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市中區

(四川省樂山市下轄區)

鎖定
市中區,四川省樂山市下轄區,位於四川省盆地西南邊緣,地處樂山市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03°32′56″—103°59′25″,北緯29°28′05″—29°45′45″之間。 [17]  區域面積約825平方千米。 [28]  市中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温和,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多雲霧,雨量充沛,年際變化大。 [16]  截至2021年10月,市中區下轄5個街道、12個鎮。 [15]  區人民政府駐樂山市市中區縣街116號。 [27]  截至2021年末,市中區常住人口83萬人。 [1] 
戰國時期,秦滅蜀,置蜀郡,樂山屬蜀郡轄區;1949年12月20日成立樂山縣人民政府;1978年5月25日,撤銷樂山縣,設立樂山市(縣級);1985年2月21日撤地建市,同年6月17日,撤銷樂山市(縣級),建立樂山市市中區。 [29]  市中區區位優勢明顯,境內基礎設施完備,水陸交通便捷。成樂高速、樂雅高速等在此交匯,成綿樂鐵路穿境而過,設樂山站,境內有青衣江等通航水域。 [17]  市中區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之一,先後獲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等榮譽稱號。 [28]  境內有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樂山大佛”、東方佛都等風景名勝。 [19] 
2021年,市中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73.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20年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億元,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142.78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292.12億元,增長8.7%。 [1] 
中文名
市中區
外文名
Shizhong District
別    名
嘉州
行政區劃代碼
51110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中國四川省樂山市
地理位置
四川省西南部
面    積
825 km²
下轄地區
5個街道、12個鎮
政府駐地
樂山市縣街116號
電話區號
0833
郵政編碼
614000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3 萬(2021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樂山大佛
樂山東方佛都旅遊區
火車站
樂山站
車牌代碼
川L
地區生產總值
473.9 億元(2021年)

市中區歷史沿革

樂山縣地原為蜀國支封丹犁地,秦武王時,丹犁結蜀侯叛秦,秦軍於武王二年(前309年)伐丹犁,奪取沿江地,置縣,為蜀郡極南,故名南安縣。
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統治者劃巴、蜀二郡部分土地置犍為郡,南安縣劃屬犍為郡。
東晉元帝鹹康四年(338年)至穆帝永和二年(346年),西南夷別族僚夷入犍為郡,南安縣人逃往外地,縣境地多荒廢。
南北朝時期,因戰亂不斷,樂山地區的建制屢有變遷。南安縣先後隸屬於犍為郡、青州、眉州。
北周時期,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在樂山設置平羌郡平羌縣管理僚人,今市中區為南安縣、平羌縣地。
隋代,開皇三年(583年),改平羌縣為峨眉縣,以境內峨眉山為名,治嘉州城;開皇九年(589年),改峨眉縣為青衣縣,取青衣水為名;開皇十三年(593年),改青衣縣為龍游縣。
唐代,唐高祖廢眉山郡復曰嘉州,玄宗時又改曰犍為郡,肅宗時復改為嘉州。市中區屬州治龍游縣、平羌縣地。五代前後蜀如唐舊。 [31] 
宋代,宣和元年(1119年),改龍游縣為嘉祥縣;紹興元年(1131年),又改嘉祥縣為龍游縣。
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撤銷龍游縣入嘉定州為州治。
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樂山縣,因境內至樂山而得名。
民國元年(1912年),裁縣入府。民國二年(1913年)1月,恢復道制,裁嘉定府;同年2月置樂山縣。
1949年12月16日,樂山城解放;同月20日,成立縣人民政府。
1978年5月25日,撤銷樂山縣,設立樂山市(縣級)。
1985年2月21日,撤地建市;同年6月17日,撤銷樂山市(縣級),建立樂山市市中區。 [16]  [29] 
嘉州之夜 嘉州之夜

市中區行政區劃

市中區區劃沿革

1985年,建市中區,轄通江辦事處等5個農村辦事處、通江鄉等29鄉1鎮、張公橋街等4街。 [16] 
1992年9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羅漢、水口、臨江、牟子、關廟、全福、石龍、白馬、青平、普仁、迎陽、九龍、茅橋、車子等14個鄉,改設為水口等5個鎮。保留蘇稽鎮、通江鎮和楊灣、棉竹、悦來、劍峯、童家、凌雲、九峯等7個鄉及張公橋街、泊水街、上河街、篦子街等街道辦事處,其政府(辦事處)駐地和行政區域不變。 [16] 
1996年,市中區轄4個街道、9個鎮、8個鄉。 [2] 
2000年,市中區轄4個街道、9個鎮、17個鄉。 [2] 
2004年,市中區轄4個街道、16個鎮、10個鄉。 [2] 
2009年11月18日,正式撤銷通江鎮、篦子街街道,設立通江、柏楊、肖壩、大佛4個街道。
2019年,撤銷九峯鎮和凌雲鄉,劃歸大佛街道。撤銷肖壩街道,設立綠心街道。撤銷楊灣鄉,劃歸蘇稽鎮。撤銷羅漢鎮,劃歸水口鎮。撤銷全福鎮,設立全福街道。撤銷關廟鄉,劃歸牟子鎮。撤銷石龍鄉,劃歸土主鎮。撤銷童家鎮,劃歸白馬鎮。撤銷普仁鄉,劃歸青平鎮。撤銷九龍鄉和迎陽鄉,劃歸茅橋鎮。撤銷車子鎮,劃歸安谷鎮。撤銷平興鄉和臨江鎮,設立平興鎮。撤銷悦來鄉,設立悦來鎮。撤銷劍峯鄉,設立劍峯鎮。 [26]  撤銷張公橋街街道、泊水街街道和上河街街道,設立海棠街道。(2)撤銷柏楊街道,劃歸通江街道管轄。調整後,市中區轄5個街道、12個鎮。 [30] 

市中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市中區轄5個街道、12個鎮。市中區人民政府駐海棠街道縣街116號。 [27]  [35] 
一、直轄鄉級行政區劃單位 [33] 
(一)大佛街道(九峯路390號)
·篦子街社區·碧山路社區·龍泓路社區·釣魚台社區·新場社區
·任家壩村·大佛壩村·鞍山村·棕橋村·明月村·永安村·源安村·青衣壩村·龍泉村·鄧庵村·雙福村·三尊村
(二)通江街道(春華路南段700號)
·通江社區·岷河社區·樂達社區·王河社區·敖壩社區·蟠龍社區·柏楊社區·茶坊社區·高墩子社區·牛耳橋社區·檀木嘴社區
(三)海棠街道(油榨街31號)
·演武街社區·徐家扁社區·文昌宮社區·王浩兒社區·聖水街社區·北門橋社區·石雁兒社區·青果山社區·較場壩社區
·縣街社區·白塔街社區·斑竹灣社區·新村街社區·人民西路社區·府街社區·桂花樓社區·水井衝社區
(四)綠心街道(肖壩路222號)
·肖壩社區·共和社區·大田社區·青江社區·石龍社區·竹公溪社區·長征社區·道座廟社區·灩瀾洲社區
·張徐壩村·羅李壩村
(五)全福街道(裕民街451號)
·裕農社區·翡翠社區·溝兒口社區
·台子村·夏溝村·全福村·普農村·石農村·馬邊河村·三橋村
(六)牟子鎮(龍馬路939號)
·牟子場社區
·武皇村·老龍村·菜莉村·槐子村·強鳴村·蘇坪村·雷溝村·板橋村·三峽村
(七)土主鎮(土主場社區299號)
·土主場社區
·鐵牛村·石楊村·土門子村·桐花塘村·紅和村·紅鬥村·紅巖村
(八)白馬鎮(祥源街36號)
·白馬場社區居·童家場社區
·萬井村·車架山村·精華村·白鶴村·磨池河村·紅光村·光明村·開化村·勝西村·紅旗村·鳳凰村·朝陽村·樂加村
·松柏村·流村
(九)茅橋鎮(東湖路58號)
·茅橋鋪社區
·茅橋村·李家村·元口村·尹店村·石洞村·九龍村·沙墩村·迎陽村·前進村·四合村·雙鶴村
(十)青平鎮(鐵蛇坳89號)
·陳橋村·青和村·寶興村·水竹村·八一村·鐵蛇坳村·普仁村·社峯村
(十一)蘇稽鎮(新市街45號)
·蘇稽街社區·新橋街社區
·青峨村·紅專村·徐浩村·雙江村·饒坎村·楠元村·嚴龍村·衞東村·新聯村·程扁村·永和村·躍進村·石鼓寺村·雷壩村
·陶村·靈官村·萬順村·長虹村·長春村·劉浩村·紅陽村
(十二)水口鎮(德裕路39號)
·水口場社區
·周橋壩村·周金村·黃金村·龍窩村·三興村·羅漢村·彩槐村·華光村
(十三)棉竹鎮(牡丹路507號)
·棉竹鋪社區·高壩社區
·袁壩村·張鋪兒村·天空山村·九百洞村
(十四)平興鎮(滑石街41號)
·太平新村·稻禾香村·臨江河村·遊壩村·滑石村·平興村·三聖村·高衝村
(十五)悦來鎮(悦來街181號)
·正陽村·龍巖村·荔枝彎村·道鏵村·塘咡坎村
(十六)劍峯鎮(白馬埂街177號)
·東旗村·共和村·桂花村·五星村·石橋村·羣團村·四家溝村
二、委託樂山高新區管理區域 [34] 
(一)安谷鎮(千禧街1號)
·民和社區·車子社區·洛都社區·銅河社區·茶山社區
·安谷村·王元村·烽火村·官帽村·劉河村·回龍村·泊灘村·高山村·雙星村·金燈村·杜家場村

市中區地理環境

市中區位置境域

市中區地處四川省盆地西南邊緣,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東接井研縣,東南接五通橋區,與川中丘陵區相連,西靠峨眉山,與沫溪河低山區和峨眉中山區臨近,北接青神縣夾江縣,與川西平原區銜接,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03°32′56″—103°59′25″,北緯29°28′05″—29°45′45″之間。區域面積約825平方千米。 [17]  [28] 

市中區地質

  • 地史演變
在元古代,距今約7—8億年的時期,地殼下的岩漿大量侵入,區境內的地殼在其冷凝結晶後逐步形成了市中區的地殼基底,此時,市中區是―塊古陸。以後,地殼開始下沉。在距今6億年左右的震旦紀末期,市中區的地殼全部沉入淺海底。到距今4億5千年的奧陶紀時,發生了昆明運動,區境內隆起為陸。到了距今2億5千萬年前的二疊紀時,區境內地殼又一次下降到海面以下。二疊紀中期,地殼發生了東吳運動。市中區地面再次上升出海面。同時,區境西南鄰近一帶發生了規模巨大的裂隙性基性火山岩漿噴發,岩漿洪流波及到市中區,留下玄武岩。在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照疊紀,區境地殼再度緩慢下沉,並有三度升、兩度降的小震盪。境內先後出現了河流、湖泊、沼澤、潮坪、陸洲、淺海等環境。 [16] 
在1億4千萬年前的白堊紀開始了燕山運動(四川運動),市中區鄰近的山升起。距今647萬年前,進入新生代的第三紀,這時四川湖進一步乾涸,川南古湖(也稱巴湖)消失,殘留的川西古湖也退到原來位置的西南一隅,它的南部邊界在今棉竹鄉一帶。而大約在距今3百萬年前,川西古湖完全乾涸。距今2百萬年前,由於喜馬拉雅運動,盆地內的中生代翻相沉積開始褶皺變形,岷江三峽(平羌三峽)等形成。第四紀開始,廣闊的古湖相紅色沉積物,在山地抬高過程中被流水切割成丘陵,境內的丘陵形成。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兩岸出現了明顯的四級階地。在第四系迎級階地更新統地層中含有哺乳類動物化石。近十億年的地殼發展史中,區境經歷了多次海陸變遷,到了第四紀全新世,市中區地貌才形成。 [16] 
  • 地層分佈
中生界三疊系。市中區北部和東北部地帶均有分佈,代表一套由陸相至濱海、淺海(下統)、瀉湖(中統)、濱海沼澤至河流相(上統)完整的沉積旋迴。新生界第四系。主要分佈在城區西北的岷江、青衣江水系區間,構成河谷階地及小沖積平原。 [16] 

市中區地形地貌

  • 地貌輪廓
市中區境地形總趨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岷江由北向南貫穿區境中部,岷江的支流青衣江、大渡河、峨眉河、臨江河、泥溪河、凌雲河從東西兩側匯流於區境。西南邊緣有峨眉山餘脈環繞,最北部為龍泉山系的南端尾部。區境內地貌的主要特徵為以岷江為分界線,將市中區明顯劃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部為四川省地貌三級盆中丘陵區西南邊緣的岷東丘陵,海拔大多在370—500米。西部為四川省地貌三級盆西平原區的南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等三江沖積物形成沿江平原,海拔350—373米。西部平原區的北部和西部,還環繞着一個淺丘地帶,與夾江、青神、峨眉相連。 [16] 
  • 地貌類型
平原:包括河谷沖積、老衝洪積台狀平原。河谷沖積平原:主要分佈在河流兩岸,由具有二元結構的河流相沉積物質構成,貌上主要為河漫灘與一級階地,土質肥沃,地勢低平,並沿河流流向而略傾斜;老衝洪積台狀平原:也叫台地,由更新統老衝洪積扇平原受流水切割而成,境內有廣泛分佈。一般稱為“坪”。 [16] 
丘陵:市中區以低丘為主。根據丘陵的形態可分為——方山丘陵:境內有白堊系或侏羅系的砂岩與頁岩(或泥岩)互層的地層,而岩層產狀又近於水平的區域。饅狀丘陵。丘頂渾圓,主要由泥岩、頁岩為主的地層經風化、侵蝕而成,一般為低丘、寬谷地貌。崗壟狀丘陵:在厚層沙岩(如白堊系夾關組、侏羅系自流井羣等)分佈的地區,由於流水的侵蝕作用,多形成崗壟狀丘陵。一般以中、高窄谷地貌為主。趾狀丘陵:砂岩厚度或硬度次於上述厚層砂岩。夾有較多的泥岩、頁岩。台狀丘陵:台狀平原邊沿經流水切割成丘陵,而丘陵尚保持平坦的衝洪積平原表面者。 [16] 
丹霞地貌:是巨摩層紅色砂岩、礫岩分佈區發育的以堡狀、塔狀奇峯和赤壁為特色的紅層區域特有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在市中區分佈雖不廣,但也有零星發育。凡具備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巨厚層砂岩分佈區,岩層層理近於水平,節理也較為豐富,經流水切割與崩塌都可以發育成丹霞地貌。 [16] 
山地:1985年以前,山地面積佔土地面積的26.1%,山地多由褶皺、斷塊上升和流水侵蝕而成,屬於侵蝕地貌。1985年以後,隨着行政區劃的調整,山地面積集中分佈在城北的童家、土主、劍峯、牟子等鄉鎮。山體主要由紅色巖系組成。 [16] 

市中區氣候

  • 類型
市中區地處四川省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為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徵為:氣候温和,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多雲霧,雨量充沛,年際變化大。 [16] 
  • 氣温
市中區最冷月平均氣温始終在0℃以上,極端最低氣温高於-5℃,全年≥10℃的活動積温4900℃—5800℃,其間250天—280天。市中區平均霜日為4.7天,平均雪日為1.6天,形成較長江中下游同緯度地區優越的暖天優勢,江、河、湖、庫不封凍。 [16] 
  • 降水
市中區降水豐沛。平均年總降水量為1386.1毫米,高於同緯度的川中、川東和長江流域其他地區。市中區位於“華西雨屏”一線以東,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平壩、丘陵區年降水量的地域變化範圍是1100—1500毫米,岷江以東丘酸區是全年降水量最低值區。一年四季的降水分配受季風進退的支配,總趨勢是夏秋多,冬春少。降水日數(日降水量0.1毫米日數)是全國最多區域之一。 [16] 
據1956—1979年氣象資料統計,市中區大氣降水年平均降水量為1367.8毫米。冬季(11—1月)為69.2毫米,佔5.1%;春季(2—4月)為145.1毫米,佔10.6%;初夏(5—6月)為289.5毫米,佔21.2%;盛夏(7—8月)為628.2毫米,佔45.9%;秋季(9—10月)為235.8毫米,佔17.2%;冬春兩季共214.3毫米,佔15.7%;夏秋兩季為1153.5毫米,佔84.3%。市中區降雨量由西向東,由南向北逐步減少,西南最多高達1300—1400毫米,東北最少只有1100毫米左右。
  • 濕度
市中區年平均相對濕度約80—84%,東北丘下地帶在80%以下。年平均絕對濕度的分佈與相對濕度基本一致,最小的為15.2毫巴,最大在17毫巴以上。濕度的季節分配,一般夏秋高,而冬春低。夏秋相對濕度多在80%以上,9、10月是相對濕度最高的月份。 [16] 

市中區水文

市中區屬岷江水系,水網較密。以岷江為主幹,大渡河是岷江的支流,青衣江又是大渡河的支流。岷江在城周圍,還接納竹公溪、劍峯河、泥溪河、凌雲河、磨池河。大渡河在城西接納峨眉河、臨江河。故市中區河流統稱為三江七河。 [16] 

市中區土壤

市中區土壤大都屬於幼年土壤(隱域性巖成土),其土壤類型的分佈規律基本上與岩石或母質的地層展布規律相吻合。土壤共劃分為三個土區和一個亞區,即土主中丘中谷紅紫泥土區、茅橋淺丘寬谷棕紫泥土區、沿江平壩潮土區、青衣淺丘磚紅紫泥土亞區。 [16] 

市中區植被

市中區處於中亞熱帶,地貌、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複雜多樣,古老植物長期繁衍發展,形成了現有植被。植被分佈情況是:東北部丘陵、平原區以馬尾松和其他人工植被為主;西南部山地區域以杉林、櫟樹林、竹和天然植被為主。 [16] 
市中區植被類型有八種,即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烏尤山風景區為代表,雖屬次生,仍保護完好)、亞熱帶山地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分佈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之上,這一帶生長着較喜温的落葉闊葉樹種和較耐寒的常綠闊葉樹種)、亞熱帶落葉闊葉林(不穩定,呈地帶性分佈,僅局部小片分佈於低山區或中山區,呈斑塊狀)、亞熱帶低中山常綠針葉林(亦稱暖性針葉林,廣泛分佈於丘陵區和部分低山區)、亞高山常綠針葉林(中山上部分佈着常綠針葉林,主要由冷杉、鐵杉、雲杉組成)、竹林、灌叢、草叢等。 [16] 

市中區自然災害

地震。市中區是四川境內多地震地區。誘發市中區地震的因素有:自西向東的急峻梯度帶,對地塊的滑動阻力增大,易形成應力集中、釋放能量而發生地震;西南部經向構造、華夏式構造、緯向構造等多種方向的構造相互交織,在它們的彙集部位易發生地震;由於印度板塊的向北俯衝至今尚未停止,推動川西一些深大斷裂分割成的菱形斷塊向東擠壓,使境內西南部新構造運動活躍,產生地震;此外,市中區周圍的強發震區對市中區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16] 
岩土位移。市中區岩土位移災害發生頻次低。1985年9月20日,關子門堰王溝因暴雨襲擊,發生大滑坡,滑動體高80多米,滑體近8萬立方米,導致堰水斷流,藩區工、農業生產和人畜飲水困難。 [16] 
地面變形。地面沉降主要發生在城北,沉降原因是使用地下水不當。地裂縫主要發生在城北和城西南。龍泉山斷裂帶以北至西南,穿過城北至沙灣是一條區域性基底斷裂帶。對地面有一定的影響。 [16] 
蘇稽古鎮 蘇稽古鎮

市中區自然資源

市中區水資源

市中區水資源的特點是:自然降水為農業提供了豐裕的灌溉用水,豐富的客水是平壩農田灌溉和城市與工業用水的主要來源,水資源的時空差異造成了季節性和地區性灌溉用水不足,水能資源有一定的潛力。 [16] 
  • 水力設施
嘉州風光
嘉州風光(6張)
市中區水力資源尤為豐富,河流眾多,水資源藴藏總量為62642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1586萬立方米,地下水23116萬立方米,重複量12060萬立方米。市中區河牀坡度較大,流經距離較長,既可引水灌田,又能引水發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已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189處,其中萬畝以上的中型堰4條,小型堰34條,中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4座,小(二)型水庫17座,塘口1611口,石河堰239處,江河提灌283處,全年引、蓄水量為18779萬立方米,灌面23.45萬畝。其中,灌田21.20萬畝,灌土2.25萬畝。蓄、引、提水中:蓄水量為5212萬立方米,佔總水量27.8%;引水為12846萬立方米,佔總水量68.4%;提水量為721萬立方米,佔總水量的3.8%。建成水力發電站7處,11台機組,裝機1239千瓦,年發電量731.7萬度,其中單機200千瓦以上3處,年發電量為602萬度。 [16] 
  • 地下水
市中區地下水主要由降水補給,再加之地下岩層由透水性及保水性較好的砂頁岩組成,構成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地下水中已迴歸的淺層地下水約佔總徑流量的6.2%,除個別丘陵地區用山溪堰開發地下水解決部分農業生產用水及人畜飲水外,一般地下水尚未開發利用。 [16] 

市中區土地資源

市中區幅員為836.64平方千米,土地總面積1254092畝,耕地毛面積598396畝,佔土地總面積的47.71%。其中水田369735畝,佔耕地的61.49%;旱地230501畝,佔耕地的38.51%;園地15707畝,佔土地總面積的1.25%;林地334291畝,佔土地總面積的26.66%。 [16] 

市中區生物資源

市中區植物種屬繁多,栽培植物資源豐富,野生植物資源貧乏,用材林樹種較多,經濟林木樹種偏少。野生動物繁多,分佈在山地、丘陵、平原、水域中。山地林棲息動物和次生林灌動物有獐、野豬、狐、松鼠。 [16] 

市中區礦產資源

市中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低山-丘陵區,地質構造條件簡單,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主要為頁岩氣、磚瓦用頁岩,其次為砂岩、礦泉水及地熱(理療熱礦水)。砂岩和頁岩礦在區內廣泛分佈,但由於“三區三線”條件限制,此類礦山呈稀疏散點狀分佈;礦泉水則主要產出於新生界槽谷的丘陵和平原區,礦山零星分佈於棉竹鎮;地熱(理療熱礦水)主要分佈在市中區全福-大佛一帶,開發潛力較大;頁岩氣尚處於勘查階段,還未開發利用。根據礦山開發利用統計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市中區非金屬礦中砂岩191.9萬噸,頁岩213.6萬噸;水氣礦中礦泉水32.72萬立方米/年,地熱2.07萬立方米/年。 [32] 

市中區氣候資源

  • 光能
市中區光能資源的特點是:日照少,太陽能輻射偏低。其緯度地理位置決定了一年中太陽高度角約在36度—85度之間,而晝長約在10小時—14小時之間。平均總輻射量為87.13千卡/平方釐米,比貴陽低12.33千卡/平方釐米,僅為北京的2/3左右。 [16] 
1954—1980年,市中區平均年日照數為117.9小時,僅為可照時數的27%,是成都的95%,金華的58%,北京的43%,諾爾洪的37%,拉薩的40%。每年日照時數≥2.0小時的晴天或雲天167.7天,陰天為155.9天,大致對等。日照時數最多為1346.0小時(1978年),最少為1025.7小時(1954年),80%的年份大於1078.0小時。太陽輻射能年總量最大為106.040千卡/平方釐米(1973年),最小為76.646千卡/平方釐米(1981年),呈下降的趨勢。輻射分佈呈東北多,西南少的趨勢。西南山地全年太陽能輻射只有79.0千卡/平方釐米。 [16] 
  • 地温
市中區年平均地温與氣温的年平均差值大於2.5℃,岷江東岸丘陵地區達2.7℃;西南山地區地面較濕,雲量要多一些,二者之差小。年平均地温分佈規律,丘陵、平原區東部最高,一般在20℃左右。每年平均地面最高温度出現在7月,其分佈有東高西低的趨勢;丘陵區在45℃左右,西南部山地稍低,亦有44.2℃。前者極端最高地面温度在65℃左右,都出現在6月,這與6月太陽高度角最大,輻射強度最大有關,平均地面最高温度在40℃—42℃的範圍。多年平均地面最低温出現在1月,在4℃—4.6℃。 [16] 

市中區人口

截至2021年末,市中區常住人口8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2.3萬人,鄉村人口20.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5.06%,比2020年末提高0.54個百分點。年末全區户籍人口65.45萬人,比2020年末提高0.53萬人。 [1]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市中區常住人口為814597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51783人,增長22.90%,年平均增長2.08%。 [12] 
市中區為漢民族聚居地,有少數民族雜居,少數民族人口呈增長趨勢。根據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截至1990年,市中區有蒙古族13人、回族365人、藏族20人、苗族43人、彝族137人、壯族27人、布依族2人、朝鮮族7人、滿族88人、侗族5人、白族4人、土家族34人、水族2人、納西族1人、羌族6人。 [16] 
蘇稽藍天 蘇稽藍天

市中區政治

職務
名單
區長
舒東平
常務副區長
李威巍
副區長
羅萍、杜晨霞、朱丹、王維東、鄭凱、劉志強、辜辰瑜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2年10月,參考資料: [13] 

市中區經濟

市中區綜述

2021年,市中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73.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20年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億元,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142.78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292.12億元,增長8.7%。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3%、28.6%和64.1%。三次產業結構為8.2:30.1:61.7。 [1] 
2021年,市中區民營經濟增加值243.71億元,比2020年增長6.8%,民營經濟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1.9%,佔GDP的5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6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92.14億元,增長3.1%;第三產業增加值137.61億元,增長9.4%。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2020年上漲0.4%,消費品價格上漲0.2%。服務價格上漲0.9%。 [1] 
2021年,市中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2020年增長13.7%。其中,民間投資增長42.3%,總量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51.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比2020年增長3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6%,其中工業投資增長3.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3.9%,總量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90%,其中交通運輸投資下降6.9%。 [1] 
2021年,市中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2億元,下降3.8%,佔GDP的比重為2.6%,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1億元,下降5.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32億元,下降5.8%。 [1] 
2021年,市中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62元,比2020年增加3554元,增長8.9%。其中:工資性收入22455元,增長11.6%;經營淨收入5179元,增長6.9%;財產淨收入4865元,增長5.7%;轉移淨收入11163元,增長5.9%。人均消費支出30131元,比2020年增加2050元,增長7.3%。其中:食品煙酒消費9690元,增長6.1%;衣着消費2191元,增長4.2%;居住消費5555元,增長5.2%;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1253元,增長8.2%;交通通信消費4552元,增長11.8%;教育文化娛樂消費2457元,增長12.4%;醫療保健消費3608元,增長6.7%;其他用品和服務消費825元,增長6.6%。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即食品消費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2.2%。 [1] 
2021年,市中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84元,比2020年增加2100元,增長10%。其中:工資性收入11491元,增長11.5%;經營淨收入7486元,增長9.1%;財產淨收入607元,增長8.2%;轉移淨收入3600元,增長7.4%。人均消費支出20758元,比2020年增加2058元,增長11.0%。其中:食品煙酒消費7078元,增長10.2%;衣着消費1580元,增長12.8%;居住消費4661元,增長5.0%;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937元,增長7.6%;交通通信消費2986元,增長17.3%;教育文化娛樂消費1193元,增長16.7%;醫療保健消費1568元,增長12.8%;其他用品和服務消費754元,增長24%。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即食品消費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4.1%。 [1] 
農田基地 農田基地

市中區第一產業

大美鄉村
大美鄉村(25張)
2021年,市中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01萬公頃。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6萬公頃。油料播種面積0.58萬公頃。蔬菜和食用菌播種面積0.73萬公頃。年末果園面積0.19萬公頃。 [1] 
2021年,市中區糧食總產量10.9萬噸,比2020年增加1931噸;油料產量1.19萬噸,增加237噸;蔬菜產量32.48萬噸,增加23657噸;園林水果產量2.02萬噸,增加2498噸;茶葉產量655噸,增加107噸。 [1] 
2021年,市中區生豬出欄30.68萬頭,活家禽出欄800.36萬隻。全年肉類總產量3.49萬噸,其中,豬肉產量2.25萬噸;禽肉產量1.21萬噸。禽蛋產量2.44萬噸。年末生豬存欄19.92萬頭。全年水產品產量4.2萬噸,比2020年增長6.9%。全年造林面積300公頃。森林面積3.2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8.69%,比2020年提高0.4個百分點。 [1] 

市中區第二產業

2021年,市中區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78.54億元,比2020年增長11%,佔GDP比重達16.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0.9%,拉動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年末納入月度統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9户,實現工業總產值294.07億元,實現工業企業增加值比2020年增長6.3%。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股份制企業增長5.0%,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18.4%,國有控股企業增長4.7%;輕工業下降0.1%,重工業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100.5%,與2020年持平。 [1] 
2021年,市中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35.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0%,醫藥製造業增長18.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7.7%,紡織業下降3.6%,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下降18.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布產量2.9億米,下降7.0%;紗2.2萬噸,下降7.2%;電力電纜產量2.8萬千米,下降14.8%;傢俱42.5萬件,下降17.5%;半導體分立器件1019.9億隻,增長6.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277.43億元,實現利潤11.44億元。 [1] 
2021年,市中區建築業實現增加值64.5億元,比2020年增長5.2%。年末具有資質等級建築企業126家,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58.7萬平方米。 [1] 

市中區第三產業

2021年,市中區房地產開發投資比2020年下降3.9%。商品房施工面積857.6萬平方米,增長3.8%,其中住宅面積603.2萬平方米,增長3.0%;新開工面積152.7萬平方米,增長53.2%。商品房竣工面積40.5萬平方米,增長16.7%,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7.5萬平方米,增長15.5%。 [1] 
嘉州風景
嘉州風景(10張)
2021年,市中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5.05億元,比2020年增長19.4%。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58.77億元,增長18.9%;餐飲收入額6.28億元,增長44.7%。年末納入月報統計的限額以上企業(單位)193户,全年消費品零售額153.64億元,比2020年增長20.1% [1] 
2021年,市中區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20.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34.5%;化妝品類增長14.9%;金銀珠寶類增長95.6%;日用品類增長37.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5.5%;中西藥品類增長39.6%;通訊器材類增長8.1%;汽車類增長15.9%;石油及製品類增長26.1%。 [1] 
2021年,市中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6.55億元,比2020年增長5.8%。年末全區共有36個郵政局(所),平均每20平方公里、每2.26萬人擁有一個郵政服務網點。全區有郵路24條,郵路總長度達1447公里。年末移動電話用户數118.98萬户。固定電話用户22.89萬户。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39.09萬户。 [1] 
截至2021年末,市中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198.52億元,比年初增加108.79億元,增長10%。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986.23億元,比年初增加137.74億元,增長16.2%。年末住户存款餘額747.66億元,比年初增加71.53億元,增長10.6%。 [1] 
華燈初上 華燈初上

市中區交通運輸

嘉州交通
嘉州交通(11張)
市中區區位優勢明顯,境內基礎設施完備,水陸交通便捷。市中區共有客運公司4家、危貨運輸企業7家、普通貨運公司127家、客車租賃公司3家,擁有運輸車輛6281輛(其中客運車輛51輛,貨運車輛6765輛),區鄉客運線路3條,駕駛員培訓學校13所,其中1所停止招生。 [17]  [19] 
截至2021年末,市中區公路總里程1001.25公里。其中,等級公路923.93公里。全年公路客運週轉量39566萬人公里,增長56%;公路貨運週轉量392824萬噸公里,增長11.2%。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156399輛,比2020年增加10522輛。 [1] 
  • 公路
市中區的中心城區交通發達。成都—樂山高速公路樂雅高速公路樂自高速公路樂宜高速公路以及省道S104線、S305線、S306線在該地交匯,國省幹線公路里程79.524千米,農村公路總里程797.566千米。 [17] 
  • 鐵路
成綿樂城際鐵路全長313千米,市中區段長30.03千米,途經市中區悦來鎮、棉竹鎮、綠心街道辦事處、水口鎮、蘇稽鎮和平興鎮,在區境內設樂山站;成貴鐵路全長519千米,市中區段全長10.42千米,途經該區棉竹鎮、綠心街道辦事處、蘇稽鎮、水口鎮。 [17] 
  • 航運
市中區境內有青衣江、大渡河、岷江等,通航水域共79.4千米,擁有樂山港嘉州港區和500噸吊裝能力大件碼頭,可直達長江沿岸各大港口。 [17]  [19] 
樂山站 樂山站

市中區社會事業

市中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市中區境內有普通小學26所,招收新生8225人,在校學生44404人,畢業生6053人。普通中學37所,招收新生10774人,在校學生31516人,畢業生9477人。其中,初中招收新生6581人,在校生19327人,畢業生5765人;高中招收新生4193人,在校學生12189人,畢業生3712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7所,招收新生6828人,在校學生18573人,畢業生4752人;幼兒園120所,在園幼兒23668人。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100%。 [1] 

市中區醫療衞生

2021年,市中區境內有衞生機構612個,其中:醫院33個,衞生院2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個,婦幼保健院2個。擁有衞生機構人員11023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9065人。衞生技術人員中有執業(助理)醫師3320人,註冊護師、護士4542人,衞生防疫人員114人。年末衞生機構牀位數9632張,其中,醫院7619張,衞生院877張。 [1] 

市中區社會保障

截至2021年末,市中區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6.1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4.78萬人,比2020年減少0.17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25萬人,增加0.84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0.62萬人,減少0.1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76萬人,增加0.4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6.19萬人,增加0.9萬人。 [1] 
城鄉建設 城鄉建設

市中區歷史文化

市中區文物古蹟

樂山城歷史上名勝古蹟甚多。唐代,城東南建有荔枝樓,育賢壩上文廟學宮。宋代,城東南有“跨城為樓”的壁津樓,城東有澄江樓,高標山麓有萬景樓,高標山下有安樂園。城內還有三峨書館、月榭、盡心堂和宋代的賓館問月堂等。明代以後,嘉州城內除民宅商鋪外,還有九峯書院、府署縣衙、考棚,以及眾多的宗祠壇廟,如天后宮、觀音寺、九龍祠、文昌宮、楊公祠、關帝廟、蕭公廟等。有省級文物柿子灣、肖壩、白巖山崖墓、嘉州城牆、老宵頂建築羣、樂山文廟、龍窩宋氏宗祠等。 [19] 
  •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位於岷江東岸凌雲山棲鸞峯,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臨江而坐,高與山齊,是中國最大的摩崖彌勒佛坐像,也是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開鑿於唐開元初年(713年),充分反映了盛唐氣象。後樓閣毀於明末兵燹,佛身彩繪也漸次剝落。樂山大佛1981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仍保存完好。 [16]  [20-21] 
  • 凌雲寺
凌雲寺位於城區岷江東岸九峯之一的丹霞峯前,寺以山名。後因寺左側棲鸞峯依巖鑿彌勒大佛,故又稱大佛寺。寺創建於初唐。唐會昌三年(843年)滅佛毀寺,凌雲寺敕準保留,改名為報恩寺,寺到宋代尚完好,元兵入蜀,凌雲山為戰場,寺遂毀於兵燹。明初重建,後又毀。清康熙六年(1667年),四川按察使李沖霄重建,嘉慶時培修。現存的建築一部分是清代遺存,一部分是近代建築,形成了規模宏大和較為完整的寺宇建築羣。凌雲寺建築羣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樂山大佛的附屬部分,已全部列入保護範圍,構成了一個獨特的文物保護區。1995年仍保存完好。 [16] 
  • 靈寶塔
靈寶塔原系佛寺浮圖,位於城東岸凌雲山九峯之一的靈寶峯上,故名靈寶塔。凌雲山有凌雲寺,亦稱大佛寺,故又有凌雲塔、大佛塔之稱。靈寶塔高聳雲際,與凝黛九峯和三江城郭相映襯,巍峨靈秀。1980年以唐、宋塔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靈寶塔為正方形十三級密檐式磚塔,通高38米,中空,內5室,有石級可盤旋達頂室。每層皆有通光小窗;有塔門4個,但僅1門可通。塔門及內室皆仿木結構,有斗拱藻井等裝飾。現塔基有兩層。上層為原狀,由磚砌成,高2米,每邊長8米,下層為1981年加固時用條石砌成,高1.4米,邊長16米。塔的造型與西安小雁塔和夾江千佛巖唐代摩崖造像塔極為相似。1995年仍保存完好。 [16] 

市中區非遺項目

據2022年8月樂山市市中區人民政府網站顯示,市中區共有23個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8] 
非遺名稱
非遺類別
非遺等級
宋筆製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省級
蘇稽香油米花糖
向家班獅舞
傳統舞蹈
貳柒拾
雜技與競技
市級
凌雲毛獅子
傳統技藝
李菜刀
“麪人侯”麪塑
遊記肥腸製作技藝
嘉州骨傷療法
傳統醫藥
“閒梁”麪塑
傳統技藝
區級
“土主豆瓣”製作技藝
樂山缽缽雞
樂山甜皮鴨
樂山臨江鱔絲
嘉州王浩兒魚火鍋製作技藝
餘氏老嘉州甜水麪
“棉竹扭連扭”表演技藝
“嘉州繡”刺繡技藝
“嘉州田園畫”繪畫技藝
參考資料: [18] 

市中區民俗文化

市中區民間民俗文化分為口述文學、傳統民間藝術、傳統工藝與技藝三大類:
口述文學有各類民間傳説、諺語、民間故事等。在20世紀80、90年代編著的《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樂山市中區資料集》以及《市中區文史資料選輯》有詳細記載。 [18] 
傳統民間藝術主要有音樂、舞蹈、美術、麪塑、剪紙等類。音樂類中有勞動歌、兒歌、情歌、婚禮歌等。勞動歌中如抬槓槓歌,曾在市中區丘陵鄉鎮如土主、關廟、劍峯、石龍、童家、白馬等地流傳,勞動者在用繩子抬重物時,利用腳踏地作為拍子,一個步調或一唱眾和、或同聲高唱,唱歌的內容大多就地取材,在前的人就會報唱:天丁地丁,後面的人就會應唱:腳上長眼睛。 [18] 
市中區的燈舞文化源遠流長。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舞蹈有龍燈舞、獅燈舞、牛燈舞、旱船舞等。蘇稽鎮和白馬鎮的舞龍隊伍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擁有120人的彩龍固定表演隊伍,曾應邀參加海南省三亞市國際椰子節、成都第四屆國際民間藝術節、省三青會等;蘇稽鎮於1990年被評為省級龍燈之鄉,白馬鎮於2004年被評為省級特色文化之鄉。另外通江鎮的布龍、童家鎮的“五節龍”、茅橋鎮的草龍充實市中區的龍燈文化。此外還有茅橋鎮的草龍,據當地人介紹,耍火龍的習俗形成於130年前,每逢春節,當地羣眾就會集聚一起,由10餘手持稻草製作的火龍來回表演,觀眾則將手中燃着的鞭炮或者其它火星射向龍身,而耍龍者則盡力避開,最後龍身被點着,“火龍”來回舞動。 [18] 

市中區風景名勝

市中區境內三江環抱,綠心、綠島、生態林點綴於江水與秀城之間,素有“天下山水之觀在蜀,蜀之勝曰嘉州”的美譽,有大佛博物館、古建築羣嘉定坊、嘉州長卷、道教紫霞宮、自然風景區森林公園碧山湖等人文資源。有麻浩崖墓、龍泓寺等文物資源。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東方佛都。有平羌小三峽自然景區,板橋溪古驛站,平羌縣舊址,平羌古陶窯址等一大批市級文物保護景區及場館。 [19] 
  • 樂山市烏木文化博覽苑
樂山市烏木文化博覽苑位於蘇稽鎮樂峨路西段768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主要由古嘉州館、王座、民俗文化館、烏木遺址館、羅漢堂以及烏木博物館等七個展館組成。 [20]  [22] 
  • 樂山東方佛都旅遊區
嘉州旅遊
嘉州旅遊(12張)
樂山東方佛都旅遊區位於凌雲路362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有大小佛像萬餘尊,其中包括世界最大巨型卧佛,全長170米,以摩崖石刻雕像為主,萬佛洞是東方佛都的核心景點,山洞依山開鑿,氣勢宏大,洞中佛像按古人傳統的技法,在整山原石上成就。 [20]  [23] 
  • 樂山金鷹山荘
樂山金鷹山荘位於樂夾路89號,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 [20] 
  • 樂山市天工開物文化旅遊景區
樂山市天工開物文化旅遊景區位於通棉路2122號,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景區是一座以佛教文化及水晶文化展示為主線的大型博物館。景區展館面積7200米,陳列4000多件展品,分為序廳、水晶種子館、水晶能量館、水晶文化館、水晶生活館、水晶品鑑館、水晶產業館。 [20]  [24] 

市中區地方特產

嘉州荔枝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市中區特產。果實中等大小、心形,果肩平;龜裂片明顯,峯突起;果皮薄、鮮紅色;果肉蠟白,肉質厚、脆嫩,有透明感;味濃甜,有微香,果汁中等;果核中等大小,長橢圓形。 [25] 

市中區著名人物

徐文華
彭汝實
陳小藝
安磐
程啓充
——

市中區榮譽稱號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獲獎時間
2020中國春季休閒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
2020年1月 [3] 
2020中國食品安全百佳縣市
——
2020年2月 [4] 
四川省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先進縣(市、區)黨委、政府
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6月9日 [5] 
四川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
——
2020年6月29日 [6] 
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市、區)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9月 [7] 
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交通運輸部、財政部
2020年9月29日 [8]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
2020年12月2日 [9] 
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縣(市、區)
四川省文明委
2020年12月28日 [10] 
四川省去冬今春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文體服務方面)先進單位
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5月 [11] 
第八批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縣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6月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