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海軍

(古代登州水軍)

鎖定
平海軍是一支古代駐守在登州水軍北宋時期呼延慶(又名呼慶)曾經擔任過平海軍指揮使
中文名
平海軍
軍    種
水軍
駐    地
登州
指揮使
呼延慶
別    名
平海水軍

目錄

平海軍機構設置

古代海戰 古代海戰
唐代時登州就設置了平海軍,北宋時設置了登州平海水軍,原為廂兵廂軍),登州平海水軍兩指揮在宋仁宗時升為禁兵禁軍)。平海軍參與了“海上之盟”的相關活動。登州平海、澄海水軍算是北宋禁軍中最大的一支水師

平海軍歷史記載

平海軍唐代

根據《新唐書》卷三十八.志第二十八.地理二:登州東牟郡,中都督府。如意元年(武則天第二個年號,公元692年)以萊州之牟平、黃、文登置。神龍三年徙治蓬萊。縣四:(有平海軍,亦曰東牟守捉。)蓬萊,牟平,文登,黃縣 [1] 
根據《舊唐書》玄宗上:開元二十二年,九月壬申, 改饒樂都督府為奉誠都督府。辛巳,移登州平海軍於海口(邊境海灣內的港口)安置 [2] 

平海軍北宋

登州古港 登州古港
根據《三朝北盟會編》卷一:宋徽宗政和七年,八月三日戊午登州王師中既被詔乃選擇將吏得七人各借進武校尉差平海軍指揮兵船同高藥師等行。政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己卯遣武義大夫馬政平海軍呼延慶高藥師等過海至女真軍前議事 [3] 
根據《續資治通鑑》卷第九十三:宋徽宗重和元年(遼天慶八年,金天輔二年),十二月,馬政等還自金,與其使者俱來,是日至登州,登州遣赴闕。政(馬政)與平海(平海軍)指揮使呼慶高藥師曹孝才以閏月六日下海,才達北岸,為邏者所執,並其物奪之,欲殺者屢矣 [4] 
根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重和元年,夏,詔武義大夫馬政與其子承節郎擴【字犯御名,今改,後准此。案:廣字今俱改,從原名擴字,而原注姑存其舊。】及平海軍指揮使呼延慶航海往使【四月己卯】。
根據《蘇東坡全集》奏議六首.【乞罷登州榷鹽狀】:元豐八年十二月□日,朝奉郎前知登州軍州事蘇軾狀奏。擘畫奏乞創置澄海水軍弩手兩指揮,並舊有平海兩指揮,並用教習水軍,以備北虜,為京東一路捍屏。......近歲始差平海六十人分屯密州信陽、板橋、濤洛三處。檢會景德三年五月十二日聖旨指揮,今後宣使抽差本城兵士往諸處,只於威邊等指揮內差撥,即不得抽差平海兵士。其澄海兵士,雖無不許差出指揮,蓋緣元初創置,本為抵替諸州差來兵馬,豈有卻許差往諸處之理?顯是不合差撥。不惟兵勢分弱,以啓戎心,而此四指揮更番差出,無處學習水戰,武藝惰廢,有誤緩急。今後登州平海、澄海四指揮兵士,並不得差往別州屯駐 [5] 
《宋朝兵制初探》中記載的“平海軍”
《宋朝兵制初探》中記載的“平海軍”(3張)
根據《宋朝兵制初探》 (王曾瑜)下.(七)水軍.(1)北宋水軍:關於廂兵水軍的分駐地,據《宋史》卷189《兵志》廂兵“建隆以來之制”的“水軍”部分,按“水軍”部分所載者,為水軍的分佈地區,而並非番號都稱“水軍”,如登州水軍的番號另有“平海”,廣州水軍的番號另有“巡海水軍”,各有不同。登州平海水軍兩指揮宋仁宗時升為禁兵。在登州駐有禁兵澄海水軍弩手兩指揮平海水軍兩指揮(《東坡七集·東坡奏議》卷2《登州召還議水軍狀》),算是北宋最大的一支水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