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閲兵

(檢閲儀式)

鎖定
閲兵是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閲的儀式。早在公元前,中國周朝古埃及、波斯、羅馬等國已有閲兵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多次舉行盛大的閲兵,接受黨、國家和軍隊領導人的檢閲。通常在國家重大節日、迎送國賓和軍隊出征凱旋校閲、授旗、授獎、大型軍事演習時舉行,以示慶祝、致敬,展現部隊建設成就,並可壯觀瞻,振軍威,鼓士氣。閲兵包括閲兵式分列式。有時只進行一項。閲兵式是閲兵者從受閲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閲的儀式。分列式是受閲部隊列隊從檢閲台前通過,接受閲兵者檢閲的儀式。
中文名
大閲兵
定    義
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閲的儀式
內    容
閲兵式和分列式
意    義
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大閲兵閲兵意義

中學師生共同收看閲兵(攝影 張宇琦) 中學師生共同收看閲兵(攝影 張宇琦)
大閲兵是展現武裝力量建設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6-
一般而言,閲兵包括兩部分,一是閲兵式,即閲兵者從受閲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閲;二是分列式,即受閲部隊列隊從檢閲台前通過,接受閲兵者的檢閲。

大閲兵閲兵史

國慶60週年大閲兵 國慶60週年大閲兵
中國建國至今共舉行過14次重大閲兵儀式,分別是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84年1999年2009年,國慶60週年大閲兵是我國舉行的第14次大閲兵
2009年是我國國慶大閲兵60週年,相比以前我們國家的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提高。1999年國慶閲兵給我們留下一個輝煌而震撼的昨天,但是在新世紀的第一次重大國慶閲兵絕對值得我們銘記。

大閲兵歷年閲兵

大閲兵1949年

1949年開國大典閲兵,是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舉行的。
這次閲兵專門制訂了《閲兵典禮方案》,按閲兵式、分列式的程序組織閲兵。閲兵式在靜態下舉行,受閲部隊以天安門城樓為中心,按序列在東、西長安街列隊,接受朱德總司令的檢閲。分列式在行進中舉行,受閲部隊依次由東向西通過天安門城樓,接受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閲。這一閲兵路線延續至今。
受閲部隊由陸、海、空三軍組成,共1.64萬餘人。受閲武器裝備有各種火炮119門,坦克裝甲車152輛,汽車222輛,軍馬2344匹,飛機17架。
受閲部隊裝備主要是繳獲的雜牌武器,包括日式75毫米野炮、105毫米榴彈炮、97式中型坦克、37毫米和75毫米高射炮,美式105毫米榴彈炮、輪式裝甲車、P—51戰鬥機,英式“蚊”式轟炸機等。
閲兵歷時2個半小時,充分展現了新中國武裝力量的強大陣容。

大閲兵1950年

第一個國慶節閲兵
1950年國慶閲兵,朱德總司令檢閲了部隊。
受閲部隊共24209人。受閲武器為各種火炮88門,坦克、自行火炮80輛,汽車178輛,軍馬2899匹,飛機28架。
朱德總司令乘車檢閲部隊後,宣讀了解放軍總部給全國武裝部隊和民兵的命令,隨後進行了武裝部隊的分列式檢閲。
閲兵分列式以空軍學校和海軍學校的學員為先導,依次為步兵炮兵、戰車摩托化步兵和騎兵部隊,空軍空中梯隊的各種戰機在步兵進入天安門廣場時臨空,形成了立體閲兵的場面。

大閲兵1951年

諸新兵紛紛登場
1951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週年典禮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在這一年的閲兵式上,體現出一些新的特點。第一,一批身經百戰和功勳卓著的解放軍高級指揮員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學員的身份參加了國慶閲兵式,並走在受閲部隊的最前面;第二,參加閲兵式的各類專業軍事院校學員數量增加,他們分別來自步兵學校、戰車學校、炮兵學校、海軍學校、航空學校等,體現出共和國對專業軍事人才的培養進入一個新階段;第三,一些新兵種紛紛亮相。這其中包括傘兵部隊,火箭炮部隊,防空兵部隊等;第四,民兵大隊第一次出現在國慶閲兵式上,他們是華北老解放區民兵的代表,都是戰鬥英雄和工作模範。

大閲兵1952年

首次披露的閲兵照片
1952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週年典禮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這一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在朝鮮戰場上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艱苦卓絕的戰鬥。共和國國防力量的日益增長,為保衞祖國和平,抗擊外來侵略提供了更加堅實的保障。這一年閲兵式特點是公安部隊和少數民族民兵大隊首次參加閲兵式和分列式。

大閲兵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後的首次閲兵
1953年,我國已從建國初期的國民經濟恢復時期進入到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階段,穩步展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這一年,是我國實施一五計劃的第一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週年國慶典禮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上午10時,毛澤東主席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慶祝典禮正式開始。閲兵式開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乘車從部隊方陣前駛過,檢閲並向戰士們致以節日的祝賀。

大閲兵1954年

5週年大閲兵
1954年國慶閲兵,國防部長彭德懷檢閲了部隊。受閲部隊包括地面方隊38個、4個空中梯隊,共10384人。受閲部隊的武器裝備基本上是蘇式的,包括M—43式120毫米迫擊炮、57毫米防坦克炮、76.2毫米加農炮、M—38式122毫米榴彈炮、M—37式152加農榴彈炮、M—13式火箭炮、85毫米高射炮、M—39式37毫米高射炮,T—34中型坦克、NC—2重型坦克、CY—122式122毫米自行火炮,杜—4重型轟炸機、杜—2輕型轟炸機、米格—15比斯殲擊機等,標誌着我軍武器裝備發生了重大變化。
開國大典受閲部隊主要由陸軍組成,海軍和空軍只是象徵性的。國慶5週年,受閲部隊由陸海空諸軍兵種編成,反映了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壯大。

大閲兵1955年

實行軍銜制換裝大閲兵
1955年國慶閲兵是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後的首次閲兵。受閲部隊指戰員身穿55式軍服,佩戴肩章、領章,軍容嚴整地通過天安門廣場。55式軍服設置了禮服、常服、工作服3個系列,軍官佩戴軍銜肩章、兵種勤務符號領章和帽徽;士兵佩戴帽徽和軍銜領章;男軍官夏季戴大檐帽,女軍官戴無檐帽,陸、空軍士兵戴船形帽
受濃雲影響,受閲飛機延遲原定起飛時間,後與羣眾遊行隊伍同時通過天安門廣場。

大閲兵1956年

大雨振軍容
1956年國慶閲兵,共有11929人接受檢閲。分列式在雨中舉行,閲兵的順序是軍事學院、石家莊步兵學校、西安炮兵學校、南京工程兵學校、第1坦克學校、第5航空預備學校、第5海軍學校,第24、63、65、66、69軍,炮兵第2、10、14、32師,坦克第1師,機械化師、傘兵教導師,防空高炮第100團、防空高炮第10師等部隊,相繼通過了天安門廣場。

大閲兵1957年

受閲人數最少外國來賓最多
1957年10月1日國慶閲兵,是新中國成立後第9次國慶閲兵。參加受閲的部隊共有29個方隊,各種坦克車輛226台,飛機81架。閲兵歷時50分鐘。我國自行生產的伊爾—28型噴氣式轟炸機、殲5型殲擊機首次參加國慶閲兵。
1957年1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過了《關於裁減軍隊數量加強質量的決定》。軍事建設反映在閲兵上,最大的變化是受閲總人數比往年少,是新中國13次閲兵中最少的一次。
這次閲兵的特別之處還有,國外來賓空前多。應邀來我國訪問的50多個國家的外賓、各國駐華使節和外交官員,以及在華外國專家等觀看了閲兵式。

大閲兵1958年

民兵方隊規模空前
1958年國慶節舉行盛大閲兵式。由工人、農民、學生組成的眾多民兵方隊出現在受閲隊伍中。基幹民兵方隊由來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根據地的民兵戰鬥英雄組成,他們曾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用土槍、土炮打擊過敵人。他們僅訓練了20多天就參加了國慶閲兵。另外,軍事學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軍、海軍等軍事學校方陣引人注目。

大閲兵1959年

“逢十”大閲兵
1959年共和國10週年閲兵式,受閲部隊官兵身着新式軍服,佩戴軍銜。軍事學院方隊、水兵方隊、步兵方隊、空降兵方隊依次受閲,噴氣式轟炸機和殲擊機從擴建一新的天安門廣場上空飛過。這次閲兵與5週年國慶閲兵相比,取消了騎兵、三輪摩托車方隊。受閲武器裝備國產化程度大大提高,其中我國自行製造的“五九式”主戰坦克和“紅旗牌”檢閲車首次亮相國慶閲兵式。

大閲兵1981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首次大閲兵
1981年9月14日,我軍在華北某地舉行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華北軍事演習。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實兵演習結束後,9月19日,舉行了盛大的閲兵式、分列式。這次閲兵稱為“1981年華北大閲兵”。

大閲兵1984年

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了歡慶共和國建國35週年的盛大慶典,改革開放使中國大地迸發出了勃勃生機,人們終於在1959年之後再一次在天安門廣場看到了震撼人心的閲兵式。檢閲進行曲旋律響起後,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乘坐紅旗牌黑色敞篷轎車在閲兵總指揮秦基偉的陪同下開始檢閲部隊,鄧小平第一次喊出了“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的口號,體現了對人民子弟兵的關愛。檢閲後,鄧小平在天安門城樓發表重要講話,鼓舞全軍將士“務必時刻保持警惕,不斷提高自己的軍事政治素質,努力掌握和提高應付現代戰爭的知識與能力。”
在這次大閲兵中,受閲武器裝備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全部28種武器中有19種是新裝備,有的裝備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中國戰略導彈部隊首次參加閲兵,更是震撼了世界。

大閲兵1999年

世紀大閲兵
1999年10月1日,共和國迎來了50華誕。時值世紀之交,這一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閲兵式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世紀大閲兵”。在這一年,改革開放新時期誕生的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預備役等部隊第一次匯入了受閲大軍中。在武器裝備方面,此次受閲的42種裝備,90%以上都是新裝備,絕大部分都是自行設計和生產的,高科技武器裝備已開始成為解放軍的主戰武器。
世紀大閲兵”完美地實現了“米秒不差”:壓陣的第二炮兵戰略導彈方隊最後一排通過天安門中線的那一刻,陸海空航空兵首次聯合編隊組成的強大機羣中的第一架飛機準確飛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上空。
百米閲兵道,世紀精兵路。從開國大閲兵到國慶50週年閲兵,13次莊嚴的檢閲,把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歷程濃縮成鏗鏘的足音,留在了天安門廣場上。

大閲兵2009年

甲子大閲兵
胡錦濤檢閲三軍 胡錦濤檢閲三軍
2009年10月1日,由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預備役部隊抽組的14個徒步方隊、500餘台地面裝備組成的30個裝備方隊和由陸海空三軍航空兵151架戰鷹編成的12個空中梯隊,在天安門接受檢閲。這次閲兵展示的52型主要裝備,全部是國產裝備,近90%是首次參閲。如三代戰機,自主生產的殲-10和殲-11;這次參閲飛機有12種15型,涵蓋空軍、海軍和陸軍航空兵現役主戰機型。

大閲兵2015年

70週年紀念
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作為當年反法西斯東方主戰場的中國將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最受關注的莫過於9月3日大閲兵。
全國人民放假、學校延遲開學、揪心的A股停市……這個節日重要性不亞於中國春節
2015大閲兵
2015大閲兵(4張)
9月3日大閲兵是中國第一次以閲兵形式紀念抗戰勝利,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在非國慶節舉行大規模閲兵。
在這個普天同慶的重要年份,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當此之際,舉行大閲兵來隆重紀念這兩個70週年,具有特殊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一是昭示中國人民及世界人民,不要忘記70年前的那場戰爭,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戰爭不再發生;二是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決心;三是進一步凝聚中華兒女,增強對中國國防的信心;四是激發全體官兵習武強軍的使命感和自覺性,加強實戰化訓練,提高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增強我國武裝力量的戰略威懾力,達到強軍目標,讓祖國人民放心。 [1] 
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流程:①9月3日早9點,習近平將攜夫人彭麗媛迎候各國嘉賓,合影後共登天安門城樓,準備觀禮②10點整紀念大會開始,70響禮炮聲後,舉行升旗儀式③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④習近平乘坐檢閲車檢閲完畢後,分列式正式開始。分列式預計持續50多分鐘。

大閲兵2017年

2017年7月30日上午9時,習近平在朱日和訓練基地沙場閲兵紀念建軍90週年,受閲官兵都來自戰鬥部隊,將士們高喊“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2] 

大閲兵2019年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閲兵式(簡稱“國慶70週年閲兵”或“2019年國慶閲兵”)是2019年10月1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而開展的眾多慶祝活動中一項重要的活動。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閲兵式的全體受閲官兵由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部隊約15000名官兵、580台(套)裝備組成的15個徒步方隊、32個裝備方隊;陸、海、空航空兵160餘架戰機,組成12個空中梯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