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珠城際鐵路

鎖定
廣珠城際鐵路(Guangzhou-Zhuhai Intercity Railway)是中國廣東省境內一條連接廣州市與珠海市的城際鐵路,呈南北走向,為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哈~京港澳通道的南端部分,也是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的主幹線路之一。 [1] 
廣珠城際鐵路於2005年12月18日動工建設; [2]  2011年1月7日,廣州南站至珠海北站段和小欖站至新會站段先行通車; [3]  2012年12月31日,珠海北站至珠海站段竣工運營,廣珠城際鐵路全線貫通。 [4] 
廣珠城際鐵路廣州南站至珠海站段全長115.625千米,小欖站至新會站段全長26.609千米,共設22座車站,列車運營速度200千米/小時。 [5] 
中文名
廣珠城際鐵路
外文名
Guangzhou-Zhuhai Intercity Railway
開通日期
2012年12月31日(全線)
線路長度
142.234千米(含支線)
設計速度
250 km/h
運營速度
200 km/h
鐵路等級
高速鐵路
車站數量
22個
起止站點
廣州南站、珠海站/新會站
途經省份
粵、澳
途經城市
廣州、佛山、中山、江門、珠海

廣珠城際鐵路歷史沿革

建設中的廣珠城際鐵路 建設中的廣珠城際鐵路
2004年4月,廣東省開始推進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網建設項目;在廣珠城際鐵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審查會中初步確定了鐵路的線路走向、技術標準及設計方案。 [6] 
2005年3月,根據《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5~2020年)》,2010年建成廣州~珠海(今廣州南站至珠海站段)、小欖~江門(今小欖站至新會站段)的城際軌道交通線; [7]  同年5月16日,廣珠城際鐵路交通工程新方案在原線路上做了大幅調整,南段支線(今小欖站至新會站段)經過南蓢,主線(今廣州南站至珠海站段)從中山翠亨進入珠海;同年12月,鳳凰山隧道開工建設,廣珠城際鐵路施建工程正式啓動。 [6] 
2006年8月,廣珠城際鐵路中山段打下第一鑽。 [8] 
2007年10月,廣珠城際鐵路完成首架樑儀式。 [8] 
2008年8月,廣珠城際鐵路全線鋪設首根鋼軌。 [8] 
2009年4月,廣珠城際鐵路小欖水道特大橋順利合龍;同年11月,另一重大控制性工程西江特大橋合龍。 [8] 
和諧號動車組擔當廣珠城際鐵路城際列車 和諧號動車組擔當廣珠城際鐵路城際列車
2010年9月,廣珠城際鐵路全線路段長鋼軌鋪設完成; [8]  同年11月,廣珠城際鐵路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同年12月,廣珠城際鐵路試運行。 [9] 
2011年1月,廣珠城際鐵路廣州南站至珠海北站段、小欖站至新會站段開通運營。 [10] 
2012年12月,廣珠城際鐵路珠海北站至珠海站段開通運營,廣珠城際鐵路全線通車。 [4] 
2014年1月,廣珠城際鐵路珠海延長線拱北至橫琴段動工建設。 [11] 
2019年7月27日,廣珠城際試點電子客票。 [12-13] 
2024年1月10日,廣珠城際翠亨站開通。 [62]  同時城軌江海站、禮樂站正式投入運營 [63] 

廣珠城際鐵路線路站點

廣珠城際鐵路技術標準

線路參數
鐵路等級
高速鐵路
線路規模
雙線電氣化
線路全程
115.62千米(廣州南站—珠海站)、26.609千米(小欖站—新會站)
設計速度
250千米/小時
設計運量
48.5萬人次/日、72.2萬人次/日
軌道類型
無砟軌道、無縫鋼軌
軌道標準
1435毫米標準軌距、60千克/米重型鋼軌
正線間距
4.4米
最小曲徑
2200米(困難地段)、2800米(一般地段)
最大坡度
一般12‰、困難30‰
閉塞類型
自動閉塞
信號系統
GSM-R(無線通信)、CTCS-2(調度指揮)
車輛基地
廣珠動車運用所
電力供應
動力方式
接觸網供電:50Hz、單相工頻交流27.5kv
參考資料 [14] 

廣珠城際鐵路沿線車站

廣珠城際鐵路各車站均在廣東省境內,其中主線車站由北向南依次為廣州南站、碧江站、北滘站、順德站、順德學院站、容桂站、南頭站、小欖站、東昇站(停運 [65]  、中山北站、中山站、南朗站、翠亨站、珠海北站、唐家灣站、明珠站、前山站和珠海站;支線車站由西向東依次為新會站、禮樂站、江門東站、江海站、古鎮站和小欖站。
廣州南站——珠海站
序號
城鐵站名
城市區域
所在鎮街
詳細地址
距離廣州南站里程(千米)
隸屬單位
1
廣州市番禺區
石壁街道
南站北路
0
2
佛山市順德區
北滘鎮
碧江村長寧路17號對面
5
3
北滘鎮
西海村羣力路與三樂路交叉口
11
4
倫教鎮
三洲村北傍中路
15
5
大良街道
兆利大街
23
6
容桂街道
扁滘村碧桂南路
32
7
中山市
南頭鎮
南頭大道
37
8
小欖鎮
環鎮南路
45
9
東昇站(停運) [65] 
東昇鎮
葵興大道198號
52
10
石岐區
民盈西路與興暢路交叉路口北
64
11
火炬開發區
世紀大道
70
12
南朗鎮
佳朗路
83
13
南朗鎮
南朗鎮下沙村 [64] 
89
14
珠海市香洲區
唐家灣鎮
金峯北路
93
15
唐家灣鎮
金鳳路399號
97
16
前山街道
明珠北路35號
109
17
前山街道
前山港昌路666號
113
18
拱北街道
昌盛路72附近
116
小欖站——新會站
序號
城鐵站名
城市區域
所在鎮街
詳細地址
距離小欖站里程(千米)
隸屬單位
1
中山市
小欖鎮
環鎮南路
0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
2
古鎮鎮
同興路
9
3
江門市江海區
——
——

4
滘頭街道
五邑路
20
5
——
——

6
江門市新會區
會城街道
新會大道
27
參考資料 [15] 

廣珠城際鐵路線路走向

● 佛山段
廣珠城際鐵路主線佛山段從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南站引出,向南跨過廣明高速公路和陳村湧至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東北部設碧江站;向南跨過105國道至北滘鎮東南部設北滘站;向南跨過陳村水道至倫教鎮東部設順德站;向南沿廣珠西線高速公路西側至大良街道東南部設順德學院站;向南跨過容桂水道至容桂街道東部設容桂站。 [16] 
● 中山段
廣珠城際鐵路主線中山段北接佛山市容桂站,向南沿廣珠西線高速公路西側跨過大魁河和廣中江高速公路至南頭鎮東部設南頭站;向西南跨過小欖水道至小欖鎮南部設小欖站;向東南跨過北部排灌渠至東昇鎮西南部設東昇站;向東南依次跨過深岑高速公路和廣珠西線高速公路至石岐區北部設中山北站;向東南至石岐區與火炬開發區交界處設中山站;向東南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至南朗鎮南部設南朗站。 [16] 
● 珠海段
廣珠城際鐵路主線珠海段北接中山市容桂站,向南沿京港澳高速公路東側至唐家灣鎮北部設珠海北站;向南至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東側設唐家灣站;向南沿金鳳路西側至明珠街道北部設明珠站;向南沿明珠南路至前山街道設前山站;向南沿港昌路至拱北口岸附近設珠海站,並預留連接澳門的條件。 [16-17] 
● 江中段
廣珠城際鐵路支線從中山市小欖站引出,向西跨過聯豐中路至古鎮鎮東南部設古鎮站;向西跨過西江至江門市江海區滘頭街道設江門東站;向西南跨過深岑高速公路和江門水道至新會區會城街道東部設新會站,並與江湛鐵路相連。 [16]  [18] 

廣珠城際鐵路運營情況

廣珠城際鐵路運營歷程

廣珠城際鐵路穿越都市圈 廣珠城際鐵路穿越都市圈
2011年1月7日,廣珠城際鐵路廣州南站至珠海北站段以及小欖站至新會站段開通運營,列車運行速度200千米/小時,從廣州南站至珠海北站,列車最快只需48分鐘; [19]  同年1月25日起,廣珠城際鐵路每日開行列車增加至40對; [20]  同年7月1日起,廣珠城際鐵路週末及節假日客流高峯期每天開行列車數量最多達68.5對。 [21] 
2012年12月31日,廣珠城際鐵路珠海北站至珠海站段開通運營,節假日客流高峯期每天開行動車組60對。其中廣州南站至珠海站35對,最早發車時間為早上6時30分,最晚發車時間為晚上23時,全程運行時間最短為1小時12分鐘,高峯時段15分鐘開出一趟列車。 [22] 
2013年2月1日,廣珠城際鐵路新增碧江站、順德學院站,全線開通站點數量增至17個;僅停靠4個大站點的大站停快車於當日開行,全程運行時間57分鐘; [23]  同年6月1日起,廣珠城際鐵路增加2組車底,平均每天加開8對動車組,每日列車總數調整為最高開行53.5對。 [24] 
2014年2月5日,廣珠城際鐵路實現夜間高鐵無縫對接,旅客可在站內快速中轉換乘。 [25] 
2015年11月28日,廣珠城際鐵路開行珠海站至北京西站、珠海站至桂林北站跨省列車各一對。 [26] 
2016年7月20日,根據國家發改委公佈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廣珠城際鐵路納入中國高速鐵路網,為京港澳通道的一部分。 [27] 
2017年3月10日,廣珠城際鐵路江門站改名為江門東站; [28]  同年3月20日,廣珠城際鐵路開通由珠海站至潮汕站方向的列車;同年4月16日,開通由珠海站發往鄭州東站、昆明南站和南寧東站的動車組。 [29] 
2018年2月6日,廣珠城際鐵路各車站開通刷臉進站上車功能。 [30] 
截至2018年8月,廣珠城際鐵路廣州南站至珠海站段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259趟。 [31] 
2019年,廣珠城際鐵路各車站啓用電子客票。 [12] 
2021年,廣珠城際能用“鐵路e卡通”了。 [61] 

廣珠城際鐵路客運流量

2011年1月23日,通車16天的廣珠城際鐵路共運送旅客50萬餘人,日均運送旅客3.1萬餘人; [32]  19日至29日,廣珠城際鐵路共發送旅客39.7萬人; [33]  至同年7月,廣珠城際鐵路日均客流已達4.7萬人。 [21]  2011年,廣珠城際鐵路累計運送旅客1687萬人次,平均上座率達105%,以佔廣鐵不到2%的線路里程,完成7.5%的旅客發送量。 [34] 
廣珠城際鐵路城際列車進站 廣珠城際鐵路城際列車進站
2012年7月18日,廣珠城際鐵路開通一年半累計運送旅客2708萬人次。 [35] 
2013年5月14日,廣珠城際鐵路開通兩年多累計運送旅客4430萬人次。 [36] 
2014年2月21日,廣珠城際鐵路單日旅客發送量達6.4萬人次。 [37] 
2017年,廣珠城際鐵路全年累計發送旅客3560萬次。 [38] 
2018年清明期間,廣珠城際鐵路累計發送旅客68萬人次,同比增長46.6%。 [39] 
2019年鐵路春運,廣珠城際鐵路珠海市內5個站點累計發送旅客133萬人次,到達旅客153.9萬人次。 [40] 

廣珠城際鐵路設備設施

廣珠城際鐵路車輛設施

● CRH1A
廣珠城際鐵路運行的CRH1A-250型電力動車組構造速度250千米/小時,8節車廂編組,定員631人,可重聯形成16節車廂編組,比原和諧號CRH1型電力動車組增加了橫向減振器,提高旅客乘坐舒適度。該動車組採用高質量的標準化和模塊化設計,列車空間利用率高、結構靈活,適應客運多元化需求;列車運行和維護費用較低。 [19] 
● CRH2A
和諧號CRH2型電力動車組由日本川崎重工和中國南車集團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生產製造,構造速度250千米/小時,8節車廂編組,座位定員626人;除設有一等座車和二等座車外,還設有半包房式VIP座;該型號動車組在廣珠城際鐵路上擔當貴廣、南廣高速鐵路以及江湛鐵路方向的長途列車。 [41-42] 
● CRH380A
和諧號CRH380A型電力動車組由中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製造,採用6動2拖共8節車廂編組,座位定員556人;構造速度350千米/小時,設計最高速度380千米/小時,極限試驗速度486千米/小時,裝配鋁合金空心型材車體;該型號動車組在廣珠城際鐵路上擔當京廣、廣深港高速鐵路方向的長途列車。 [43] 
● CRH6A
廣珠城際鐵路運行CRH6A型電力動車組 廣珠城際鐵路運行CRH6A型電力動車組
和諧號CRH6型電力動車組基於先進的高速動車組技術,並融合了地鐵特點,滿足大載重、高速持續運行及快速起動的牽引系統,適應空重車變化大、頻繁快速停車的制動系統。列車採用大軸重輕量化的轉向架和高強度輕量化車體;同時採用寬車門、寬通道設計,提高快速乘降能力;具有速度快、載客量大、快起快停、快速乘降等優勢,適應城際鐵路“快速、大運量、高密度、公交化”等運營需求。2017年,和諧號CRH6A型電力動車組在廣珠城際鐵路上擔當新一代城際列車,最高運營速度200千米/小時。 [44] 

廣珠城際鐵路運行系統

廣珠城際鐵路是按高速鐵路標準建設的客運專線, [45]  鋪設無砟軌道與無縫鋼軌,設計速度250千米/小時,搭配CTCS-2級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 , [46]  採用GSM-R無線調度方案, [47]  最短髮車間隔2分鐘, [48]  滿足對接其它高鐵線路要求。 [49]  2018年7月23日,廣珠城際鐵路廣珠存車場動車組出入庫信號設置改造工程完工,存車場有14條停車線和4條檢修保養線,廣珠動車運用所至廣州南站聯絡線提速至60千米/小時,出車速率提升為原來的2倍。 [50] 

廣珠城際鐵路建設成果

廣珠城際鐵路技術難題

廣珠城際鐵路全線採用以橋代路形式,施工期間面臨拆遷以及隧道滲水、地表沉降等多種複雜地質難題。 [51] 

廣珠城際鐵路重點工程

● 西江特大橋
廣珠城際鐵路西江特大橋 廣珠城際鐵路西江特大橋
西江特大橋是廣珠城際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之一,東西跨越中山市古鎮鎮與江門市外海鎮。橋樑全長3809.99米,其中主橋長621.6米,設5座高109米的橋墩,主跨跨度210米。由於受航道、漲落潮、2.3米/秒的高水速以及超過30米水深等因素的影響,大橋施工需採用橋面掛籃方式。大橋設計結構新穎,索塔墩結構為鑽石形,拉索體系為非平行扇形密索體系,為中國國內首次採用單塔斜拉剛構的鐵路橋。 [52]  西江特大橋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其水道表層是淤泥,中間夾雜15至30米厚細沙和圓礫土,下部基礎巖質為細砂岩、泥質粉砂岩等風化巖,打樁難度高;加上該水道是I級航道、來回船運繁忙以及每年的颱風等均給施工帶來困難;該橋建設期間曾因岩石過硬導致鑽頭折斷。 [53] 
● 容桂水道特大橋
容桂水道特大橋是廣珠城際鐵路控制性工程之一,位於順德區,為當時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無渣剛構鐵路橋;大橋長8.5千米、高32米,3個橋墩之間跨度均為185米,建設期間遇到稀軟路基問題,需打較深的莊孔。 [54] 
● 小欖水道特大橋
小欖水道特大橋是廣珠城際鐵路控制性工程之一,跨越南頭、東鳳、東昇和小欖四鎮;大橋全長7686.57米,共有217個墩台,1816根樁和6座連續梁;主橋採用V形鋼管拱組合連續梁施工,克服V型墩兩個斜腿施工時根部承台容易產生裂縫的問題。 [55] 
● 鳳凰山隧道
鳳凰山隧道是廣珠城際鐵路的重點關鍵性工程之一,為雙線鐵路隧道;隧道全長3218米,寬13米,高12米,挖土量超過38萬立方米,施工期間面對工程分類中的5種地質,需克服滲水問題,難度較大。 [56] 

廣珠城際鐵路建設規劃

廣珠城際鐵路珠海機場延長線分兩期建設,在橫琴站預留與澳門輕軌接駁。線路一期工程為拱北至橫琴段,線路全長16.86千米,設計速度160千米/小時, [57]  已於2014年動工建設,預計2019年竣工通車; [58]  線路二期工程為長隆至珠海機場段,現處於規劃階段。 [59] 

廣珠城際鐵路價值意義

廣珠城際鐵路的開通運營,結束了珠江西岸多座城市不通鐵路的歷史,打破了單一公路運輸方式的格局,使珠江三角洲地區1小時交通圈初步形成,對加快廣州、佛山、中山、江門、珠海和澳門的交通一體化進程以及開啓城市羣居住模式等皆有歷史性的意義。(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 評) [60] 
廣珠城際鐵路作為廣東省內首條城際專線鐵路,以高速度連接珠江三角洲地區西岸多座城市,加速珠三角地區9市向“超級城市體”集結。(中央政府門户網 評)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