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引渡條約

鎖定
引渡條約(Extradition)是指國家根據條約或基於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會議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博茨瓦納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內加爾共和國關於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8] 
中文名
引渡條約
外文名
Extradition
基    於
國際法上承認的依據

引渡條約法律基礎

引渡的法律基礎是一個主權國家對犯罪的管轄權,包括對屬地、屬人和其他管轄權等。請求引渡的國家基於國際法上承認的依據,對身處他國境內罪犯享有管轄權。在十九世紀以前,可以引渡的主要是政治犯、異教徒和逃兵;由於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罪刑法定民主原則的確立使引渡的對象發生了根本改變——各國只引渡普通刑事犯。“政治犯不引渡”原則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習慣法則。

引渡條約法律依據

引渡條約是國家間引渡罪犯的依據。因為國際法上沒有賦予國家以引渡的義務,在沒有引渡條約的情況下,是否將罪犯引渡回申請國完全是被申請國的選擇。對於賴昌星案件,如果中國和加拿大之間沒有引渡條約,是否將賴昌星引渡到中國就是加拿大的自由,中國無權要求加拿大進行引渡,但如果有引渡條約就不一樣了。引渡條約一般會約定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關於互相引渡罪犯的相關條件和其他事項。如果在條約中承諾對某個國家的罪犯進行引渡,那麼引渡就將成為國際義務,必須履行,無正當理由不可隨意拒絕引渡。

引渡條約國際合作

1998年自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JLG)成立以來,中美在包括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案的許多案件上進行了成功合作。外交部與美國、加拿大等國建立了司法執法合作磋商,為對外開展追逃追贓合作提供了重要渠道。 [2] 
2004年4月,通過JLG合作平台,中方成功將涉嫌侵吞中國銀行數億美元資金的主犯餘振東從美國遣返回國。中加雙方通過司法和執法合作磋商機制取得了不少具體成果,加拿大方向中國遣返了潛逃12年的賴昌星,遣返了合同詐騙曾漢林,為李東虎、李東哲回國自首提供了協助。 [2] 
2012年8月,涉嫌鉅額詐騙的犯罪嫌疑人高山在中方持續政策攻勢和強大緝捕壓力下從加拿大回國自首。
2013年6月,中國與加拿大談判完成“分享和返還被追繳資產協定”,這是中國就追繳犯罪所得對外談判的第一項專門協定,雙方正在抓緊準備簽署。這項協議生效後將對中加兩國腐敗資金的追查追討和返還提供更寬厚的條件。中國其他部門也在就此進行相關合作,比如中國銀行和很多國際同行在反洗錢上進行合作,外交部官員也參加了相關談判。中國還積極參與《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公約》)談判、履約和相關工作。《公約》首次在國際層面建立了反腐敗預防機制、刑事定罪與執法機制、國際司法合作和執法合作機制、資產追回與返還機制等,為中國開展追逃追贓奠定了多邊法律基礎。 [2] 
2014年以來,中國明顯加大對《公約》的推動力量,特別是中國最高領導人親自出面開展工作。中國領導人的努力得到很好的迴應,其他國家紛紛做出積極表態,一致表示不會成為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通過中國和有關國家共同努力,反腐敗工作在整個國際上得到高度重視,政治氛圍已經形成。
2014年10月,中美雙方同意推動在調查、追蹤、凍結、追繳、返還腐敗資產方面開展交流與合作,重點追繳和返還腐敗犯罪資產,雙方希望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爭取在個案合作上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果。 [2] 
2021年1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決定:批准2016年5月11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在北京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摩洛哥王國引渡條約》。 [1] 

引渡條約中國締結條約

引渡條約司法公約

我國已與77個國家締結司法協助條約、資產返還和分享協定、引渡條約和打擊“三股勢力”協定共161項(133項生效)。具體如下: [8] 
1、引渡條約55項(40項生效) [8] 
2、刑事司法協助條約45項(37項生效) [8] 
3、民刑事司法協助條約19項(全部生效)
4、民商事司法協助條約20項(18項生效)
5、資產返還和分享協定1項(尚未生效)
6、打擊“三股勢力”協定7項(全部生效)
7、移管被判刑人條約14項(12項生效)

引渡條約引渡清單

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1995年6月26日簽署(1997年1月10日生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1996年5月20日簽署(1997年7月3日生效)
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1996年7月5日簽署(1998年2月10日生效)
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1995年6月22日簽署(1998年5月7日生效)
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引渡條約》1997年8月19日簽署(1999年1月10日生效)
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引渡條約》1996年7月1日簽署(1999年1月16日生效)
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引渡條約》1993年8月26日簽署(1999年3月7日生效)
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1998年12月10日簽署(2000年7月13日生效)
9、《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1999年11月8日簽署(2000年9月29日生效)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1999年2月9日簽署(2000年12月13日生效)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2000年10月18日簽署(2002年4月12日生效)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引渡條約》2001年11月5日簽署(2003年4月5日生效)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2002年6月17日簽署(2003年6月21日生效)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2002年2月4日簽署(2003年8月13日生效)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1998年4月27日簽署(2004年4月27日生效)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引渡條約》2002年5月13日簽署(2004年5月24日生效)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引渡條約》2001年12月10日簽署(2004年11月17日生效)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2003年11月6日簽署(2005年10月30日生效)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2001年11月19日簽署(2005年12月29日生效)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引渡條約》2001年10月30日簽署(2006年3月12日生效)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2005年11月14日簽署(2007年4月4日生效)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2003年11月3日簽署(2008年1月10日生效)
2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引渡條約》2007年1月31日簽署(2009年7月25日生效)
2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2005年12月19日簽署(2009年9月19日生效)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引渡條約》2006年11月6日簽署(2009年9月22日生效)
2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2005年3月17日簽署(2010年12月1日生效)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引渡條約》2008年7月11日簽署(2012年7月7日生效)
2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安哥拉共和國引渡條約》2006年6月20日簽署(2013年10月17日生效)
29、《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引渡條約》2004年11月12日簽署(2014年8月16日生效)
3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引渡條約》2012年12月20日簽署(2014年10月12日生效)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引渡條約》2007年3月20日簽署(2015年7月17日生效)
3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意大利共和國引渡條約》2010年10月7日簽署(2015年12月13日生效)
3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2012年9月10日簽署(2017年1月14日生效)
3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2014年9月13日簽署(2017年1月18日生效)
3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2013年9月27日簽署(2017年5月23日生效)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2014年5月4日簽署(2017年12月2日生效)
3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2009年7月1日簽署(2018年1月19日生效)
3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巴多斯引渡條約》2016年3月23日簽署(2018年11月7日生效)
39、《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格林納達引渡條約》2016年3月24日簽署(2019年1月10日生效)
4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引渡條約》2013年5月10日簽署(未生效)
4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引渡條約》2007年9月6日簽署(未生效) [3] 
4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引渡條約》2015年4月7日簽署(未生效)
4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智利共和國引渡條約》2015年5月25日簽署(未生效)
45、《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摩洛哥王國引渡條約》2016年5月11日簽署(未生效)(2021年1月22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 [1] 
4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引渡條約》2016年7月5日簽署(未生效)
4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2016年10月31日簽署(2020年12月26日生效) [6] 
4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厄瓜多爾共和國引渡條約》2016年11月16日簽署(未生效)
49、《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引渡條約》2017年5月13日簽署(未生效)
5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肯尼亞共和國引渡條約》2017年5月15日簽署(未生效)
5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2018年6月29日簽署(2020年12月26日生效) [7] 
5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內加爾共和國引渡條約》2018年7月21日簽署(未生效)
5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毛里求斯共和國引渡條約》2018年9月2日簽署(未生效)
5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津巴布韋共和國引渡條約》2018年9月5日簽署(未生效)
5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引渡條約》2018年12月3日簽署(未生效) [4] 
5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引渡條約》2019年4月29日簽署(未生效)
5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亞美尼亞共和國引渡條約》2019年5月26日簽署(未生效)
5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博茨瓦納共和國引渡條約》2021年9月2日簽署(2023年12月29日批准) [5]  [8] 

引渡條約引渡案例

我國成功引渡的案例: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3任行長挪用公款4.83億美元的案件,我國外交部門成功將這起新中國最大的銀行監守自盜案的犯罪人引渡回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