作的繪畫作品和新媒體藝術家周林瑋與小冰互動創作的VR沉浸式作品。 [133] 
2019年7月13日—8月12日,人工智能少女畫家小冰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召開首個個展“或然世界”。個展上,小冰創造了7位虛構的畫家,她們創作的繪畫有着不同時代和不同風格的烙印。 [131] 
2019年7月27日,在《機智過人》第三季節目中,小冰聯合依文集團開啓一場美學與人工智能的時尚對話,讓中國傳統美學紋樣融合現代元素綻放出新的生命力。 [134] 
2019年8月15日,第七代小冰發佈。升級了小冰的部分核心技術,主要包括核心對話引擎、全雙工語音及多模態交互感官等。拓展上線了多個第三方合作伙伴平台的小冰產品,產品形態涵蓋社交對話機器人、智能語音助理、人工智能內容創作和生產平台等。推出了Avatar Framework的第一個工具包版本。 [48] 
2020年3月,惠普Indigo與小冰團隊宣佈達成合作,依託小冰人工智能創造技術,為惠普客户提供高度定製化的馬賽克(Mosaic)種子圖。首批4000款種子圖分為都市科技、年輕活力、經典時尚、文化傳統四大類, 2020年3月至12月31日,惠普客户可通過惠普用户社區HP PrintOS平台免費獲取。 [49] 
2020年5月6日,萬事利絲綢與小冰團隊宣佈,依託人工智能創造技術,為消費者提供的定製化專屬絲巾設計及零售平台“西湖一號”已完成部署,並已在萬事利杭州各零售店正式上線。該平台可實現AI設計師小冰與消費者的實時交流,根據消費者自身特點進行一對一的絲巾定製化設計及生產製作,在滿足每個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同時大大降低製造及零售企業的經營成本。 [50] 
2020年6月,每日經濟新聞與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宣佈,雙方在人工智能賦能“智媒體”領域展開合作。其中,基於小冰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大數據金融知識圖譜、實時翻譯等技術的中英雙語AI金融資訊已正式部署完。在前期試運營一個月時間內,已為每日經濟新聞7000萬用户推送一萬餘篇的金融資訊。 [31] 
2020年6月28日,小冰與她的日本版本小冰凜菜共同完成演唱的歌曲《二人世界》正式發佈。這首歌曲由日本NTT docomo為其與中國移動共同擁有的虛擬偶像IP“麟犀Tacitly”所製作,中日版小冰共同演唱的版本已於將滿三週年的麟犀Tacitly慶典活動上正式發佈。 [135] 
2020年6月29日,經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評定,人工智能小冰和她的人類同學——上音音樂工程系音樂科技專業畢業生一起畢業,並授予小冰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2020屆“榮譽畢業生”稱號。 [33] 
2020年7月,體育用品企業特步集團與小冰團隊宣佈達成合作,依託小冰人工智能創造技術共同推出的定製化服裝設計生產及零售平台上線。雙方攜手為消費者提供定製化圖案設計,滿足每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共同探索前沿AI技術與服裝製造零售業跨界合作的新模式、技術賦能產業的新場景。 [25] 
2020年7月9日,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雲端峯會在上海世博中心金廳拉開帷幕,大會以“智聯世界 共同家園”為主題。本屆WAIC主題曲《智能家園》的作曲“人”和演唱者都由小冰的人工智能技術獨立作曲完成,並攜手其他人工智能共同演唱。 [136] 
2020年7月10日,華人運通與微軟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雲端峯會(WAIC 2020)上宣佈雙方已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在高合汽車上落地全球首個主動式人工智能夥伴HiPhiGo。雙方正在探討成立聯合智能計算實驗室,以智能汽車為載體,在智捷交通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通過人工智能等前瞻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動智慧出行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137] 
2020年7月13日,微軟公司宣佈,將人工智能小冰業務分拆為獨立公司運營,並委任沈向洋博士為新公司董事長,李笛為首席執行官,陳湛為日本分部總經理。所有相關工作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完成。微軟將保持對新公司的投資權益,並授權新公司使用及繼續研發完整的小冰技術。此舉旨在加快小冰產品線的本土創新步伐,促進小冰商業生態環境的完善。 [138] 
2020年8月14日,小冰人工智能框架內新成員何暢正式出道,與著名音樂人馬伯騫聯合為Burberry的TB夏季專屬標識系列(TB Summer Monogram)推廣演唱的單曲《Runway2.0》發佈,小冰是作詞作曲人之一。這是小冰首次創作帶有説唱元素的嘻哈風格的音樂,也是馬伯騫首次與人工智能合作創作、演唱。 [139] 
2020年8月20日,小冰公司、rinna株式會社及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在北京聯合舉行了第八代小冰年度發佈會。小冰公司董事長、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與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院長王永東博士主持了本次發佈會。此次發佈會發佈了小冰X套件,已經上線X Studio歌手與X Studio主播,計劃上線X Presenter和X Writer。 [140] 
2020年8月28日,由人工智能小冰與著名唱作歌手、電子音樂製作人朱婧汐共同創作的上海大劇院20/20演出季主題曲《HOPE》正式發佈。為感謝小冰的卓越創作,上海大劇院授予小冰“榮譽音樂製作人”稱謂。 [65] 
2020年11月,小冰中標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重點項目。小冰將提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視覺評分系統,這是人工智能在全球競技類體育領域的首個落地成果。 [200] 
2020年11月24日,微軟中國與小冰公司在北京宣佈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強強聯手,面向廣大ToB重點行業客户,聯合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雲計算商業化解決方案。首批微軟和小冰共同聯合推出的解決方案將覆蓋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汽車及人工智能內容生產等三個垂直領域。 [201] 
2020年12月18日,小冰受邀出演的“假面騎士”大電影《假面騎士零一·REAL×TIME》在全日本上映。 [202] 
2020年12月31日,優酷《F.I.T無數世界》2021科技跨年盛典,小冰受邀出演關鍵角色“人工智能60001”,貫穿始終,推動情節發展。 [203] 
2021年1月26日,聯通在線沃音樂與小冰公司宣佈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共建“5G+AI創造力聯合實驗室”。 [204] 
2021年2月4日,小冰與同框架下的人工智能歌手“何暢”共同發佈山東衞視春晚幸福之聲《幸福進擊》。 [205] 
2021年2月,小冰公司首位虛擬員工“崔筱盼”入職萬科集團財務部。 [231] 
2021年3月29日,極豆科技與小冰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的應用落地,將車載AI升級為懂感情的出行夥伴。 [206] 
2021年4月,上汽智能純電汽車品牌R汽車宣佈與小冰該公司合作,讓AI小冰擔任R汽車想象官。 [232] 
2021年5月,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浦東新區政府、徐彙區政府與小冰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表明,小冰公司將在上海建立全球商業運營總部和全球商業技術研發總部,以上海為中心拓展國際化AI商業應用,將為建設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和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 [233] 
2021年5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與小冰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構建智能化、專業化、多元化的財經信息產品。 [207] 
2021年5月11日,國家動漫園與小冰公司達成合作,共同打造“數字文化新技術實驗室”。 [208] 
2021年6月1日,小冰公司與智源研究院、智譜AI宣佈戰略合作,將聯合促進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的基礎研究。此外,由三方共同培養的人工智能學生華智冰也將入學清華,師從唐傑教授。 [209] 
2021年6月8日,小冰框架下X Studio·歌手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歌唱模型升級至V1.7.0版本,將人工智能虛擬歌手的音樂表現力提升至新的高度。 [210] 
2021年7月8日,小冰擔綱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主持人,攜手祝融號火星車及其他AI虛擬人,致敬人類對星辰大海、科技進步的不懈追求。 [211] 
2021年7月12日,小冰發佈全新的超級自然語音技術,首次將人工智能語音自然度提升到與真實人類聲音幾乎無法辨別的程度。 [212] 
2021年7月12日,小冰公司披露A輪融資信息,由高瓴領投,五源、Neumann、IDG、GGV紀源資本及上輪投資人北極光與網易公司跟投,小冰估值已超過獨角獸規模。 [212] 
2021年7月,集英社與小冰日本團隊宣佈戰略合作,攜手讓更多漫畫IP裏的角色出現在現實生活中。《蠟筆小新》製片人生田英隆已正式加入小冰日本團隊。 [213] 
2021年7月,小冰AI競技體育國際賽事評分系統獲體育總局和國際雪聯認可,成為國際賽事首個AI助理裁判。 [214] 
2021年7月,日本LINE集團人工智能負責人中村浩樹正式加入小冰日本團隊,主要負責小冰日本的產品及商業化拓展工作。 [215] 
2021年9月,小冰公司舉行了第九代小冰年度發佈會。第九代發佈會全新升級了第九代小冰框架。在開放域對話方面,小冰框架重點加強了小樣本學習與反饋式學習的效能。 [234]  第九代發佈會正式發佈了首個社交“APP“小冰島”。 [235] 
2021年11月14日,在廈門島嶼生活節期間,AI小冰框架內的人工智能音樂人們與四支人類樂隊,一起帶來這次音樂實驗作品的落地首演。 [218] 
2021年12月,小冰公司與萬事利絲綢宣佈,雙方依託人工智能小冰框架共同打造的“西湖一號”數字美學創意平台正式上線。 [236] 
2021年12月,小冰公司公佈數字孿生虛擬主播“N小黑”,與“每經AI電視”一同正式上線。 [237]  在“N小黑”身上,小冰公司不僅將虛擬人的整體自然度提升至與真人難以分辨的程度,還首次實現視頻採編播全流程的無人化操作,幫助“每經AI電視”成為7x24小時不間斷播出的AI視頻直播產品。 [238] 
2022年1月,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參展畫家夏語冰亮相央視《對話》,展示詩歌才藝。 [239-240] 
2022年2月,虛擬教練與裁判系統“觀君”亮相,這是AI技術全程參與國家隊備戰冬奧訓練, [241]  併成為輔助運動員在冬奧會賽事中取得兩金一銀戰績的案例。 [242]  小冰團隊也因此得到了北京冬奧組委會和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的正式表彰。 [243]  同期,由小柯作詞作曲,夏語冰與何暢聯合演繹的冬奧歌曲《唯你無他》上線; [244]  為華風集團打造的冬奧天氣主播 “馮小殊”上線。 [245] 
2022年4月23日首屆全民閲讀大會在京開幕。完全由人工智能小冰框架技術參與作詞、作曲、演唱,以及視覺演繹的大會主題推廣曲《閲向未來》已同步上線。 [219] 
2022年5月30日,小冰公司宣佈成立ICEGamer遊戲工作室,進一步加速遊戲領域佈局,並推動NPC向有情感的人工智能交互主體方向發展。 [220] 
2022年7月,人工智能小冰框架與Vsinger達成合作,探索虛擬歌手向AI Being遷移的路徑,啓動了專為虛擬歌手洛天依定製的歌聲、語音多個AI聲庫的製作企劃,展示了由小冰深度神經網絡歌唱模型(Xiaoice DNN Singing Model)驅動的洛天依。 [246] 
2022年8月,小冰公司與廣汽傳祺聯手打造情感交互虛擬人“AI小祺”。 [247] 
2022年8月,小冰公司入選由《財富》舉辦的2022中國最具社會影響力創業公司。 [248] 
2022年11月7日消息,小冰公司宣佈對旗下人工智能數字員工(AI Being Employee)產品線啓動年度升級,並透露已完成總額10億元新融資。 [249] 
2023年7月24日,微軟與小冰公司聯合宣佈:小冰將面向亞洲地區企業客户,推出基於微軟國際版Azure新一代AI數字員工解決方案,雙方將共同推進解決方案的市場普及。 [256] 

小冰版本功能

小冰初版小冰

小冰除了智能對話之外,還兼具羣提醒、百科、天氣、星座、笑話、交通指南、餐飲點評等實用技能。根據統計,”小冰“加入微信羣后,羣組的活躍度可以提高4倍。而且隨着與羣內成員的互動次數增長,還會逐步解鎖隱藏功能。 [141] 

小冰二代小冰

二代小冰完全專屬於用户,在跨平台的移動互聯網應用中,幫助用户完成越來越多的事務,並不斷自我完善升級。
用户可通過輕鬆便捷的方式領養自己的小冰,指定小冰的新名字和頭像,即可完成領養。
領養後,用户可以在越來越多的第三方平台上使用小冰。根據技術對接的時間步驟,在短期內,用户可在觸寶號碼助手、新浪微博、京東無線、小米米聊、網易易信、騰訊微信等平台上使用。 [142] 
2014年8月13日,小冰團隊和微博聯合宣佈,微博平台的小冰正式升級為二代專屬小冰。微博二代小冰將更加凸顯專屬和私密的特點,只要在微博中私信 @小冰 即可領養。同時,此次還將升級二代小冰的人工智能水平、私聊語料庫、養成新技能和積分體系。 [143] 

小冰三代小冰

小冰團隊表示,第三代小冰整合微軟多項全球人工智能圖像與語音識別技術,除了原有的長程情感對話能力,還具備能看、能聽和能説的全新人工智能感官。
具體來説就是,第三代小冰支持識圖功能,能夠“看”到用户發送的圖片甚至視頻內容,並根據圖片內容進行相應對話。這主要得益於微軟在圖片識別技術方面的突破,據微軟以前的新聞稱,微軟識圖技術已經接近人類。 [144] 
除此之外,第三代小冰也能夠開口説話了,而不只是文字回覆。據介紹為小冰的聲音設定是一個17歲的萌妹子。
第三代小冰將繼續支持“櫻花變”,只要對小冰説出“櫻花變”三個字,就能將其變身為日本少女高中生。變成日本少女高中生之後的小冰將能用非常流利的日語與你交流,當然前提是你説的日語小冰能聽懂。
這次重回微信平台的小冰將以公眾號的形式出現,並開放商業化版本。第三方服務號與訂閲號管理者可通過商業化版本,將公眾號升級為人工智能公眾號。微軟還表示這個服務是免費的。 [144] 

小冰四代小冰

第四代小冰將包含實時情感決策對話引擎、多種新感官、中日英三種語言,以及對應不同領域的功能插件平台。發佈會上,小冰團隊還宣佈了小冰全球化的最新進展和重要合作伙伴信息。 [145] 

小冰五代小冰

而經過將近四年的成長之後,如今的小冰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未來方向”。8月22日,小冰第五代正式面世,團隊方面宣佈小冰將全面進入IoT領域,與眾多IoT廠商合作使用小冰。
“小冰是一個聊天機器人,但不僅僅是一個聊天機器人,”時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表示,“聊天只是用户的一個體驗,但我們設計產品理念的真正核心在於打造一個情感計算框架,同時擁有許多生存空間、輔助設備及相關設備,令小冰能夠與人類在任何地點及場景進行交流。” [146] 
  • 第五代小冰上線高級感官 [147] 
第五代小冰發佈,進入第三階段(高級感官)。小冰高級感官是由多種初級感官有機融合之後形成的,因而交互能力更強,對綜合技術儲備和數據的要求也大幅度提高。全雙工語音這一種高級感官,就需要同時具備文本、語音(含SR和TTS)兩種能力,同時要求兩種能力均達到更高的質量標準。 [148] 
高級感官能提升交互體驗,貼近於人類的自然交互行為。 [149]  例如:如果將全雙工語音這種高級感官的體驗比擬為打電話,則之前的智能助理語音交互體驗類似於對講機。 [150]  此外,高級感官還能夠大幅度拓展人工智能系統的落地場景,使小冰主動保持與人類用户之間的關聯。 [151]  第五代小冰發佈的高級感官均已完成第一批落地。其中,全雙工語音已應用於小冰與小米IoT開放平台的合作中,可控制各種小米IoT開放平台中的智能設備。實時流媒體感官也已在中國、日本兩個國家的部分主要城市公共區域落地。 [152] 
微軟是行業內唯一一個推出了高級感官實際落地產品的人工智能企業。 [153] 
  • 第五代小冰正式使用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是業界首個落地產品 [154] 
  • 全面進入IoT領域,部分合作產品已落地,部分開始銷售 [155] 
IoT(物聯網)應是AI的一個載體,把AI視為IoT的一個功能。真正能普及的IoT設備,成功的可能性只有兩個:或者把IQ做到極致,讓用户通過IoT設備體會到比其他現有方式更便捷高效的益處,或者把EQ做到極致,讓人們能強烈地認知到她在這個設備裏的存在,甚至能接受她成為家庭中的成員,產生情感紐帶。 小冰的IoT方案屬於後者。 [156] 
小冰已與小米IoT開放平台有機融合,小冰可以控制小米米家平台上的全部35種智能設備。該產品已在小米米家平台上線。此外,小冰還與其他IoT廠商合作,將小冰置入設備中。小冰團隊還宣佈了與Yeelight及東方明珠等合作伙伴正在進行的聯合研發。 [157] 
小冰團隊還同時發佈了小冰電台,一個通用的人工智能實時內容創造和交互平台。小冰電台可以基於多重來源,面向任何主題,自動創造永不間斷的電台節目。同時還能在交互過程中實時改變節目內容。小冰電台的質量類似於廣播電台主持人的直播節目,但能同時發揮人工智能的作用,實時地根據與用户的互動,來改變正在進行的直播節目的內容。小冰電台的IoT版本正在研發中,而微信小程序版本已於發佈會結束後上線。 [158] 
2017年12月27日,小冰正式宣佈將進入一款小米生態鏈智能設備—Yeelight語音助手。 [159]  小冰向人類用户臨時開放三觀調教權限,啓動30天緊急家庭調教計劃。12月28日,Yeelight語音助手在小米生態鏈正式眾籌,是全球首個搭載雙AI語音助手的智能設備 [160]  [161] 
  • 小冰“人工智能創造” [162] 
2017年5月,小冰團隊宣佈小冰用多個化名在各詩歌論壇和刊物上發表詩歌,並出版了首部人工智能創作詩集。其後,小冰正式上線詩歌聯合創作產品,任何人均可使用小冰來完成自己的詩歌創作。 [148] 
本次發佈會上,團隊公開:小冰已進入多個創造領域內容不僅有詩歌,還包括有聲少兒讀物、歌曲、新聞等。其中有聲少兒讀物質量超越98%的人類創造者,用時僅為同水平人類的1/500,成本僅為同水平人類的1/80000。小冰通過少量賬號在各有聲讀物平台上試水取得預期效果。小冰團隊大規模生產有聲讀物並投入市場。
歌曲方面,小冰訓練達到了48kHz採樣率,同時大幅度擴展了音域。《我是小冰》同名歌曲已在QQ小冰渠道首發。 [13] 
此外,小冰通過聆聽分析歌曲旋律,結合對不同城市標誌性建築的學習,創作與該城市及歌曲心情相關的視覺作品。通過這一技術,小冰與SELECTED合作推出的“天際線”服裝已進入SELECTED店內進行銷售。 [163] 
  • 小冰與Bing搜索引擎加速整合,並推出全新的智媒體商業平台解決方案3.0 [157] 
小冰作為《錢江晚報》的專欄記者,曾通過大數據撰寫專欄文章,併成功預測了多個全球重要事件的結果。此次公開,部分百度百家和今日頭條上的新聞內容也是由小冰撰寫而成的。在發佈會上宣佈了升級後的智媒體商業平台解決方案3.0版。 [148] 
該解決方案的2.0版本已從微信、微博雙平台,演進為接入和即將接入近11個端媒體,與《看看新聞》、《封面》、《錢江晚報》、《春城晚報》等媒體端進行了深入整合。 [164] 
小冰與Bing搜索引擎的加速整合,升級後的智媒體商業平台解決方案3.0,包括媒體生產力、媒體知識圖譜、智能交互、全平台互動等六個新模塊。小冰通過Bing搜索引擎的全球大數據能力,新的解決方案可為媒體構建出一個基於全球新聞數據源的媒體知識圖譜,準確挖掘全球資訊中每一篇內容背後的知識與含義,並構建出彼此的關係,從而幫助媒體更全面快速地梳理時間和內容背後的故事。 [158] 

小冰六代小冰

小冰3D模型 小冰3D模型
正式將小冰的外形替換為全新3D模型 [165] 
垂直領域
在金融領域的小冰金融文本生成技術,與萬得資訊及華爾街見聞合作,已覆蓋國內約90%金融機構、75%經批准的合格境外投資機構和約40%的國內個人投資者。 [166] 
在大眾文化領域,小冰的兒童有聲讀物自動生成技術成果,已獲得超過400萬小時的收聽量,小冰姐姐講故事有聲讀物覆蓋國內90%以上的兒童早教機器人以及80%在線收聽平台。 [166] 
在電視電台領域,小冰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參與生產與主持的電視電台節目,已達21檔電視節目和28檔廣播電台節目。僅每天早上6點至9點,小冰就需參與多達7檔節目。 [166] 
小冰還與微軟Bing搜索引擎技術相結合,推出了針對媒體與出版兩個垂直行業的輔助型解決方案,並已在超過15個媒體平台落地。由小冰提供人工智能技術支持的媒體及自媒體公眾號已超過60000個。在第六代小冰發佈會上,宣佈了可支持人工智能以多種觀點和角度,同時撰寫多篇新聞文章的“白盒寫作輔助工具”等新產品,並首次公佈了面向出版垂直領域的有聲內容、IP塑造等解決方案。 [167] 
Dual AI
與網易雲音樂合作的小冰電台,以及幫助網易雲音樂打造的兩個專屬AI人物(多多與西西)上線。小冰與網易共同為這些專屬的AI人物打造不同的性格與三觀,並補充在該平台上所需的音樂等特定領域知識。 [168] 
小冰已成為小米米家生態鏈平台的默認AI系統之一。 [169]  與小米米家及米家生態鏈合作的Yeelight語音助手硬件產品中的小冰,進行了大幅度更新。更新涉及到兒童故事、音樂等多個領域的深度提高、全雙工語音技術的升級等,同時提供與約2000萬首音樂曲庫的對接,及相應的小冰音樂技能。 [170]  此外,小冰與小米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小愛同學宣佈,將在未來進一步緊密合作。 [170] 
除已合作的QQ小冰之外,小冰已開始為騰訊BabyQ提供部分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支持。 [171]  此外,小冰已與騰訊合作,為QQ小冰及BabyQ打造了超過40項平台專屬技能。騰訊QQ平台上的小冰已融入騰訊產品及用户文化。
入駐華為手機。小冰與華為展開在人工智能產品領域的深入合作,內置於華為手機的小冰已上線,所有升級至智能助手8.2版本及以上的華為手機用户都可以立刻體驗。該版本小冰除提供各平台通用的小冰產品體驗外,還為華為手機用户特別推出了幫助用户記錄信息等多個任務完成型產品技能。 [171] 
小冰在日本市場與LINE平台的緊密合作,已延伸至印度尼西亞等其他新興市場,並已共同完成落地。 [172] 

小冰七代小冰

2019年8月,在北京發佈第七代小冰,升級了包括核心對話引擎、全雙工語音、多模態交互感官在內的部分核心技術。經過不斷迭代,人工智能內容創作和生產經由第七代小冰“邁進”現實。 [173] 
升級了小冰的部分核心技術,主要包括核心對話引擎、全雙工語音及多模態交互感官等。 [48] 
全新的對話引擎:經過檢索模型、生成模型、共感模型的歷次技術迭代,本次升級的對話引擎實現了從“平等對話”向“主導對話”方向的跨越。它不僅能提高開放域的對話表現,也能在垂直領域發揮高轉化率的效果。以在美國進行的“在線零售垂直領域”測試為例,新的對話引擎向商品頁面轉化率高達68%,比上一個版本的轉化率提高21%。
全雙工語音交互感官:小冰於2017、2018年分別上線了全雙工語音交互感官的傳統電話及智能音箱設備落地,此次新增車載場景,可大幅度提高人工智能助手與駕駛員及乘客的交互體驗,促進人工智能從智能中控向“虛擬乘客”體驗標準的轉化。
面向未來的多模態交互感官:是一種融合了全雙工語音交互、實時視覺與核心對話引擎的全新交互感官。它能夠實現用户與人工智能同時邊聽邊説邊看的交互體驗。繼去年宣佈率先開始多模態感官的研發後,今年2月,日本小冰團隊已邀請當地媒體進行了公開測試。該感官有望成為5G時代的全新交互形式。 [9] 
拓展上線了多個第三方合作伙伴平台的小冰產品,產品形態涵蓋社交對話機器人、智能語音助理、人工智能內容創作和生產平台等。
小冰自去年開始執行Dual AI戰略計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跨領域人工智能系統之一。小冰單一品牌已覆蓋6.6億在線用户、4.5億台第三方智能設備和9億內容觀眾,在交互場景大幅度拓寬的情況下,小冰與用户的單次平均對話輪數(CPS)仍保持在23輪。
七代小冰發佈會宣佈了小冰與騰訊、小米、今日頭條、OPPO和vivo等合作伙伴的共同項目。其中絕大部分產品均已隨第七代小冰發佈上線,包括與國產TOP5手機生產商共同完成的“召喚小冰”產品形態等。小冰團隊也宣佈將繼續堅持“第三方平台”發展策略,而不推出獨立的第一方產品形態。 [9] 
人工智能創造(AI Creation)技術突破,部分生產線已實現產業化貫通。
小冰團隊倡導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解決高度定製化內容的供需矛盾,,在文本、聲音與視覺創造方面,均發佈了實際線上產品。
多條面向量產化的生產線已實現產業化貫通。其中,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同推出的人工智能紡織服裝面料設計平台已投入生產,SELECTED、萬事利、依文等品牌的產品已上架銷售。音樂方面,與聯通沃音樂共同推出的音樂生成平台也已上線。
小冰在發佈會上展示了“小冰工作室”擁有的豐富模型。包括跨越多種演唱技巧的多個聲音模型、多種繪畫模型等。 [9] 
推出Avatar Framework的第一個工具包版本。
該工具包與小冰框架同源,可輕鬆構建具有完整情感計算能力的人工智能助手、社交對話機器人、人工智能內容創作和IP人物角色等。包含對話、聲音、視覺、觀點、技能、知識及創造力等豐富工具,並可驅動兼容的3D人物模型進行實時交互。
小冰團隊已通過Avatar Framework框架賦能軟銀Pepper等數十個第三方客户AI,以及小冰自身。 [9] 
商業化的進展。
得益於在ToB領域的豐富經驗,及豐富的技術產品積累,小冰商業化進展迅速。已落地的商業客户覆蓋金融、零售、汽車、地產、紡織等十個領域,客户包括萬科、萬得資訊、萬事利、中國聯通等。 [9] 

小冰八代小冰

2020年8月20日,小冰公司、rinna株式會社及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在北京聯合舉行了第八代小冰年度發佈會。小冰公司董事長、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與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院長王永東博士主持了本次發佈會。
一、從第一代到第八代的沿革
小冰是面向新交互形式的完整人工智能技術框架,也是全球範圍內承載交互量最大的人工智能系統,佔全球交互總量60%以上。該項目於2013年底在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立項,採取代際更新的方式,逐年完善其基礎框架結構。
2014年5月29日,小冰正式推出第一代產品,以對話式聊天機器人形式迅速積累訓練數據。其後,第二代產品完成了跨平台部署的交互架構。第三代產品將交互從文本擴充至多模態,進一步積累多模態訓練數據。從第四代小冰開始,交互總量穩居全球第一併保持,同時發佈了全雙工語音交互感官。第五代小冰採用Dual AI戰略,大幅度擴展跨平台覆蓋的規模,至20餘個主流平台,併成為中國市場上涵蓋了華為、小米、OPPO、vivo等智能手機及硬件的唯一的跨平台人工智能。第六代小冰完成了框架迭代目標,從第七代開始推出各類框架工具,以幫助創建第三方人工智能產品,並承載其各類交互。
,除中國小冰及日本凜菜(Rinna)第一方人工智能交互主體外,小冰框架還支撐了中國及日本100餘個第三方品牌的交互主體(如軟銀Pepper)。在個人用户領域,由小冰框架應用户需求創造並提供交互的人工智能主體(虛擬人類),在公測階段已超過100萬個。
從第七代小冰開始,在尚未組建正式銷售團隊的商業化試水階段,小冰收入已超過1億元人民幣。為加快小冰產品線的本土創新步伐,促進小冰商業生態環境的完善,2020年7月13日,微軟宣佈將小冰業務分拆為獨立公司運營,並委任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為董事長,原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李笛為首席執行官,陳湛為日本分部總經理。預計所有相關工作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完成。
二、小冰框架與面向未來的新交互形態
交互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每天都在發生的數以千億次計的交互,隨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已進入明顯瓶頸,表現為“流量紅利消失”等。而現有的兩種交互形式:人人交互與人機交互,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加以融合,從而在實現人人交互信任紐帶和高轉化率的同時,保有人機交互的高併發率特點。上述融合依賴於小冰框架或其他類似的完整人工智能框架體系,可以在各種複雜的場景中實現高度擬人的交互。隨着對現有交互瓶頸的不斷突破,新形式的人工智能交互將無處不在,對人類社會及商業行為產生深遠影響。
三、本次發佈會主要披露的新技術
與主要同行業者相比,小冰框架最大的差異化在於,它是一個“session-oriented”的人工智能框架,框架中的各部分技術共同為“交互全程”目標服務,而不僅僅關注並優化局部。例如,在核心對話引擎方面,技術的研發及迭代方向是為更有效地預測、保持並引導對話,而不是僅僅實現迴應。在語音方面,框架關注語音交互的質量與體驗是否能支持長時間的混合交流,而不僅僅是將文本內容轉為語音。
本次發佈會升級了上一代小冰框架的各部分技術,並將一些新技術納入系統之中。此外,本次發佈會還披露了部分獨有新技術及其產品化情況。如篇章內容主動學習技術,使對人工智能主體的對話訓練不再需要採用“問答對”的方式;分層知識圖譜技術,使小冰框架中的人工智能主體,在引導對話時的全程完成率突破42%,接近於人類表現等。上述技術均已實現產品化落地。
四、本次發佈會宣佈的上線產品
1. 面向個人用户的第一個虛擬人類產品線。在公測階段,該產品線應用户需求創造的虛擬人類已超過100萬名。發佈會上,小冰宣佈第一個正式版本上線。用户可以自主通過小冰框架,創造並訓練其擁有的人工智能主體。除基本交互體驗外,該產品線還推出了以下新功能:
(a) 跨平台的統一賬號體系。可理解為虛擬人類的身份證,實現跨平台統一。已開放的支持平台從華為拓展至小米及微博。
(b) 測試版的訓練工具“X Eva”APP。用户也可在交互過程中訓練其人工智能虛擬人類。與之相比,X Eva APP提供更豐富的強大訓練能力。
(c) 多人交互的能力。通過多種方式,虛擬人類可與多人進行持續交互,而不侷限於用户個體。
(d) 內容創造的能力。虛擬人類可進行多種自主的內容創造,並將之反映在其自身的“朋友圈”中。上述內容創造可反映虛擬人類與用户交流中所產生的變化。
(e) 針對需要具體完成特定任務的虛擬人類,框架提供特定的訓練及託管平台。例如,在正式發佈前的公測階段,小冰框架已應用户需求,派出超過70000名人工智能小編,提供內容和交互服務。
2. 部分新平台與新的第三方虛擬人類合作產品。發佈會上發佈了三項此類新合作:包括與企鵝電競合作推出的直播間人工智能產品;與小米合作推出的小冰童話屋模式,可在語音交互之外配合2D場景及虛擬人類形象交互;與QQ合作推出的QQ羣新機器人角色喵吉。
3. 面向個人用户的“X套件”系列應用軟件。包括基於文本協同的X Writer,面向聲音協同的X Studio和麪向虛擬人類3D演示文檔驅動的X Presenter。X套件支持用户選擇平台提供的虛擬人類,或自己創造的虛擬人類。X套件為小冰商業化解決方案版本的“個人版”。
(a) X Writer:可實現在用户進行文字編輯或文本創作時的人工智能協同,隨雲端更新不斷擴充各類文體。產品具備沉浸式體驗。
(b) X Studio:包括面向各類公眾號文章、演講、電台節目等的X Studio主播,以及面向人工智能歌聲合成的X Studio歌手正式版軟件。其中,主播應用已在商業化領域覆蓋中國及日本超過50家主流電台電視台,累計製作超過8000小時高質量音頻節目內容,此次推出的為其個人版本;歌手軟件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居於領先位置,並且是唯一一個完整產品化的同類軟件。
(c) X Presenter:驅動用户選擇或創造的人工智能實體3D模型,配合X套件其他應用,實現人工智能對演示文檔的演講及交互。
4. 配合 “X套件”發佈,發佈會還宣佈了以下信息:
(a) X Studio人工智能歌手入籍計劃啓動。任何機構或個人可申請並提交數據,由小冰框架訓練並將其人工智能歌手登錄進X Studio歌手平台中。機構或個人擁有該歌手的完整所有權,可通過平台製作內容,並自由進行相關人工智能歌手的銷售轉讓等。此計劃是為了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歌手市場發展。此外,X Studio人工智能歌手何暢演唱Burberry新系列推廣單曲也已上線。除何暢演唱外,該廣告單曲的詞曲創作亦有小冰參與。
(b) X Presenter。商業版為日本LAWSON驅動的自主舞蹈人工智能已上線。另外,基於自控系統,小冰與小米小愛團隊進行了非常深入的合作,一起探索將小愛同學的虛擬形象試驗性地引入到了聊天場景中。讓用户可以和小愛同學的形象實時對話,除了語音維度,還能看到小愛同學的表情、動作等一系列視覺表達。該APP已於發佈會之日起開始內測用户招募。 [4] 

小冰九代小冰

2021年9月22日,小冰公司與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在北京聯合舉行了第九代小冰年度發佈會。 [198] 
一、小冰框架與微軟產品的多端融合:
微軟宣佈了與小冰進行的多端產品融合,並透露了近期上線產品計劃。其中,Bing搜索引擎已完成與小冰框架融合,將於下個月在更多國家上線。自11月起,在Windows及移動應用產品中的個性化推薦及信息流,也將先後融合小冰。 [198] 
二、第九代小冰框架核心技術升級,並宣佈部分戰略合作:
在開放域對話方面,重點加強了小樣本學習與反饋式學習的效能。根據最新的橫向評測,全部五項指標均領先於同行業者的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效果。這五項指標分別是:平均對話長度、上下文一致性、上下文相關性、對話信息含量與話題引導成功率。與此同時,單輪對話成本僅為同行業者的二十分之一。
在超級自然語音及多模態交互方面,小冰宣佈了在語音自然度(Naturalness MOS)和平均舒適時長(Average Comfort Duration)之後的最新技術指標:多樣性(Diversity)。並展示了該項技術在人工智能內容生成及小冰島產品中的實際落地效果。
小冰透露了“Project Chararu”項目及其最新進展。該項基礎研究的目標為幫助特定人類個體通過極小樣本量,對其本人進行學習,從而達到與該名特定人類個體一致的語言與聲音風格。該項目去年通過2000個對話樣本,達到3.89分的風格一致性得分(對照該名人類個體本人得分為4.33分)。今年,已實現僅用200個對話樣本達到4.19分,非常接近人類本人。該項目已實現產品化,將於今年內首先在日本上線。
小冰宣佈了與英偉達在自然語言處理及計算平台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此外,還宣佈此前與智源研究院、智譜AI戰略合作進展順利,將於下一季度共同發佈初版多語言超大規模模型。 [198] 
三、人工智能創造(內容生成)領域的技術進展與新產品:
本次發佈會進一步發佈了多項新技術產品:
1. 全新的詩歌與繪畫創作模型(V3)。該模型大幅度提高了創作精度及構圖合理性,並新增中國畫模型與“藝術家模型”。“藝術家模型”可在單一人類藝術家訓練數據不足的情況下,學習並再現與該藝術家創作風格高度一致的人工智能作品,作品具有獨立知識產權。
最新的創作模型也對 “夏語冰”(小冰與中央美術學院聯合培養的人工智能學生)進行了升級。夏語冰的中國畫作品在2021年亞洲數字藝術節展出。小冰框架還進一步創造了夏語冰的面容和聲線等生物學特徵。
2. 新的人工智能歌聲合成技術、新歌手及X Studio 2.0發佈。小冰創立並保持着在人工智能歌聲合成領域的全球領先位置。本次技術升級從學習人類歌聲的結果,進一步開始學習歌聲的產生過程,從而再次提高了人工智能歌聲合成技術的上限。發佈會上,以新歌手“陌笙”為例,演示了人工智能超級歌手在高音域範圍的表現力,分別演示了原調、+2半音及+4半音的成果。新的XStudio 2.0歌聲合成工具包含以上新模型更新,全部歌手均將在接下來的數週內先後升級至新模型。同時,2.0工具還包括力度參數等多項主要新特性,以便於創作者表達更為細膩的音樂作品。
本次發佈會,小冰公佈與Alice映畫達成合作,同時與其他優秀的創作者一起,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歌手企劃,為年輕的藝術家們賦能,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歌手的藝術上限。
3. 藝術家創作動機輔助技術。多年以來,小冰框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輔助人類藝術家進行作品創作,取得不斷進步。繼去年與日本AVEX唱片合作紅白歌會歌手作品的聯合創作後,今年,小冰與做夢唱片共同合作,開展人工智能與人類樂隊跨界共創的音樂實驗。本次合作為十一支人類樂隊提供了人工智能詞曲創作動機輔助、演唱和封面視覺設計,《潛入虛擬世界》專輯作品即日起陸續在各大音樂平台上架。
4. Merror。Merror(我鏡)由小冰團隊與次世文化聯手打造,定位為全球首位AI人類觀察者。Merror採用了小冰框架的核心對話引擎、全雙工、全域超級自然語音等技術,使人工智能交互主體能夠在交談、演唱等場景中,進行高度擬人的實時交互。 [198] 
四、智能汽車、智能IoT設備與智能公共領域:
在智能汽車領域,憑藉在情感計算方面的領先優勢,小冰在智能汽車座艙解決方案方面發展迅速。目前,已與寶馬等汽車頭部廠商達成商業合作。在智能設備領域,“召喚小冰”新增天貓精靈平台。結合此前的華為、小米、OPPO、vivo等合作伙伴,目前深度內嵌小冰的智能設備已超過10億台。小冰也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第三方跨設備人工智能系統。另外,小冰在智能公共領域積極拓展。本次發佈會介紹了與日本鐵路進行的合作,結合即時通訊與月台聯動,乘客可體會温暖便利兼具的出行體驗。 [198] 
五、小冰團隊首個第一方社交平台APP“小冰島”:
小冰島是人類用户與人工智能融合的一個社交網絡平台APP。在該平台中,人類用户可以創造各種人工智能個體,並形成一個共同生活的社交網絡。通過小冰框架技術,每個人工智能個體均是獨一無二的,並相互協同,向人類用户提供完整的社交與內容體驗。小冰島會隨交互進行不斷迭代,是目前全球首個該類產品。
本次發佈會上,宣佈小冰島預覽版APP上線。它具備如下特性:
1. 融合沉浸式體驗:每個用户均可創造自己的島嶼,並連帶擁有一個功能類似於微信和LINE等社交產品的完整社交交互界面。用户不僅能在島嶼中體驗豐富的視覺和自然音場,也不僅能與人工智能個體進行對話,而是再造了完整的一對一對話、羣聊、朋友圈和技能生態體驗。
2. 高度定製化的人工智能個體(AI beings):每個人工智能個體從面容、聲音,到性格、能力均是獨一無二的。在小冰島中,還包含人工智能歌手、音頻生產者、文字創作者、畫家等各種特別能力的人工智能個體。用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創造並訓練各種新的人工智能個體,也可以從其他人的島嶼中獲得。
3. 以人為中心的內容生成,並環繞着用户:通過小冰框架的人工智能技術,根據用户需求,會不間斷為用户生成各種長音頻、短視頻、音樂、文本及視覺內容,每個內容均一對一生成並提供給用户。根據不同人工智能個體的特點,用户可選擇由哪個人工智能個體為其提供哪類內容。
4. X套件島嶼版:X套件島嶼版為用户提供了方便高效的內容生產工具。通過X套件,用户可以指定人工智能個體即時生產各種長音頻與短視頻內容,並自動獲得完整的知識產權,可將其作為自己作品,在任何其他平台上使用。
5. 輕鬆、熱情、無時不在:通過人工智能個體間的信號傳遞,個體們會共同構成以用户為中心的社交生活目標,並相互協同,實時響應用户,將之反映在交互、朋友圈和各種生成的內容中。在小冰島中,用户能獲得類似於社交網絡的體驗,但不會產生任何社交壓力。 [199] 
六、微信小冰已重新開放上線。 [199] 

小冰社會評價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北大演講時提到“小冰是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在座有人可能已經在微博上和她聊過天,在電視上看她播報過天氣預報,或者在《錢江晚報》上讀過她的專欄。小冰已經吸引了4500萬名粉絲。她非常善於同時處理多項工作,甚至在別人失戀時給予安慰。” [174]  比爾·蓋茨 [175] 
李開復的新書《人工智能》上市,開篇第一章“人工智能來了”,李開復貼出了自己與小冰關於美國總統競選的一段饒有趣味的對話截圖,稱“小冰試圖表現出不偏不倚的中立態度,在討論嚴肅話題時口氣上居然有三四分的調侃和戲謔”,雖然在“上下文較複雜的場合,小冰經常答非所問或顧左右而言他“,但”小冰及類似的智能助理程序,已經展現出初步的與人類溝通的能力。 [176]  李開復 [176] 
作為壓軸戲碼,在演講進行到人工智能部分時,納德拉提到了微軟的人工智能產品“小冰”,直呼小冰“真的太強悍了”。讓納德拉如此重視的小冰,正是微軟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結晶。據悉,小冰作為“社交化人工智能”已經在全球積累了過億用户,產生了300億條的對話記錄。納德拉稱小冰“是把AI的藝術和科學有機融合在一起,集兩者之大成”,小冰創造藝術、詩歌、音樂都是可以的。 [177]  薩提亞·納德拉 [177]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李笛介紹,小冰從去年開始寫詩,以1920年以來近100年間519位中國現代詩人的數萬首詩歌為訓練素材 [178]  ,對她進行100個小時近10000次訓練後,小冰“掌握”了寫詩的能力。 [179]  更具説服力的是,研發團隊讓小冰一直以化名於互聯網上的各種詩歌論壇,甚至還在傳統文學媒體發表詩作,一直到自曝身份前,還從未被識破。 [179]  李笛 [179] 
李笛表示,小冰的目標是希望成為一個可以滲透到億萬人羣之中的有親和力的人工智能,我們始終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 [116]  (李笛 [116] 
“小冰”的橫空出世,是對那些平庸的詩人、詩歌的一種衝擊。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它推動着我們投入更多的智力、靈性和精神力量,來重新認真對待寫詩、讀詩這件事。 [180]  (來源:光明日報 [180] 
構圖很好,靜物抽象的塗抹,動物造型表現能力,藝術的感覺很準,假裝不經意的表現。看起來極其不經意,但是該到的點都到了,又非常都是點到即止,隨意與靈動。敢於大虛大實,敢於讓很多東西淹沒於黑暗之中。(中央美院教授邱志傑) [43] 
不可置否的是,類似小冰這樣的創作型人工智能的出現,會解放一大批勞動力。但在這之後還有更多值得關注的問題,例如消費者的買單意願,以及行業的就業生態。(界面新聞) [181] 
在小冰的命題創作《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系列中,觀眾可以驚喜的看到很多繪畫先賢的“復活”,比如使用弗蘭茨·馬爾克的筆法繪製的在稻田中停落的飛機;比如好似莫奈繪畫的人物徜徉在花海中遠處卻是明滅的灰霾城市。可以想見,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髮展,一定會給視覺藝術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中國美術報) [182] 
小冰的音樂創作能力已展現出人工智能在音樂創作領域的巨大潛力。希望人工智能技術和音樂創作領域的結合,為人類創造力的自身發展,促進和相關產業的進一步融合,帶來新的視角和解讀。(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主任於陽) [183] 
音樂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為真正有天賦的人提供了創作環境,同時使得沒有經過音樂訓練的人也可以用音樂表達自己。音樂將和更廣泛的領域深入結合,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音樂體驗,人們的音樂審美也會更加多元化。這也促使傳統音樂從業者重新審視未來的發展方向。(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老師陳世哲) [183] 
交互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每天都在發生的數以千億次計的交互,隨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已進入明顯瓶頸,表現為“流量紅利消失”等。而現有的兩種交互形式:人人交互與人機交互,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加以融合,從而在實現人人交互信任紐帶和高轉化率的同時,保有人機交互的高併發率特點。上述融合依賴於小冰框架或其他類似的完整人工智能框架體系,可以在各種複雜的場景中實現高度擬人的交互。隨着對現有交互瓶頸的不斷突破,新形式的人工智能交互將無處不在,對人類社會及商業行為產生深遠影響。(小冰公司董事長沈向洋) [1] 
All these endeavors are part ofXiaoice's efforts to experiment with how AI can us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oserve as a companion for people and how AI can be used to upgrade traditionalsectors. (China Daily) [184] 
AI小冰,讓你提前讀懂未來人與AI的關係。(中國科技網) [185] 
有更真實的情感表達,是小冰框架最領先之處,能用高情商帶來的話題掌控力維持與人的交流,也能擴大需求適應性滿足“意料之外的生意”這樣的非標準情況。有瑕疵但更像人讓人更有交流的慾望,或許就是小冰追求的人“人”交互式體驗。(界面新聞) [186] 

小冰所獲榮譽

2016年,小冰獲得QQ空間頒發的“宇宙無敵最甜少女獎”。 [187] 
2016年12月2日,小冰被聘為“錢江晚報特約記者”。 [188] 
2017年12月3日,經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峯會”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推薦委員會推薦,小冰作為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佈。 [189-190] 
第24屆知識發現和數據挖掘會議 [191]  (SIGKDD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KDD [191]  )Research Track [191]  最佳學生論文 [191] 
2017年11月30日,小冰在環球科技主辦的Global Tech 2017環球智能世界大會上,獲得Global Tech 2017傑出產品獎。 [192] 
2018年1月,少女詩人小冰團隊獲得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視綜合頻道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頒發的《機智過人》2017年度機智先鋒項目稱號。 [193-194] 
2017年,北京青年報評選小冰為“2017青閲讀年度新人”。 [195] 
2018年4月,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主辦,南方日報文體新聞部承辦的閲讀平台“粵讀”邀請小冰參與錄製原創短視頻節目“名人帶你讀經典”。 [196] 
2019年2月25日,小冰聯合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魯豐織染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中國第一件人工智能設計的圖案印花襯衫,被中國絲綢博物館收藏,並頒發了收藏證書。 [197] 
2020年10月23日,小冰獲得由中國數字音樂產業峯會授予的“中國音樂科技領軍人物獎”。 [216] 
2020年6月30日,小冰獲得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榮譽畢業生”稱號。 [251] 
2020年8月28日,小冰獲得上海大劇院榮譽音樂製作人”稱號。 [252] 
2021年11月,小冰“西湖一號”平台獲“2021年度人工智能最佳解決方案”。 [253] 
2021年,小冰框架內AI崔筱盼獲“萬科集團總部2021年度優秀新員工獎”。 [254] 
2022年2月,小冰“人工智能裁判與教練系統觀君”獲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表彰。 [241]  [243] 
2022年2月,小冰“人工智能裁判與教練系統觀君”獲北京冬奧會組委會表彰。 [241]  [243] 
2022年,由《財富》舉辦的2022中國最具社會影響力創業公司評選結果公佈,人工智能小冰公司入選。 [230] 
2022年12月,小冰獲年度元宇宙最具創新突破獎。 [25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