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陽黃湯茶

鎖定
平陽黃湯茶,浙江省温州市平陽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 
平陽黃湯茶是選用平陽特早茶或當地羣體種等茶樹品種優質鮮葉為原料,以特定加工工藝精工細制而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優產品,其技藝純熟,品質優異,風味獨特,外形纖秀勻整,具有“幹茶顯黃,湯色杏黃、葉底嫩黃”的“三黃”特徵。 [2-3] 
2014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原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平陽黃湯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中文名
平陽黃湯茶
產地名稱
浙江省温州市平陽縣
品質特點
幹茶顯黃、湯色杏黃、葉底嫩黃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第2105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4年5月22日

平陽黃湯茶產品特點

平陽黃湯茶感官特徵

平陽黃湯茶幹茶色澤嫩黃,湯色杏黃明亮,香氣香高持久,滋味甘醇爽口,葉底嫩勻成朵,外形纖秀勻整,具有“幹茶顯黃,湯色杏黃、葉底嫩黃”的“三黃”特徵。 [2-3] 
平陽黃湯茶餅 平陽黃湯茶餅

平陽黃湯茶品質指標

平陽黃湯茶的獨特成分:幹茶水分≤6%,總灰分≤6.5%,碎末茶≤2%,粗纖維≤14%,水浸出物≥38%。 [2] 

平陽黃湯茶產地環境

平陽黃湯茶土壤地貌

平陽縣地質屬浙閩太平洋沿海基底隆起帶,出露地層為中生代的侏羅火山岩石和白堊紀火山沉積岩系。以火山形成地貌為主,境內山丘、平原、灘塗、島嶼等地貌多樣,地勢西高東低,海拔落差懸殊。西部棋盤山最高點達1231.2米,東部海洋地海拔僅為3.2米,呈“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
平陽縣土壤母質屬於岩漿-沉積岩風化的產物和第四紀鬆散沉積物,土壤類型隨地形地貌的不同各不同,以紅壤類、黃壤類為主,有機質含量1.1~3.9%,全氮0.087~1.75%,全磷0.04~0.98%,全鉀1.25~2.13%,pH值4.5~6.5,適宜茶樹生長。 [2] 
平陽黃湯茶園 平陽黃湯茶園

平陽黃湯茶水文情況

平陽縣境,鰲江是主要河流,由西向東橫貫全境,注入東海,全長90公里。小流域眾多,主要有嶽溪、青街溪、懷溪、鬧村溪、鳳卧溪、帶溪、梅溪和墨城溪。平原河網主要有平瑞塘河、平鰲塘河、蕭麻塘河等三大塘河,分屬飛雲江水系和鰲江水系。全縣水域面積35.18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12.02億立方米,水系水質良好。 [2] 

平陽黃湯茶氣候條件

平陽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環境無污染。常年平均氣温為17.9℃,年總積温6539℃,年≧10℃的有效積温為5653℃,無霜期277天,年日照數1866.85小時,年降雨量1631.6毫米,有利多種作物的生長髮育。 [2] 
平陽黃湯茶葉 平陽黃湯茶葉

平陽黃湯茶歷史淵源

早在唐代,平陽就已產茶,據《唐書·食貨志》載:“浙產茶十州,五十五縣,有永嘉、安固、橫陽(注:今平陽)、樂城四縣名”。
宋代,温州郡建茶場於平陽,設置專管茶葉機構,繳納茶税。
平陽黃湯茶始制於清乾隆(1736~1795年)年間,以上乘的品質、獨特的風味受到朝廷青睞,遂納入貢品,距今已有200餘年。一直到光緒(1875~1908年)、宣統(1909~1912年)年間,該茶仍作為貢品進奉朝廷。
民國時期,每年有千餘擔平陽黃湯茶銷往北京、天津、營口等地。 [2] 
解放後,平陽黃湯茶因多種原因停產,並由於缺乏文字記載,其加工工藝逐漸失傳。此後的數十年,平陽黃湯茶几乎銷聲匿跡。 [4] 
20世紀80年代,為恢復平陽黃湯的加工工藝,平陽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林平與水頭名茶開發場的盧立浣、陳積柱等開展合作,共同從事黃湯茶葉的加工研究,進行了多年摸索。經10多年反覆試製,終於攻克了揉捻、發酵、悶烘等三道茶葉加工工藝關鍵技術,成功開發出平陽黃湯加工工藝,以及加工成品茶葉,一套完整的“平陽黃湯茶葉加工工藝”終於出爐。 [5] 
2003年,黃湯樣品試製成功。2004年,上海市茶葉學會對經這一加工工藝製成的平陽黃湯給予審評意見:達到黃茶工藝標準。2006年,“平陽黃湯茶葉加工工藝”申請發明專利,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被授予發明專利權,獲發明專利證書。2009年,平陽黃湯產品研製成功,並少量上市。 [5] 
平陽縣水頭鎮朝陽山人鍾維標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尋求平陽黃湯的製法,經過多年鑽研,數百次實驗,用“九烘九悶”古法反覆研製,使得平陽黃湯的製作工藝終於相對成熟,並逐步佔領茶葉市場。 [4-5] 
平陽黃湯茶 平陽黃湯茶

平陽黃湯茶生產情況

2012年,平陽黃湯茶種植面積2萬畝,產量50噸。 [2] 
2014年,平陽縣茶葉總產量652噸,總產值7463萬元。 [6] 
2015年,平陽縣茶園總面積3.12萬畝,其中以平陽特早茶為主的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2.03萬畝,良種率達65%。 [6] 

平陽黃湯茶產品榮譽

2013年4月,平陽黃湯茶在第三屆中國國際茶業與茶藝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4] 
2014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原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平陽黃湯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平陽黃湯 平陽黃湯

平陽黃湯茶地理標誌

平陽黃湯茶地域保護範圍

平陽黃湯茶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水頭鎮、鰲江鎮、山門鎮、騰蛟鎮、昆陽鎮、萬全鎮、南雁鎮、順溪鎮等8個鎮及42個村,北至瑞安市,西至文成、泰順縣,南至蒼南縣。地理座標為東經120°24′~121°08′,北緯27°21′~27°46′。平陽縣陸域面積1051.17平方千米,保護區範圍面積為971.5平方公里。 [2] 

平陽黃湯茶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平陽黃湯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區地處平陽縣境內,森林覆蓋率達52.6%,環境質量和生物性保持良好,氣候温暖濕潤,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茶葉生長,平陽縣的生態氣候環境條件造就了平陽黃湯茶的獨特品質。產地環境質量符合NY 5020-2001《無公害食品 茶葉產地環境條件》的規定。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選擇適合當地環境條件、平陽黃湯茶加工工藝的平陽特早茶、當地羣體種等茶樹品種優質鮮葉原料。苗木符合DB33/T236.1《平陽早香茶 第一部分 苗木》、DB33/T236.2《平陽早香茶 第二部分 短穗扦插》和GB11767-2003《茶樹種苗》的規定。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
平陽黃湯茶生產過程執行DB33/T 675-2008《茶葉安全生產種植技術規範》規定,同時為確保平陽黃湯茶的特殊品質、特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生產環節:①茶園增施有機肥,②病蟲草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採用農業、物理、生物防治方法,選用無公害食品許可使用的高效低毒無殘留農藥。③加強茶園管理,春茶後要台刈,提早發芽時間,保持芽頭粗壯。農藥使用必須符合NY/T5018—2001《無公害食品茶葉生產技術規程》的規定。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
平陽黃湯茶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二葉,茶樹蓬面每平方米達到10~15個標準芽為開採適期。鮮葉用竹製器具盛裝,就近加工。加工企業必須具有生產許可證(QS認證),加工人員要經過平陽黃湯茶生產加工技術培訓,持證上崗。原料進廠要進行驗收、分級,按照標準要求進行攤青 → 殺青 →揉捻→一悶→一烘 →二悶 →二烘→三悶→三烘等“平陽黃湯”特定加工工藝流程,技術要點如下:
鮮葉攤放:攤青間應清潔衞生,空氣流通,無異氣味。鮮葉進廠分級攤青,薄攤均勻,厚度不超過3釐米;不同等級、不同品種的鮮葉要分開攤放;上午、下午以及晴、陰、雨的採摘鮮葉要分別攤青。攤青時間為4小時~12小時,最多不超過20小時。攤青過程中要適當翻葉散熱,輕翻、翻勻,減少機械損傷。
殺青:可用平鍋手工殺青或小型滾筒殺青、汽熱殺青機殺青。手工殺青,茶鍋採用口徑60釐米光滑平鍋,投葉量每鍋0.2千克~0.25千克。機械殺青選用直徑30釐米小型滾筒殺青機投葉量每小時25千克攤青葉,或用自動式的汽熱殺青機殺青。殺青時間:平鍋殺青每鍋4分鐘~5分鐘,滾筒殺青從入筒到出筒時間1分鐘~1.2分鐘。殺青葉失重率:25%~35%。色澤由鮮綠轉為暗綠,無青草味、茶香顯露,手握有輕微刺觸手感,折之不斷有彈性。
揉捻:揉捻可用手工或25型、30型揉捻機。殺青葉先經攤涼後就可揉捻,手工揉捻在篾匾內進行,每次2~3鍋殺青葉;揉捻機揉捻每次投葉量為揉桶九成滿為宜。手工揉捻採用雙手在蔑匾內來回推揉,來輕去重,反覆輕揉,需時1分鐘~2分鐘;揉捻機揉捻,1等芽茶0.5分鐘,2等鮮葉0.5分鐘~1分鐘,3等鮮葉1分鐘~1.5分鐘,4等鮮葉1.5分鐘~2分鐘。
一悶:揉捻葉的芽坯在悶黃車間內堆放在竹籃框內,上蓋白濕布,厚度30~40釐米,,車間温度25℃~28℃,相對濕度為65~75%,悶黃時間為5~6小時。悶黃是形成黃湯品質特點的一個關鍵工序。其目的是使嫩芽在濕熱作用下,葉綠素被破壞,多酚類化合物和其他內含化合物進行轉化。由於葉芽的自動氧化作用,當温度升到32℃左右時,須進行翻包,以使濕度均勻,及時散熱。悶黃以芽色呈黃,有清香氣時為適度。
一烘:用烘乾機烘培,烘乾機進風口温度80℃~90℃時上葉,均勻薄攤,厚度2~3釐米,時間10~12分鐘,初烘至5成幹,手握感仍柔軟,茶香顯露為宜。
二悶:復悶主要是補充第一次悶黃程度的不足,以利繼續形成黃湯特有的品質,温度22~28℃,相對濕度為75~80%,二次悶黃時間為7~8小時,待色成微黃色,黃湯特殊悶香味漸顯為止。
二烘:用烘乾機烘培,烘乾機進風口温度90℃~100℃時上葉,均勻薄攤,厚度3 ~4釐米,時間8 ~10分鐘,復烘至7成幹,手握稍有觸手感為宜,黃湯特殊香氣顯露為宜。
三悶:再悶主要是補充前二次悶黃程度的不足,以利繼續形成黃湯特有的品質,温度25~30℃,相對濕度為80~85%,再悶黃時間為4~6小時,待色成嫩黃色,悶香味顯露為止。
三烘:用烘乾機烘培,烘乾機進風口温度110℃~120℃左右,攤葉厚度4~5釐米,時間 3~4分鐘,烘至足干時下烘。
幹茶整理:下烘後要揀剔單片、梗子、茶籽等使品質統一後每8~10斤裝一箱。
平陽黃湯茶毛茶,按GB/T 21276—2008《黃茶》標準進行分級、檢驗、包裝、入庫、銷售,進入流通市場。
(5)生產記錄要求
平陽黃湯茶生產的全過程,都要準確、清晰、完整,完全建立生產記錄檔案、全面記載生產情況,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閲。 [7] 
  • 質量安全規定
平陽黃湯茶質量安全要求按GB 2762和GB 2763的規定執行。 [7] 

平陽黃湯茶專用標誌使用

標誌使用執行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農質安發[2008]13號)的規定,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農產品地理標誌(平陽黃湯茶名稱、公共標識圖案和標註形式)。 [7] 

平陽黃湯茶歷史文化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農曆六七月間,晚清啓蒙思想家、平陽人宋恕寓居滬上時,適值刑部主事俞明震來訪,兩人即共品黃湯,結下不解之緣。俞、宋之間後詩詞唱和,留有一段佳話。 [5] 
2013年,原浙江省政協主席、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先生為平陽黃湯茶題寫了“平陽黃湯,乾隆貢品”八個大字。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