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廖惟勳

鎖定
廖惟勳(1802-1852),字炳之,別字卓峯,號掎城,清嘉定縣人。祖籍永定青坑,廖鴻章長曾孫。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恩科進士,殿試汪鳴相榜第二甲第21名,授翰林院編修,後調貴陽府加道銜,署貴西兵備道,歷署西安、銅仁、都勻知府,誥授中憲大夫(正四品)。去世多年以後,因為其孫廖壽恆貴為正一品,清廷特追贈封號光祿大夫(正一品)。 [1]  [3] 
炳之
掎臣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日期
1802年
逝世日期
1852年
本    名
廖惟勳

廖惟勳人物生平

廖家遷自福建永定縣。高祖廖冀亨康熙間任吳縣縣令,有政聲,以耿直忤上官,罷職,清貧無力還鄉,遂定居嘉定。曾祖王臣,為嘉定縣學生,無子,以其弟廖鴻章(乾隆二年﹝1737﹞進士,曾任翰林院檢討)子昶為後,是為惟勳之祖父,國學生,贈朝議大夫。父廖文錦,嘉慶十六年(1811)進士,翰林院編修,歷任南陽、衞輝知府,署理南汝光兵備道。及歿,府人奉祀於河南名宦祠。
惟勳生而沉靜穎敏,過目成誦。道光五年(1825),中順天鄉試舉人。十三年(1833),中會試進士,殿試名列二甲,改翰林院庶吉士。明清兩代,以翰林為清要,頗受推重,而廖氏三代皆任職於翰林院,傳為士林佳話。不久,父卒,惟勳回鄉服喪。三年後回京,授翰林院編修。時道光帝命翰林院薦人出任外職,掌院以惟勳才幹優長,極力推薦。蒙道光帝召見,授貴州鎮遠知府。
先是,府有水災,商賈裹足,惟勳設禁約、省徭役、平夫價、通貿鬻,百姓稱便。二十年(1840),兼署清江府通判。鎮遠多盜,所屬黃平州苗人,半數以上為賊。惟勳捕得,盡依法嚴懲。自此,苗民相戒不敢犯。府城之南,有衞城。兩城之中,有潕河流經,河道狹窄,山洪澎湃橫溢,直奔府城外三十里之大王灘。河道內礁石眾多,水流湍急,舟楫遇之,船碎人亡。惟勳募工鑿礁,疏浚並拓寬河道,嘉惠百姓,造福當地。鎮遠府多水患,府城、衞城皆建堤防水。府衙雖地勢較高,但堤多崩頹。衞城地勢低卑,尤易淹沒。此前,遇大水,兩堤皆壞。惟勳乃加厚府堤,並易衞城土堤為石堤。此後,雖有水災,兩堤皆屹然無恙。又,府城糧倉建於衞城中。一遇水患,衞城被淹,府城百姓即無糧為繼。鑑於此,惟勳遂建三座糧倉於府衙後山之中。不久,大水又來侵襲,民皆得食,無有餓死者。
時苗匪難平,貴州巡撫欲奏請朝廷,裁撤土司,散其兵丁,一時附和者甚多。惟勳堅持己見,以為不妥,建言曰:苗人兇頑,所幸有爭訟在土司處即可解決。今如裁土司,苗人即使有小糾紛也要訴諸公堂,官府無力應付。再者,對於為匪之苗人,官府不依靠土司又如何辨認、抓捕呢?土司多豪富,一旦與官府矛盾激化,與匪相合,則後果不堪設想。不如慢慢尋找土司之罪過,革除其後代的世襲資格,然後漸削其權,最終將治權收歸朝廷。巡撫不以為然,堅持己見。既而,苗人洶洶,人心思叛。道光聞之,諭令雲貴總督貴州巡撫合議此事,最終採取了惟勳之方案,事遂平息。
二十三年(1843),兼署思州府知府。次年,署銅仁府知府。不久,又署都勻府知府。此地亦多盜,常殺人掠貨。惟勳捕殺賊首,全境肅然。
二十七年(1847),因政績卓異,受道光召見。赴京路上,途徑河南界,正值災害,民飢餒無依,餓殍滿地,而權臣謊報天下無事,道光並不知情。至京,友人勸惟勳廷勿提及河南災難事,否則恐激當道,引禍上身。及見帝,惟勳痛言河南災難之慘狀。已而,河南奏請賑濟。道光念惟勳所奏,令速撥錢糧救災。
不久,惟勳奉旨回任,等侯升遷。是年,貴州巡撫委託其署貴西道。次年,仍知鎮遠府,增建廊屋數百間於府衙後山中,以備百姓之躲避水災。地貧瘠,無桑麻,惟勳購棉子散發民間,使種植棉花。從此,山谷間棉花成片,百姓不僅有了衣料來源,也增加了經濟收入。
二十九年(1849),調任貴陽府知府。當時,胡林翼僅為候補知府,寄居貴陽,鬱郁不得志。惟勳獨知其才,屢屢向上官推薦。會黃平州苗人叛亂,與官兵對抗,上官因惟勳多次舉薦胡林翼,遂令林翼剿賊。數月後,黃平苗叛平,林翼此後青雲平步,後又因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有功,成為湘軍重要首領,官至湖北巡撫,與曾國藩、左宗棠並稱為“中興三名臣”。這與惟勳的保薦是分不開的,也説明了惟勳善辨才、善知人。當時,外府獲苗匪解往貴陽,因惟勳為貴陽知府,代巡撫先行審理囚徒,查明確為被冤枉者,即放歸,多所全活。
三十年(1850),貴州巡撫命惟勳防剿都勻府苗賊,以蜚語為言官彈劾,解職聽查。不久事白,奉旨赴京侯用。
咸豐二年(1852),惟勳病,出京赴揚州求醫,十月十九日卒於寓舍,年五十一。
為官二十年,不娶姬妾,不辦房產,而好為義舉。石阡守某,欠公款千餘兩白銀,代為籌補。貴州省向無江南公所,惟勳於貴陽城南九華宮捐建房屋數十間,供江南士人旅黔者棲止。
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十七日,惟勳與其妻秦氏、繼妻餘氏合葬於嘉定縣陽號十圖,位於今馬陸鎮境內。壽豐之岳父,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官至工部侍郎的王發桂為撰墓誌銘,此碑今藏於嘉定博物館,僅存蓋和首尾兩方,全文載於民國間纂修的《嘉定廖氏宗譜》。
傳附於父廖文錦傳中,見光緒《嘉定縣誌》卷十六《宦跡》。 [2] 

廖惟勳個人作品

惟勳精堪輿星命壬遁之學,又工詩詞,著有《問心詩賦鈔》。 [2] 

廖惟勳親屬成員

長子廖壽豐,同治十年(1871)進士,官至浙江巡撫。次子廖壽恆,同治二年(1863)進士,官至禮部尚書。長女嫁徐郙,郙為同治元年(1861)狀元,歷任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