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巖寺鎮

鎖定
巖寺鎮,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地處徽州區南部,東與歙縣徽城鎮、雄村鄉交界,南與屯溪區屯光鎮、歙縣王村鎮為鄰,西與休寧縣萬安鎮接壤,北鄰西溪南鎮、潛口鎮 [3]  行政區域面積59.89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巖寺鎮户籍人口為25938人。 [5] 
唐大曆元年(766年)設巖寺鎮;1983年,撤銷巖寺公社,恢復巖寺鄉,與巖寺鎮合署辦公;1985年7月,撤銷巖寺鄉建制,併入巖寺鎮;1988年3月,成立市轄區徽州區成立後屬徽州區;1992年2月,撤銷羅田鄉建制,所轄村併入巖寺鎮;2004年8月,歙縣鄭村鎮上朱村劃歸巖寺鎮。 [3]  截至2020年6月,巖寺鎮轄5個社區、11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龍井三路148號。 [3] 
2020年,巖寺鎮財政收入2.9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4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3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9660萬美元,招商引資新籤項目到位資金3.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99元、年均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45元。 [6] 
中文名
巖寺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
地理位置
徽州區南部
面    積
59.89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龍井三路148號
電話區號
0559
郵政編碼
2459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火車站
黃山北站
車牌代碼
皖J
人    口
25938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巖寺鎮歷史沿革

唐大曆元年(766年)設巖寺鎮。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更名巖鎮(屬歙縣)。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屬永豐鄉清泰裏。
明嘉靖、隆慶年間(1522年—1572年),巖寺已是商業重鎮。
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年—1874年),由於遭受太平天國運動戰亂和血吸蟲病的肆虐,逐漸衰落。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撤鄉建鎮,複名巖寺鎮。
1949年後,新設巖寺鎮,隸屬歙縣巖寺區公所,區、鎮駐地均設巖寺。
1958年,撤銷巖寺公社。
1965年5月,鎮、社分開恢復巖寺鎮,為(歙縣)直屬鎮,由巖寺區代管。
1983年,撤銷巖寺公社,恢復巖寺鄉,與巖寺鎮合署辦公。
1985年7月,撤銷巖寺鄉建制,併入巖寺鎮。
1988年3月,成立市轄區徽州區成立後屬徽州區。
1992年2月,撤銷羅田鄉建制,所轄村併入巖寺鎮。
2004年8月,歙縣鄭村鎮上朱村劃歸巖寺鎮。 [3] 

巖寺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巖寺鎮轄5個社區、13個行政村:廣惠、上街、下街、永興、龍井、信行、富山、洪坑、石崗、仙和、臨河、瑤村、虹光、長源、上朱、羅田、翰山、坊塘;下設56個居民小組、184個村民小組。 [3] 
截至2020年6月,巖寺鎮轄5個社區、11個行政村:龍井社區、下街社區、廣惠社區、上街社區、永興社區、坊塘村、信行村、富山村、臨河村、瑤村村、羅田村、石崗村、翰山村、虹光村、洪坑村、上朱村, [4]  鎮人民政府駐龍井三路148號。 [3] 

巖寺鎮地理環境

巖寺鎮位置境域

巖寺鎮地處徽州區南部,東與歙縣徽城鎮、雄村鄉交界,南與屯溪區屯光鎮、歙縣王村鎮為鄰,西與休寧縣萬安鎮接壤,北鄰西溪南鎮、潛口鎮 [3]  行政區域面積59.89平方千米。 [5] 

巖寺鎮地形地貌

巖寺鎮地處巖寺盆地,地勢平坦,南緣地勢偏高,地形主要為丘陵,主要山脈有黃山餘脈黃羅尖,境內最高點位於石崗小練黃羅尖,海拔459米;最低點位於上朱村,海拔122米。 [3] 

巖寺鎮氣候

巖寺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温17.2℃,年最低氣温-11.7℃,年最高氣温39.0℃。無霜期年平均224天。年平均降水量1498毫米,主要降雨集中於早春和梅雨季節,伏秋多旱,年平均日照時數1955小時。 [3] 

巖寺鎮水文

巖寺鎮境內河道屬新安江水系。豐樂河自富山村西入境,由西而東,貫穿全境,流入歙縣鄭村鎮,境內河道長5千米。 [3] 

巖寺鎮自然災害

巖寺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山體滑坡等。水災多發生在每年梅雨季節。1992年7月19日,巖寺鎮臨河村遭雷電襲擊,在田間勞動的農民有6人被擊死、3人被擊傷。因災經濟損失3177萬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1987萬元。2003年5—7月,遭受持續乾旱,受災人口0.8萬人,直接經濟損失941萬元。 [3] 

巖寺鎮土地資源

2011年,巖寺鎮有耕地面積19500畝。 [3] 

巖寺鎮人口

2011年末,巖寺鎮總人口2718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968人,城鎮化率33%。另有流動人口2175人。總人口中,男性13142人,佔48.3%;女性14046人,佔51.7%;14歲以下3320人,佔12.2%;15—64歲21291人,佔78.3%;65歲以上2577人,佔9.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7149人,佔99.86%;其他少數民族39人,佔0.14%。2011年,人口出生率10.5‰,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5.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93人。 [3] 
2017年末,巖寺鎮常住人口為24545人。 [1] 
截至2019年末,巖寺鎮户籍人口為25938人。 [5] 
巖寺鎮

巖寺鎮經濟

巖寺鎮綜述

2011年,巖寺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7億元,比上年增長54.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400萬元,比上年增長41%。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425萬元,增值税5472萬元,企業所得税219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6153元,比上年增長41.2%。農民人均純收入8632元。 [3] 
2016年,巖寺鎮實現財政收入2.48億元,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6億元,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8.57億元,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億元,增長9.4%;外貿進出口總額5820萬美元,增幅高於全區平均水平;新籤項目到位資金1.5億元,增長33.9%;旅遊接待量146.2萬人次,增長11.2%;旅遊總收入10.02億元,增長1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34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45元,增長10%。 [2] 
2017年,巖寺鎮完成財政收入2.81億元,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6.69億元,增長17.7%;固定資產投資10.3億元,增長1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8億元,增長25.65%;外貿進出口總額9169萬美元,增長54.36%;新籤項目到位資金2.54億元,增長55.9%;旅遊接待量162.6萬人次,增長11.2%;旅遊總收入11.1億元,增長10.8%。
2019年,巖寺鎮有工業企業102個,其中規模以上3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5] 
2020年,巖寺鎮財政收入2.9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4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3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9660萬美元,招商引資新籤項目到位資金3.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99元、年均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45元。 [6] 

巖寺鎮農業

2011年,巖寺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2.2億元,比上年增長15.1%,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16.3%。 [3] 
巖寺鎮糧食作物以水稻、豆類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253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甘蔗等。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9420畝,產量14731噸,主要品種有豆角、茄子、西紅柿、黃瓜、蓮藕等;甘蔗種植面積225畝,產量1130噸。 [3] 
巖寺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3萬頭,年末存欄1.6萬頭;家禽飼養量40.9萬羽;畜牧業總產值240萬元,比上年增長15.1%。 [3] 

巖寺鎮工業

巖寺鎮形成以精細化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3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9%;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73.2%。2011年,規模以上企業29家,職工9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9.5億元,比上年增長72.7%。税收達到百萬元以上的企業14家,達到千萬元的3家。工業園區1個。 [3] 

巖寺鎮金融業

2011年末,巖寺鎮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7億元,比上年增長11%。 [3] 

巖寺鎮社會事業

巖寺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巖寺鎮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1426人,專任教師75人;小學9所,在校生3207人,專任教師16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20人,專任教師8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1650萬元。 [3] 

巖寺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巖寺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8個,文化專業户26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9人;各類圖書室19個,藏書10萬多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112人。2011年,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有線電視用户7950户,進户率90%。 [3] 
2011年末,巖寺鎮有體育場地9處,83%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3] 

巖寺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巖寺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4個;病牀38張。專業衞生人員58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45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1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3] 

巖寺鎮社會保障

2011年,巖寺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97户,人數538人,支出155.1萬元,月人均24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54户,人數750人,支出91.2萬元,月人均101元;醫療救助14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40人次,共支出4.2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8人,撫卹事業費支出51.8萬元.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8萬人,參保率達95.7%,60歲以上養老金99.5萬元全部發放到位。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240萬元。 [3] 

巖寺鎮交通運輸

巖寺鎮境內蕪屯公路、杭徽高速公路、205國道3條幹線交會,皖贛鐵路穿鎮而過,鎮東設有巖寺火車站。 [3] 
衞星圖、地形圖、電子地圖

巖寺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巖寺鎮因境內富饒村村南有一山岩,唐初在此建寺得名。 [3] 
  • 文物古蹟
孫公橋
“孫公橋”又稱下渡橋,此處原為自蔭山往下的第三個渡口,原用竹筏渡河。明弘治九年(1496年),里人孫仕銓投資建成石橋,橋長110米,寬15米,高5米,橋上建有橋廊40多間,左側為營業商店,右側置飛來椅,供行人休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青(青陽)—屯(屯溪)公路建成,改為公路橋。
佘公橋
“佘公橋”,在文峯塔下,又名新橋。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里人佘文義獨資建造,比文峯寶塔早建八年,文峯塔、佘公橋、長坦山、鳳山台被後人喻為筆、墨、紙、硯。該橋毀於1969年7月5日特大洪水。
菜花橋
“菜花橋”,建在巖寺通往翰山的穎溪河上。長6米,寬1.4米,中間一垛。橋面為四塊青石板,上有一磚刀形狀的深凹,據説埋有二隻元寶,被一放鴨人無事之中用鐵柄撬開取走。
得濟橋
“得濟橋”,俗稱“齋堂橋”,也叫“寡婦橋”,是南山到蔭山的通道。明正德年間,里人汪世昂妻胡氏所造。橋單孔,長10米,寬3.7米,拱高3.4米,紅紫石砌築。胡氏年輕守寡,孝順公婆,將平時積蓄拿出建橋積善,為里人稱頌。
通濟橋
通濟橋”在巖寺小學邊上,是前往上街的必經之橋,又稱“市心橋”。穎溪水從南山穿過上街村舍,經“通濟橋”流入豐樂河。這裏原先是一座木橋,明成化十年(1474年),周知府敦促里人建造石橋,由里人汪用木建成單孔石拱橋。清康熙時,汪氏後裔宏佐、宏用奉母程氏之命重修。
洪橋
“洪橋”坐落在巖寺后街,原名“洪福橋”,明成化五年(1469年)鄭榮彥所造,四垛三洞,上置五間廊屋,設佛龕。清雍正鄭為翰重修,民初方德重修。橋面改為石塊,上面蓋有薄磚和屋瓦,橋上有木柱24根,全部用紅漆漆成,橋東有小屋1間名“香積”。該橋為前往新四軍軍部舊址必經之路,小屋曾為新四軍機要室、電報房。
鮑南堨
“鮑南堨”坐落在孫公橋與文峯塔之間,是一條攔河蓄水壩。東晉咸和二年(327年)新安太守鮑宏創建,是中國歷史上興建最早的堨壩工程之一。壩長160丈,乾渠由巖寺潛虯山下入口,流至路口(今歙縣化肥廠)分南北兩支渠,灌溉3700畝。歷史上曾多次修葺。
巖寺塔
“巖寺塔”又名“文峯塔”、“水口塔”,建於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從奠基到竣工整整15年完成。在明崇禎和清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年間均有修葺。“巖寺塔”系參照紹興的“大禪寺塔”和南京的“報恩寺塔”式樣建成,塔高二十五仞(一仞為八尺),為七層八面神龕塔。乾嘉年間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人們有遊塔的習慣,以取“登高”之意。
鳳山台
“鳳山台”又稱“點將台”,在“文峯塔”南側,是襯托塔景的裝飾性建築。上題匾額“中天積翠”四個大字。台前圍砌院牆,朝南開一大圓門,門上有“鳳山靈境”匾額一塊,為潘緯所書。
雙烈廟
歷史上各類廟宇宮觀多達百餘處。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始建於南宋的“雙烈廟”,供奉唐朝御使中丞張巡、睢陽太守許遠二公神像。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率部堅守睢陽,為屏蔽江淮作出巨大貢獻,終因糧盡援絕而犧牲,其可歌可泣的事蹟為後人所敬仰,故設“雙烈廟”以祀之。民間傳説二公殉難的日子是正月初九,故巖鎮一帶舉辦“上九”廟會來紀念他們。“雙烈廟”位於上街上九坦,供奉唐御史中丞張巡、睢陽太守許遠二公之神象。“雙烈廟”前後兩進,飛檐翹角,建築富麗堂皇,大門之木柵石欄,雕刻精緻。該廟始建於南宋,明萬曆、清乾隆及民國年間均有修葺。
關帝廟
上街村頭建有“關帝廟”。據説該廟快竣工時,主持其事的鄉紳請狀元公金榜書寫匾額,正好大書法家鄧石如來到徽州,金榜就差人拿了16兩銀子作為潤筆之資,請鄧代寫“關帝廟”三個大字。不想派去的人回來稟報説:“鄧先生的潤筆是一兩銀子一筆,這‘關帝廟’三字須交48兩銀子才好寫。”金榜沉思了一會兒道:“你仍拿這16兩銀子去,請他寫‘方中日午’4個字。”鄧石如笑道:“金狀元真不愧為奇才,我不願寫3個容易的字,卻換來了4個難寫的字。”説罷,一揮而就將“方中日午”四個字交給差人,並把16兩銀子也一齊退了回來。兩人從此成為莫逆之交。
東嶽廟
“東嶽廟”,原名東嶽道院,是巖鎮歷史上最大最具規模的廟宇。廟前有大院,後有月台丹墀,中有甬道,建築寬敞雄偉。該廟為里人呂午感念國恩,於宋紹興二年興建,明景泰丙子毀於火災,成化丁亥重修,清乾隆年間重修,並在左邊擴建忠靖廟、夫人殿、五福祠。解放後曾改成糧站倉庫。現為徽州區第二中學。
廣惠祠
“廣惠祠”在通濟橋東,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坐南朝北。祠前有門亭,後有閣樓神龕。旁邊有一古塔,建於南宋紹興三年,造型似佛家圓寂浮屠。該地原有“五顯行祠”、“閔氏尊聖閣”,均於萬曆戊子年臘冬失火燒燬。
四大名園
娑羅園菜園、檀園、會心園”為古巖寺四大名園,園內迴廊曲徑,樓台亭閣,各有千秋。“娑羅園”前已述及。“菜園”有文漪軒,軒之四壁,一繪蒼松、一寫修竹、一畫山石、一圖滄海,為書畫家鄭千里所作。“檀園”有檀山文社,四方英賢以此為校藝之場。“會心園”有澡玄閣,藏書萬餘卷,經典名著無一不備,是遐邇聞名的藏書樓

巖寺鎮著名人物

  • 舒雅
舒雅,字子正。初與南唐吏部侍郎韓熙載結為忘年交。以狀元及第。入宋為將作監丞。先後參與編纂和校訂《文苑英華》、《史記》、《論語正義》、《七經疏義》等書。累遷職員外郎,知舒州。致仕後,就掌靈觀。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復入直照文館。善詩文,文與吳波齊名,詩為西昆體派,存《西昆酬唱集》中。卒年70餘。
  • 呂溱
舒雅,字叔濟。宋寶元年間(1038年—1040年)間進士,歷任蘄州舒州、楚州、杭州、徐州、開封知州,升龍圖閣直學士樞密直學士
  • 唐皋
唐皋,字守之。明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第一,授修撰,參與修撰《武宗實錄》,進而為侍講學士,未幾卒於官。所著有《心庵文集》、《史鑑會編》、《韻府增定》諸書。
  • 金榜
金榜(1735年—1801年),字蕊中、輔之,又字檠齋,號敬齋。少與戴震程瑤田同師江永。31歲時,清高宗召試詩賦,特賜舉人,授內閣中書。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廷試第一,授吏部稽勳司主事,改翰林院修撰。曾任山西鄉試副官、會試同考官。丁父憂歸裏,不再復出,著書自娛。曾學詩、古文於劉大櫆。著有《禮箋》10卷,《周易考佔》1卷。

巖寺鎮地方特產

  • 徽墨
徽墨品種繁多,主要有漆煙、油煙、松煙、全煙、淨煙、減膠、加香等。高級漆煙墨,是用桐油煙、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餘種材料製成。

巖寺鎮榮譽稱號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7] 
2023年9月24日,入選“2023中國中部地區鄉鎮綜合競爭力百強”,排名第95。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