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鎖定
2012年1月,為把山東大學建設成為世界儒學中心,使儒學率先成為世界一流學科,進而帶動相關學科快速發展,山東大學將原儒學高等研究院、儒學研究中心、文史哲研究院和《文史哲》編輯部整合成新的儒學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名稱保留,《文史哲》編輯部相對獨立。 [1]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科研實體,更是一個開放性的公共科研平台。作為公共科研平台,儒學院將次第對全校、全國、全世界開放,對所有古典學術研究者與儒客學者開放,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將儒學院打造成為海內外古典學術研究特別是儒學研究的權威機構之一。儒學院設有中國哲學研究所、中國史學研究所、中國文學研究所、經學小學研究所、古典文獻研究所、民俗研究所、許嘉璐辦公室、龐樸辦公室。現任院長許嘉璐,常務副院長徐向紅、樊麗明,執行副院長王學典,黨委書記巴金文,副院長顏炳罡杜澤遜黃玉順 [1] 
中文名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機構類別
研究院
地    點
山東大學
成立時間
2010年4月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基本概況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歷史沿革

標徽 標徽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成立於2010年4月,2012年1月原儒學高等研究院、儒學研究中心、文史哲研究院和《文史哲》編輯部進行整合,組建新的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新的儒學高等研究院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科研實體,更是一個開放性的公共科研平台。
原文史哲研究院成立於2002年,是由原文史哲研究所(1983年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1983年成立)、民俗研究所(1985年成立)合併而成。原儒學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原儒學高等研究院成立於2010年。《文史哲》則創刊於1951年。作為儒學院的源頭和組成部分,上述機構有着共同的人文學術傳承和深厚的學術根基。曾在本院前身機構擔任行政及科研職務的知名學者有華崗、吳富恆、楊向奎、蕭滌非、王仲犖、關德棟、蔣維崧、王紹曾、葛懋春、丁冠之、董治安等。仍在從事科研工作的知名學者有龐樸、吉常宏、徐經澤、龔克昌、張忠綱、孟祥才、劉曉東、馮浩菲等。 [1]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學科設置

研究院跨中文歷史哲學社會學4個一級學科和10個二級學科,現設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民間文學2個獨立博士點,與其他院部共建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專門史、中國近現代史、外國哲學、中國哲學、科學技術哲學8個博士點,共建哲學、文學、史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有外國哲學、中國哲學、科學技術哲學、民俗學、中國民間文學、文藝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專門史、中國近現代史12個碩士點。
中國古典文獻學先後被批准為山東省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民俗學研究所被批准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併成為文化部中國節日文化研究基地。院圖書資料室現有藏書10萬餘冊。線裝古籍1萬餘冊,多為明清刻本。其中明成化十年內府刻《改並五音類聚四聲篇》為明“文淵閣”故物,《大正新修大藏經》有戴季陶手批,皆屬珍貴典籍。 [1]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師資力量

研究院擁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60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3人,講師8人,管理人員7人,圖書資料人員4人。另有美國籍教師1人,日本籍教師1人。現有博士生導師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教師總人數的80%以上。王學典教授、鄭傑文教授被聘為山東省文史研究館員,馬來平教授被聘為山東省政府參事。杜澤遜教授、張士閃教授入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已培養博士研究生200餘名,碩士研究生400餘名,有1名博士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有1名博士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230餘人,在研博士後40餘人。 [1]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研究成果

研究院是一個從事以傳統國學為特色、以儒學研究為重點的學術研究和培養高水平研究生的綜合性人文科研機構,在以古文、古史、古哲為標誌的中國傳統學術領域精心耕耘,取得一批具有時代高度的標誌性成果,已成為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和山東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的主體力量。
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民俗學、漢語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科技哲學等學科以深厚的功力和創新精神飲譽學界,先後承擔國家、教育部及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50餘項,取得了顯著的學術科研成就,形成了獨特的研究特色,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其中,史學理論、文獻學民俗學、先秦兩漢文學、近代漢語、杜甫研究、詮釋學與中國詮釋學研究居海內外領先地位。 [1]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學術交流

研究院非常重視對外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工作成效突出,先後與法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等國家和地區的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建立了實質性、長效性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係,赴境外進行學術交流的本院教師90餘人次,赴境外進行學術交流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40餘人次,已主辦國際學術研討會20餘次,院聘請10餘名國內外知名學者為研究院名譽教授、講座教授、流動崗位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博士生導師。 [1]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發展目標

原儒學高等研究院為山東省人民政府與山東大學合作共建,旨在適應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時代需要,發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承擔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融合的歷史使命,發揮山東大學地處齊魯之邦、孔子故鄉、儒學發源地的區域優勢,推動儒學的研究、普及與傳播。
新的儒學高等研究院繼往開來,以開放辦院、平視儒釋道、引領古典學術潮流為今後的戰略選擇,提出了漢宋並重、文獻與思想並重、經學史與哲學史並重、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並重、考據與義理並重、史與論並重、沉潛與高明並重、埋頭做大學問與形成大影響並重、歷史與現實並重、基礎研究與開發應用並重、尊重個人興趣與鼓勵團隊合作並重、國學與西學並重等12個並重的“兩條腿走路”平衡發展的科研思路,從學術項目、學術活動、學術出版等三個方面推動以儒學為重點的中國傳統學術研究的綜合、全面、深入開展,繼續堅持高起點、高水平的學術標準,在尊重學術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通過紮實努力,力爭將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建設成為傳承與創新中華文化的國家中心、復興人類文明的東方中心、儒學走向世界的世界中心。 [1]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本院宗旨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山東大學合作共建。旨在適應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時代需要,發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承擔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融合的歷史使命,發揮山東大學地處齊魯之邦、孔子故鄉、儒學發源地的區域優勢,實現“山大特色、中國一流、世界水平”的辦學目標。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主要任務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成立後,將力爭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儒學乃至中國古代文化的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文獻整理、信息交流、社會服務的學術重鎮。作為山東大學的“學術特區”,儒學高等研究院下設儒學原理與方法研究所、儒學歷史與文獻研究所、儒學應用與傳播研究所和《儒林》叢刊編輯部,將以研究課題為中心,整合校內外人文學科資源,形成創新團隊,對儒學展開深層次、前瞻性及應用性研究。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對外合作

除專職研究人員之外,儒學高等研究院將延聘國內外學者作為兼職研究人員以承擔研究課題或進行研究生培養工作。儒學高等研究院還將積極拓展與國內外其他社會團體建立各種形式的合作關係,以共同推動儒學的研究、普及與傳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