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尉遲青

鎖定
于闐人尉遲青是唐代著名篳篥演奏家。唐代宗時尉遲青居住在長安之長樂坊,唐德宗時他官至將軍。尉遲青來自西域,他吹奏西域樂器篳篥的水平自然很高,時人稱他冠絕古今。于闐人尉遲璋是尉遲青的晚輩,通音律,善吹笙。篳篥在唐代很盛行,著名的篳篥演奏家有安萬善、尉遲青、董庭蘭李龜年、敬納、張野狐、王麻奴、薛陽陶等,其中有不少是從絲綢之路東來的少數民族藝術家。
所處時代
唐代
出生地
西域于闐(今新疆和田市)
本    名
尉遲青

尉遲青人物簡介

尉遲青 尉遲青
隋唐時代,王朝宮廷對樂舞的重視程度和西域樂舞對中原的衝擊程度都達到了最高峯。在源源來到中原的西域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舞蹈家中,有不少是于闐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于闐音樂家尉遲青和尉遲璋。
當時還有一位篳篥高手,就是名冠幽州的王麻奴。此人架子很大,一般人請他吹奏篳篥是請不動的。一次,幽州一官員奉調入京,朋友為他送行,派人請王麻奴去演奏,被他拒絕了。使者戲言説,你和長安尉遲青的篳篥演奏相比,還差得遠呢。王麻奴聽了不服,就特意到長安尉遲青住處附近租了間客房住下來,從早到晚吹奏篳篥,顯示技藝。
如此一連幾日,尉遲青路過其門,如同沒有聽見。王麻奴無奈,只好買通尉遲青的守門人人而求見。敍禮完畢,尉遲青請奏一曲,王麻奴以高般涉調吹奏了一曲西域樂曲,曲畢累得汗流浹背。接着,尉遲青拿起篳篥吹奏了同一曲調,輕鬆裕如,音韻殊異。王麻奴心悦誠服,拜而求教。由於尉遲青和王麻奴這些名家的弘揚,使西域樂器篳篥在長安乃至中原大地廣為流行。
篳篥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是因為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樂器。它源自西域,經漢地改制成一種新的管樂器,以竹為管,以蘆為首,上有9孔,發音悲烈,因此得漢名為“篳篥”。
《通典》説這種樂器“本名悲篥,出於胡中,吹之,以驚中國馬。”可知這是一種音調很高、聲音很響亮的吹奏樂器,為西域人牧馬時所用。最早用骨制,傳人中原後改為竹製,聲音更為響亮和婉轉。正如唐朝著名詩人李頎聽安萬善吹篳篥歌》所説:“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他在詩中還説,一般人不會欣賞,只是聽聽。不遇知音,任樂曲徒在風中盪漾。只有仔細體味,才能發現音調旋律十分神奇。再加上有尉遲青、安萬善、王麻奴這樣的演奏高手,才使篳篥聲名遠播。

尉遲青尉遲璋

于闐人尉遲璋是尉遲青的晚輩,通音律,善吹笙。
他於唐文宗太和年間,活躍於長安樂壇,曾任仙韶院樂官。他不僅善吹笙,其技藝在當時首屈一指,而且琴、瑟、鼓、簫樣樣精通,還會作曲,曾整理改編過《霓裳羽衣曲》。特別引入注目的是,尉遲璋的歌唱得也很好,“能囀歌喉為新聲”,有“一聲飛出九重深”之美譽。其“音辭曲轉,聽者忘倦”,引得京城樂人紛紛效法,並尊稱尉遲璋為“拍彈”。
尉遲璋 尉遲璋
當時,尉遲璋已成為中國音樂史上拍彈不擋的全能音樂家。唐文宗李昂十分喜愛音樂,善吹管樂,親自召見了尉遲璋,並命朝廷三品以上官員都穿上朝服來聽尉遲璋吹奏和唱歌。他先用笙吹奏了自己創作的《瀛州曲》,音調高亢,清亮遼遠。接着演唱了傳統的《霓裳羽衣曲》,音域寬闊,意韻深長,令當朝文武大臣眼界大開,耳目一新。
開成二年(837),唐文宗尉遲璋授予六品王府率的官職,後來又提升為五品光州長史。在唐文宗授給尉遲璋顯赫官職的時候,先後受到右拾遺(諫官)和丞相的反對,認為給一個西域于闐來的異族,又是個上不了品級的樂工舞人,怎麼能授予這麼高的官職呢?唐文宗則力排眾議,指出雖是于闐來的異族人,卻能把漢族樂器笙演奏得那麼出神入化、優美動聽,中原都無人與他相比,可見尉遲璋的聰明才智卓爾不凡,這樣的人才,怎麼能因他是異族而不予以重用呢?

尉遲青篳篥

尉遲青樂器簡介

尉遲青 尉遲青
又稱悲篥、笳管、頭管、管子。古代管樂器之一,多用於軍中。是由古代龜茲(今新疆庫車縣)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簧管樂器,樂器名稱就是從古龜茲語的譯音而來的。自唐至清,一直是宮廷燕樂中的重要樂器。據文獻所載,隋唐時期九、十部樂的高麗樂中,已用到小篳篥和桃皮篳篥,大篳篥也在唐十部樂中開始應用。在中國流行了兩千多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現在廣泛流傳於中國的新疆和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朝鮮族聚居地區。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八孔的,一種是九孔的,它是由古代龜茲的篳篥演變而成的。

尉遲青歷史沿革

篳篥最初是龜茲牧人的樂器,它同胡笳、角、笛一樣,經歷了由羊骨、羊角、牛角、鳥 骨製作改用竹子製作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不過比起笳和笛來,篳篥的構造是比較複雜的,是在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篳篥比起角和笳來,有相同之點,如都是豎吹,都經過用羊 骨、羊角等製作階段。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篳篥是有簧的,並且吸收了的指孔,只是 外形上看,篳篥與笳比較近似,所以人們把篳篥又叫作笳管。篳篥分有大篳篥、小篳篥等種類,聲音低沉悲咽,故有悲笳和悲篥之稱。起初篳篥是用羊角和羊骨製成,而後改由竹製、蘆制、木製、楊樹皮製、桃樹皮製、柳樹皮製 、象牙制、鐵製、銀製等等,而以竹製最為普遍,製作較易。
篳篥在漢魏時代由西域龜茲傳入內地,至唐代已盛行中原。成為唐代宮廷十部樂中的主要樂器。隋唐宴享的 胡樂中,以龜茲樂為主,此外天竺樂、疏勒樂、安國樂、高昌樂中都有篳篥。據記載有六鍾,根據不同的樂部來源分為:
西涼樂:大篳篥,小篳篥
龜茲樂:篳篥
疏勒樂:篳篥
安國樂:篳篥,雙篳篥
高麗樂:小篳篥,桃皮篳篥
在唐代,著名的篳篥曲有《勒部羝曲》、《離別難》、《雨霖鈴》、《道調子》等。其中《雨霖鈴》曲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的叛軍攻陷了長安,唐玄宗李隆基帶着宰相楊國忠和寵妃楊玉環,往西南奪路而逃。
剛出長安一百多里,飢餓疲睏的禁軍譁變,殺了奸臣楊國忠,並逼玄宗賜楊玉環自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馬嵬事變”。殺楊貴妃後,禁軍隊伍繼續南行。由秦蜀棧道進入斜谷,又遇細雨綿綿不斷,路途艱難,在棧道最險處,有鐵索供人攀扶 ,索上掛有鈴鐺,人走時手扶索鏈,鈴聲前後相應,以便相互照顧。玄宗在淅瀝的夜雨中,聽到斷斷續續的鈴聲,倍覺愁腸欲斷。此情此景,勾起了對楊貴妃的思念,為悼念楊玉 環,他揮淚寫了一首樂曲《雨霖鈴》,寄託自己的思念和抒發旅途愁苦之情。
當時有梨園樂工張野狐(又名張徽)在玄宗身邊,他是天寶時著名篳篥演奏家。玄宗將《雨霖鈴》讓他試奏,樂聲一起,深沉悲咽,聽到動情處,玄宗揮淚如雨。後來回到長安,玄宗還經常叫張野狐為他演奏此曲。
《雨霖鈐》曲調纏綿悱惻,到了宋元時,又受到失意文人喜愛,爭相填詞傳唱,於是成為詞牌“雨霖鈴”的起源。北宋慢詞柳永填的《雨霖鈴》“寒蟬悽切”,更使該樂曲流傳開來,成為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篳篥古曲。

尉遲青樂器特點

管口插一葦制的哨子而發音。管也分大、中、小三種,以及雙管和加鍵管。大的管約33釐米長,中的24.5釐米長,小的18釐米長。大管比小管低四度,音色高亢,在北方管樂中 常常用於領奏。近年來管的製造及演奏技術都有了較大的發展。經過改革的管,音域擴展為兩個八度又六個音,而加鍵管還能演奏十二半音,在合奏和獨奏中發揮了更大的效能。 目前在樂隊中常使用的有中音管、低音管和加鍵管。所謂雙管也就是兩支管並排紮結在一起演奏,口含兩個簧哨,雙手同時按兩管的音孔,而發出雙音,用於民族樂隊合奏與獨奏 。管子的音色響亮、清脆、個性強,音量大,模仿和表現力很強。這種樂器用途廣,多用於地方戲曲、民間管樂合奏、寺院音樂等。

尉遲青唐代名家

尉遲青 尉遲青
唐代開元年間,有位從西域安國來的少數民族樂師叫安萬善,他特別喜歡吹篳篥,在長安很有影響。一個除夕之夜,著名詩人李頎等五、六人圍聚在一起飲酒,安萬善吹篳篥助興。龜茲古樂器婉轉悠揚的樂聲使眾人痴迷。李頎詩興大發,當即揮毫寫下—首《聽安萬善吹篳篥歌》,詩中寫道:
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傳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晨飆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雲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李頎誇讚安萬善吹奏篳篥極盡能事,一會象龍吟虎嘯,令人不寒而慄;—會兒如黃雲失色,白日無光,十分悲壯;後來樂音再變,使人又感到春意盎然,如百花盛開。
少年童奏篥揚名
中唐時期,有位善吹篳篥的小童,名叫薛陽陶,很受白居易賞識。有一次長安舉行宴會招待教坊的樂工和在京的藝術家。數百名賓客衣冠楚楚、歡歌笑語。這中間唯有一 位穿着很破舊的少年也在座,人們都嗤笑他,看不起他。
但等他吹奏篳篥時,人們大吃一驚,頓時喝彩叫絕、掌聲四起,讚歎12歲的童子技藝如此精湛。白居易特地寫了首長詩《小童薛陽陶吹篳篥歌》,讚賞這位樂童的技藝。詩中寫道:
指點之下師授聲,含嚼之間天與氣。
潤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發聲。
山頭江底何悄悄, 猿聲不喘魚龍聽。
翕然聲作疑管裂,詘然聲尺疑刀截。
有時婉軟無筋骨,有時頓挫生稜節。
急聲圓轉促不斷,轢轢轔轔似珠貫。
緩聲展引長有條,有條直直如筆描。
下聲乍墜石沉重,高聲忽舉雲飄蕭。
白居易把薛童吹奏時的情景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了。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李德裕、羅隱等也都寫有讚美薛陽陶的詩篇。
尉遲青善吹篳篥
西域于闐人(今新疆和田市)尉遲青以善吹篳篥而著名。據《樂府雜錄》中説:“德宗朝有尉遲青官至將軍。大曆中,幽州有王麻奴者,善此技,河北推為第一手;持其技踞 傲自負……。”後經尋訪尉遲青與之比試,自愧不如。麻奴泣涕愧謝,曰:“邊鄙之人,偶學此藝,實謂無敵;今日幸聞天樂,方悟前非。”表示了對尉遲青的演奏技巧非常敬佩,以後他倆竟成了至交。
這件事被認為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段佳話。它説明篳篥在社會上受到普遍喜愛,無論是中原漢族藝人,還是西域來的少數民族藝人,他們經常演出交流,互相學習,自達官貴人以至庶民百姓擅長演奏篳篥的人不少,深受當時社會的歡迎。這種樂器遍於朝野上下,風行全國,甚至連皇帝都成了吹篳篥的名手。《盧氏傳説》雲:“唐文宗善吹小管(即篳篥)。”

尉遲青名家名曲

篳篥在唐代很盛行,著名的篳篥演奏家有安萬善、尉遲青、董庭蘭李龜年、敬納、張野狐、王麻奴、薛陽陶等,其中有不少是從絲綢之路東來的少數民族藝術家。
唐代著名的篳篥曲有《勒部羝曲》、《離別難》、《雨霖鈴》、《道調子》等。

尉遲青文獻記載

記載篳篥主要的文獻(書籍)有:
唐代安節著《樂府雜錄》中説:“篳篥者,本龜茲國樂也。亦名悲篥,有類於茄。”
唐代杜佑撰《通典》中説: “篳篥,本名悲篥,出於 胡中,其聲悲。”
陳暘撰《樂書》中説:“篳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龜茲之樂也。以竹為管,以葦為首,狀類胡笳九竅。……至今鼓吹教坊用之。以為頭管。”
《北史·高麗傳》:“樂有五絃、琴、箏、篳篥、橫吹、簫、鼓之屬,吹蘆以和曲。”
宋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篳篥本名悲篥,出於邊地,其聲悲亦然, 邊人吹之,以驚中國馬雲。”
郁達夫的《釣台的春晝》:“好夢雖被打破,但因這同吹篳篥似的商音哀咽,卻很含着些荒涼的古意。”

尉遲青主要影響

篳篥得以在千餘年間普及,其重要的原因是篳篥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功能。篳篥通過氣息支撐,可以表現出圓潤不斷,委婉起伏的持續音。它的音色深沉、渾厚、悽愴,對人們思想感情具有強烈的激發力,特別是表現悲憤、激昂情緒時有獨到功能,古人往往借它抒發傷時感事的情懷。
新疆維吾爾族民間流行的巴拉曼,至今仍然保持古龜茲篳篥形制,用葦子製作,與木製管相比,音色略帶沙啞,更具有新疆地方特色。巴拉曼是古代篳篥的遺制。巴拉曼在維吾爾語裏稱“皮皮”,即簧片之意,巴拉曼可以用於維吾爾一切歌舞活動中。
在維吾爾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裏,它常常擔負“瓊拉克曼”(即大麴)部分的散序演奏。近年來出現了一批反映新生活的巴拉曼獨奏曲,如《美麗的祖國》、《繁榮的和田》等,深受歡迎。管子、巴拉曼這兩隻古代篳篥的後裔,必將重新煥發青春的光彩,出現於中國音樂寶庫中間。
20世紀末,中央民族樂團兩赴奧地利維也納舉辦中國新春音樂會。在盛大的會場上,中央民族樂團的音樂家就用篳篥為西方人吹奏了天籟之曲,獲得滿場潮水般的掌聲。
龜茲古樂器篳篥從中國傳入到朝鮮和日本,在日本奈良正倉院中,還保存着一支中國唐代篳篥,成為日本國家藏寶之一。
日本的蓽篥據説是唐代傳入的,一般為九孔,六孔為風管,謂之小蓽篥。音律上一般為四度音程。通常認為蓽篥是豎吹的,但在日本的古文獻裏還記載着一種橫吹的蓽篥,是否屬實不得考究。
在韓國仍然有蓽篥存在,並運用於韓國最受歡迎的器樂演奏之一的巫樂之中,稱為蓽篥巫樂。在韓國,蓽篥是八孔,有三種不同形態,用來演奏唐樂的稱為唐蓽篥,演奏鄉樂的稱為鄉蓽篥,而演奏小音階鄉樂的叫小蓽篥。在巫樂中演出的鄉蓽篥又叫巫樂管,需要特殊的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