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陽縣

(浙江省温州市轄縣)

編輯 鎖定
平陽縣,隸屬於浙江省温州市,位於北緯27°21ˊ~27 °46ˊ、東經120°24ˊ~121°08ˊ之間,地處浙江省東南沿海, [4]  東臨東海,南接蒼南縣,西界文成縣、泰順縣,北連瑞安市,總面積1042平方千米。 [5]  截至2021年,平陽縣户籍總人口87.87萬人,常住人口86.59萬人。 [32]  截至2021年10月,平陽縣下轄14個鎮、2個鄉, [2]  平陽縣人民政府駐昆陽鎮縣前街10號。
平陽設縣於西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已有1700多年曆史,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14年),定縣名為平陽至今。平陽曆來文風昌盛,文化名人輩出,有“富春山居圖”作者黃公望、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清朝思想家宋恕、當代數學泰斗蘇步青、百歲棋王謝俠遜等。平陽是南戲的重要發祥地和傳承地,是“全國武術之鄉”“中國象棋之鄉”和“浙江省傳統戲劇之鄉”。 [41] 
平陽縣旅遊資源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3/4,有“貝藻王國”和“碧海仙山”美譽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的南麂列島;有以“儒、釋、道”三教薈萃而聞名的國家風景名勝區南雁蕩山等。 [41]  平陽縣是國家衞生縣城 [3]  、中國馬蹄筍之鄉 [18]  、中國寵物用品出口基地 [40]  、國家級出口寵物食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40]  、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40] 
2022年,平陽縣地區生產總值646.48億元 [32]  [42] 
中文名
平陽縣
外文名
Pingyang County
別    名
橫陽
行政區劃代碼
330326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浙江省温州市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東南沿海
面    積
1042 km²(陸域面積)
下轄地區
14個鎮,2個鄉
政府駐地
昆陽鎮縣前街10號
電話區號
0577
郵政編碼
3254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7.87 萬(2021年)
著名景點
南雁蕩山南麂列島、順溪古民居、中共浙江省一大會址等
火車站
平陽站
車牌代碼
浙C
地區生產總值
646.48 億元(2022年)

平陽縣歷史沿革

編輯
據《史記·東越列傳》,騶搖因佐漢“功多其民便附”,乃立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
至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懼閩越攻擊,“請舉國徙中國,乃悉舉眾來處江淮間,”國滅。漢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以其地為回浦縣地,隸會稽郡南部都尉(據《漢書·地理志》)。
 平陽縣地圖 平陽縣地圖
東漢光武帝時將原來的閩中地更名章安(《後漢書》及《宋書》另引晉《太康記》:“本鄞縣南之回浦鄉,章帝章和元年立”),屬會稽郡東部都尉。
漢順帝永和三年(138年)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三國吳大帝赤烏二年(239年),分永寧縣南面置羅陽縣(後改安固縣),並在仙口一帶設橫嶼船屯,仍隸會稽郡東部都尉。三國吳孫亮太平二年(257年)以會稽東部都尉設臨海郡,羅陽改屬之。三國吳孫皓寶鼎三年(268年),改羅陽縣為安陽縣,領屬不變。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安陽縣為安固縣,隸屬州郡仍無變動。這是平陽建縣前的歷史。
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析安固南橫嶼船屯地置始陽縣,這是平陽單獨建縣的開始。後也稱羅陽縣。不久,“取橫嶼及橫江之義”,改名橫陽,仍隸揚州臨海郡。東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年)分臨海郡設永嘉郡,橫陽屬之。
縣治據説是郭璞所選,隆慶《平陽縣誌》雲:“自晉郭景純定縣治,以仙壇、崑山對峙於前,鳴山、石塘擁障於後,故宋令陳容有‘前分鳳翅,後疊蛾眉’之句。俗傳左右二山為鬥牛,鳴山為伏虎,言其形勢也。”在當時閉塞的條件下,縣城不得不偏於東北一隅。
隋唐之際,因戰亂頻仍,一度撤銷縣制,併入安固或永嘉,而自武則天大足元年(701年)復置。五代十國時期為吳越國轄地,改名為平陽。
宋朝以後,平陽已成為“兩浙咽喉,八閩唇齒”。至明、清兩朝,“邑之鹽亭大小嶼諸山,向為斥鹵者,茲皆為沃壤,而旁海成市如堂奧焉。至番舶貢琛,往往守風其間。遠望海上馬鞍、麂山,儼然外屏。是不獨兩浙咽喉,八閩唇齒,抑又為大洋之門户矣”(乾隆《平陽縣誌》)。民國以來,一直延續縣級建制,並發展為平陽、蒼南兩大縣。
自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建縣以來平陽縣境歷經多次小變遷,一次大變遷。
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閩、括間政局不穩,山民窮困無告,時有起義發生。為了加強統治,巡撫孫原貞奏設泰順縣,因析原歸仁鄉的三十八、三十九、四十都三都的區域歸泰順。三十四都因無户口可稽,以其地分隸三十二、三十三、三十五都,全縣由55都減為51都。清初,鄭成功等義軍在東海沿海一帶堅持抗清鬥爭。清世祖順治十八年(1661年)曾下令“遷界”由尚書蘇納海負責,“撤邊海三十里居民而空其地”,實徹底的堅壁清野、移民並村的殘暴政策。平陽副總兵張思達反對當時縣令高儀坤依瑞安例內遷五里的主張,堅持內遷十多里,造成“男號女哭,四境相聞”的慘狀,田園棄置過半,“所存圖裏,十僅有四”。
民國中期平陽縣地圖 民國中期平陽縣地圖
清聖祖康熙九年(1670年),清朝嚴正聲明政局較前穩定,下令“展界”,一直到康熙三十年(1691年)才恢復原來圖籍。只有原屬二十四都的南麂諸島,明時居民因倭寇之亂散入內地,以軍籍餘額編補,名存實亡。南明時,鄭成功曾駐營其地,終清之世,未入版圖。中華民國時期,才開墾發展,建立鄉制。
1952年,將瑞平行政村從瑞安鳳翔鄉劃歸騰蛟區的龍尾。1953年,又將屬瑞安石龍鄉的根竹行政村劃歸騰蛟包洋。1955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南麂鄉劃歸成立不久的洞頭縣管轄,1957年8月,又將其重劃歸平陽,恢復原貌。1955年秋,國務院決定,將平陽管轄的台山列島劃歸福建省霞浦縣。宋橋鄉的杜山頭自然村毗鄰瑞安,歷史上一半屬瑞安,一半屬平陽,管理方面諸多不便。經兩縣有關代表磋商,並徵求當地羣眾意見,經上級批准後,於1958年上半年,將該村劃歸瑞安縣仙降區吳橋鄉管轄。
1980年,浙江省和國務院根據實際情況及經濟發展需要,接受全縣幹部和羣眾的要求,頒發了(81)國函字68號和浙政(1981)68號文件《關於平陽縣劃分為平陽、蒼南縣的通知》,決定於1981年開始,將平陽縣的礬山鎮和宜山、錢庫、金鄉、靈溪、橋墩、礬山、馬站7個區析出,另建蒼南縣,這是平陽建縣以來縣境的最大一次變遷。 [5] 
2016年,調整鰲江鎮萬全鎮管轄範圍,增設海西鎮南麂鎮;調整水頭鎮管轄範圍,增設鳳卧鎮鬧村鄉;調整蕭江鎮管轄範圍,增設麻步鎮;調整山門鎮管轄範圍,增設懷溪鎮 [6] 

平陽縣行政區劃

編輯
截至2019年,平陽縣下轄14個鎮、2個鄉,縣人民政府駐昆陽鎮。 [2]  [7-9]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30326100000
330326101000
330326102000
330326103000
330326105000
330326107000
330326108000
330326109000
330326117000
330326118000
330326119000
330326120000
330326121000
330326122000
330326214000
330326217000
平陽縣 平陽縣

平陽縣地理環境

編輯

平陽縣位置境域

平陽縣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縣境陸域地處北緯27°21ˊ~27 °46ˊ和東經120°24ˊ~121°08ˊ之間,東臨東海,南接蒼南,西界文成、泰順,北連瑞安。全縣陸域面積105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300平方公里 [26] 

平陽縣地質地貌

平陽縣風光
平陽縣風光(18張)
平陽的地質,屬於浙閩太平洋沿海基底隆起帶。約6億年前,在遠古代震旦紀時期奠基,其後受古生代諸構造運動的影響,地面逐漸隆起,並出現一系列北東向的內陸山間小盆地。自中生代侏羅紀(約1.4億萬年前)開始火山噴發,至白堊紀末(約7千萬年前)停止。南雁蕩山即為火山噴發區之一,有人認為南雁礬巖前山上的仰天湖即是古火山口湖;以山門為中心的北港地區系火山斷陷盆地,與相鄰的礬山、文成等火山盆地同有中生代火山構造的痕跡。火山噴發之大量火山岩覆蓋了縣境大部分面積,其中以流紋質火山碎屑岩和酸性熔岩為主。此後,含二氧化硅成分較多的酸性岩漿仍在繼續活動,並形成分佈廣泛的各種火山岩體和侵入體。直至第三紀(約2.5千萬年前)火山作用停止,縣境在全面隆起的情況下,侵蝕剝蝕作用增強,形成了第四紀的大面積沉積物。平陽以火山形成地貌為主,其次為沉積地貌,故類型複雜,有中山(1000米以上)、低山(500~1000米)、丘陵(500米以下)、谷地、平原、江河、灘塗、島礁。南雁蕩山脈和鰲江水系貫穿全境,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四周高中間低。沿海由於海岸長期下沉,造成眾多島嶼與喇叭形海岸,海岸線蜿蜒曲折,屬里亞斯型沉降式海岸。 [1] 

平陽縣氣候

平陽地處浙江東南沿海,屬於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
趙璣在《壁記》一文已有扼要陳述:“温之為州、浙東極處,冬無祁寒、夏無盛暑,而平又居於郡之南界,與閩密邇。故其氣候恆燠,春夏之間多雨,地頗卑濕,夏則多風,冬則少霜雪,草木經冬不甚黃落,時有開花發芽者”。總的氣候特徵是:夏冬長、春秋短,四季分明;無嚴寒酷暑,春秋宜人;全年光照充足,雨水豐沛,温暖濕潤。主要災害性天氣有颱風、洪澇、乾旱、大風、龍捲風、冰雹等。平陽降雨量,1957~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為1674.3毫米,最多的1973年達2662.3毫米,最少的1967年僅1065毫米。年際差達1597.3毫米。
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3~9月)。春雨期(3~4月)暖濕氣團勢力加強,冷空氣勢力減弱,冷暖氣團相持於華南上空形成靜止鋒,受其影響,多陰雨天氣,平均雨日37天,雨量287毫米,佔全年的17%。梅雨期(5~6月)南方暖濕氣流加強北推,鋒面移至長江中下游流域,縣境不但雨量多,而且降水強度也較大,雨量420毫米,為全年的25%,雨日39天。5月份的平均雨日達20天,為全年各月之冠。颱風雷雨期(7~9月)受颱風影響,雨量多,雨勢猛,西部山區因地形作用,雷陣雨也較多。7~9月總雨量達630毫米,全年的38%,為雨量最多的季節,雨日43天。秋冬少雨期(10~12月),因受極地乾冷空氣團控制,雨量較少,且地域分佈均勻,總雨量只有290~36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176天。最多的1970、1975年為204天,最少的1963年為143天。歷年最長連續降水天數為23天,1965年3月21日至4月12日,總降雨量81.4毫米。最長連續無降水天數37天,為1979年9月27日至11月2日。 [1] 

平陽縣水文

平陽縣境,北屬飛雲江水系,主要有平瑞塘河;西南均屬鰲江水系。鰲江由西向東橫貫全境,注入東海,而平鰲及蕭麻塘河又注入鰲江,與沿海潮汐構成了水文的主要基礎。全縣擁有河道總長550千米,水域面積1866平方千米。鰲江在平陽流域面積為343平方千米,幹流長度28.4千米,流域平均寬度12千米,距河口27千米。集水面積地區為浙江丘陵山區,周圍分水嶺的高度約海拔330米左右,山溪均系卵石河牀,而且沿江有寬闊的卵石灘地。 [1] 

平陽縣自然資源

編輯

平陽縣海產資源

平陽縣水產主要在南麂漁場,但因濫捕及海水污染,部分水產品已岌岌可危,有些瀕臨滅絕。 [1] 

平陽縣森林資源

平陽縣有森林面積70.3萬畝,森林蓄積104.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0.6%;宜林荒山綠化率93%;路、河、渠、堤綠化率91.4%。 [1] 

平陽縣人口

編輯
2021年,平陽縣户籍總人口87.87萬人,從性別看,男性人口45.59萬人,女性人口42.28萬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1.9%和48.1%。常住人口86.59萬人,比上年增加0.27萬人,城鎮化率62.26%。 [32] 

平陽縣經濟

編輯

平陽縣綜述

2021年,平陽縣地區生產總值600.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47億元,比上年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289.80億元,比上年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288.24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兩年平均分別增長3.8%、5.8%、6.2%;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3.7:48.3:48.0。
2020年,平陽縣地區生產總值534.5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1%,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3.9︰48.3︰47.9。 [32] 
2021年,平陽縣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4%。其中,食品與上年持平,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分別上漲1.4%、0.5%、1.4%,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類分別上漲3.0%、4.6%、0.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1.7%。 [32] 
人民生活
2021年,平陽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26元,比上年增長1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5%。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224元,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03元,增長11.1%,扣除價格因素,增長9.5%。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96,較上年縮小0.01。
2021年,平陽縣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0475元,比上年增長16.3%,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4.7%。其中,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為37942元、20038元,分別增長15.6%、16.7%,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增長14.0%、15.1%,城鎮、農村常住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為29.4%、34.4%。 [32] 
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平陽縣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2%,兩年平均增長7.6%,其中,民間投資、交通投資分別增長18.0%、21.2%,工業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7.5%、49.5%、31.0%,生態環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投資下降43.4%。
2021年,平陽縣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64.0%,兩年平均增長24.9%,其中,住宅投資增長41.2%。房屋施工面積571.25萬平方米,增長20.4%,其中新開工面積149.74萬平方米,下降18.7%。商品房銷售面積104.4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9%。 [32] 
財政
2021年,平陽縣財政總收入65.63億元,比上年增長14.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00億元,增長15.1%,其中,税收收入33.69億元,增長14.4%,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0.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3.98億元,增長2.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50億元,下降14.3%,教育支出17.75億元,增長8.6%,科學技術支出增長15.2%,衞生健康支出增長6.2%;十項民生支出70.60億元,增長2.4%,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5.1%。 [32] 

平陽縣第一產業

2021年,平陽縣糧食播種面積25.48萬畝,比上年增長3.5%,糧食總產量10.32萬噸,增長0.6%;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0.85萬畝,下降0.1 %,油料2.71萬畝,增長23.2%,其中油菜籽2.24萬畝,增長30.0%;中草藥材2.41萬畝,下降5.2%;瓜果類2.86萬畝,下降4.4%;豬牛羊禽肉總產量2.29萬噸,增長18.7%;牛奶產量43噸;水產品總產量6.54萬噸,增長4.8%,其中海水產品產量5.21萬噸,增長3.3%,淡水產品產量1.33萬噸,增長11.3%。生豬存欄16.06萬頭,增長6.8%,出欄20.51萬頭,增長19.5%。
2021年,平陽縣穩步推進110個省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創建,高品質打造5個特色精品村、1個示範鄉鎮和1條風景線,新建示範帶3條,完善提升7條已建成示範帶和1條精品帶。新建農田氮磷生態溝渠2條,新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村38個,行政村覆蓋率達96%以上,創成省級垃圾分類示範村3個。建成省級農業“機器換人”示範鎮3個,省級示範基地5個,省級示範性合作社3個。創建優質農牧漁產品“甌越鮮風”標準化生產基地37個。 [32] 

平陽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1年,平陽縣工業增加值234.49億元,比上年增長9.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2.98億元,增長7.5%,兩年平均增長6.2%。其中,大中型企業比上年增長6.7%,小型企業增長7.7%。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480.94億元,增長13.4%,其中,出口交貨值71.80億元,增長19.2%,佔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重14.9%。29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增長面為72.4%,14個行業兩位數以上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18.11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兩年平均增長2.7%,營業收入利潤率4.1%,利税總額增長2.2%。
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7.74億元,比上年增長9.8%,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2.1%,比2020年提高5.3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增加值37.14億元,增長17.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27.16億元,增長29.3%;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增加值10.67億元,增長31.7%;新產品產值216.61億元,增長29.5%;研發費用增長15.8%。 [32] 
建築業
2021年,平陽縣建築業增加值55.31億元,比上年增長1.8%,佔GDP比重9.2%。 [32] 

平陽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1年,平陽縣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6.11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兩年平均增長5.5%,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5.09億元,增長16.1%,兩年平均增長3.9%。網絡零售額236.81億元,增長11.4%,總量居全省第28位。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比上年增長23.3%,化妝品類增長175.8%,日用品類下降14.2%,中西藥品類增長0.6%,石油及製品類、汽車類分別增長38.3%、17.1%。 [32] 
旅遊
2021年,平陽縣接待遊客總人數614.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0%,旅遊總收入82.1億元,增長24.3%。創成A級景區村25個,其中3A級景區村4個,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創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新增民宿25家。 [32] 
對外經濟
2021年,平陽縣貨物進出口總額116.20億元,比上年增長20.2%,其中,進口總額3.35億元,增長12.8%;出口總額112.85億元,增長20.5%。對東盟、歐盟、美國出口分別增長17.9%、38.3%、14.5%,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49.39億元,增長15.2%,佔出口比重43.8%,對RCEP國家出口31.53億元,增長12.7%,佔出口比重27.9%。實際使用外資2809萬美元,高新技術使用外資785萬美元,佔實際利用外資比重的27.9%。 [32] 
金融
2021年,平陽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885.08億元,比上年增長10.9%;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961.27億元,增長18.9%。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876.33億元,增長10.9%,其中,住户人民幣存款餘額576.04億元,增長10.5%。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960.50億元,增長19.8%。其中,涉農貸款餘額769.79億元,增長20.3%;短期貸款餘額400.07億元,增長19.1%;中長期貸款餘額546.93億元,增長20.1%。 [32] 
2021年,平陽縣保險業保費收入16.26億元,比上年下降6.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6.24億元,比上年下降6.8%;人身險保費收入10.02億元,下降5.7%。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支出6.11億元,增長20.5%,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4.15億元。 [32] 

平陽縣政治

編輯
縣委書記:章壽禹
縣長:孟曉斌
截至2022年9月 [8]  [10] 

平陽縣社會事業

編輯

平陽縣教育事業

平陽縣職業中專 平陽縣職業中專
2021年,平陽縣共有幼兒園103所,在園幼兒數2.57萬人。共有小學72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專任教師3849人,招生9865人,在校學生6.29萬人。共有初中(含九年一貫制學校)36所,專任教師2480人,招生數1.07萬人,在校學生數3.14萬人。共有普通高中10所,專任教師1280人,招生數5282人,在校學生數1.55萬人。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8.4%,中小學師生比例1:12.8。 [32] 

平陽縣科學技術

2021年,平陽縣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家,累計有效高新技術企業數203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75家,累計在庫省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數880家;掛牌成立正威(平陽)長三角電子信息產業研究院。與企業達成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等服務項目65個,舉辦科技成果推介等活動17場。舉辦平陽2021機械機電智能製造創業創新大賽,產生6個獲獎項目,列入“青科會”成果推進清單平台1個、項目7個;入選“國家萬人計劃”1人,入選“省萬人計劃”、“省級引才計劃”各1人,省領軍型創新團隊入選1支;省科技特派員6名、市科技特派員16名。專利總授權量4751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51件。 [32] 

平陽縣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平陽縣圖書館。 [13]  國家一級文化館:平陽縣文化館。 [15] 
2021年,平陽縣共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16個,電影放映單位8個。擁有公共圖書館1個,總藏量88.92萬冊(件),本年新購藏量7.98萬冊(件)。新建城市書房(百姓書屋)4家,建成開放文化驛站3家,新文化藝術中心建成投用。創作紅色文藝作品275件。 [32] 

平陽縣體育事業

2021年,平陽縣體育場地面積228.83萬平方米,年度新增體育場地面積13.58萬平方米,基層體育組織網絡建設全覆蓋。主辦承辦各類賽事活動20次,其中國家級1次、省級2次、市級4次,組隊參加市級以上賽事活動30次。 [32] 

平陽縣醫療衞生

2021年,平陽縣共有衞生機構616個,其中,醫院12個,衞生院24個,個體診所159個,醫務室12個,村衞生室379個。衞生技術人員6042人,比上年增長6.3%,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772人,註冊護士2476人,分別增長5.1%、8.5%。牀位數3946張,增長2.6%,其中醫院3460張,增長3.0%。 [32] 

平陽縣社會保障

2021年,平陽縣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31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72%。 [32] 
2021年,平陽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6.8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4.99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0.5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1.42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4.4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1.64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0.78萬人。基本醫療保險户籍參保率99.48%,户籍人口參保人數87.34萬人,實現户籍人口應保盡保。
在冊低保對象14128人,其中城鎮826人,農村13302人。共辦理結婚登記3969對,離婚登記1164對。 [32] 

平陽縣歷史文化

編輯
平陽頭髮吊燈製作技藝
平陽頭髮吊燈中“發”是發財的發、“燈”在閩南話中與“丁”諧音,合起來有財源廣進、人丁興旺的意思,所以又稱“福頭燈”或“子嗣燈”。製作技藝傳承近120年,選用百餘根頭髮絲貫穿整盞燈,牽引人物、動物造型(用紙、絡麻稈製成,反映典故、傳説,有知識性和觀賞性)的頭、手、腳等部位,在燈座下木炭火(或用電風扇)產生的氣流帶動下有條不紊地旋轉。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6] 
平陽牛筋琴製作技藝
牛筋琴又稱唱詞琴,原產地平陽縣,是温州鼓詞的主要伴奏樂器。為扁長方形,琴長62釐米、寬32釐米、厚3.8釐米,手工製作,包括琴絃製作和琴架製作兩大工藝流程。琴絃以牛筋為原料經過選、錘等24道工序才能成品,琴架材料為梧桐板和紅硬木,包括削木、裝框等幾個製作步驟。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6] 

平陽縣風景名勝

編輯
南雁蕩山
南雁蕩山
南雁蕩山(2張)
南雁蕩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平陽縣西部,總面積169.27平方公里,分東西洞、順溪、明王峯、碧海天城、騰蛟-赤巖山五大景區。
南雁蕩山,是中國東南沿海名山之一,素有“東南勝境、浙江聖地”之美稱,與北雁蕩山齊名。景觀“雄奇幽秀”兼備,“以山得勢、因水成景”,秀溪、幽洞、奇峯、景巖、銀瀑、石塹“南雁自然風光六勝”交相輝映; [19] 
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
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坐落在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南雁蕩山境內。平陽山門、鳳卧一帶是該根據地的中心,素有“浙江延安”之稱,是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與浙江省委的活動中心,是曾山、劉英、粟裕等同志創建的浙南革命根據地之一。區內主要的紅色旅遊資源有二十多處,2005年2月,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等十三個部委正式發文把平陽列入國家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20]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位於平陽縣風卧鎮風林村冠尖和馬頭崗村。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委在浙南平陽縣風卧鄉召開全省第一次黨代表大會。這次大會是民主革命時期浙江黨組織召開的唯一一次全省黨代表大會,在浙江黨的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和重要地位。1981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中共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公佈為浙江省黨史教育基地,屬於温州浙南(平陽)革命根據地舊址羣。 [21] 
寶勝寺雙塔
寶勝寺雙塔,始建於乾德三年(965年),是浙南地區保留較完整的古塔之一。雙塔外形相似,高15.16米,相距11.8米。須彌座台基,邊長3.3米,高1.75米,五層六面,系樓閣式磚塔。屬寶勝寺主要建築物之一,因此被稱為寶勝寺雙塔。 [22] 

平陽縣地方特產

編輯
平陽黃湯茶
平陽黃湯茶,浙江省温州市平陽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平陽黃湯,與蒙頂黃芽君山銀針霍山黃芽為黃茶代表,被譽為中國四大黃茶; [18] 
2014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原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平陽黃湯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平陽馬蹄筍
平陽馬蹄筍,浙江省温州市平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24] 
平陽馬蹄筍,浙江省傳統名優特產,是食用筍家族中的上乘品種。清爽可口、筍肉厚實、筍質脆嫩、筍湯不刺喉,是暑令時節不可多得的清爽可口蔬菜。 [23] 
平陽鴿蛋
平陽鴿蛋,浙江省温州市平陽縣特產,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24] 
平陽縣蛋鴿在飼養過程中全部採用飼料原粒飼餵,無任何添加劑,所產的鴿蛋口感嫩滑、風味獨特;富含膠原蛋白和各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高,在温州懷孕的女性都有吃鴿蛋的習俗,因此平陽鴿蛋在温州本地的銷售量很大。 [25] 
温州早茶
温州早茶,浙江省温州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温州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夏季風交替顯著,温度適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州早茶翠綠顯毫,湯色嫩綠明亮,香氣嫩香持久,滋味嫩鮮甘爽,葉底嫩勻成朵。
2020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温州早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26] 

平陽縣著名人物

編輯
鄭子雄
鄭子雄,温州平陽人,原浙江醫科大學黨委委員、統戰部部長。民國25年(1936)加入革命隊伍,任平陽縣交通員;民國28年(1939)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調浙江醫科大學,任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等職。被浙江大學等10餘所院校聘為校外輔導員。 [34] 
張鋆
張鋆,平陽縣鰲江鎮人,1891年生,1926年,赴湖南湘雅醫學院任教。1928年,在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任教育長、解剖學教授。後,學校改建為國立上海醫學院。曾任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實驗醫學研究所所長,中國醫科大學教授、系主任,北京市第一至第五屆人大代表,全國第三、四、五屆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常委。 [35] 
蘇步青
蘇步青,浙江温州平陽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1927年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1931年獲該校理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後任復旦大學校長、數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名譽校長、教授。 [36] 

平陽縣榮譽稱號

編輯
國家衞生縣城 [3]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11] 
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14] 
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17] 
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27] 
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28] 
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9] 
2022年幸福河湖建設試點縣 [30] 
2021年度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優秀縣 [31] 
浙江省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支持打造共富村試點縣 [33] 
中國馬蹄筍之鄉 [23] 
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37] 
浙江省畜牧業綠色示範縣 [38] 
治水工作“大禹鼎”銀鼎 [39] 
美麗浙江建設工作考核優秀縣 [39] 
中國寵物用品出口基地 [40] 
國家級出口寵物食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40] 
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4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