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尋找疾病的根源

鎖定
《尋找疾病的根源 [1]  》是2008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長松。
書    名
尋找疾病的根源
作    者
王長松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
定    價
30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229002985
叢書名
不生病的智慧系列

尋找疾病的根源內容簡介

在書中,王教授為我們無私獻上:
1.6種簡單、高效的自我判斷疾病方法,實現快速自診,為全家節省一大筆醫檢費用。
2.18味隨身攜帶的仙藥,讓您可以在自己身體上對症治療,盡享手到病除之喜。
3.20種致病的根源與防範對策,使您從此擁有不生病的智慧。
4.36個精挑細選的藥方,幫我們根除眾多頑疾。
5.50種食療奇方,保佑您和家人平安健康。
6.從內到外的養生方案,成就您長命百歲的夢想。
這是一本幫助我們輕鬆找到疾病根源,從根子上祛除中國人體內疑難雜症的奇書。它來自於中醫學博士、全國重點大學研究生導師東南大學教授王長松先生的實踐總結,其奇效經過無數患者朋友的臨牀驗證,能讓我們重燃健康的聖火,迎來生命的春天。
每個人都會生病,但疾病究竟是怎麼得來的?為什麼有些人能夠迅速康復,有些人卻久治不愈?為什麼有些人當時好了,沒過幾年就再度復發,一命嗚呼?除去本身的體質、治療方案的合適與否外,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找到疾病的根源所在。
“攏人攏心,治病治根”。只要找到了疾病的根源,就把病毒從我們的身體徹底驅逐出去,擁有健康一生的通行證。
那種貌似體格壯實的人則不然,他們或健康透支過度,身體無力抵抗疾病,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疾病這一強敵長驅直入;他們或經絡阻塞,反應遲鈍,難以傳遞出生病的信號,致使疾病的大軍壓境,也渾然未覺,自然難免令健康的城池失守。
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我們的生活方式所致,有時,只需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能從根本上祛除疾病纏身的痛苦。
看到荷葉摸到藕,順着秧子摸到根。當疾病纏身時,您千萬不要忽視身體發出的信號,它們可以揭示你的病根所在。
特別提醒大家,不要一感冒發燒就去掛水。濫用抗菌素會導致體質下降,這也是造成許多疾病容易反覆的根源。
人的免疫機能、抗病能力是需要鍛鍊的。每一次小毛小病,每一次急病重病,都可能是激發人體免疫系統,訓練抗病能力的一次機會。曾經百病纏身的人,幾經磨鍊,就擁有了對付各種病邪、調節身體平衡的多兵種部隊,因而能夠抵禦大病,帶病延年,長命百歲。
通常情況下,我們體內的燃料可以充分燃燒,為各種生理活動提供能量。而在精神緊張、抑鬱焦慮時,連續熬夜、陽氣不足時,不完全燃燒的燃料就會“冒出黑煙”,循經上炎而成潰瘍。所謂的咽喉發炎、口腔炎症潰瘍等,都是體內燃料不完全燃燒造成的。
善於養生的人,總是能夠管住自己的嘴巴,具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把身體經營得紅紅火火。
從養生的角度講,樂觀豁達、心身愉悦,是抗衰老、保健康、青春永駐的法寶;保持內心純潔,勤懇做事,踏實做人,不做虧心事,不撈意外財,這樣,生活就會充實,心裏也會踏實,身體也更健康。
多一點專一,少一點浮躁;多一點堅忍,少一點脆弱;多一點感恩,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寬容,少一點挑剔;多一點理解,少一點爭執——這不僅是一種養生的智慧,更是一種處世的哲學。
心中有愛,腳下就有路。愛是藥師佛,愛能創造奇蹟。

尋找疾病的根源作者簡介

王長松,中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執教於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素有“學府聖地”美譽的東南大學。 他和紅遍大江南北的天王巨星黎明是同年,與新中國中醫藥界第一批中科院院士承淡安、葉橘泉是校友。
自矢志中醫以來,即飽讀中醫古籍,遍尋中華名醫,先後師從傷寒名家、衞生部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杜雨茂教授攻讀碩士,追隨飲譽海內外的中醫學家、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藥領域)傳承人周仲瑛教授研究中醫內科急難症,皆得其傾囊相授。20年來,王教授博採眾長,精研中醫診治與養生大道,盡得中醫精髓與養生之妙,在中醫內科急症學、中藥藥理學、中醫飲食營養學等方面造詣頗深。
大醫精誠,他想患者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以學者的淵博,醫者的仁心,名醫的妙術,運用祖國傳統醫學辨治各種疑難病症,讓無數患者朋友重享身輕體健、其樂融融的人間之樂,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尋找疾病的根源編輯推薦

本書精彩看點:
1.王長松是享受國家級津貼待遇的名老中醫杜雨茂、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藥領域)傳承人周仲瑛的高足,盡得二老真傳,現為東南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
2.第一部從疾病根源治病和養生的健康鉅著,幫中國人從根子解除疾病痛苦。
3.從根子上尋找生病的原因,讓我們學會生病的智慧,掌握不生病的大真諦。
4.特別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病症以及各類疑難雜症提出解決辦法。
5.詳解食療、經絡這兩大奇效良方,讓你的一家老小從此永不生病。
6.特別贈送國家標準經絡穴位掛圖,價值18元,物超所值。
從根子上祛除困擾炎黃子孫幾千年的疑難雜症。
養生要養根,治病要治本。只要找到疾病的根源,就能對症下藥,輕鬆把疾病送上歸途。
這裏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是中醫的不傳之秘,讓我們的身體風調雨順,擁有不生病的無上智慧,親手掌握您和家人一生的幸福。
一代奇醫、中醫博士、國家重點大學教授的養生救命秘籍。
幫助您擁有百病不生之身,保佑您和親友福祿壽康齊全。
只要嚴格按照書中所説的去做,至少可以多活30年。
治病治本,養生養根。
找到疾病根源,就獲得了生機。
這裏面的每一種方法,都有助您開啓長命百歲的神秘之門。

尋找疾病的根源目錄

序 養生要養根,治病要治本/1
第一章 疾病讓我們的身心一天比一天強壯/1
有時候,生病是保護人體的一種方法,提醒我們及時休養,迅速避免危險;有時候,生病是身體和我們交流感情的一種方式,讓我們傾聽內心的聲音,知道身體所需;更多的時候,生病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讓我們從繁忙的工作、學習中抽出時間,思考生命的意義,體會生命的真諦,學會關愛家人……疾病讓我們的身心一天比一天強壯,不生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1.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我們每個人都會生病/2
2.抽不出時間休息的人,一定會抽出時間生病/3
3.不生病,往往是身體連生病的能力都沒有了/5
4.兒童出疹子,是福還是禍——從兒童出疹子看生病的目的/6
5.生病是身體和我們交流感情的一種方式/8
6.會病的人長命百歲/11
■求醫解惑錄/13
第二章 為什麼現代人病得五花八門/19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體也是一樣,沒有無緣無故的疾病。只有找到疾病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結果往往於事無補。
1.攏人要攏心,治病要治根/20
“梅開二度”往往會讓人一命嗚呼/21
杜絕舊病復發其實很簡單/23
2.找準病根才能對症下藥/25
3.只有找到疾病的根源,才不致“濫殺無辜”/28
4.為什麼現代人病得五花八門/31
過勞死——現代精英的悲哀敲響的警鐘/33
有一種摧殘叫起居無常/35
酗酒嗜煙,殺人不見血的刀/36
飲食不節,是多種疾病的根源/38
都是不講衞生惹的禍/40
誰是“三高”的罪魁禍首/42
吃得越好,身體越糟/44
肥胖,不僅僅是苦惱/45
減肥背後——不得不説的秘密/47
穿着中隱藏的禍端/49
生命在於運動——真理背後的謊言/50
縱情歡愉的代價/53
環境污染,無法承受的健康之痛/55
慢性中毒,您知不知道/58
輻射,離我們有多遠/60
輸血中的罪與罰/62
哪些救命仙丹不可靠/64
抑鬱——林黛玉死因之謎/68
氣死周瑜,並非是杜撰/70
這些病,可能會遺傳/72
■求醫解惑錄/77
第三章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救命觀音/83
命運要由自己掌握,健康更要靠自己,與其把健康的希望完全寄託在醫生身上,不如依靠自身的努力。一旦我們懂得了如何正確使用身體,每個人都將是自己的救命觀音。
1.病急切莫亂投醫/84
2.當心您成了不良醫生的新藥試驗品/85
3.別讓特效藥殺了您/87
4.為什麼有些病久治不愈/89
5.任何醫療,都不能以攫取病人的財富為目的/91
6.要堅信人體有不可思議的自愈能力/93
7.我們每個人都有隨身攜帶的仙藥/95
8.這樣吃,可以迅速補足氣血/102
9.遍地都是治病良方/106
■求醫解惑錄/107
第四章 輕鬆把疾病送上歸途/109
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你才是自己的健康教父。與其冒着被科學地治死的危險,將自己完完全全交給醫生,不如自己徹底掌握治病的法門,親自將疾病送上歸途。
1.隨心所欲治感冒/110
2.讓咳嗽客客氣氣走開/113
3.9種超級食譜,讓肺結核無處藏身/114
4.保佑口腔的速效大法/118
5.慢性咽炎可以自己治好/120
6.給扁桃體裝上滅火器/122
7.過敏性鼻炎只是小毛病/127
8.耳朵,您不會再受罪了/130
9.讓高血壓走“下坡路” /133
10.失眠也能隨手治癒/136
11.比掛水效果還好的治中暑妙招/140
12.來自民間的根治貧血的秘方/142
13.制服痛風,就這幾招/145
14.脂肪肝絕不是疑難雜症/147
15.中西醫結合,胃不再受傷/149
16.益腎固本,才是治癒慢性膀胱炎的大道/150
17.男人的難題不再難/153
18.治療便秘“六字訣”/156
19.乳房脹痛消於無形/159
20.痛經的煩惱隨風而散/162
21.解決閉經問題,就這麼簡單/165
22.白帶過多?這麼辦/168
23.從此不怕小兒發燒/171
24.小兒腹瀉的無敵剋星/173
25.乾燥綜合徵,根治有玄機/175
26.腳,不再生“氣”/177
27.巧勝亞健康/179
■求醫解惑錄/181
第五章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185
很多朋友生病了才想起愛惜身體,這就像到了戰場上才製造武器,口渴了才去挖井。真正珍惜生命的人,不是等病了才重視健康,而是善於讀懂身體的語言,未病先防——會投資的人,總是先投資自己的身體。這,就是不生病的智慧。
1.平時常燒香,難時佛助我/186
2.真正會投資的人,總是先投資健康/187
3.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必須聽懂身體的語言/189
4.好習慣,至少讓您多活30年/195
5.管好自己的嘴,就能把身體經營得紅紅火火/199
6.風水中隱藏的健康玄機/205
7.沒做虧心事,不怕病敲門/207
8.恬淡虛無,構築長壽的防火牆/208
9.愛,是藥師佛/210
後記 願天下人都成彭祖/212
附錄 本書常用穴位指南/21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