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938年

鎖定
938年,後晉天福三年,契丹會同元年,徐知誥改名李升,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石敬瑭燕雲十六州與契丹;遼太宗詔以皇都為上京,升幽州為南京,南京為東京;唐亡之後,出現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中文名
公元938年
歷史大事
徐知誥改名李升,改國號為唐等
年    代
後晉天福三年
地    址
中國東北方

938年歷史大事

938年
後晉天福三年
契丹會同元年
徐知誥改名李升,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與契丹
遼太宗詔以皇都為上京,升幽州為南京,南京為東京
唐亡之後,出現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五代初,契丹勢力進入華北。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叛唐,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求援,許以事成後割地稱臣。契丹兵南下滅後唐,立石敬瑭為帝,是為後晉。
天福三年(938年),後晉高祖石敬瑭把幽、雲等十六州割讓給契丹。耶律德光得幽州後,於會同元年(938年),升幽州為南京(遼是崛起於中國東北方的少數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因為薊位於它所轄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稱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陪都。後設置析津府,析津、宛平二縣為府治。南京城共有八門:東為安東、迎春,南為開陽、丹鳳,西為顯西、清晉,北為通天、拱辰,皇城在西南隅。西城高處有涼殿,東北隅有燕角樓,逛場在其南,東為水平館。其時遼、宋對峙,宋軍北攻,兵至燕京城下,但失敗而歸。

938年《通鑑》記載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三年(戊戌,公元九三八年)
春,正月,己酉,日有食之。
唐德勝節度使兼中書令西平恭烈王周本以不能存吳,愧恨而卒。
丙寅,唐以侍中吉王景遂參判尚書都省。
蜀主以武信節度使、同平章事張業為左僕射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樞密使,武泰節度使王處回兼武信節度使、同平章事。
二月,庚辰,左散騎常侍張允上《駁赦論》,以為:“帝王遇天災多肆赦,謂之修德。借有二人坐獄遇赦,則曲者倖免,直者銜冤,冤氣升聞,乃所以致災,非所以弭災也。”詔褒之。帝樂聞讜言,詔百官各上封事,命使部尚書梁文矩等十人置詳定院以考之,無取者留中,可者行之。數月,應詔都無十人,乙未,復降御札趣之。
三月,丁丑,敕禁民作銅器。初,唐世天下鑄錢有三十六冶,喪亂以來,皆廢絕,錢日益耗,民多銷錢為銅器,故禁之。
中書舍人李詳上疏,以為“十年以來,赦令屢降,諸道職掌皆許推恩,而籓方薦論動逾數百,乃至藏典、書吏、優伶、奴僕,初命則至銀青階,被服皆紫袍象笏,名器僭濫,貴賤不分。請自今諸道主兵將校之外,節度州聽奏朱記大將以上十人,他州止聽奏都押牙、都虞候、孔目官,自餘但委本道量遷職名而已。”從之。
夏,四月,甲申,唐宋齊丘自陳丞相不應不豫政事,唐主答以省署未備。
吳讓皇固辭舊宮,屢請徙居;李德誠等亦亟以為言。五月,戊午,唐主改潤州牙城為丹楊宮,以李建勳為迎奉讓皇使。
楊光遠自恃擁重兵,頗干預朝政,屢有抗奏,帝常屈意從之。庚申,以其子承祚為左威衞將軍,尚帝女長安公主,次子承信亦拜美官,寵冠當時。
壬戌,唐主以左宣威副統軍王輿為鎮海留後,客省使公孫圭為監軍使,親吏馬思讓為丹楊宮使,徙讓皇居丹楊宮。宋齊丘復自陳為左右所間,唐主大怒;齊丘歸第,白衣待罪。或曰:“齊丘舊臣,不宜以小過棄之。”唐主曰:“齊丘有才,不識大體。”乃命吳王璟持手詔召之。
六月,壬午,或獻毒酒方於唐主,唐主曰:“犯吾法者自有常刑,安用此為!”羣臣爭請改府寺州縣名有吳及楊者,留守判官楊嗣更姓羊,徐玠曰:“陛下自應天順人,事非逆取,而諂邪之人專事改更,鹹非急務,不可從也。”唐主然之。
河南留守高行周奏修洛陽宮。丙戌,左諫議大夫薛融諫曰:“今宮室雖經焚燬,猶侈於帝堯之茅茨;所費雖寡,猶多於漢文之露台。況魏城未下,公私困窘,誠非陛下修宮館之日;請俟海內平寧,營之未晚。”上納其言,仍賜詔褒之。
己丑,金部郎中經鑄奏:“竊見鄉村浮户,非不勤稼穡,非不樂安居,但以種木未盈十年,墾田未及三頃,似成生業,已為縣司收供徭役,責之重賦,威以嚴刑,故不免捐功舍業,更思他適。乞自今民墾田及五頃以上,三年外乃聽縣司徭役。”從之。
秋,七月,中書奏:“朝代雖殊,條制無異。請委官取明宗及清泰時敕,詳定可久行者編次之。”己酉,詔左諫議大夫薛融等詳定。
辛酉,敕作受命寶,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為文。
八月,帝上尊號於契丹主及太后,戊寅,以馮道為太后冊禮使,左僕射劉煦為契丹主冊禮使,備滷薄、儀仗、車輅,詣契丹行禮;契丹主大悦。帝事契丹甚謹,奉表稱臣,謂契丹主為“父皇帝”;每契丹使至,帝於別殿拜受詔敕。歲輸金帛三十萬之外,吉凶慶弔,歲時贈遺,玩好珍異,相繼於道。乃至應天太后、元帥太子、偉王、南、北二王、韓延徽趙延壽等諸大臣皆有賂遺。小不如意,輒來責讓,帝常卑辭謝之。晉使者至契丹,契丹驕倨,多不遜語。使者還,以聞,朝野鹹以為恥,而帝事之曾無倦意,以是終帝之世,與契丹無隙。然所輸金帛不過數縣租賦,往往託以民困,不能滿數。其後契丹主屢止帝上表稱臣,但令為書稱“兒皇帝”,如家人禮。
初,契丹主既得幽州,命曰南京,以唐降將趙思温為留守。思温子延照在晉,帝以為祁州刺史。思温密令延照言虜情終變,請以幽州內附;帝不許。
契丹遣使詣唐,宋齊丘勸唐主厚賄之,俟至淮北,潛遣人殺之,欲以間晉。
壬午,楊光遠奏前澶州刺史馮暉自廣晉城中出戰,因來降,言範延光食盡窮困;己丑,以暉為義成節度使。楊光遠攻廣晉,歲餘不下,帝以師老民疲,遣內職朱憲入城諭範延光,許移大籓,曰:“若降而殺汝,白日在上,吾無以享國。”延光謂節度副使李式曰:“主上重信,雲不死則不死矣。”乃撤守備,然猶遷延未決。宣徽南院使劉處讓復入諭之,延光意乃決。九月,乙巳朔,楊光遠送延光二子守圖、守英詣大梁。己酉,延光遣牙將奉表待罪。壬子,詔書至廣晉,延光帥其眾素服於牙門,使者宣詔釋之,朱憲,汴州人也。
契丹遣使如洛陽,取趙延壽妻唐燕國長公主以歸。
壬戌,唐太府卿趙可封請唐主複姓李,立唐宗廟。
庚午,楊光遠表乞入朝;命劉處讓權知天雄軍府事。己巳,制以範延光為天平節度使,仍賜鐵券,應廣晉城中將吏軍民今日以前罪皆釋不問;其張從賓、符彥饒餘黨及自官軍逃叛入城者,亦釋之。延光腹心將佐李式、孫漢威、薛霸皆除防禦、團練使、刺史,牙兵皆升為侍衞親軍。初,河陽行軍司馬李彥珣,邢州人也,父母在鄉里,未嘗供饋。後與張從賓同反,從賓敗,奔廣晉,範延光以為步軍都監,使登城拒守。楊光遠訪獲其母,置城下以招之,彥王旬引弓射殺其母。延光既降,帝以彥珣為坊州刺史。近臣言彥珣殺母,殺母惡逆不可赦;帝曰:“赦令已行,不可改也。”乃遣之官。
臣光曰:治國家者固不可無信。然彥?旬之惡,三靈所不容,晉高祖赦其叛君之愆,治其殺母之罪,何損於信哉!
辛未,以楊光遠為天雄節度使。
冬,十月,戊寅,契丹遣使奉寶冊,加帝尊號曰英武明義皇帝。
帝以大梁舟車所會,便於漕運,丙辰,建東京於汴州,復以汴州為開封府,以東都為西京,以西都為晉昌軍節度。帝遣兵部尚書王權使契丹謝尊號,權自以累世將相,恥之,謂人曰:“吾老矣,安能向穹廬屈膝!”乃辭以老疾。帝怒,戊子,權坐停官。
初,郭崇韜既死,宰相罕有兼樞密使者。帝即位,桑維翰、李崧兼之,宣徽使劉處讓及宦官皆不悦。楊光遠圍廣晉,處讓數以軍事銜命往來,光遠奏請多逾分,帝常依違,維翰獨以法裁折之。光遠對處讓有不平語,處讓曰:“是皆執政之意。”光遠由是怨執政。範延光降,光遠密表論執政過失;帝知其故而不得已,加維翰兵部尚書,崧工部尚書,皆罷其樞密使;以處讓為樞密使。
太常奏:“今建東京,而宗廟、社稷皆在西京,請遷置大梁。”敕旨:“且仍舊。”
戊戌,大赦。
楊延藝故將吳權自愛州舉兵攻皎公羨於交州,公羨遣使以賂求救於漢。漢主欲乘其亂而取之,以其子萬王弘操為靜海節度使,徙封交王,將兵救公羨,漢主自將屯於海門,為之聲援。漢主問策於崇文使蕭益,益曰:“今霖雨積旬,海道險遠,吳權桀黠,未可輕也。大軍當持重,多用鄉導,然後可進。”不聽。命弘操帥戰艦自白藤江趣交州。權已殺公羨,據交州,引兵逆戰,先於海口多植大?弋,鋭其首,冒之以鐵,遣輕舟乘潮挑戰而偽遁,弘操逐之,須臾潮落,漢艦皆礙鐵杙不得返,漢兵大敗,士卒覆溺者太半;弘操死,漢主慟哭,收餘眾而還。先是,著作佐郎侯融勸漢主弭兵息民,至是以兵不振,追咎融,剖棺暴其屍。益,仿之孫也。
楚順賢夫人彭氏卒。彭夫人貌陋而治家有法,楚王希範憚之;既卒,希範始縱聲色,為長夜之飲,內外無別。有商人妻美,希範殺其夫而奪之,妻誓不辱,自經死。
河決鄆州。
十一月,範延光自鄆州入朝。
丙午,以閩主昶為閩國王,以左散騎常侍盧損為冊禮使,賜昶赭袍。戊申,以威武節度使王繼恭為臨海郡王。閩主聞之,遣進奏官林恩白執政,以既襲帝號,辭冊命及使者。閩諫議大夫黃諷以閩主淫暴,與妻子辭訣入諫,閩主欲杖之,諷曰:“臣若迷國不忠,死亦無怨;直諫被杖,臣不受也。”閩主怒,黜為民。
帝患天雄節度使楊光遠跋扈難制,桑維翰請分天雄之眾,加光遠太尉、西京留守兼河陽節度使。光遠由是怨望,密以賂自訴於契丹,養部曲千餘人,常蓄異志。辛亥,建鄴都於廣晉府,置彰德軍於相州,以澶、衞隸之;置永清軍於貝州,以博、冀隸之。澶州舊治頓丘,帝慮契丹為後世之患,遣前淄州刺史汲人劉繼勳徙澶州跨德勝津,並頓丘徙焉。以河南尹高行周為廣晉尹、鄴都留守,貝州防禦使王廷胤為彰德節度使,右神武統軍王周為永清節度使。廷胤,處存之孫;周,鄴都人也。
範延光屢請致仕,甲寅,詔以太子太師致仕,居於大梁,每預宴會,與羣臣無異。延光之反也,相州刺史掖人王景拒境不從,戊午,以景為耀州團練使。
癸亥,敕聽公私自鑄銅錢,無得雜以鉛鐵,每十錢重一兩,以“天福無寶”為文。仍令鹽鐵頒下模範,惟禁私作銅器。
立右金吾衞上將軍重貴為鄭王,充開封尹。
庚辰,敕先許公私鑄錢,慮銅難得,聽輕重從便,但勿令缺漏。
辛丑,吳讓皇卒。唐王廢朝二十七日,追諡曰睿皇帝。是歲,唐主徙吳王璟為齊王。
鳳翔節度使李從?嚴,厚文士而薄武人,愛農民而嚴士卒,由是將士怨之。會發兵戌西邊,既出郊,作亂,突門入城,剽掠於市。從?嚴發帳下兵擊之,亂兵帳,東走,欲自訴於朝廷,至華州,鎮國節度使太原張彥澤邀擊,盡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