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公鐸

鎖定
張公鐸(884年-945年),太原樂平(今山西昔陽)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軍事將領。
張公鐸在後唐時事孟知祥為親從,隨其入蜀為牙校,後任西川義勝、定遠諸軍都知兵馬使。他參與了孟知祥吞併兩川的戰爭,在雞蹤橋之戰中立下首功 [25]  ,因功得授簡州刺史。後蜀建立後升任捧聖控鶴都指揮使,又受遺詔成為後主孟昶的輔政大臣,加檢校太尉,官至保寧節度使同平章事,後改寧江軍節度使。
廣政八年(945年),張公鐸病逝,終年六十二歲。
本    名
張公鐸
所處時代
五代十國
出生地
太原樂平
出生日期
884年
逝世日期
945年 [1] 
主要成就
雞蹤橋之戰立下首功
受遺詔為孟昶的輔政大臣
所屬政權
後唐→後蜀
官    職
檢校太尉、寧江軍節度使等

張公鐸人物生平

張公鐸早年經歷

張公鐸年輕時身高七尺,倜儻有節義,且喜好文史之學。他在後唐建立後,事北京留守孟知祥為親從。 [2] 
同光四年(926年),孟知祥正式出任西川節度使 [4]  張公鐸被補授為牙校,後隨都衙牙高敬柔前往晉陽(時為後唐北京,治今山西太原),迎接孟知祥的妻子瓊華公主等家眷入蜀。 [3]  當時,中原一帶因戰亂而盜賊蜂起 [15]  ,而孟知祥又與朝廷起了衝突。他們一行人歷經波折,一度被扣押在鳳翔,最終在天成二年(927年)三月方才抵達成都 [16] 

張公鐸助建後蜀

孟知祥是莊宗李存勖的親信 [20]  ,故此在明宗李嗣源即位後,逐漸萌生了據蜀自立之心。他為了對抗朝廷,在西川原有軍隊的基礎上大肆擴充兵力,增設義勝、定遠、衝山、義寧、飛棹等軍。 [9]  張公鐸被拜為義勝、定遠諸軍都知兵馬使。 [10] 
兩川雞蹤橋之戰示意圖 兩川雞蹤橋之戰示意圖
孟知祥通過戰爭迫使朝廷默認兩川獨立後,又和盟友東川節度使董璋反目。 [23]  董璋於長興三年(932年)大舉攻入西川。孟知祥親自領兵抵抗,與董璋會戰於漢州(治今四川廣漢)境內彌牟鎮。前鋒趙廷隱列陣於鎮北雞蹤橋,張公鐸則列陣於其後。當時,西川軍戰事不利,指揮使毛重威、李瑭戰死,趙廷隱亦後撤。正在高處督戰的孟知祥準備撤軍,乃以馬鞕指後陣。 [11]  張公鐸以為孟知祥是在下令衝鋒,於是揮軍直進,所部兵卒皆以一當百。趙廷隱也趁機整軍復戰 [24]  。東川軍陣勢大亂,頓時潰不成軍,死者數千人。 [12]  此戰,西川軍擒獲元璝、董光演等東川軍將領八十餘人,奪甲馬五百餘匹,收降兵卒七千。董璋僅率數騎逃回東川,不久便死於兵變,東川鎮為孟知祥所吞併。 [13]  張公鐸因從平東川有功,且在雞蹤橋之戰中厥功至偉 [25]  ,被授為簡州刺史。 [14] 
孟知祥在吞併東川后,於次年(933年)被朝廷拜為東西兩川節度使,封蜀王,隨後又於明德元年(934年)初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後蜀,史稱後蜀高祖。張公鐸被拜為捧聖控鶴都指揮使(《九國志》作奉聖控鶴都指揮使)。 [5] 

張公鐸受遺輔政

孟知祥稱帝僅半年,便於當年(934年)七月病逝。他臨終前立長子孟昶為皇太子,並召見趙季良李仁罕、趙廷隱、王處回、張公鐸、侯弘實六人入宮,讓他們受遺詔輔政。 [19]  張公鐸作為顧命大臣,在後主孟昶即位後,被加授檢校太尉。 [21] 
孟昶年幼即位,諸將多自恃先帝舊臣,驕縱不法。李仁罕尤為跋扈,甚至強逼孟昶任其為判六軍諸衞事(即禁軍最高統帥)。當時,張公鐸與李仁罕爭權 [26]  ,遂與韓繼勳、韓保貞安思謙等孟昶近臣皆彈劾李仁罕有異志,趙廷隱也勸孟昶除掉李仁罕。孟昶遂趁李仁罕入朝,命武士將其逮捕處死。 [27]  不久,張公鐸又領保寧軍節度使,兼同平章事(宰相銜)。 [28] 
後蜀建國以來,各鎮節度使多在朝中兼領禁軍,而以僚佐治理軍鎮。但僚佐卻大多都專務聚斂,以致“政事不治”。孟昶鑑於此弊,乃於廣政四年(941年)改以文臣知節度事。張公鐸與趙廷隱、王處回被一同免去所領節度使之職,加授檢校官 [6] 

張公鐸晚年及病逝

廣政七年(944年),孟昶又復以將相遙領節度使。 [7]  張公鐸被任命為寧江軍節度使。 [8] 
廣政八年(945年),張公鐸病逝,終年六十二歲。 [1] 

張公鐸主要影響

張公鐸為政清正嚴明而不殘暴,為僚吏所畏憚,但百姓皆蒙其恩惠。 [17] 
後蜀建立之初,地方政府多“承前蜀之弊,獄訟繁多,案牘堆積”。張公鐸在擔任保寧軍節度使期間,親自處理獄訟,“量其所犯,隨意裁決,無不稱當”。當時保寧軍治下屬邑連年欠税,皆是因當地豪強、猾胥侵吞賦税所致。張公鐸下令地方官員必須全額徵收賦税,不然即使任期已到也不許離職。結果“不數日,徵錢糧數萬貫斛”。 [8] 

張公鐸軼事典故

張公鐸在迎接孟知祥的家屬入蜀途中,由於當時孟知祥擅殺朝廷所遣監軍,被鳳翔節度使李從曮扣押,最終還是因為朝廷要採取懷柔政策才得以釋放。他因此和早年的孟昶有過一段共患難的經歷。 [16]  十國春秋》稱張公鐸曾“事後主於藩邸” [22]  ,可能指的就是這段經歷。
孟昶對張公鐸也很有感情。張公鐸晚年得了心疾,孟昶非常憂心,專門在成都的玉局觀開壇設醮,為張公鐸祈福,甚至親自題寫青詞 [18]  張公鐸病逝後,孟昶痛哭不已,對其評價甚高,稱羣臣之中只有他做到了“嚴而不猛,清而不隘”。 [29] 

張公鐸歷史評價

孟昶:① 嚴而不猛,清而不隘,惟張公而已。 [32]  漢高帝三傑定海內,朕今得趙季良、趙廷隱、張業李昊張虔釗孫漢韶,是六傑也;虞舜舉八元而天下治,朕有王處回、毋昭裔、張公鐸、範仁恕,是四元也。 [30] 
路振:為政嚴猛,僚吏畏憚。時論以為嚴而不殘。公鐸馭下嚴正,宿衞二十餘年,宮禁寧謐。 [31] 
吳任臣:① 董璋之敗,實以公鐸一戰決勝焉。 [32]  ② 宏實循謹而沉毅,公鐸剛勇而清嚴,將相之位,斯雲無忝。 [1]  [33] 

張公鐸人際關係

父親:張項,仕唐為儀州兵馬使。 [2] 

張公鐸史料索引

《九國志·卷七》 [31] 
《十國春秋·卷五十一·後蜀四》 [32] 
參考資料
  • 1.    《九國志》卷7《張公鐸傳》:廣政八年卒,年六十二。
  • 2.    《九國志》卷7《張公鐸傳》:父項,唐儀州兵馬使。公鐸身長七尺,倜儻有節義,好文史之學。知祥為北京留守,錄為親從。
  • 3.    《九國志》卷7《張公鐸傳》:及出鎮成都,補為牙校。從高敬柔迎公主於晉陽。
  • 4.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已而唐兵破蜀,因以知祥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都尹,充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自洛中之蜀凡十有七日,至成都,而崇韜已死,時同光四年正月甲戌也。
  • 5.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長興四年春二月癸亥,唐命知祥以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行成都尹、劍南東西兩川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統押近界諸蠻、兼西山八國、雲南安撫制置等使,封蜀王。……明德元年春正月,黃龍見犍為,……閏月己巳,王乃即皇帝位於成都,國號蜀。二月癸酉,以趙季良為司空兼門下侍郞、同平章事,……張公鐸為捧聖控鶴都指揮使;……掌書記李昊、觀察判官徐光溥為翰林學士。
  • 6.    《十國春秋》卷49《後蜀後主紀》:廣政四年春二月丙辰,加衞聖馬步都指揮使武德節度使兼中書令趙廷隱、樞密使武信節度使同平章事王處回、捧聖控鶴都指揮使保寧節度使同平章事張公鐸檢校官,並罷其節度使。三月甲戌,以翰林學士承旨李昊知武寧軍,……將作監張讚知寧江軍。先是節度使多領禁兵,或以他職留成都,委僚佐知留務,事專聚斂,政事不治,民無所訴。帝知其弊,因使諸臣各知節度事,略與正帥有異。
  • 7.    《十國春秋》卷49《後蜀後主紀》:廣政七年春正月戊戌,復以將相遙領節度使。
  • 8.    《九國志》卷7《張公鐸傳》:昶襲位,授保寧軍節度使。為政嚴猛,僚吏畏憚。時承前蜀之弊,獄訟繁多,案牘堆積,公鐸量其所犯,隨意裁決,無不稱當。在任六年,民被其惠。先是屬邑連歲多逋租。公鐸詰其由,乃豪民猾胥,乾沒賦税。時令佐已有授代者,公鐸悉勒止之,令盡徵其租而後解,由是不數日,徵錢糧數萬貫斛。時論以為嚴而不殘,遷寧江軍節度使。
  • 9.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頃之莊宗遇弒,魏王繼岌自殺,明宗入立,改是年為天成元年,知祥乃訓練兵甲,陰有王蜀之志。秋七月,開庫中,得鎧甲二十萬,益置義勝、定遠諸軍、左右牙等兵,凡十六營,共萬六千人,營於牙城內外。又,崇韜初分左右驍鋭等六營,凡驍兵三千人;左右寧遠等二十營,凡步兵二萬四千人,至是八月,增置左、右衝山等六營,凡六千人,營於羅城內外;置義寧等二十營,凡萬六千人,分營內州縣就食;又置左、右牢城四營,凡四千人,分戍成都境內。九月壬戌,又置左、右飛棹兵六營,凡六千人,分戍濱江諸州。
  • 10.    《十國春秋》卷51《張公鐸傳》:高祖初置義勝、定遠諸軍,以公鐸為都知兵馬使。
  • 11.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長興三年夏四月,璋謀議襲我成都,……璋入境,破楊林鎮,執我戍將武宏禮。辛巳,以廷隱為行營馬步軍都部署,將兵三萬拒璋……五月癸未,知祥留季良及高敬柔守成都,自率兵八千人趣漢州。至彌牟鎮,廷隱陳於鎮北。甲申,遲明,廷隱陳於雞蹤橋。義勝、定遠都知兵馬使張公鐸陳於其後。……知祥登高冢督戰,左明義指揮使毛重威、左衝山指揮使李瑭守雞蹤橋,為東川兵所殺。時廷隱三戰不利,牙內都指揮副使侯宏實兵亦卻,知祥懼,以馬棰指後陳。
  • 12.    《十國春秋》卷51《張公鐸傳》:長興三年,高祖與東川兵戰於彌牟鎮,指揮使毛重威、李瑭皆為所殺,而趙廷隱等復失利不前。時公鐸居陣後,高祖揚馬箠指之,公鐸麾兵而進,帥眾大呼,所部兵無不一以當百。東川兵殊出不意,蹂躪披靡,死者數千人。
  • 13.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東川兵大敗,死者數千人,擒璋中都指揮使元璝、牙內副指揮使董光演等八十餘人,奪甲馬五百餘匹。璋拊膺曰:“親兵皆盡,吾何依乎!”與數騎遁去,餘眾七千人皆降。……璋先至梓州,肩輿而入,……暉與璋從子牙內都虞侯延浩帥兵三百大噪而入,……稠反引十卒登城,斬璋首及斷光嗣首以授暉,暉舉城降於廷隱。是役也,凡得璋梓、綿、龍、劍、普、果、閬、蓬、渠九城。
  • 14.    《九國志》卷7《張公鐸傳》:公鐸率諸軍從知祥逆戰於雞蹤橋。我師不利,公鐸率所部兵力戰,直衝其腹,璋兵大敗,梓州平。以功授簡州刺史,
  • 15.    《九國志》卷7《武漳傳》:天成初,漳與張公鐸迎瓊華公主於北都。中國兵革之後,盜賊充斥,漳被堅執鋭,通夕不寐。
  • 16.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樞密使安重誨頗疑知祥與東川節度使董璋據險擁兵,久將難制,……重誨遂以嚴為西川都監,文思使朱宏昭為東川留後。……二年春正月,知祥聞嚴來,果怒,……目客將王彥銖執斬之。……時知祥方遣牙內指揮使武漳迎家屬於晉陽,行至鳳翔,鳳翔節度使李從曮聞嚴被殺,以為知祥反矣,遂留而不返。唐主既不能詰,而猶欲以恩心羈縻之,詔聽知祥家屬歸蜀。……(三月)丙申,瓊華公主及子仁贊至自晉陽。
  • 17.    《十國春秋》卷51《張公鐸傳》:公鐸少涉獵文史,為政清嚴,所至民受其賜。
  • 18.    《九國志》卷7《張公鐸傳》:初染心疾,昶憂之,為玉局洞開靈寶壇,親署青詞以醮焉。
  • 19.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明德元年秋七月甲子,立皇子東川節度使、同平章事、親衞馬步都指揮使仁贊為太子,仍監國,召司空同平章事趙季良與李仁罕、趙廷隱、王處回、張公鐸、侯弘實同受遺詔輔政。是夕殂,年六十一。
  • 20.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莊宗)且指以示知祥曰:“吾聞蜀土之富,無異於此,以卿親賢,故以相付。”
  • 21.    《十國春秋》卷51《張公鐸傳》:明德元年,與五臣同受顧命。後主踐祚,加檢校太尉。
  • 22.    《十國春秋》卷51《李仁罕傳》:是時諸將多高祖故人,事後主益驕蹇不法,務廣第宅,奪人良田,發其墳墓,而仁罕及張業尤甚。仁罕在高祖時已恣為奢豪,前蜀主宮嬪有國色,欲娶之,懼為高祖所責,至是漸有防扈之志,頗恃功,求判六軍。後主雖曲狥其請,加中書令,判六軍事,而內不勝其忿。會張公鐸、韓繼勳、韓保貞、安思謙等皆事後主於藩邸,素怨仁罕,共譖雲:“仁罕有異志。”而廷隱與有隙,亦慫恿之。後主遂因其入朝執殺焉,並族其家。
  • 23.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長興二年夏閏四月,唐殺其臣安重誨。唐主以為致我興兵者由重誨失策,及重誨死,五月己亥,乃下詔以離間知祥及董璋、錢鏐為重誨罪。丙午,唐遣進奏官蘇願、進奉軍將杜紹本歸,諭重誨專命興兵,今已伏辜,……亦遣東川軍將劉澄還本道。知祥聞重誨既死,唐又厚待其家屬,邀璋欲同謝罪。璋曰:“孟公家屬皆存,而我子孫獨見殺,何謝為?”……是時知祥三遣使説董璋,謂不奉表謝唐,恐復致討,璋皆不聽。(三年)三月辛丑,又令李昊詣梓州,極論利害;璋益疑知祥賣己,因發怒以語侵昊。昊歸,言璋不通謀議,且有窺西川之志。
  • 24.    《九國志》卷7《趙廷隱傳》:知祥與公鐸領兵繼進,璋軍亂不成列,廷隱復整陣,與知祥、公鐸合擊之。
  • 25.    《十國春秋》卷51《張公鐸傳》:是役也,董璋之敗,實以公鐸一戰決勝焉。
  • 26.    《十國春秋》卷51《張公鐸傳》:與李仁罕爭權,不相協。仁罕之死,公鐸亦與有力。
  • 27.    《十國春秋》卷51《李仁罕傳》:是時諸將多高祖故人,事後主益驕蹇不法,務廣第宅,奪人良田,發其墳墓,而仁罕及張業尤甚。仁罕在高祖時已恣為奢豪,前蜀主宮嬪有國色,欲娶之,懼為高祖所責,至是漸有防扈之志,頗恃功,求判六軍。後主雖曲狥其請,加中書令,判六軍事,而內不勝其忿。會張公鐸、韓繼勳、韓保貞、安思謙等皆事後主於藩邸,素怨仁罕,共譖雲:“仁罕有異志。”而廷隱與有隙,亦慫恿之。後主遂因其入朝執殺焉,並族其家。
  • 28.    《十國春秋》卷51《張公鐸傳》:未幾,領保寧軍節度使,兼同平章事。
  • 29.    《十國春秋》卷51《張公鐸傳》:卒之日,後主哭曰:“嚴而不猛,清而不隘,惟張公而已。”
  • 30.    實賓錄:卷五  .國學典籍網[引用日期2023-02-23]
  • 31.    [宋]路振撰,連人點校.九國志[M].濟南:齊魯書社,2000:80
  • 32.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M].北京:中華書局,1983:762-763
  • 33.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M].北京:中華書局,1983:76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