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覺寺

(北京市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大覺寺(Dajue Temple),又稱大覺禪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蘇家坨鎮大覺寺路9號。始建於遼鹹雍四年(1068年),稱清水院,是金章宗時期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元朝時期重修,改稱靈泉寺,明宣德三年(1428年)重建,1992年4月10日作為大覺寺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3]  [8] 
大覺寺佔地面積約9500平方米,坐西朝東,依山勢而建,主要建築由中路寺院、南路行宮和北路僧房組成。中路為六進院落,包括山門、碑亭、功德池、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無量壽佛殿、大悲堂、舍利塔、龍潭、龍王堂。北路是僧房,南路行宮有戒台殿、四宜堂、憩雲軒、領要亭等。後部是一處寺廟園林 [3-4]  。大覺寺的遼代石碑是較為重要的實物資料,對研究契丹藏有着較為重要的價值 [5] 
1979年8月21日,大覺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06年5月25日,大覺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大覺寺
外文名
Dajue Temple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區蘇家坨鎮大覺寺路9號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佔地面積
約 95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0303-3-006

大覺寺歷史沿革

遼鹹雍四年(1068年),清水院始建 [3] 
金朝時期,清水院成為皇家行宮,是西山八大水院之一。
元朝時期,清水院重修,改稱靈泉寺。
明宣德三年(1428年),靈泉寺拆除原有建築進行重建,改稱大覺寺。
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大覺寺大修。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大覺寺大修。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大覺寺修葺,增建四宜堂、領要亭等。
清雍正六年(1728年),大覺寺南塔院敕建迦陵舍利塔 [8]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覺寺重修,增建憩雲軒、香積廚等 [3]  [8] 
20世紀30年代,大覺寺山門遭雷擊被毀 [4] 
1952年10月16日,北京林學院成立,大覺寺作為第一校址。
1953年,北京林學院搬離大覺寺 [13] 
1992年4月10日,大覺寺作為大覺寺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8] 

大覺寺建築格局

大覺寺綜述

大覺寺佔地面積約9500平方米,坐西朝東,依山勢而建,主要建築由中路寺院、南路行宮和北路僧房組成。中路為六進院落,包括山門、碑亭、功德池、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無量壽佛殿、大悲堂、舍利塔、龍潭、龍王堂。北路是僧房,南路行宮有戒台殿、四宜堂、憩雲軒、領要亭等。後部是一處寺廟園林 [3]  [4] 
大覺寺平面示意圖 大覺寺平面示意圖

大覺寺特色

大覺寺保持了遼代契丹人在建築上喜東向的“朝日”之俗,佈局嚴謹,頗為壯觀。中路主體建築保持了明代的建築法式及風洛,為寺中建築之精華 [4] 

大覺寺主要建築

大覺寺中路寺院

山門
山門位於大覺寺中路最前方,面闊三間,進深五檁,歇山頂,筒瓦屋面,檐下施單昂三踩斗拱,正中磚砌卧匾,題“敕建大覺禪寺”。明間開券門,次間為券窗,額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金龍枋心。山門前建月台,兩側建有“一封書”撇山影壁 [3] 
功德池
功德池亦稱放生池,位於山門後,為長方形水池,池上正中建有石橋將水池一分為二,池的南北兩端正中,各有一石雕龍首 [12] 
天王殿
天王殿為第一進院正殿,因內供奉彌勒佛,故又稱彌勒殿,兩側供奉四大天王雕像。面闊三間,進深五檁,歇山頂,簡瓦屋面。檐下施單昂三踩斗拱,額枋繪墨線小點金旋子彩畫,金龍枋心。院內南北兩側建有配殿各三間,院落東部碑亭兩座,中部為放生池和功德橋,西部左右各為鐘樓和鼓樓 [3]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位於天王殿後,面闊五間,進深五檁,歇山頂,綠琉璃瓦屋面,殿後帶三間懸山抱廈。外檐斗拱為單昂三踩,內槽為重翹五踩。室內井口天花繪蓮花瓣,木質蟠龍藻井。殿前月台一座,殿內供奉三世佛(現存三世佛像是1972年從智化寺移來的)。殿兩側建南北配房各三間。在南北配房兩側各建通門一座以通南路、北路 [3] 
無量壽佛殿
無量壽佛殿為中路第三層殿,面闊五間,進深五檁,歇山頂,綠琉璃瓦屋面,後帶三間懸山抱廈。外檐正中懸掛清乾隆皇帝御筆“動靜等觀”木匾。殿前月台有磚砌甬道與大雄寶殿台基相接。無量壽佛殿殿內供有一佛二菩薩,佛像板壁後有清代泥質懸塑,上塑海水江崖,觀音坐于山海之中。殿前有明代石碑兩通,方形螭首。銀杏樹兩株,其中一株樹齡逾千年,至今仍枝葉繁茂,被譽為“銀杏樹王”。殿兩側建朵殿各一間。殿南北配房各十間 [3] 
大悲堂 大悲堂
大悲堂
大悲堂為中路第四層殿,又稱大悲壇,二層,面闊五間,進深六檁,硬山頂過壟脊,筒瓦屋面,外檐正中懸清代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書“最上法門”木製卧匾一方,額枋繪墨線小點金旋子彩畫。北側有一通刻於遼鹹雍四年(1068年)的石碑,記載大覺寺早期建寺和刊刻《大藏經》的歷史。堂後山坡上有覆缽一座 [3] 
龍王堂 龍王堂
龍王堂
龍王堂為中路第五層殿,二層,面闊三間,進深六檁,懸山頂,筒瓦屋面,額枋繪旋子彩畫。堂前有一方形水池,池中有龍首吐水口,泉水由龍首湧出彙集成龍潭。堂前有古柏數株 [3] 

大覺寺南路行宮

大覺寺南路行宮的第一座建築是戒壇殿,第二進院名四宜堂,又稱南玉蘭院,修建於清康熙年間,是雍親王愛新覺羅·胤禛以自己齋號命名的。院內有逾300年樹齡的玉蘭一株,有“玉蘭王”的美譽。憩雲軒為第三進院。領要亭位於西端,為一座單檐六角攢尖頂的亭子。清乾隆帝曾賦詩云:“山水之趣此領要,付與山僧閲小年。”亭名由此而來 [3] 

大覺寺北路僧房

大覺寺北路僧房的第一進院為方丈院,坐北朝南,分前後兩院。前院門內有影壁牆一座,院內有一級古樹七葉樹兩棵,後院內有古柏、白皮松各一棵。第二進院稱為北玉蘭院,正房舊稱香積廚,門前有“碧韻清池”,由整塊巨石雕鑿而成,池的西沿鐫刻“碧韻清”三字,自龍潭流出的泉水在此彙集。院內有銀杏一株,樹高十餘米,樹的主幹周圍長出九棵小樹形成獨木成林的景觀 [3] 

大覺寺文物遺存

陽台山清水院藏經記碑
《陽台山清水院藏經記》石碑,簡稱遼碑,碑文記載了遼鹹雍四年(1068年)陽台山清水院(現稱大覺寺)山下南安窠村(今南安河村)信士鄧從貴出資30萬(緡)修葺清水院僧舍,並募緣50萬(緡)助印大藏經(契丹藏)579帙始末。碑陰額題“陽台山清水院藏經記”,碑文載捐資者題名,文字大多磨泐不辨。碑陽文字在《金石萃編》《全遼文》等都曾著錄 [5] 
迦陵舍利塔
迦陵舍利塔矗立於寺廟中軸線的最高點,為一座佛教覆缽式白塔,磚石結構,分為地宮、塔基、塔身、塔剎四部分。塔高約15米,下有八角須彌座,中部是圓形塔肚,上方是細長的相輪,頂上飾有寶蓋。塔基高50釐米,呈四方形。塔座為八角形,正面朝東,上枋和下枋雕刻仰俯蓮花,四周由祥龍、葵花、牡丹、蓮花、西番蓮等圖案磚雕構成。塔身呈覆缽式,上寬下窄,正面有焰光式塔門。塔身上面的相輪共有十三層。最上面是華蓋,華蓋下懸有風鈴8個 [7] 
古樹
大覺寺內共有古樹160株,有1000年的銀杏、300年的玉蘭,古娑羅樹,松柏等 [10]  。大覺寺內古樹以古玉蘭為最,花開時節滿樹晶瑩,如冰似雪,遠望猶如雪山瓊島,較具觀賞價值,其姿、色、香堪稱北京玉蘭之最 [11] 
古玉蘭 古玉蘭

大覺寺歷史文化

大覺寺相關人物

  • 愛新覺羅·胤禛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曾自號破塵居士、圓明主人,年號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於故宮永和宮

大覺寺藝文

燕壘空梁畫壁寒,諸天花雨散幽關。篆香清梵有無間。蛺蝶乍從簾影度,櫻桃半是鳥銜殘。此時相對一忘言。——清·納蘭性德浣溪沙·大覺寺 [5] 
迢迢大覺寺,遠在西山隈,薄遊散煩暑,絺衣撲黃埃。山僧睹客面,知自塵中來,引我登上池,清泉噴龍腮,洗滌法眼淨,盥漱煩襟開。龍力同佛慈,天語題崔嵬。於時六月半,旱及中谷蓷,願興油然雲,澍雨遍八陔,上慰當寧憂,下濟蒼生災。振衣繞佛座,觀樹下層台,百圍古銀杏,毫末何年栽?羅生子孫枝,各具樑棟材。迤南更幽潔,竹木久徘徊,綠玉拂晴靄,涼風吹碧苔。翛翛“憩雲軒”,御筆揮香煤,飛瀑淺户闥,盈耳喧風雷,激盪長松根,落地成淵洄。平生巖壑志,戀此不忍回,暫借禪房宿,況無公事催。雲陰晚峯合,雨意潤金罍。——清·愛新覺羅·奕繪《宿大覺寺》 [5] 

大覺寺寺內八絕

大覺寺的風景以八絕為主,分別是:古寺蘭香、千年銀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靈泉泉水、遼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韻清池 [6] 
  • 古寺蘭香
古寺蘭香是指大覺寺四宜堂內的高10多米的白玉蘭樹,相傳為清雍正年間的迦陵禪師親手從四川移種,樹齡超過300歲。玉蘭樹冠龐大,為白色重瓣。玉蘭花於每年的清明前後綻放,持續到穀雨 [6] 
  • 千年銀杏
大覺寺無量壽殿前的左右各有一株銀杏樹。北面的一株雄性銀杏,相傳是遼代所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故稱千年銀杏、遼代“銀杏王”。銀杏樹高25米左右,胸徑7.5米。乾隆帝曾寫詩讚譽:“古柯不計數人圍,葉茂孫枝緣蔭肥。世外滄桑閲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 [6] 
  • 老藤寄柏
大覺寺山門內的功德池橋邊,有一古柏,上有老藤從下部樹幹分支出長出 [6] 
  • 鼠李寄柏
大覺寺四宜堂院內,古玉蘭的西面,有一顆大柏樹,在1米多高分成兩個主幹,在分叉處長出一顆鼠李樹,故稱鼠李寄柏 [6] 
  • 靈泉泉水
大覺寺最高處的龍王堂前有一方興水池,山後的靈泉彙集到水池的龍首散水上,噴入池中 [6] 
  • 遼代古碑
大覺寺大悲堂的西北側有一遼代古碑,刻有《陽台山清水院創造藏經記》。據碑上文字記載是奉遼道宗皇帝及蕭太后之旨意於遼鹹雍四年(1068年)三月所立 [6] 
  • 松柏抱塔
大覺寺內迦陵舍利塔為松柏環繞,南面一棵松樹,北面一棵柏樹,松樹和柏樹的枝條向白塔生長,似乎是要伸手將白塔抱住,因此得名松柏抱塔 [6] 
  • 碧韻清池
大覺寺北玉蘭院中有一用整塊黑色大理石雕刻出的水池,上面流下的泉水蓄在池中,又從池中順水道向下流淌。石頭上刻有“碧韻清”三個大字 [6] 

大覺寺花卉寺廟

大覺寺的玉蘭花與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齊被稱為北京三大花卉寺廟 [10] 

大覺寺西山八大院

金代時期,金章宗在金中都有八大行宮,又稱西山八大水院,即聖水院、香水院、金水院、潭水院、泉水院、雙水院、靈水院和清水院。清水院便是如今的大覺寺 [9] 

大覺寺文物價值

大覺寺的遼代石碑是較為重要的實物資料,對研究契丹藏有着較為重要的價值 [5] 

大覺寺文物保護

1979年8月21日,大覺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06年5月25日,大覺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大覺寺旅遊信息

大覺寺地理位置

大覺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蘇家坨鎮大覺寺路9號。

大覺寺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633、920路關鍵詞,在大覺寺站下車前往。
  • 駕車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距離大覺寺約26.4千米,駕車約44分鐘。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