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廖壽恆

鎖定
廖壽恆(1839—1903年),清朝大臣。字仲山,晚年自號抑齋。原籍永定縣太平裏青坑,寄籍江蘇嘉定(今上海嘉定),廖惟勳次子,廖壽豐之弟。咸豐十一年(1861年),順天舉人。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同治七年(1868年),散館授編修。屢次主持科舉考試,負責選拔人才,桃李滿天下。光緒元年(1875年),升為侍郎。光緒十年(1884年),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在中法戰爭中,廖壽恆力主籌餉制械,抗擊法國侵略軍,鞏固西南邊防。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遷左都御史,擢刑部尚書。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入軍機處學習行走。同年1月,與總理衙門王大臣約康有為問話,詢問戊戌變法的方法步驟。同年6月至9月戊戌變法期間,廖壽恆助康有為向光緒帝送書遞折,傳達光緒帝的“上諭”;並助孫家鼐邀請康有為擔任京師大學堂總教習,促進變法。同年8月,廖壽恆轉任吏部尚書、太子少保、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官階正一品。因為廖壽恆入軍機處由帝師翁同龢引薦,所以戊戌變法失敗後,翁同龢被慈禧擯棄,廖壽恆也為慈禧不容。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廖壽恆因病開缺回籍,與兄廖壽豐同住嘉定廖家大院。有《廖中伯奏議》傳世。 [2]  [4] 
仲山
抑齋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嘉定
出生日期
1839年
逝世日期
1903年
本    名
廖壽恆

廖壽恆人物生平

廖家遷自福建永定縣。五世祖廖冀亨康熙間任吳縣縣令,有政聲,以耿直忤上官,罷職,清貧無力還鄉,遂定居嘉定。高祖王臣,為嘉定縣學生,無子,以其弟廖鴻章〔乾隆二年(1737)進士,曾任翰林院檢討〕子昶為後。是為廖壽豐之曾祖,國學生,贈朝議大夫。祖父廖文錦,嘉慶十六年(1811)進士,翰林院編修,歷任南陽、衞輝知府,署理南汝光兵備道。歿後,府人奉祀於河南名宦祠。父廖惟勳,道光十三年(1833)進士,翰林院編修,貴州貴陽府知府。
幼穎異,讀書一目數行,與兄廖壽豐相師友,於學無不窺,尤洞於當世之務。其任湖南學政時,以端士風、培人材為己任。所拔錄者,皆才華卓犖、雅負時望之人,湘人稱之。
為官正直敢言,光緒元年(1875),京畿大旱,眾大臣隱而不報,獨壽恆奏曰:“近來政事務崇寬大,上下相蒙,皆以為天下已治已安,豈知外人之睨其旁者方將幸我之怠、乘我之隙?應請皇上與廷臣持以實心審敬怠、明是非、敷功罪、信賞罰,重申有文無實之誡。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國之重臣。去年,河間等屬旱災較重,既奏稱籌款糶撫至詳且悉矣,乃今日災黎紛入都城,扶老攜幼,不免餓殍於此。可知其辦理不善,或為屬員所蒙。請一併飭其自愆尤,力圖補救”(民國《嘉定廖氏宗譜•仲山公墓誌銘》)。此疏不僅敢言眾臣所不敢言之事,更敢參眾人所不敢參之人。壽恆之所以受知於光緒帝,即源於此奏。
中法戰爭中,黑旗軍將領劉永福于越南河內大挫法軍,形勢十分有利於清廷,而法國見形勢不妙立即派使者至天津議和,要求中國撤軍並勘定邊界,雖然是戰敗方,卻氣焰囂張,雙方相持不下。壽恆奏曰:“是役為外交一大關鍵,一國逞志,各國效尤,遷就其間,後患將不知所極。為今之計,宜簡知兵大員酌帶兵艦駛赴越境以乩動靜,並飛檄廣西防軍援助黑旗軍規復河內,不得已而思其次。則河內一省為越南之精華,實為滇、粵之屏蔽。法人所力據,即中國所必爭。及今越議未成,籌饟數十萬金專責劉永福添兵制械,迅拔河城。河城既下,北圻乃安。劉永福義憤填膺,苟詔書假以便宜,定能迅奏膚功。法人被創之餘,終必屈而求我,則滇、粵之邊患紓,而法越之兵端亦戢矣”(民國《嘉定廖氏宗譜·仲山公墓誌銘》) 。主張添軍費、增槍炮,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將法國趕出越南,永絕西南邊患。不可遷就法國,令其它列強認為中國為可欺之國,否則後患無窮。條分縷析,洞若觀火,十分有見地。然而,投降派企圖以出賣國家權益息事寧人,壽恆之建言被棄若敝履,中方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廖壽恆師從翁同龢,屬帝黨,十分希望光緒帝能夠發憤圖強、有所作為,因此特意上疏皇帝,要求慎用御前太監:“根本之計在聖躬,而御前太監所繋尤重,務取厚重樸實之人,年少輕浮屏勿近。一切淺俗委瑣之談,均不得上溷宸聰。大抵厚重者威儀必謹,樸實者心術易窺,同此便於指揮,究可汰除惡習。蓋灑掃之役亦守禮章,晏佚之時不逾繩度。庶幾深宮居息,無往非崇德之端”(民國《嘉定廖氏宗譜·仲山公墓誌銘》)。
光緒二十年(1894)冬,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榆關內外備戰兵營連結數十里,而各省勤王之兵尚在行軍之中,絡繹不絕。壽豐恰巧從四川公幹歸來,沿途見新募之兵皆市井烏合,漫無紀律,踉蹌於冰雪之中,温飽尚且不能保證,又豈能禦敵?十二月,回京覆命,密奏所見情形,請光緒帝下詔令各省停止招募,只要專心將各營現有兵丁勤加訓練即可,以免虛耗錢糧而無補於戰事,並彈劾不稱職之將領,推薦能征慣戰、公忠體國之士。
壽恆自任侍郎後,在六部均擔任過職務,時常兼掌他部事務,工作繁雜之時,甚至百人難以應付,而壽恆處理事情應機立斷、措置得當,故而能遊刃有餘。總理衙門大臣掌管外交洋務,關係重大,稍有差池,即釀成有可能巨禍,一般官員很難勝任。壽豐遇事周密規畫,審視中外情況,考量輕重緩急,然後擬定方案供朝廷採納,從不為個人利益所左右,更不為權臣威勢而搖擺。壽豐能夠擔任中央要職,主要得力於翁同龢的引薦。翁同龢為帝黨之首,因擁戴光緒帝與慈禧積怨莫深,壽恆在政治上與其師為同一派別,在戊戌變法中支持維新派,為慈禧及後黨所不容。翁同龢下野後,壽豐亦去職還鄉,時攜杖徒步,訪舊友,作清談,優遊林下。
光緒二十九年(1903)八月十五日,卒於嘉定,享年六十五歲。葬於縣西裳字圩。
門生寶應馮煦為撰墓誌銘,《嘉定廖氏宗譜》有載。傳見民國《嘉定縣續志》卷十一《宦跡》。 [3] 

廖壽恆歷任官職

咸豐十一年(1861),舉順天府鄉試。同治二年(1863),成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七年(1868),散館,授編修。光緒元年(1875)大考,擢司經局洗馬。數遷至侍郎,周曆六部,並督倉場。十年(1884),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二十三年(1897),遷左都御史,尋進刑部尚書。二十四年(1898),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八月,轉禮部尚書。二十六年(1900),以病解所居官。
屢掌文衡,為學政兩任,同治九年(1870)任湖南學政、光緒五年(1879)任河南學政;三任鄉試主考官:光緒元年(1875)主持廣西鄉試,光緒十一年(1885)主持江西鄉試,光緒十七年(1891)主持順天鄉試;總裁會試一次,即同治四年(1865);其它朝殿之試,多次為讀卷閲卷大臣;
查辦事件,則光緒十年(1884)與尚書崇綺往安徽,其年復同尚書席珍往天津,二十年(1894)偕左都御史裕德往四川。 [3] 

廖壽恆個人作品

書學翁同龢,遒勁古雅。著有《廖宗伯奏議》。 [3] 

廖壽恆主要成就

1884年(德宗光緒十年)署刑部左侍郎,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中、法戰爭中,曾力主籌餉制械,抗擊法國侵略軍,鞏固西南邊防。1897年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德宗光緒二十四年1月24日與總理衙門王大臣約康有為問話,曾詢及變法的方法步驟。“戊戌變法”期間,視諸臣為後進,故能有所指陳,助康有為向光緒帝送書遞折,傳達光緒帝的“上諭”。且助孫家鼐延請康有為為“京師大學堂”總教習,促進變法。

廖壽恆史料記載

廖壽恆,字仲山,福建汀州府永定縣人,寄籍江蘇嘉定。同治二年進士,授編修。出督湖南學政。光緒二年,再擢侍講。近畿旱災,壽恆應詔陳言,以為:“吏治壞則民情鬱,以其愁苦之氣薄陰陽之和而災祲生,應天以實不以文。原皇上審敬怠,明是非,核功罪,信賞罰,勿徒視為具文。”語甚切至。尋以內務府開支失實,請嚴飭,以為浮濫者戒。再督河南學政,累遷內閣學士,仍留視學。坐疏察生員欠考,下部議處。
九年,法人侵據越南安定,壽恆疏言:“法以傳教為事,今乃思闢商務,取徑越南。越固我籓屬,萬無棄而不顧之理。臣愚以謂今日有必戰之勢,而後有可和之局。李鴻章威望最隆,北洋勁旅,非他人所能統御。宜飭鴻章仍回北洋大臣本任,坐鎮天津,以衞畿輔,而飭署督張樹聲還督兩廣。樹聲忠勇宿將,必能相機進討,以伸保護屬國之義。兩督臣各還本任,事屬尋常,可不啓外人之疑;而進戰退守,能發能收。彼若悔禍,自可轉圜。若必併吞越南,則是兵端自彼而開,不得謂為不修鄰好。”
法越和議成,壽恆覆上疏言:“風聞法使至天津,稱越南既議款,因以分界撤兵事要約李鴻章,鴻章拒不允,擬即來都磋商譯署。論者謂當虛與委蛇。不知法據越南,去我之屬國;逐黑旗,撤我之籓籬;通紅江,奪我滇江之大利。先機已失,不可不圖挽回。為今之計,直宜以欺陵小弱之罪,佈告列邦,折以公法,令改削所立條約。河內、安定,一律讓還,然後緩議法越通商之約。現聞津海防務,已飭備嚴整,軍容改觀。臣謂仍當選派知兵大員,率兵輪駛赴越都,以觀動靜。又飛檄廣西防軍援助劉永福,增兵制械,迅拔河內,以扼敵衝。河內既下,北圻乃安。蓋我不與法構兵,永福不能不為越守土,故邇來陰助黑旗,屢戰皆捷。法人不得已,乃託言保護。永福忿懣填胸,苟奉詔書,無不一以當百。如此,則滇、粵之邊患稍紓,越、法之兵端可戢。”壽恆又以:“根本之計,責在宸躬。跬步不離正人,乃可薰陶德性。擬請皇太后、皇上,御前太監務取厚重樸實之人,其有年紀太輕、性情浮動者,屏勿使近。並請懿旨時加訓飭,凡一切淺俗委瑣之言,勿許達於宸聽。庶幾深宮居息,無往非崇德之端,或可補毓慶宮課程所不及。至於宮廷土木之工,內府傳辦之件,事屬尋常,最易導引侈念。伏原皇太后崇儉黜奢,時以民生為念,俾皇上知稼穡之艱難,目染耳濡,聖功自懋。如是,則慈闈教育,更勝於典樂命夔。”疏入,上為之動容。
十年,行走總理衙門。遷兵部侍郎,調禮部、户部、吏部侍郎,屢典試事。偕都御史裕德查辦四川鹽務,劾罷鹽茶道蔡逢年,遣戍。二十三年,遷左都御史,入軍機。明年,調禮部尚書。太后訓政,命出軍機。以疾乞休。二十九年,卒。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