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嬴姓十四氏

鎖定
嬴姓十四氏是從嬴姓中衍生出來的14個氏,源於《史記·秦本紀》最後一段記載:“ 太史公曰: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趙城,為趙氏 ”。 [1]  如今的趙、瞿、廉、徐、江、秦、黃、梁、馬、葛、谷、繆、鍾、費等姓,除了李、趙、馬等外,幾乎單一源於嬴姓。 [2-3] 
中文名
嬴姓十四氏
來    源
嬴姓
時    期
先秦
出    處
《史記·秦本紀》

目錄

  1. 1 起源
  2. 2 分支
  3. 廉氏
  4. 繆氏
  5. 徐氏
  1. 江氏
  2. 趙氏
  3. 秦氏
  4. 谷氏
  5. 梁氏
  6. 李氏
  1. 黃氏
  2. 馬氏
  3. 葛氏
  4. 費氏
  5. 白氏

嬴姓十四氏起源

遠古時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團的徽示,氏是一個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標誌。姓氏合二為一,是秦漢時才開始的。《漢書地理志注》和《説文解字》記少皞氏嬴姓。嬴即燕的異字,且又同音,故嬴即燕。少皞氏初以燕(玄鳥)為圖騰,故成為嬴姓的始祖。少昊是中國野蠻時代中期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神話人物。他的名字,在中國典籍中五花八門,除"少昊"外,又寫作"少皓"、"少皞"、"少皋",此外又稱"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窮桑氏"。《左傳》、《帝王世紀》都説少昊名叫摯。但《帝王世紀》又説:"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
少昊之母,《帝王世紀》説是"女節",《拾遺記》又稱為"皇娥"。《春秋元命苞·上》記載:黃帝之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有的書又作"稚華之渚",即今河北鹽山東南),女節夢中幻覺到這顆巨大流星落在身上,意感而生下了少昊。而《拾遺記》上卻更有一段富於神奇色彩的記載:皇娥處璇宮而夜織,或乘桴木而晝遊,當她來到窮桑的滄茫之浦時,遇到一位容貌俊美絕俗的神童,自稱為白帝之子,即太白星之精。這位太白星化身的美少年,下凡來到滄茫水邊,與皇娥相遇,竟一見鍾情,從此與她嬉戲宴遊,樂而忘歸。經過一段浪漫時間,皇娥便懷有身孕,後來生了一位聖子,取名叫摯,為了紀念皇娥與帝子窮桑相愛,便又給他取名窮桑氏,亦叫桑丘氏,這就是贏姓的原始遠祖少昊。

嬴姓十四氏分支

嬴姓十四氏廉氏

大廉(約生活於公元前21世紀),姓嬴,廉氏,伯益(大費)的長子。廉氏後人奉大廉為廉姓得姓始祖。

嬴姓十四氏繆氏

出自嬴姓。以諡號為氏。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諡為氏》所載,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諡號為“繆”(莫六切)。

嬴姓十四氏徐氏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雲:“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二曰若木,實費氏。”即伯益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大廉,一個叫若木,啓繼位後,沒有忘記伯益之功,大廉就繼承伯益的職位,其兒子就用他的名為姓,大廉就是廉姓的始祖。長子大廉封地於秦。據《元和姓纂》所載,“顓頊孫大廉之後,以王父字為氏,趙有廉頗。”相傳為上古部落聯盟首領顓頊孫大廉之後,封伯益次子若木于徐,是徐國之始。嬴若木就成為了徐國的始祖和第一位國君。子孫繁衍,至商時建立了徐國,逐漸成為部族中最強大的一支,史稱“徐方”。若木的後代分為四支,分別是徐氏、趙氏、黃氏、馬氏。

嬴姓十四氏江氏

伯益下傳幾十代,經夏、商,到西周時有裔孫名元仲。元仲受封於江,並建立了江國(今河南正陽縣塗店附近)。《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周朝將伯益之後分封於江國。春秋時被楚國所滅,子孫以國名為氏。

嬴姓十四氏趙氏

「趙」姓出自「嬴」姓,據「唐書」記載,上古首領伯益的第十三世孫造父皋陶的十四世孫造父生活於周朝,因為善於馴馬和駕車,深深得到周穆王的寵愛,後來因為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亂中及時駕車帶穆王回京,穆王就賜給他造父趙城(現時山西洪桐)作為封邑,造父的後代子孫以封邑趙城作為趙姓

嬴姓十四氏秦氏

出自「嬴」姓。以國為氏。據《元和姓纂》雲 。嬴姓之後,伯益裔孫非子,周孝王封之於秦,隴西秦亭是也。至始皇滅六國,子嬰歸漢,子孫以國為氏。

嬴姓十四氏谷氏

出自嬴姓。以地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及《谷朗碑記》所載,秦人的先知非子,居住於秦谷(在今甘肅天水市西南),其後分為二支,一支為秦氏,另一支為谷氏。

嬴姓十四氏梁氏

出自嬴姓,以國為氏。 據《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周平王時。秦仲討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於夏陽梁山(在今陜西省韓城縣南)。春秋時, 梁國亡於秦國,其後有梁氏。嬴姓伯益的後裔有個叫非子的人,非常善於養馬。於是周孝王便讓他負責養馬,結果養馬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周孝王就封秦邑給他,被稱為秦嬴。非子的曾孫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討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殺。後秦仲的五個兒子率兵繼續攻打西戎,他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終於打敗西戎,收復了失地。秦仲的小兒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國,稱梁康伯。梁康伯以後的君主稱梁伯。他十分喜歡建造華麗的宮殿,時常大興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紛紛外逃。後來秦穆公滅了梁國,改稱梁地為少梁。亡國後的梁國子孫,大部分逃到了晉國,他們以原來的國名為姓,就是梁氏。

嬴姓十四氏李氏

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上古首領皋陶(一作咎繇,贏姓),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遂以官命族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為理氏,後為李氏。得姓始祖為理利貞(因禍避亂改理為李,亦即李利貞),李耳為十一世。

嬴姓十四氏黃氏

伯益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的賜為嬴姓大宗,其後裔有封於黃國南宋學者鄭樵通志·氏族略》:黃,嬴姓,伯益之後,受封於黃”。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黃國故城在,僖十二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黃氏,亦嬴姓十四氏之一也。 [4]  楚有春申君黃歇

嬴姓十四氏馬氏

出自「嬴」姓,以邑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趙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趙國大將趙奢因戰功,受封於馬服(河北邯鄲),稱為馬服君。其後有馬服氏,簡為馬氏。

嬴姓十四氏葛氏

出自「嬴」姓。以國名為氏,夏代,有諸侯方國「葛」國,在今河南長葛縣,《孟子.騰文公》載; 湯居亳,與葛伯為鄰。其後有葛氏。其注曰:“葛,夏諸侯嬴姓之國。”伯益的後裔葛伯的封國滅亡後,原居於琅邪郡諸縣之葛氏有一支遷徙至陽都,因陽都已有葛姓,遂稱後遷來的葛姓為諸葛氏。

嬴姓十四氏費氏

伯益幫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於大費,他的後代有支以費為姓,如夏時去夏歸商的費昌,就是他的後裔;夏啓分封其支子為費,以地為氏。

嬴姓十四氏白氏

據《中國姓氏地圖》顯示,白姓源自嬴姓。秦武公死後,公子白未能繼立,武公的同母弟德公將君位從公子白手中奪走。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國都城雍(今陝西鳳翔)附近的平陽(今陝西歧山、噤縣一帶),德公把平陽封給了公子白。公子白死後,他的後人就以白為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