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丹鳳門

(隋唐京師長安大明宮正門)

鎖定
丹鳳門,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大明宮的正南門,唐朝的國家象徵,位於唐京師長安北側,始建於唐高宗龍朔二年,城門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鳳樓。北與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遙相呼應,構成大明宮的中軸線,是唐朝皇帝出入宮城的主要通道,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間舉行登基、改元、宣佈大赦及舉行宴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政治場所。
丹鳳門為五門道,是中國古代都城城門建制的最高規格,也被稱為“五門”“鳳門”等 [1]  。丹鳳門規模之大、門道之寬、馬道之長均為隋唐城門考古之最,建築體量比天安門還要大,被文物考古界譽為“盛唐第一門” [2]  “天下第一門”。 [3]  [22-23] 
1957年開始,考古工作者對丹鳳門遺址進行調查勘探。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丹鳳門遺址進行了全面考古發掘。結果表明城門墩台台基東西總長74.50米,南北寬33米,在中國古代城址城門考古中史無前例。由黃土夯築而成,外表包磚。沿兩側城牆築有長達54米的馬道,丹鳳門東西範圍近200米(包括馬道) [4]  ,與含元殿的東西跨度基本相稱 [5]  ,佔地約2460平方米,共開5個門道,2009年考古工作者對丹鳳門遺址兩側“闕台”遺址進行了探查,對於探究丹鳳門門闕提供了參考。 [6] 
2014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丹鳳門遺址所在的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文名
丹鳳門
館藏地點
大明宮丹鳳門博物館
所屬年代
唐代
出土地點
陝西省西安市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國際地位
世界文化遺產
級    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
唐朝龍朔二年(公元662年)
東西長
74.5米(加上馬道近200米) [5] 
南北寬
33米
佔地面積
約 2460 m²
稱    譽
天下第一門、盛唐第一門

丹鳳門建設沿革

丹鳳門初唐始建

丹鳳門古今參照 丹鳳門古今參照
丹鳳門沿用歷史長達240餘年,始建於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是大規模營築大明宮時,於大明宮南牆也即長安城北郭牆東段開闢修建。安史之亂後,唐軍從叛軍手中收復長安,唐肅宗返回都城後不久,於至德三年(758年)正月二十七日,將丹鳳門改稱為明鳳門(也有史籍記作鳴鳳門),大約四年後,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五月,又恢復了丹鳳門的舊稱。 [7] 
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門,關於大明宮的建造時間,史籍有明確記載,然而,有關丹鳳門的建成時間,則在很長時間裏,讓人難以下結論。很多學者推測,丹鳳門建造於唐高宗龍朔年間(661—663年)。不過,大明宮遺址保管所原所長高本憲認為,丹鳳門應該建造於唐太宗貞觀末年。《玉海》記載,貞觀二十年(646年)十月,司空房玄齡和將作大匠閻立德大營北闕,修建“顯道門觀”。其中,“北闕”指的就是大明宮,而“顯道門觀”是指丹鳳門及其上的樓觀。經過這次修建,大明宮成為李世民晚年的居所。到了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將大明宮改名為蓬萊宮,又將殿堂、門闕等重新命名,顯道門才被稱為丹鳳門。 [8]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丹鳳門復原模型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丹鳳門復原模型
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三月的一天,李世民不顧病體,來到丹鳳門(當時稱顯道門),面對長安百姓,宣佈敕令,大赦天下,這是皇帝第一次在丹鳳門舉行重大活動。
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四月,高宗李治由太極宮遷到大明宮聽政,此後,唐代的政治活動中心,就移到大明宮。作為大明宮正南門的丹鳳門,自然也就成了唐朝人的“國門”。 [8] 

丹鳳門盛唐啓用

丹鳳門不僅是天子、朝臣出入大明宮的大門,也是唐代舉行各種活動、儀式的重要場所,性質如同大內太極宮的正門承天門,具有宮城禮儀上的重要性。但是直到唐玄宗以前,還是按照傳統,大赦、改元的敕令多在太極宮承天門頒佈。唐玄宗即位後,多居住和聽政於他原來的藩王府邸改建的興慶宮,即所謂“南內”,只是常到“東內”大明宮遊樂、宴飲,但朝廷公務仍使用的是大明宮。 [8] 
開元七年(719年)三月,唐玄宗在丹鳳樓宴請突厥首領。
開元九年(721年)四月,唐玄宗在含元殿策試應制舉人,並令有司為考生設食。
開元九年(721年)九月,唐玄宗在丹鳳門城樓擺宴,款待突厥首領。 [9] 
開元十八年(730年),西突厥的突騎施蘇祿部落的使節來唐,唐玄宗在丹鳳門城樓設宴款待,並邀請先前抵達長安的東突厥使者共同赴宴,不料,席間卻險些發生了一次外交衝突。兩位使者在座次上爭執不下,突厥使者認為突騎施是小國,本是突厥之臣,不能坐在上座;而突騎施使者則説,當天的宴會是為他而設,他不能居下。最後,經唐朝官員協商,分設兩席,突厥使者坐東席,突騎施使者坐西席,這才平息了紛爭。 [10] 
安史之亂以後,唐肅宗駐大明宮聽政,從此大赦、改元的詔令都是在丹鳳門頒佈。
至德三年(758年)二月,唐肅宗在興慶宮奉冊太上皇“玄宗”徽號之後,在丹鳳門(當時稱明鳳門)的城樓宣召大赦天下,並改至德三年為乾元元年。
丹鳳門夜景 丹鳳門夜景
丹鳳門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宣赦的場所。丹鳳門上築有樓觀,稱丹鳳樓,唐肅宗之後,凡有大赦,多在丹鳳樓舉行隆重的“金雞釋囚”儀式。每到赦日,由尚書省刑部所屬的衞尉,在丹鳳門樓南樹立金雞於高杆之上,一側置鼓,長安百姓聚集門前廣場,等到皇帝登樓之後,囚犯在鼓聲中被引領到丹鳳門前,宣讀赦令完畢,囚犯當場被釋放。據不完全統計,從唐肅宗到唐僖宗的約130年間,在丹鳳門舉行的宣赦儀式有100餘次,這是長安百姓可以親眼目睹皇帝、親身感受皇恩浩蕩的重大儀式,因此,唐詩中有許多描寫這類場景的詩句。唐代詩人王建在《宮詞》中寫道:“樓前立仗看宣赦,萬歲聲長拜舞齊。日照彩盤高百尺,飛仙爭上取金雞。” [8] 
除了宣赦,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九月二十六日,即位不久的代宗還在丹鳳門舉行了一次“大閲兵馬”的大型閲兵儀式。
從唐肅宗起,唐帝國改在丹鳳門進行改元、大赦等重大儀式,直到一百多年後唐朝尾聲的唐僖宗,一次次的戰火破壞,使大明宮破敗不堪,唐僖宗成為了御丹鳳門樓頒佈大赦及改元的最後一位皇帝。鹹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唐懿宗死後,唐僖宗即位。翌年十一月,他按照定製,於南郊祭天后,登丹鳳樓大赦天下及宣佈改元“乾符”。

丹鳳門唐末譭棄

史籍上沒有明確記載丹鳳門的被毀年代,推測應與大明宮的最後廢棄時間一致,2005—2006年的丹鳳門遺址的考古發掘也證明了丹鳳門毀於大火。 [11] 
唐末,宣武節度使朱温意圖篡位,將整個長安城拆毀,丹鳳門也一同被毀。
唐帝國滅亡之後,長安城縮建,大明宮淪為一片廢墟,丹鳳門遺址長期暴露郊野。長安城因戰亂遭受了很大的破壞,駐防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因原來長安城過大不易防守,對城池進行了改築。改築時放棄了長安城的外郭城和宮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封閉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門,北開玄武門,以便防守。從此丹鳳門徹底被遺棄。 [12] 

丹鳳門宋代遺址

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呂大防親臨唐長安城各處遺址踏察測量,繪出都城與三宮分圖共四幅並刻於碑石,現只有殘石存世,其中《長安城圖》的大明宮部分損失了北邊約三分之一,而大明宮分圖僅殘存南城垣及附近部分,慶幸的是在這些現存最早的大明宮圖刻上,可以看到標識的丹鳳門。 [13] 

丹鳳門清代遺址

嘉慶十一年(1806年),王森文調查長安城跡並繪製《漢唐都城圖》時,記述丹鳳門遺址近旁有午(五)門村,此村落就是今天的新城區自強村的前身。 [13] 

丹鳳門民國遺址

20世紀30年代,隴海鐵路通到西安和花園口黃泛區難民,使丹鳳門遺址一帶居住人口大量增加,大明宮南城垣地面以上的部分隨着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加劇而逐漸損毀消失,僅有殘存的丹鳳門遺址南北20多米、東西100餘米範圍仍高出周圍地面2米多,四周佈滿現代民居,形同孤島,高台上建有一所平房,屬一傢俬人診所,周圍生長不少樹木,因被稱為花園。 [13] 

丹鳳門現代保護

1949年西安解放後,位於丹鳳門遺址上的診所被收歸國有,逐漸發展成西安市第六醫院,在醫院和文物部門的共同管理下,這處重要遺址得以保存下來。 [13] 
1961年,大明宮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10月丹鳳門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內部設置為一樓是多媒體展示大明宮與丹鳳門,二樓東邊是大明宮文物展示區,西邊是丹鳳門遺址參觀平台。 [14] 

丹鳳門成功申遺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丹鳳門所在的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丹鳳門格局構造

丹鳳門建築構造

丹鳳門是唐大明宮的正南門,為中國古代都城城門建制的最高制度的五門道宮門。
城門墩台台基東西總長74.50米,南北寬33米,由黃土夯築而成,外表包磚。沿兩側城牆築有長達54米的馬道,加上馬道東西跨度近200米。
在墩台之上有木構城樓,位於墩台台頂的城樓基座東西長70.82米。

丹鳳門街道格局

長安城圖 長安城圖
丹鳳門既是大明宮正南門,也是長安外郭城的北門。丹鳳門北面正對含元殿,兩者之間為長600餘米的御道。《長安志》卷六記載:“含元殿南去丹鳳門四百餘步,中無間隔。”
東西連接大明宮南宮牆(長安城北城牆),西有建福門,東有望仙門。
南側除了沿長安城北城牆的東西向大街外,還有一條隨丹鳳門建設一同開闢的南北大街,寬“一百二十步”,摺合為176米,比長安城的中軸幹道——寬150米的朱雀大街還要寬出許多,而成為長安城裏最寬的道路。 [15] 
丹鳳門外本有翊善、永昌兩個坊,唐高宗龍朔年間,為了擴展丹鳳門外的大街,將兩個大坊闢成了4個小坊,形成了光宅、永昌、翊善、來庭4個坊。西北叫光宅坊,西南叫永昌坊,東北叫翊善坊,東南叫來庭坊。由於丹鳳門大街穿過原來的光宅永昌二坊的位置不在坊的中街而是偏東,所以改造後的四個小坊,其中西北、西南二坊稍大,東北、東南二坊稍小。由此,在丹鳳門外,形成了一個“丁”字形的廣場。 [8] 

丹鳳門夯土墩台

大明宮丹鳳門墩台復原平面圖 大明宮丹鳳門墩台復原平面圖
丹鳳門的城門墩台,外輪廓,包磚後的完整尺寸是:東西總長74.50米,南北寬33米。摺合唐尺,按一尺=0.294米,其長度為唐尺二十五丈三尺、寬度為十一丈二尺墩台中包含五個門道,每個門道的淨寬為8.50米,即唐二丈九尺;門道間的隔牆,加上兩壁的排叉柱,總厚度為3.80米,即一丈三尺。
墩台高度:近衞本《大唐六典》記載長安羅城高度為一丈八尺,即5.3米許,從唐石窟寺壁畫所提供的材料得知,城門墩台高度等於城垣加上雉堞的高度。雉堞是戰爭時士兵射箭的掩體,需要高出或略等於人體高度,城制規定雉堞高七尺,即2米稍多,則城牆高度為唐二丈五尺,即7.35米許,這也就是明德門墩台的高度,以上就是木結構的平座了。大明宮的宮牆高於郭城,連同雉堞的高度是9米許,這也便是丹鳳門墩台的高度。敦煌唐石窟寺壁畫所示雉堞多為“凸”字形或作兩級的“凸”字形。城門墩台壁面收分與城牆相同,先秦至宋、元時期城垣基本上是土築無磚面(個別地區有用石砌的),所以比明代以後的磚城收分為大。宋《營造法式》總結城制,城壁收分是高四收一。城門墩台儘管包磚,收分仍與城牆相同。丹鳳門和明德門等城門遺址都出土有斜面城磚,用它砌築墩台,具有收分的壁面形成很講究的一個平面(沒有錯磚的小階級),這種斜面磚的每塊磚上的一個斜面也證明了城壁收分是高四收一。 [16] 
大明宮丹鳳門復原橫剖面圖 大明宮丹鳳門復原橫剖面圖
門道是由木結構做成,在門道的兩側壁上立排叉柱,明德門的排叉柱是每面十五根,丹鳳門的門道較長,為33米,遺蹟表明每面原有二十根排叉柱,其下有70—75釐米 X 60—65釐米的方形石礎,排叉柱為方形截面。每個門道的中間偏南兩米處,相對南數第九根排叉柱有50釐米高的門檻遺蹟,反應門檻是木質,高50釐米,寬24釐米;在木門檻的兩端有立頰石和門砧石,都是青石做成,素面光滑。立頰石上面刻有插入木門檻的槽。
門道兩壁的排叉柱坑反映,原來的石礎約為65—70釐米見方,則柱應為60釐米左右見方。門道的構造是:排叉柱頂架設橫樑,樑上假設密排的楞木,即大梁。原始城門的做法,應該是大梁上即填土夯實,以達到要求高度。後來城門做法改進,為了減少夯土的荷載,就改為在樑上立短柱,並以斜撐支護,短柱上再架短梁,短樑上再架秘排楞木,其兩側斜撐上蓋厚板,做成梯形的板架,上面夯土。梯形的構造可以增加其承重性能;這樣形成下面的梯形空間,也減少了夯土的體量。在城門立面看來,門道口的上部就是梯形的輪廓。這樣的城門墩台頂上,砌一層壓欄石,再做木結構的平座和以上的樓觀。隋唐城門的做法,凡是講究的規格,都已是這樣的形制了。唐宋形制基本相同,只是建築風格的些微差異。所以宋朝城門的形象材料,可以作為復原研究的參考。
敦煌晚唐138窟五門道宮城正門形象 敦煌晚唐138窟五門道宮城正門形象
敦煌石窟有晚唐138窟北壁所畫五門道的宮城正門形象。此圖特別值得注意到是,除墩台表現包磚外,兩側的城牆畫上菱格紋樣。筆者楊洪勳先生認為,這不是為了圖面美觀而任意作的裝飾圖案,而是為了夯土壁防雨而採取的一種措施——用花紋方磚貼面的寫照。敦煌唐壁畫中有多處這樣的寫照:如盛唐第171窟北壁、中唐第159窟東壁、晚唐第9窟北壁、晚唐第138窟北壁、晚唐第85窟西坡上,都有城門墩台或城牆上貼花紋方磚的描寫。 [16] 
這五個門道的使用情況和三個門道的城門一樣,中間門道直通天子馳道,專供皇帝通行,平時是關閉的。現有文獻可考的,至少漢朝就是這樣的制度了。天子馳道任何人不準通行,甚至有交叉的橫路也不可橫越。如果要從馳道的一邊到另一邊去,必須沿旁邊的路從三個門道的一側門道出城,再從中間馳道的另一邊的門道進入,即使太子也是一樣。五門道的兩邊門道是如何用法,在繁華的大唐都城是有交通規則的,凡屬都城門和宮門都是“左入右出”,類似現代“右側通行”的交通規則。 [16] 

丹鳳門木構樓觀

敦煌晚唐138窟丹鳳門形象 敦煌晚唐138窟丹鳳門形象
丹鳳門的樓觀——丹鳳樓,其木結構樓觀是這座宮城大門的精華所在。由於這座宮門太大,墩台東西長達74.50米,按高四收一計算,台頂東西長也有70.82米,約唐尺二十四丈。這大約就是丹鳳樓基座的東西長度。正衙含元殿夯土正階東西長約60米,加上木構副階也不過67.64米。丹鳳樓的基座的東西長度是70.82米,上面略挑出木結構平座,則門樓的通面闊仍然基本上還是70.82米,比正殿含元殿還大,這就違反宮廷規制了。所以丹鳳樓體必須化整為零,做成一座短於含元殿的殿堂,再加左右夾庇(挾屋),這樣組合體形達到70.82米也是可以的。這種建築組合,敦煌壁畫為我們提供了佐證。諸如:盛唐第172窟南壁《未生怨》的城觀、晚唐第9窟南壁《勞度叉鬥聖變》的城觀、晚唐第138窟壁畫與晚唐第196窟壁畫的城觀。晚唐第85窟壁畫的城觀等,都描繪了一種在城門墩台之上,用木構懸挑出一圈平座,平座上建造兩端附夾庇的組合體城觀形式。特別是第138窟所描繪的兜率天宮的宮城正門形象尤其值得注意,為表達天宮城闕的莊嚴偉大繪作五個門道的形制。尤其寫照所依據宮城正門的生活原型,應該是來自大明宮的五個門道的丹鳳門。 [16] 
大明宮丹鳳門城觀復原平面圖 大明宮丹鳳門城觀復原平面圖
推測丹鳳樓城觀主體九間,兩側夾庇各二間,共計十三間。敦煌晚唐第138窟壁畫所示的城門樓觀,主樓觀屋蓋與夾庇屋蓋都是四注式;唐朝建築明間不加大,設定每間為5.20米,則十三間約為68米,就是唐尺二十三丈一尺。進深間寬設定為4.50米,五間為22.50米,和七丈六尺五寸。
參考敦煌唐造第9窟、第172窟、第196窟等表現得更為明確的屋蓋組織關係,夾庇屋脊在主體屋檐下。樓觀的具體情況參考同期的大雁塔門楣石刻殿堂形象級日本法隆寺金堂以及宋式城樓復原。按照敦煌第138窟壁畫,主觀正脊中央設寶瓶、火珠裝飾。 [16] 
按照唐佛光寺大殿,當心間柱高等於面闊,應為5.45米。柱有生起,次、梢間柱高按等比級數依次遞增。梭柱下部1/3處的最大柱徑可能達到60釐米。柱礎按照隋仁壽宮遺址出土的寶裝蓮花石礎圈,覆蓮高12釐米。鋪作參考日本法隆寺金堂及五台山佛光寺大殿,設定為雙抄單下昂、六鋪作偷心造。檐出設定為420釐米,生起、生出各為50釐米。主樓觀的大木結構用材,應該是宋《營造法式》所謂的“一等材”:以2釐米為1分,單材20釐米X30釐米,足材20釐米X42釐米。樓層的平座無雁翅板遮擋,在立面上暴露加厚的地板橫斷面,轉角45°拼接。
城門墩台上設置木構平座、欄杆,再於台頂另設主樓觀的平座式的木構階級和夾庇的磚石階基。主樓觀的階級高起約一丈二尺,即3.50米左右;夾庇階基較低,儘可一尺,即0.294米左右。由於樓觀豬蹄南北和城台欄杆之間只有1米左右的寬度,所以南北兩面不設踏道。東西夾庇兩側有踏道;進夾庇後,有直對登上主城觀的木構踏道。 [16] 
以上,根據敦煌138窟壁畫的五門道宮門形象做出的原狀推測。

丹鳳門兩側闕樓

唐大明宮丹鳳門儘管興建年代較承天門要晚,但同為宮城正南門,且為五門道制,按理來説,在門外兩側也必須配置雙闕,但宋代呂大防石刻大明宮圖及考古結果都表明丹鳳門東西兩側直連宮牆城垣,並未設置雙闕或朵樓。然而,南距丹鳳門600餘米的大明宮正殿含元殿,經過1957年及1995—1996年的兩次考古發掘,揭示出三層夯土大台之上的殿堂東西兩側之南,分別建有高大的翔鸞閣和棲鳳閣三出闕闕樓,兩闕樓向北分別通過曲尺形廊道、角樓、側門與殿堂相連接,從而形成了平面呈凹字形的殿、闕配置佈局。由此可見,大明宮丹鳳門未設雙闕,而在正殿含元殿補設雙闕。 [6] 
但是在2008—2009年, 考古工作者還對丹鳳門遺址兩側“闕台”遺址進行了探查, 在丹鳳門西馬道以西的30—60米處, 發現城牆有加寬3—4米的現象, 對於探究丹鳳門門闕提供了參考 [6] 

丹鳳門文物遺存

丹鳳門發掘過程

丹鳳門作為大明宮的正南門,建國後進行了三次考古挖掘:
第一次考古挖掘
丹鳳門遺址的位置早在1957—1959年對唐長安城進行大規模考古勘測時就已經確定,殘存的遺址為一東西長49.6米、南北29米、高2米多的土丘,上面佔壓有現代房屋建築。
1957年考古工作者對丹鳳門進行了小規模的考古發掘,在1958年第3期的《考古學報》上發表的《唐長安城地基初步探測》,文中將丹鳳門推斷為僅有3個門道、門基長51米。1959年出版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唐長安大明宮》所附“大明宮城址及宮殿分佈實測圖”中,丹鳳門也是畫成三個門道。 [17] 
丹鳳門遺址鳥瞰照片 丹鳳門遺址鳥瞰照片
第二次考古挖掘
2005年7月,為確保大明宮含元殿御道及周邊環境改造工程順利實施,西安市立項實施大明宮含元殿御道拆遷保護工程,完成丹鳳門和御道遺址的建築拆除和居民搬遷,丹鳳門遺址及周邊環境為考古調查和發掘提供了有利條件。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第15屆大會在西安召開前夕的9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隊開始對丹鳳門遺址進行全面考古調查和發掘,共發掘揭示遺址面積達8000平方米,2006年1月完成發掘,遺址表明宮門墩台是黃土夯築而成,西部保存較好,東部二門道破壞嚴重,只殘存底部的部分基礎,這便是僅憑鏟探不容易辨認五個門道的原因。 [17] 
第三次考古挖掘
2008-09年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開園前進行了第三次考古挖掘,這次挖掘發現丹鳳門西馬道以西30-60米處城牆有加寬3-4米的情況,並發表了內部考古資料,沒有發表考古簡報。

丹鳳門發掘成果

丹鳳門遺址平、剖面圖 丹鳳門遺址平、剖面圖
發掘結果表明,丹鳳門址是用黃土夯築而成,由東、西墩台和5個門道、4道隔牆,以及東、西側的城牆和馬道組成。其中,門址西部的3個門道、隔牆、墩台以及城牆和馬道保存狀況較好;而東起第二門道之東半部以東的各部分則破壞嚴重,僅剩下最底部的夯土基礎。在墩台和馬道邊緣還發現部分包磚遺蹟。 [5] 
整個門址基座東西長74.5米,南北寬33米、保存高度為2米,唐代地面以下的基槽深2.2米。門向為為北偏東1°20″,恰與含元殿中軸線的方向一致。
(一)墩台
西墩台保存較完整,在現今地面以上尚存高2米餘。東墩台則破壞嚴重,僅存夯土基槽,但鑽探和發掘情況表明,其形狀、大小及轉角等均與西墩台幾乎相同,故可據此進行復原。 [5] 
西墩台的平面大致呈“凸”字形,凸出部分面向西,並與城牆並於城牆和馬道相連。南北殘長24.1米、東西最寬處為14.7米。南端邊寬6.9米,然後呈直角北折6.4米,與西側城牆的南邊相接。北端邊寬6.9米,然後分兩次呈直角向南折,折邊分別長5、7.8和4.6米,最後與西馬道的北沿相連接。
在西墩台的西南角殘存有少量長方形青灰色包磚及斜向的包磚壓印痕跡,寬均0.8米。其中,折角以西的包磚凹入墩台夯土內,長3.2米,使包磚的南邊與西城牆的南邊相平齊。折角以南的包磚尚存有上下疊置的三層。
西南角包磚遺存以西還可見到唐代地面的殘跡,其範圍長約40、寬7米,東部稍高,向西略低,路土厚0.2米。東部的地面上還發現亂磚鋪設而成的小片地磚遺存。 [5] 
(二)門道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門址共有5個門道。西側3個門道的保存情況較好,而東起第一門道已經破壞無存,東起第二門道也僅存西半部分。從現存的門道遺蹟以及東部夯土基礎的輪廓與西部夯土基座的形狀和大小均相對應等現象判斷,這5個門道的形制及大小相同,淨寬皆為8.5(如果按兩側夯土隔牆之間的距離計算,則寬達9.4米)、南北進深為33米(地表殘存部分最多為24米)。 [5] 
所有門道內殘存地面皆呈紅色,大部較平坦,表面表面還部分保存着密集的經燒硬的夯窩,而未發現一般門道面上常見的車轍、鋪磚或鋪石等痕跡。鑑於現存地面被燒成紅色,其上其上還覆蓋有一層紅黑夾雜的燒燬堆積,故推測當時門道內或有可能鋪有木地板,後被火焚燬。 [5] 
每個門道的東西軸線偏南2米處均設一道東西向的門限。門限高出其他部位的門道表面0.5米,其南、北兩側呈“人”字形緩斜坡狀。門限由木門檻、立頰石和門砧石三部分組成。木門檻均已燒燬,在西起第二門道和中門道的的門槽內尚保留有較多的木炭痕跡;其位置居中,安置於夯土門槽內,槽長2.8、寬0.24、深0.15米。立頰石位於木門限的東西兩端,但僅西起第一門道和中門道尚遺留有殘石。中門道的立頰石保存稍好,青石質,側豎放,東西殘長1.38米、在地面上高0.54(下埋0.22)、厚0.4米,表面打磨成青黑色,素面;在其北半側鑿出長寬各0.15米、深0.09米的長方形凹槽,以安置木門檻。立頰石的東西兩側由南北縱向的長方形門砧石坑,砧石均已無存。砧石坑多殘破,僅位於中門道東側者保存最完整,坑長1.5、寬0.4、深0.4米,坑壁整齊,坑底有沙子和碎石片的墊層。 [5]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門道的東西兩側也即夯土隔牆邊緣,有南北向順排的排叉柱礎坑,各排保存的數目為16—19個,彼此間隔大致均勻,間距略小於一個礎坑的長度。礎坑均為長方形,大小相近,坑底部從上至下普遍鋪有沙子、土和碎石片等三個墊層,可能與放置礎石時找平等工程要求有關。排叉柱的礎石大多已遺失,僅在西部三個門道內零散的殘留有4塊,均處於原位,形狀及表面處理方式相同,但大小略有差異。礎石表面均發現相同的加工處理痕跡,即以礎石中心卯眼靠夯牆的內側邊為界線(與排叉柱之間隔牆的牆面相平齊),靠牆一側陰埋的半面較粗糙且有刻槽,而靠外側露明的另外半面則打磨的較光滑,表明排叉木柱應為半明柱。另外,根據礎石和礎石坑的一邊略埋入夯牆等跡象判斷,當時的施工程序可能是先夯築門址墩台基礎,至門道面時即挖坑放置排叉柱礎石,然後再繼續夯築墩台和隔牆。 [5] 
在西側3個門道內的排叉柱坑之間,清理出4處柱間隔牆(即門洞側牆)的痕跡,保存狀況不一。其中,西起第一門道的西側夯土隔牆壁面上尚保存着貼附的填屑碎磚。西起第二門道的西側排叉柱坑間發現有側立磚、殘磚和填土組成的柱間牆底部遺存,其牆皮還有殘跡,牆面距門道的夯土隔牆0.4米。中門道東側,門限以南,殘存有高0.5、寬0.4米的柱間牆,牆面外側平整,底部塗有紅色的腳線,有的地方顯露出2—4層白灰牆皮,表明後期曾進行過多次修繕性的粉刷。根據上述門洞兩側排叉柱之間隔牆的位置,以及排叉柱出事光面喝糙面的界線,可以測得門道的落空跨度為8.5米(牆皮對牆皮)。
另外,在西起第二門道的東北部地面上,還還清理出一塊長方形青石,呈東北-西南方向擺放,長60、寬25、厚25釐米,底面平整,上面兩端略圓弧,中間橫有槽型的殘缺。這可能是位置移動後的止扉石。 [5] 
(三)隔牆
唐大明宮丹鳳門遺址 唐大明宮丹鳳門遺址
門道之間各有隔牆,系在門址夯土基座上夯築而成。共有4道,但最東側的一道已被破壞。西邊的3道夯土隔牆存高0.3—1.8、寬均為3米。如果加上其兩側排叉柱之間隔牆的厚度,門道間隔牆的厚度就能達到3.8米。隔牆的兩壁均較陡直,夯層非常清楚,每層的厚度一般為8—10釐米。由於隔牆的南北兩端已被破壞成斷崖,故原來的斜面收分等情況已不清楚。 [5] 
位於一些排叉柱坑上方的隔牆牆面上,發現有幾處較明顯的木柱燒灼痕跡。
另外,從門址基座的北側斷面上,可清晰地見到隔牆下的基座夯土層比墩台和門道下的同層夯土位置略低,呈弧形下沉狀。這可能是牆體承受上部城樓的重壓所致。 [5] 
(四)城牆
門址墩台的東西兩邊均連接有夯土城牆,應為大明宮的南宮牆。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勘探結果,此城牆同時也是隋代大興城和唐代長安城北城牆的東段部分,也就是説,大明宮的南宮牆是沿用已有的城牆,並不是新築的。 [5] 
門址東側的城牆僅保留有夯土基礎。西側城牆則保存稍好,在現今地面上保存有寬9.8、高0.3—0.5米不等的牆體;其南側部分破壞較甚,已接近唐代地面。但邊緣仍比較清楚,並可看出牆面向上略有收分;城牆北側與馬道並排相連。 [5] 
(五)馬道
丹鳳門兩側馬道示意圖 丹鳳門兩側馬道示意圖
共發現2條,呈對稱狀分佈於門址墩台的東西兩側,並沿城牆的內側築成;皆呈長條形,長均54、寬3.5米。東側馬道僅存基槽部分,但邊線和轉角仍較清楚。西側馬道保存略好,最高處位於唐代地面之上0.5米;部分馬道邊沿尚保存有包磚內側的填屑磚(分佈範圍長10米餘,均為殘磚),其邊沿平直整齊,但外側的包磚多已遺失,僅在原位發現1塊殘磚及少量鋪磚痕跡,由此可知西馬道的包磚寬度為0.4米。西馬道的西端部分呈緩坡狀,盡頭外緣邊遺留有南北向直線排列的2塊堵頭殘磚。此外,在西馬道西端的西北兩側還發現有路土跡象。 [5] 
另外需要説明的是,在與西馬道西端的堵頭磚相平齊處,城牆夯土內凹0.4米,並殘留有順排成一線的3塊堵頭磚,這可能屬於馬道南側城牆包磚部分的殘跡。而在馬道和城牆的夯土之間未發現分界線,夯層的情況也表明兩者是混築而成。 [5] 
(六)遺物
遺物大部分出土於門道內及門址兩側的唐代廢棄堆積中,絕大部分為建築材料,另有部分日用器物等。 [5] 
1、建築材料
種類包括長方磚、方磚、板瓦、筒瓦、瓦當、鴟尾,以及鐵釘、石夯錘等。
2、日用器物
數量較少,皆殘損。器形包括碗、罐、器蓋、盅、枕、翁、鉗鍋等。 [18] 

丹鳳門文物價值

丹鳳門是中國發現規模最為宏大的唐代城門建築遺址,代表着唐代建築技術水平的高超境界,丹鳳門與其北面諸門、諸殿所反映出的“天子五門”的思想,共同構築了唐大明宮的整體格局,展示了中國歷史上中央集權社會鼎盛時期——唐朝的偉大創舉。丹鳳門城門形制是唐以來可查宮城城門形制中最早的實物源頭,對後世的影響巨大,在中國都城建設史、建築史上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 [19] 

丹鳳門文物保護

丹鳳門遺址保護

丹鳳門遺址保護工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擔綱建築設計,由中國建築總公司承建,是西安曲江大明宮遺址保護辦公室啓動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佔地面積769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474平方米,歷經9個多月,投入文物保護資金1.3億元。
2010年1月20日,作為唐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內最大的單體建築,唐大明宮丹鳳門遺址保護示範主體工程在西安竣工。它的落成將使古城西安重現唐代詩人張祜筆下“丹鳳門開白日明”的勝景。 [20] 

丹鳳門設計理念

1、遵循國際及國家有關文化遺產遺址保護的要求,在遺址上設置保護與展示的設施,必須保護遺址的原真性與完整性,並採用新技術、新材料及可逆的工程技術手段。 [21] 
2、在“保護第一”的前提下,儘量提供條件,向世人展示遺址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工程技術價值。既為一般參觀者提供科普教育的場所,又為有關專業人員提供相關專業研究的條件。
3、建於唐大明宮的歷史地位及丹鳳門在大明宮內、在唐長安城和現代西安城市中的重要位置,在滿足上述兩項要求的基礎上,應爭取使遺址保護和展示工程向人們提供一個溝通曆史和現代、能引發觀眾歷史聯想、儘量切近唐丹鳳門形象的標誌性建築。 [21] 

丹鳳門屋檐方案

丹鳳門設計方案 丹鳳門設計方案
中國及海內外建築師學界專家學者對唐代城門做過多項復原設計,其中尤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傅熹年先生《唐長安明德門原狀的探討》(1977)最為詳實。楊紅勳先生(中國社科院)、王才強先生(新加坡國立大學)對唐長安明德門的復原設計,王璐女士(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對唐丹鳳門的復原設計都為五門道的城門做出了有益的探討。總而觀之,以上四位的復原設計有一些基本的共同點:按《宋營造法式》規制設置整體性城台;城台上設平座;平座之上為木構式城樓;城門通道按《宋營造法式》規矩設計。 [21] 
所不同的是城樓有兩類方案。一類是在城台上作同一進深通長的木構城樓;一類是在城台兩端設置挾屋,當中為正樓。經過唐宋繪畫等資料分析,凡有挾屋的,城台平面形狀大多與上部城樓形狀相一致而作進退變化,不是一個單純的矩形平面。丹鳳門遺址展示其城台是一個完整的矩形。通過試做兩個推理方案,嚴格按可實施的工程規律設計出平、立、剖面圖。方案一是一個矩形平面的城台上設置一座矩形的城樓,比較科學合理,形象端莊大氣。方案二是在同一城台上做有挾屋與正樓的設計。此方案矛盾較多,要使挾屋的屋脊與正樓屋脊有合理的錯落,其進深與檐口高度就難以合理。若使挾屋進深與正樓相同,使其平座低於正樓之平座,雖也可使二者屋頂有所錯落,但造型不夠簡潔大氣。經多方比較,最終選擇了推理方案一。 [21] 

丹鳳門技術手段

丹鳳門設計效果圖 丹鳳門設計效果圖
為了實踐保護展示建築的現代性和可逆性,設計採用了全鋼結構。根據文物保護要求,鋼結構構件(含城台)與遺址邊沿的距離不小於60釐米。城台與城牆部分外壁為大型人造板材,城台大板外表為城磚肌理,城牆外表則為夯土牆的機理,以反映遺址狀況。為了充分節能,屋面及外牆內採用雙層擠塑板保温隔熱層,使其能耗低於《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約50%。 [21] 
城樓屋頂面層為輕型鋁鎂錳合金仿瓦隴板材。仿木構的檐柱、梁枋、闌額、斗栱。椽條等外露部分均採用鋁鎂錳合金板組合構成,固定在鋼結構構件上。所有室內空間內部裝修不仿古,採用現代材料、現代手法與風格。 [21] 

丹鳳門建築色彩

外裝修色彩選用從上到下全部為但棕黃色,近於黃土與木材的色彩。目的是使這座建築既能體現唐代皇宮正門的型制、尺度、造型特點和宏偉端莊的風格,有區別於一般仿古建築。採用色彩上渾然一體高度抽象的手法,賦予這座遺址保護展示建築以雕塑感和現代感,使其成為一個現代製作的標誌。 [21] 

丹鳳門旅遊信息

乘車路線:
公交:2、k17/17、22、38、46/k46、104、209、216、263、309、409、517、703、801、913(大明宮遺址公園)262路、528路、708路
地鐵:西安地鐵4號線(大明宮站)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