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中孚

(金代官員)

鎖定
張中孚(約1098年-約1156年),字信甫,號長谷老人,其先涇州人,後徙陝西路鎮戎軍張義堡(今寧夏固原張易鎮),吉州刺史張達(或作逵)之子,中彥、中偉之兄。中國金代作家,官員。 [7] 
張中孚于靖康元年(1126年),為承節郎,隨父在軍中。詔解太原之圍,父戰歿,其率部曲入金軍,覓得父屍而還,累官知鎮戎軍,兼安撫使。建炎四年(1130年),中孚降金,授鎮洮軍節度使,兼涇原經略安撫使。偽齊建立後,中孚為齊將。天會十五年(1137),偽齊廢,為陝西諸路節制使、知京兆府。復為涇原安撫。天眷二年(1139年),金人以河南、陝西之地歸宋,中孚亦隨之入宋,宋人以為檢校少保、寧國軍節度使、知永興軍、節制陝西諸路軍馬。天眷三年(1140年),加檢校少傅,充醴泉觀使。皇統二年(1142年),以金人理索,復歸於金,除行台兵部尚書。貞元元年(1153年),遷尚書左丞,封南陽郡王。貞元三年(1155年),以病乞身,出為濟南尹,加開府儀同三司,封宿王,後改南京留守,進封崇王。不久,因病逝世。 [7] 
張中孚天性孝友,御士嚴而有恩。其喜愛讀書,擅長書翰。因與二弟分別號野谷、義谷,故其兄弟三人合集名為《三谷集》(已佚)。其作品現僅存一首《驀山溪》,見《中州樂府》,其文剛健中含婀娜,頗受後人好評。 [7] 
信甫
長谷老人
所處時代
宋朝、金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陝西路鎮戎軍
本    名
張中孚

張中孚人物生平

張中孚早年從軍

參見詞條:靖康之變富平之戰
張中孚祖先世居安定(今甘肅涇川),世為安定望族,後徙張義堡(今寧夏固原張易鎮)。其父張逵官至太師,封慶國公。張中孚在宋徽宗朝受恩蔭,任承節郎。後官至知寧州環州鎮戎州三州。宣和末年,完顏宗翰攻宋,圍太原城,張逵戰死,張中孚一人率部曲十餘人入金軍中尋回父親遺體。建炎年間在涇原路曲端麾下擔任統制 [3]  。後來擔任知鎮戎軍兼安撫使,跟隨南宋大將吳玠、名臣張浚在陝西作戰。張浚到巴蜀處理政務時,由張中孚代理帥府事務。
建炎四年(1130年,金天會八年)秋,張浚罷免曲端,任命劉錡為涇原路經略使兼知渭州。隨後宋金大戰於富平,宋軍大敗。戰後環慶軍統制慕容洧率軍叛入西夏,張浚劉錡出兵環州,命統制張中孚、幹辦公事承務郎趙彬留守渭州(今甘肅省平涼市)。這二人都是曲端心腹,向來輕視劉錡。又得知張浚已經從巴蜀回到陝西,擔心無法抵禦金軍再一次進攻,於是相互謀劃將劉錡驅逐出去、自己佔據涇原 [2] 
此時金軍自鳳翔出兵進攻涇原,左副元帥完顏宗輔駐紮在涇州,先後攻破涇州和渭州潘原縣,劉錡立刻命麾下另一位統制李彥琪追擊慕容洧,親自率精鋭救援渭州,而在此時金軍已經到達渭州城下。在進退兩難之際,劉錡放棄渭州,撤退至德順軍,同樣進退兩難的李彥琪逃到了古原州。守城的趙彬、張中孚與其弟統領張中彥於是投降金軍(據熊克《中興小歷》,在劉琦、李彥琪撤軍前趙彬、張中孚便已降金 [2]  )。中孚兄弟又帶金人進攻古原州,迫使李彥琪也投降 [2]  。此役後完顏宗輔任命他為鎮洮軍節度使、知渭州、兼涇原路經略安撫使。

張中孚遊仕三國

參見詞條:紹興和議
偽齊建立後,陝西被劃歸偽齊管轄。偽政府為聚斂,行“什一税法”。張中孚稱涇原路土地貧瘠,且保甲法實施多年,什一法有害無利,因而最終沒有落實。當時偽齊政治苛刻嚴峻,很多人擔心張中孚會受罰,但他自己卻不在意。不久,偽齊國被撤銷,全境只有涇原路免於什一法。天眷初年,張中孚擔任陝西諸路節制使知京兆府,是事實上陝西的統治者。
紹興八年(1137年)金、宋議和成立後,南宋代替偽齊政權成為金的屬國,金朝賜河南、陝西於宋。張中孚兄弟因而入宋。吳璘胡世將等南宋將領擔心中孚兄弟如果繼續駐留邊境則很可能會與金人勾結,於是要求朝廷將其召回行在。紹興九年(1138年),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張中孚自求入覲闕庭,朝廷許之。天眷二年(1139年)秋,參與議和的完顏昌(撻懶)及其同黨被完顏宗弼(兀朮)所殺,張中孚兄弟隨後動身赴南宋行在臨安朝見。紹興十年(1139年)正月,張中孚兄弟到達臨安正式朝覲天子,中孚被任命為檢校少傅、寧國軍節度使、知永興軍。後為父親張逵請封,宋廷也允其所請,同年秋加贈開府儀同三司,提舉宮觀。紹興十一年(1140年)秋八月,張中孚被任命為兩浙東路馬步軍副總管,中孚堅拒不出。
皇統元年(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金朝至此控制淮河以北,完顏宗弼移文南宋要求歸還張中孚、張中彥鄭億年等人,張中孚因而回金國。到汴州後,張中孚任行台兵部尚書,後來改任參知行台尚書省事。
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拜參知政事貞元元年(1155年)遷尚書左丞,封南陽郡王。貞元三年(1155),張中孚以疾告老,因而轉任濟南府尹、南京留守,先後進封宿王、崇王。年五十九卒,加贈鄧王。正隆年間封崇進、原國公。葬於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車圈村王家台西邊的坡地上。

張中孚軼事典故

  • 南宋任命張中孚為檢校少保、寧國軍節度使、知永興軍、節制陝西諸路軍馬,任命赦書與金人割地詔書都到長安,但中孚匿赦書不宣,獨拜金國詔書,其間直呼廟諱及御名者,軍民皆怒。 [4] 
  • (南宋)王明清投轄錄》載:己未歲,虜人入我河南故地,大將張中孚兄弟自陝右(即陝西)來朝行在所。道出雒陽建昌宮故基之側,與二三將士張燭夜飲於郵亭。忽有婦人衣服奇古,而姿色絕妙,執役來歌於尊前,曰:“曉星明滅,白露點,秋風落葉。故址頹垣,荒煙衰草,溪前宮闕。 長安道上行客,念依舊,名深利切。改變容顏,銷磨古今,隴頭殘月。”中孚兄弟大驚異,詰其所自,不應而去。 [1] 
  • 張中孚兄弟回到行在後旋即升任高官。杭州城內於是流傳歌謠稱:“張中孚、張中彥,江南塞北都行遍,教我如何做列傳?”作為諷刺 [5] 

張中孚個人作品

中州樂府》存張中孚《驀山溪》一首:
山河百二,自古關中好。壯歲喜功名,擁徵鞍、雕裘繡帽。時移事改,萍梗落江湖。聽楚語,厭蠻歌,往事知多少?
蒼顏白髮,故里欣重到。老馬省曾行,也頻嘶、冷煙殘照。終南山色,不改舊時青。長安道,一回來、須信一回老。

張中孚史料記載

《金史·卷七九·張中孚傳》

張中孚人物評價

  • 呂頤浩:“金人無故歸地,其必有意。臣計五路元系張中孚、中彥、慕容洧之徒為帥,今必仍舊。然皆久據一方,敵亦難令。當諭以德意,許之久任,庶不致疑。陝西利害,今日所繫甚重。若一觸事機,必貽後悔。如張中孚等未見向背,趙彬又系曲端門客,本一書生,其人尤桀黠,伏望曲留聖慮。” [4] 
  • 金史·張中孚傳》:中孚天性孝友剛毅,與弟中彥居,未嘗有間言。喜讀書,頗能書翰。其御士卒嚴而有恩,西人尤畏愛之。葬之日,老稚扶柩流涕蓋數萬人,至為罷市,其得西人之望如此。 [6] 
  • 金史·贊》:自古健將武夫,其不才者,遭世變遷,賣降恐後。此其常態,君子之所不責也,酈瓊徐文是已。……張中孚、中彥雖有小惠足稱,然以宋大臣之子,父戰沒於金,若金若齊,義皆不共戴天之仇。金以地與齊則甘心臣齊,以地歸宋則忍恥臣宋,金取其地則又比肩臣金,若趨市然,唯利所在,於斯時也,豈復知所謂綱常也哉。籲! [6] 

張中孚親屬成員

父:張逵。死於太原之戰。追封太師、慶國公。
弟:張中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