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寄是正字

鎖定
《寄是正字》是盛唐時期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大概意思是規勸好友,不如歸隱,清靜無為,若要出仕,思慮周全,擇得明主。
作品名稱
寄是正字
作品別名
寄趙正字
作    者
王昌齡
創作年代
唐朝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寄是正字古詩原文

正字芸香閣,幽人竹素園
經過宛如昨,歸卧寂無喧。
高鳥能擇木,羝羊漫觸藩
物情今已見,從此願忘言。
又作:
正字芸香閣,經過宛如昨。
幽人竹桑園,歸卧寂無喧。
高鳥能擇木,羝羊漫觸藩
物情今已見,從此欲無言。 [1] 

寄是正字註釋譯文

正字兄的芸香閣,一切事物還跟昨天一樣。幽靜的竹林桑園,都歸於寂寞沒有喧囂。良禽會擇木而棲,羝羊會試探藩籬的松牢。一切的情致今天見了,從今以後已是無言了。

寄是正字創作背景

作者到故人家,故人卻早已不在,似乎是因為去了更好的去處,作者對於故人的做法似乎不以為然,更懷念以前的把酒竹桑的時光。

寄是正字作品鑑賞

經歷風塵,飽經滄桑的王昌齡,見到知己趙正字未能為世所用,於是寫詩勸告他。趙氏倦遊歸來,大可隱居高卧,享受着清幽的書閣竹園,過着寂靜無憂的生活。如果他的用世之心仍然強烈,詩人還是要勸誡他擇木而棲,賢臣選明主而事。一片深情,溢於言表。該詩曾被某些作品斷章取義當做是描寫男女之情。

寄是正字作者簡介

王昌齡(西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餘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王昌齡的籍貫,有太原京兆兩説。《舊唐書》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説:“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閒居》之作。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遊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於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説他們為京城人。《河嶽英靈集》為唐人殷番所編著的唐人詩集,﹝殷番當作殷璠﹞載王昌齡為太原人,《唐才子傳》也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

寄是正字作者經歷

他家境比較貧寒,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官汜水尉校書郎),後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宏詞科,超絕羣倫,於是改任汜水縣尉,再遷為江寧丞。
開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齡北歸,遊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
王昌齡
孟浩然患疽病,快痊癒了,兩人見面後非常高興,孟浩然由於吃了些許海鮮而癰疽復發,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還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與孟浩然、李白這樣當時第一流的詩人相見,對王昌齡來説,自是一大樂事,可惜與孟浩然一見,竟成永訣,與李白相見,又都在貶途。當時李白正流放夜郎。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別。途經洛陽時,又與綦毋潛李頎等詩人郊遊,也都有詩。
王昌齡作為一代詩傑,流傳下來的資料卻很少。除了上文所説貶嶺南外,還曾遭過貶,具體時間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認為在天寶六載秋。《詹才子傳》説他“晚途不謹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遐荒”。《河嶽英靈集》説他“再歷遐荒”,《舊唐書》本傳也説他“不護細行,屢見貶斥”,被貶為龍標尉。
更為可悲可嘆的是,王昌齡後來連龍標尉這樣一小小的職務也沒能保住,離任而去,迂迴至亳州,竟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唐才子傳》載:王昌齡“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後張鎬按軍河南,曉衍期,將戮之,辭以親老,乞恕,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乎?’曉大漸沮。”一向同情詩人的張鎬終替王昌齡報了仇。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重一時,被稱為“詩家天子王昌齡”。因為詩名早著,所以與當時名詩人交遊頗多,交誼很深,除上文談到與李白、孟浩然的交遊外,還同高適綦毋潛李頎岑參王之渙王維儲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誼。他因數次被貶,在荒僻的嶺南和湘西生活過,也曾來往於經濟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東南地區,並曾遠赴西北邊地,甚至可能去過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一帶。因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廣泛的交遊,對他的詩歌創作大有好處。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
紀念王昌齡而建的芙蓉樓
世稱為七絕聖手。如《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慨嘆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又如《從軍行》等,也都為膾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宮女們不幸遭遇的《長信秋詞》、《西宮春怨》等,格調哀怨,意境超羣,抒寫思婦情懷和少女天真的《閨怨》、《採蓮曲》等,文筆細膩生動,清新優美。送別之作《芙蓉樓送辛漸》同樣為千古名作。沈德潛《唐詩別裁》説:“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閻丘曉因忌才而殺害了王昌齡,實在是對我國古代詩歌的一大破壞,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