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克仁

鎖定
孔克仁,字義夫,附籍曹縣,是孔子第五十五代孫,元末任寧陵縣教諭,龍鳳二年(1356年)任韓宋江南等處行中書省都事,陞郎中。龍鳳八年(1362年)為朱元璋講《春秋左氏傳 [11]  龍鳳九年(1363年)始設立浙東提刑按察司,陞浙東按察使,後因為失職被捕 [10]  ,又任博士,常與朱元璋論天下形勢及前代興亡事。 [21]  洪武二年(1369年)教導明太祖諸皇子及功臣子弟,又出為江州知州,官至中書省參議,坐事而死。 [8]  [12]  [22] 
義夫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曹縣
最高官職
參議
本    名
孔克仁
性    別

孔克仁人物生平

孔克仁,以理學名儒,任寧陵縣教諭 [14] 
龍鳳二年(1356年)七月一日,韓宋設立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孔克仁為都事。 [1] 
龍鳳八年(1362年)八月,朱元璋召宋濂以及孔克仁講《春秋左氏傳 [11] 
龍鳳九年(1363年),始設立浙東提刑按察司 [20]  ,陞孔克仁為浙東按察使 [10] 
後來河內道按察司宋思顏,浙東按察使孔克仁、按察僉事王璹等人因為失職被捕。 [10] 
龍鳳十年(1364年)正月五日,朱元璋坐在白虎殿與孔克仁論天下形勢説:「自從蒙元運祚衰退,連年戰爭,加上饑荒、瘟疫,十室九空,天厭於上,人困於下,中原豪傑智均力齊,互相仇敵,必將有變,欲並而一之勢猝未能。我希望讓兩淮江南諸郡歸附之民,各自在近城耕種,練則為兵,耕則為農,兵農兼資,進可以取,退可以守,再於兩淮之間饋運可通之處,儲糧等候時機。兵食既足,觀時而動,以謀取中原,愛卿以為怎麼樣?」孔克仁回答説:「積累糧食,訓練兵卒,待時而動,這是良計啊。」 [2] 
四月一日,朱元璋退朝,與孔克仁論前代成敗,對孔克仁説:「秦政暴虐,寵任奸臣,故而天下叛秦;漢高祖起自布衣,能以寬大駕馭着羣雄,於是成為天下之主。當時天下局勢不同,蒙元的綱紀與號令已廢弛,故而羣雄所在蜂擁而起,但都不知制定法度以嚴明軍政,這就是他們難以成功的原因。」因而感嘆很久。又説:「天下用兵,河北有孛羅帖木兒,河南有擴廓帖木兒,關中有李思齊張良弼。然而有兵而無紀律的是河北,稍有紀律但兵不振奮的是河南,道路不通、糧餉不繼的是關中。江南則唯有我和張士誠而已。張士誠多奸謀且好用間諜,而治軍卻尤無紀律。我憑藉數十萬之眾,修明軍政,任用將帥,伺機而動,其勢有不足平的?」孔克仁點頭説:「主上神武,一定能一統天下。」 [3] 
四月二日,中書省臣進宗廟祭享月朔薦新禮儀,朱元璋至白虎殿,覽禮儀畢,退自殿西步至戟門,東步至戟門東,忽然悲愴流涕對宋濂、孔克仁説:「我昔日遭世艱苦,飢寒交迫,當時二親還都在,我欲養而力不足,如今仰賴祖宗保佑,化家為國,而二親已來不及養了,追思至此,痛何可言!」於是命並錄父母忌日歲時享祀以為常。 [4] 
五月十三日,朱元璋退朝,到白虎殿閲讀《漢書》,宋濂和孔克仁侍奉其旁。朱元璋對二人説:「漢朝的治國之道,不能如夏、商、週三代純粹的原因何在?」孔克仁説:「因為雜用了王道與霸道。」朱元璋説:「是誰的錯誤呢?」孔克仁説:「責任在於漢高祖。」朱元璋説:「漢高祖是創業之君,面臨的是秦朝焚書坑儒,干戈戰爭之後的局勢,民眾憔悴以待復甦,當然不講究禮樂之事。漢文帝是令主,正是修定禮樂,恢復三代舊制的時候,但是顧慮重重而無暇他顧,致使漢朝帝業終於如此。即便是漢文帝這種賢君,亦不作為。那麼由誰來作呢?帝王之道,貴在不違時勢。有時勢而不作,那麼誰來作?有時勢而不作,與無時勢而有作,都是過錯。夏、商、週三代之王是有時勢而能為,漢文帝實有時勢而不為,周世宗則是沒時勢而為。」 [5] 
龍鳳十一年(1365年)四月十二日,朱元璋對孔克仁説:「漢高祖能從平民成為萬乘之主,是因為什麼?」孔克仁問答説:「由於知人善任。」朱元璋説:「如先生所説,漢高祖只是如此嗎?」孔克仁回答説:「是的。」朱元璋説:「周室衰落,天下分裂,秦能統一天下而不能守住天下,陳涉起事,豪傑蜂起,項羽虛偽詭詐在南面稱王,不施仁義,而且自負功成名就漢高祖知道他的強大,忍着恥辱對他恭順;知道他的殘暴,而表現自己的寬仁,最終打敗了他。到了項羽死在東城,天下傳檄而定,故而不勞苦就成就了帝王之業。譬如一羣狗追逐兔子,漢高祖是張網設陷阱而坐着捉到兔子的人。方今天下用兵的豪傑不止一人,都是勁敵。我守衞在江左,任用賢人,撫卹民眾,伺機而動,如果僅僅依靠武力與豪傑角鬥,則很難快速平定天下。」 [6] 
龍鳳十二年(1366年)四月十二日,朱元璋對侍臣孔克仁等人説:「壬辰之亂(1352年),生民塗炭。中原諸將,如孛羅帖木兒擁重兵,侵犯蒙元大都(今北京),亂倫幹紀,已全部滅亡。擴廓帖木兒挾持蒙元太子動兵,是身為兒子對抗父親,而且急於報私仇,無同仇敵愾的志氣,糜爛其治下的民眾,終究無所成就。李思齊張思道輩平庸,不足稱道,然而竊據一方,百姓深受其害。其他如張士誠對外假借蒙元的名號,內在還是有反心,反覆無常,首鼠兩端。明玉珍父子佔據川蜀稱帝,喜於自用而無遠謀。縱觀他們的所作所為,他們都不能有所成就。中原紛擾,誰能拯救?我考察天時,審視人事,有可平定天下的時勢。如今軍西出襄樊,東西跨越淮泗,首尾相應,攻敵必勝,大事可成。伐敵制勝,貴在先有謀劃,謀定而動,敵無不克。然而中原雖是不難定,但民眾與物資都已凋零喪亂,千里都是廢墟,定中原後,生息尚艱難,還要勞心思慮收拾局面。 [7] 
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五日,明太祖命博士孔克仁等教授諸子經書,功臣的子弟也一起學習。明太祖諭之曰:「人有精金,必求良冶而範之;有羙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於子弟有美質,不求明師教之,豈愛子弟不如金玉邪?蓋師所以模範學者,使之成器,因其材力,各俾造就。朕諸子將有天下國家之責,功臣子弟將有職任之寄,教之之道,當以正心為本,心正則萬事皆理矣。苟導之不以其正,為眾欲所攻,其害不可勝言。卿等宜輔以實學,毋徒効文士記誦辭章而已。」 [8] 
五月十三日,明太祖召孔克仁等賜坐,説:「昨日到鍾山(今紫金山),令侍御僕從先往,當中有一小僮僕,亦前取,我記了其姓名,今日召過來給兒子們看説:『此小僮僕與你們年齡相仿,已能奔走服役,你們不可恃着年幼怠惰不學,應當朝夕勤勵才行啊。』朕的意思是惟恐他們身居富貴,沉溺逸樂而已。」孔克仁回答説「陛下這席話即是《無逸》的告誡啊。」 [9] 
不久後,出知江州,入為參議(正三品),坐事而死。 [22] 

孔克仁家族親屬

高祖父
孔元相
完顏璟時為儀封縣縣令 [18] 
曾祖父
孔之進
因亂而不仕,遂寄居於嵩山宜陽,子三:涇、溢、湧 [18] 
祖父
孔溢
字世昌,由寧陵考中蒙元明經,任曹州路路學教授,在當地購置田產,後裔遂居山東曹縣,葬於莘野之原 [14]  [18] 
孔思齊
字立道,考中蒙元明經,任楚宮書院山長,亦葬莘野 [14]  [18] 
錢氏
生三子:希禎、希賢、希則 [14]  [18] 
孔希禎
長子,字士祥,通經博史,元末為晉寧路(今山西南部)教授,明初以儒士保舉考授河南涉縣(今屬河北邯鄲)教諭,後升任工部屯田司主事(正五品),通經博史,元季任晉路教授,明初一儒士保舉,考授河南涉縣教諭,後又除工部屯田主事,所著有《芻蕘言集》,子五:語、謹、訓、瞻、巒,俱遷於雲南。 [14]  [15]  [18]  [13] 
孔希賢
次子,字士昇,娶張氏,考終蒙元太學生,賦性恬淡,不慕榮利,不求仕進,履仁蹈義,只敦實行,敦詩説禮,惟務實學,姻戚里黨,鹹推為學行兼優之士。明初以共論治道,召至應天府(今南京),條陳稱旨,欲授顯官,以守寧陵祖墳為由,懇辭於朝。明太祖高其節義,優詔許歸鄉里,孔希賢歸盤庚裏,後與弟移居孔道口村,甘守田園,課子讀書,間與同社父老飲酒賦詩以樂而終,子四人:談、註、讋、諝。洪熙元年(1425年)正月既望乃卒,卜葬於邑西南平山崗前。因次子官,援例推恩,封兵部武選司、階承德郎,妻張氏贈為太安人,再贈布政司參政、大中大夫資治少尹;贈張氏為三品太夫人。 [14]  [18] 
孔希則
三子,字士彝,讀書樂道,優遊於林泉,年長為壽官,子二人:誠、誦。 [14]  [18] 
孔談
孔希賢長子,字言伯,性篤實,有操持,子一:鐸 [14]  [18] 
孔註
孔希賢次子,字文伯,以庠生登永樂九年(1411年)舉人,由國子監生初授刑部山西清吏司主事,再任兵部武選司主事,三任户部郎中,歷陞陝西布政司右參政,從三品散階亞中大夫,復轉本司左參政 [19]  ,加贈大中大夫資治少尹,居官三十餘年,介潔不污,年八十三,子二:公銘、公欽。 [14]  [16]  [18] 
孔讋
孔希賢三子,字震伯,通詩書,精醫道,子三:公鑚、公錀、公錄 [14]  [18] 
孔諝
孔希賢四子,字良伯,性情温厚,品行端方,子五:公鏞、公鐵、公鑕、公鈇、公鉞 [14] 
孔誠
孔希則之子,治詩經百家子史,無為不淹貫一,當地無論老少賢愚皆知為孔先生也。永樂宣德間,有司屢薦,孔誠皆以母老的原因,堅決辭讓不就官。 [17] 
參考資料
  • 1.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四 丙申歲 七月 一日》:秋七月己卯朔,諸將奉 上為吳國公,以元御史台為公府,置江南行中書省, 上兼總省事,以李善長、宋思顏為參議,李夢庚、郭景祥為左右司郎中,侯原善、楊原杲,陶安、阮弘道為員外郎,孔克仁、陳飬吾、王愷為都事,王璹為照磨,欒鳳為管勾,夏煜、韓子魯為愽士。
  • 2.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十四 甲辰年 正月 五日》:○庚午, 上坐白虎殿與孔克仁論天下形勢,因曰:「自元運既隳,連年戰爭,加以饑饉、疾疫,十室九虛,天厭於上,人困於下,中原豪傑智均力齊,互相仇敵,必將有變,欲併而一之勢猝未能。吾欲以兩淮江南諸郡歸附之民,各於近城耕種,練則為兵,耕則為農,兵農兼資,進可以取,退可以守,仍於兩淮之間餽運可通之處積糧以俟。兵食既足,觀時而動,以圖中原,卿以為何如?」克仁對曰:「積糧訓兵,待時而動,此長策也。」
  • 3.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十四 甲辰年 四月 一日》:夏四月甲午朔, 上退朝,與孔克仁等論前代成敗因曰:「秦以暴虐,寵任邪佞之臣,故天下叛之;漢高起自布衣,能以寬大駕馭羣雄,遂為天下主。今天下之勢不然,元之號令紀綱已廢弛矣,故豪傑所在蠭起,然皆不知修法度,以明軍政,此其所以無成也。」因感歎久之,又曰:「天下有用,河北有孛羅帖木兒,河南有擴廓帖木兒,關中有李思齊、張良弼,然有兵而無紀律者河北也。稍有紀律而兵不振者,河南也。道途不通餽餉不繼者,關中也。江南則惟我與張士誠耳,士誠多奸謀而尚間諜,其御眾尤無紀律,我以數十萬之眾固守疆土,脩明軍政,委任將帥,俟時而動,其勢有不足平者。」克仁頓首曰: 「主上神武,當定天下於一,今其時矣。」
  • 4.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十四 甲辰年 四月 二日》:○中書省臣進宗廟祭享及月朔薦新禮儀, 上御白虎殿,覽畢,退自殿西步至戟門,東步至戟門東,忽悲愴流涕謂、宋濂孔克仁曰:「吾昔遭世艱苦,饑饉相仍,當時二親俱在,吾欲養其力不給,今賴祖宗之佑,化家為國,而二親不及養,追思至此,痛何可言!」因命並錄 皇考妣忌日歲時享祀以為常。
  • 5.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十五 甲辰年 五月 十三日》:○丙子, 上朝罷,御白虎殿,閲《漢書》,侍臣宋濂、孔克仁等在側, 上顧謂濂等曰:「漢之治道,不能純乎三代者其故何也?」克仁對曰:「王霸之道雜故也。」 上曰:「咎將誰孰。」克仁曰:「責在高祖。」 上曰:「高祖創業之君,遭秦滅學之後,干戈戰爭之餘,斯民憔悴,甫就蘇息,禮樂之事固所未講,獨念孝文為漢令主,正當制禮作樂,以復三代之舊,乃逡廵未遑,遂使漢家之業終於如是。夫賢如漢文,而猶不為,將誰為?帝王之道貴不違時,有其時而不為,將誰為?帝王之道貴不違時,而不為有其時,:與無其時而為之者,皆過也。三代之王,蓋有其時而能為之。漢文有其時而不為耳。周世宗則無其時而為之者也。」
  • 6.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十六 乙巳年 四月 十二日》:○庚子, 上謂孔克仁曰:「漢高祖起自徒步,終為萬乘,何也?」克仁對曰:「由其知人善任使。」 上曰:「如卿言,漢高止此乎?」克仁對曰:「然」。 上曰:「周室陵夷,天下分裂,秦能一之弗能守之,陳涉作難,豪傑蜂起,項羽矯詐南面稱孤,仁義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強,忍而承以柔遜,知其暴虐而濟以寬仁,卒以勝之。及羽死東城,天下傳檄而定,故不勞而成帝業,譬猶羣犬逐兔,高祖則張置而坐獲之者。方今天下用兵豪傑非一,皆為勍敵。我守江左,任賢撫民,伺時而動,若徒與之角力,則猝然難定。」
  • 7.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二十 丙午年 四月 十二日》:○癸亥, 上謂侍臣孔克仁等曰:「壬辰之亂,生民塗炭,中原諸將若孛羅帖木兒,擁重兵,犯城闕,亂倫幹紀,行已夷滅。擴廓帖木兒挾太子以動兵,是以子抗父,且急於私仇,無敵愾之志,糜爛其民,終無成就。李思齊、張思道輩固碌碌不足數,然竊據一方,民受其敝。他如張士誠,外假元名,內實寇心,反覆兩端,情狀可見。明玉珍父子據有川蜀,僭稱大號,喜於自用,而無遠謀。觀其所為,皆不能有成。中原擾擾,孰為拯之?予揆天時,審人事,有可定之機,今師西出襄樊,東踰淮泗,首尾相應,擊之必勝,而大事可成。伐敵制勝,貴先有謀,謀定事舉,敵無不克矣。然中原固不難定,但民物凋喪,千里丘墟,既定之後,生息猶難,方勞思慮耳。」
  • 8.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四十一 洪武二年 四月 五日》:○命博士孔克仁等授諸子經,功臣子弟亦令入學。 上諭之曰:「人有精金,必求良冶而範之;有羙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於子弟有羙質,不求明師教之,豈愛子弟不如金玉邪?蓋師所以模範學者,使之成器,因其材力,各俾造就。朕諸子將有天下國家之責,功臣子弟將有職任之寄,教之之道,當以正心為本,心正則萬事皆理矣。苟導之不以其正,為眾欲所攻,其害不可勝言。卿等宜輔以實學,毋徒効文士記誦詞章而已。」
  • 9.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四十二 洪武二年 五月 十三日》:上召孔克仁等賜坐,因曰:「昨到鍾山,令侍御僕從先往,中有一小僮,亦前趨,記其姓名,今日召至以示諸子曰:此小僮與爾等年相若,已能奔走服役,爾曹不可恃年幼怠惰不學,當朝夕勤勵可也。朕之意惟恐其居富貴耽逸樂耳。」克仁對曰「 陛下此言即無逸之戒也。」
  • 10.    《宋學士文集·大明故資善大夫御史中丞兼太子贊善大夫章公神道碑銘》:未㡬,河內道按察使宋思顔以淛東憲史事不白下獄,而淛東按察使孔克仁、僉事王璹亦以事被逮,辭或連公。
  • 11.    《明名臣琬琰錄卷八·學士承旨潛溪宋公行狀》:壬寅八月,上召先生及興國孔克仁講《春秋左氏傳》。
  • 12.    《宋文憲公全集·孔氏譜系後題》:神明之胃,莫盛於闕裏孔氏,宜其文獻有足徵者,今竊觀其二家諧牒,則互有得失,姑舉其一二辯之。 一譜雲:順(一名謙)生鮒、騰、樹。 鮒生隨;騰字子襄,生忠;忠生武、安國; 武生延年;延年生霸;霸生福;福生房;房之從弟某生尚。 安國生卬;卬生驩;驩生立;立之從弟吉生何齊。 樹(一作祔)生聚,聚(一作彥)生臧;臧生琳;琳生黃、茂;茂生宣。 一譜雲:謙生鮒、滕、樹、祔;鮒生育,滕生彥、貞,彥生成,貞(一名忠)生武,武生安國、延年,延年生霸,霸之下不甚殊。 安國生黃、卬、茂。黃之曾孫尚生疇,疇生賢。 卬生驩吉,驩吉生立、何、齊,立生元,元生子建、茂生、宣樹,三傳至琳,其後不書。 祔生最,最生讓,讓生員,據前譜言之則安國與武為 兄弟,黃、茂皆琳之子,而驩吉為兩人,尚乃霸之曾孫,樹即是祔,聚(一名彥)實樹之子也。 據後譜言之則延年與安國為兄弟,黃、茂皆安國之子,而驩吉只一人,尚乃黃之曾孫,祔即非樹,彥實滕之子也。 濂竊考之後譜謂武生延年、安國者,據《史記》;前譜謂忠生武安國者,據《家語》及《前漢書》,固各有所依憑,第司馬遷與安國同時,而班固乃出遷後,《家語》亦漢之諸儒所錄,似當以《史記》為正也。 《孔叢子》雲:「子國生子卬,子卬生仲驩。子國,安國字也。」 太史公:「安國生卬,卬生驩」皆不聞言驩吉者,非特此也。漢成紀綏和元年二月封吉為殷紹嘉侯,三月進爵為公,《恩澤侯表》「綏和元年二月孔何齊以殷後孔子世吉之嫡子封紹嘉侯」或者雖疑父子不應同封,而吉固自為一人明矣漢。 《劉琳府君碑》鉅鹿太守孔尚撰,尚自言承曲阜伯之裔,自伯魚至武十世,無封曲阜者,唯安國有之,尚為黃之曾孫亦無疑者。 若鮒雖與祔同音,蔡文侯昭侯相去五世,皆名中古,人尚質未必若是拘拘,有以二字音同而疑無此人,其亦過哉。 孔氏五十五代孫克仁以譜圖未備,有志於纂修之事,間請濂撰序以冠篇端,濂恨讀書不博,兼之老懶多病,舊學廢忘,無以䆒知其詳,因略疏所聞,綴之卷末,孔氏孫子以學行知名者代有其人,而克仁亦以文章家自顯,幸為起其疵繆焉。
  • 13.    《寧陵縣志·唐褒聖侯墓碑記》:褒聖侯姓孔氏,名德倫,先師孔子三十三代孫,侯當唐太宗貞觀十一年改封褒聖,朝會同三品,食邑千户,迨則天武后天授二年十月二十日賜侯敕書及時服享年七十一壽,卒於官,寓葬寧陵縣褚堌村,其子崇基襲舊封。中宗神龍元年五月,制授朝散大夫,陪祭朝會,年五十六亦葬褚堌塋次。繇唐歷五代宋金元氏以來,丘壟如故,屬大明洪武初元黃河氾溢,兩侯墓塚皆為水湮,久見其跡而丘木猶存。孫希禎時舉祀恆愴於懷,欲修築之而力弗能也。既又官於朝者幾三年,而松楸之念不少置焉。及去官家居,得遂其志,即與族人協謀,因故跡築而封之,乃遣其弟希賢持孔氏族譜,不遠千數百里來徵文,將刊諸石以表其墓。昌惟先聖之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極,為萬世開太平,其言載五經,垂教後代,炳然如日月之麗空,固與天地同終始。其林廟丘壟,歷代崇奉之莫有毀傷,宜其巍然與龜蒙同悠久。其宗支葬於他所者,亦互為後世共瞻仰。褒聖侯之墓為河水所墊沒雖曰不幸,然使其無興修之則莽然終為荊棘之墟。今幸賴侯有裔孫如希禎者,克承先緒,力為興修之,俾侯之靈魂得永寧於九泉之下,不可謂之賢孝乎!昌在往年,與希禎同為郡學官,復識其太宗子襲封衍聖公璟,夫暨士行父子皆嘗與之遊,又昌自幼迄老,讀孔氏之書,服聖人之訓,心領神會,得與淑艾者多矣。故於希禎之請,樂為書此,俾歸爾誌表於墓側,庶幾過而覽之,知其為侯之墓,鹹加禮敬,使
  • 14.    《敕封兵部武選司主事又贈陝西布政使參政孔公 墓碑》:公原籍曲阜,諱希賢,字士昇。我族伯亦我年伯。系至聖三十三代孫,世襲褒聖侯諱德倫公裔也。侯於唐貞觀十一年,因遼寇未平,奉命自曲阜遷居河南歸德府寧陵縣北楮煙村,敕建聖廟,欽賜府第,即以寧陵為食邑,賜葬村南里許。子二,長諱崇基,襲封父爵:次諱子嘆。居五世,崇基元孫,諱惟晊,以文宣公奉命歸魯:子嘆元孫,諱惟一,留寧陵主攝祀事,厥後居寧者,號寧派孔氏。 至五十三代諱溢祖,乃公曾祖也,由寧陵明經考授曹州路學教授,因而置田莘野,寄籍盤庚,遂家於曹,蓋再遷焉。公祖諱思齊,任楚宮書院山長。公父諱 克仁,復以理學名儒,秉鐸寧陵,娶錢氏女,生公昆季三人。孟諱希禎,歷官工部主事:季諱希則,飲賜壽官;公,仲子也,賦性恬淡,不慕榮利,不求仕進,履仁蹈義,只敦實行,敦詩説禮,惟務實學,姻戚里黨,鹹推為學行兼優之士。國初,以共論治道,徵至京師,條陳稱旨,欲授顯官,以寧陵主事子孫,懇辭於朝。太祖高其節義,優詔許歸鄉里,甘守田園,課子讀書,間與同社父老飲酒賦詩以樂。娶張氏,同邑世家女也,柔同社父老飲酒賦詩以樂。娶張氏,同邑世家女也,柔惠文明,克稱賢媛,先公數年卒。公至洪熙元年正月既望乃卒,卜葬於邑西南平山崗前。子四,長諱談,三諱警,四諱諝,俱簧序碩彥。其次子諱註,辛卯科舉人,與餘同榜,初任刑部主事,再任兵部武選司主事,援例推恩,封公兵部武選司承德郎,贈太夫人張氏為太安人。三任户部郎中,四任陝西布政司參政,亦以恩例又贈公佈政司參政大中大夫、資治少尹;贈太夫人張氏為三品太夫人。 註葬公後,徵記於餘,餘故不文第,因與註同宗 同榜兼之同朝,知公甚悉,故不憚詳序其來歷,羅列 其行實,固所以表揚夫公。亦俾後之人睹斯文,知為 歷代詩禮世族,各自砥礪,永不墜厥家聲,焉是為記。 都察院監察御史,闕里族年侄諤撰。 正統八年二月十三日立。
  • 15.    《曹縣志卷之十二·人物誌上》:孔希禎,字士祥,盤廣村人,宣聖五十六代孫,仕元晉甯路教授,母老歸養。洪武初,以儒士舉,有詩上當道雲:正當報主勤勞日,爭奈奉親喜懼時。累辭不允,授河南涉懸教諭,擢工部屯田司主事,所著有《芻蕘集》
  • 16.    《曹縣志卷之十二·人物誌上》:孔註,字文伯,希禎從子,永樂辛卯鄉舉,授刑部山西司主事,折獄明允,轉兵部職方司,旋改武選,遷户部郎中。公正廉慎,俱有能者,陞陝西布政司參政。
  • 17.    《曹縣志卷之十二·人物誌上》:孔誠,註之弟,治詩經百家子史,無為不淹貫一,邑人無老少賢愚皆知為孔先生也。永樂宣德間,有司屢薦,皆以母老,固讓不就。
  • 18.    《孔子世家譜(三集卷三之四寧陵派)》: 元相(章宗時為儀封令,子一:之進) 之進(因亂不仕,遂寄居於嵩山宜陽,子三:涇、溢、湧) 涇(子一,思賢)溢(字世昌,元時明經,任曹州路教授,置產於州,遂南有莘之野,因家焉。卒葬之野之南,子一:思齊)湧((子三:思餘、思周、思仁) 思賢(子一:克寬)思齊(字立道,由明經舉報任楚宮書院山長,學行修明,多所早就,士林宗之。卒葬父墓側。子一:克仁) 克仁(字義夫,寧陵教諭,明初附籍曹縣,卒葬父墓側。子三:希禎、希賢、希則) 希禎(字士祥,通經博史,元季任晉路教授,明初一儒士保舉,考授河南涉縣教諭,後又除工部屯田主事,所著有《芻蕘言集》,子五:語、謹、訓、瞻、巒,俱遷於雲南,均無所考)希賢(字士昇,博通經史,不慕榮利,元太學生,明初以共論治道徵至京師,欲授顯官,公以祖先居寧陵,寧守墳墓辭,太祖高其節義,優詔許之,歸盤庚裏,後與弟又移居孔道口村,日與父老逍遙為樂,以子貴,贈承德朗、大中大夫、贊治少尹。子四:談、註、讋、諝)希則(字士彝,讀書樂道,優遊林泉,以終老,子二:誠、誦) 談(字言伯,性篤實,有操持,子一:鐸)註(字文伯,以庠生登永樂辛卯科,胄監初守刑部清吏司主事,歷陞山西布政司右參政,從從三品,亞中大夫,復轉本司左參政,加贈大中大夫、資治少尹,居官三十餘年,介潔不烏,年八十三,子二:公銘、公欽。)讋(字震伯,通詩書,精醫道,子三:公鑚、公錀、公錄)諝(字良伯,性情温厚,品行端方,子五:公鏞、公鐵、公鑕、公鈇、公鉞)
  • 19.    《英宗睿皇帝實錄 卷一百十八 正統九年 七月 二十四日》:○辛未,陞陜西右參政年冨為河南右布政使,郎中孔註為陜西左參政。
  • 20.    《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四十二 洪武二年 五月 二十八日》:癸卯,始置浙東提刑按察司,擢溢為僉事。
  • 21.    《明史·列傳第二十三》:孔克仁,句容人。由行省都事進郎中。嘗偕宋濂侍太祖,太祖數與論天下形勢及前代興亡事。
  • 22.    《明史·列傳第二十三》:孔克仁,句容人。由行省都事進郎中。嘗偕宋濂侍太祖,太祖數與論天下形勢及前代興亡事。克仁侍帷幄最久,故獲聞太祖謀略居多。洪武二年四月,命克仁等授諸子經,功臣子弟亦令入學。已,出知江州,入為參議,坐事死。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